政 府 工 作 報 告,過去五年工作回顧,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發展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持續加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建設發展步伐加快,今後五年主要任務,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力推進農牧林區繁榮發展,提升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統籌城鄉發展,強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呼倫貝爾中心城區建設,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美麗呼倫貝爾,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加強社會建設。,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2013年主要工作,以項目和投資為重點,以農牧業產業化為重點,以旅遊和物流為重點,以生態保護與建設為重點,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提升經濟發展活力為重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13年1月6日在呼倫貝爾市第三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本屆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的五年。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有效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下行影響,努力克服經濟社會轉型和矛盾易發多發等各種困難,以“美麗發展、科學崛起、共享繁榮”統攬全局,解放思想,紮實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呼倫貝爾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
201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335億元,增長1.62倍。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912億元,增長2.75倍。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137.27億元,增長1.39倍。地方財政總支出達到294.44億元,增長2.1倍。三次產業結構最佳化為18.3:46.3:35.4,工業主導地位初步確立。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糧食產量實現五連增,達到113億斤。牧業年度牲畜存欄實現四連增,達到1830萬頭只。工業迅猛發展,累計投資1762億元,實施重點項目1836個,對GDP貢獻率提高11.6個百分點,達到3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399億元,增長1.48倍。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達到1430萬人次和215億元,均增長了3倍。各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突破1000億元,居全區第五位。單位GDP能耗下降3.79%,完成了節能節水減排任務。
發展基礎條件明顯改善
城市建設投資960億元,實施供水、供熱、道路等項目1280個,建設房屋3442萬平方米,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公路投資282億元,新增7109公里,總里程達到20786公里,路網密度達到8.22,實現了嘎查村全部通公路,綏滿國道阿榮旗—博克圖—牙克石段建成通車,高速公路實現了零的突破。鐵路投資53.4億元,新增185.4公里,濱洲鐵路複線全線貫通,兩伊鐵路建成通車,阿紮鐵路進展順利。民航投資4.89億元,呼倫貝爾海拉爾機場開通國內外航線33條,跨入“百萬空港”行列,滿洲里機場改擴建全面完成,根河通用機場正式通航,通用機場群建設有序推進。電網投資88億元,呼倫貝爾至遼寧500千伏直流送電通道和500千伏海北輸變電工程投入使用,城鄉電網供電保障能力逐步增強。水利投資37.8億元,建成了1個水利樞紐和3箇中型灌區,水庫庫容達到93億立方米,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69.5萬畝。工業園區投資95.3億元,配套設施日趨完善。
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
全面加大改革力度,森工集團和地方林業六局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改革紮實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體任務和森工集團主輔分離基本完成。呼倫貝爾電網整體劃轉國家電網。財政、金融、農村牧區、文化、醫藥衛生和事業單位等改革不斷深化。引進神華集團、中國黃金、同聯製藥、阜豐科技和大連萬達等38家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0家。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整合了呼倫貝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了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公司,成立了呼倫貝爾城市投資公司和水務投資公司。努力提升對俄蒙開放水平,蒙古國領事館設立工作取得突破,
海拉爾國際航空口岸落地簽證業務獲得批准。滿洲里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中蒙跨境經濟合作區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通關能力提升到5000萬噸和500萬人次。進出口總額累計完成130億美元。主動融入東北老工業基地,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累計引進國內(市外)資金2449.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2億美元。非公經濟長足發展,占GDP比重達到50%以上。
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持續加強
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累計發放資金10億元。退耕300萬畝,退牧3313萬畝。投入6.9億元,治理沙地452萬畝,草原沙化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等重點工程,造林577.4萬畝,森林蓄積量增加8170萬立方米,達到11.3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51.3%,提高2個百分點。承辦了第九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淘汰落後產能,關停14台小火電機組、12個小水泥廠、9個小煤礦和1家造紙企業。開展綠色、生態、和諧礦山建設,礦山企業保護生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逐步增強。我市已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低碳試點城市。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20060元,年均增長14.1%;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9130元,年均增長16.7%。人均消費支出達到9733元,年均增長15.2%。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達到2.13萬元,年均增長16.5%。私家車保有量達到16.3萬輛,年均增長18%。保障性住房投資209.3億元,開發1346萬平方米,惠及26.27萬戶家庭,城鎮人均居住面積增加10平方米。城鎮新增就業14.23萬人,農牧民轉移就業36.09萬人,就業工作受到國務院表彰。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累計支出保障金130億元。城鎮低保月標準累計提高196元,農村牧區低保年標準累計提高1580元。扶貧開發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實現30萬人脫貧。累計為民辦實事90件,呼倫貝爾愛心家園、海拉爾火車站和中心城區供水等一批重點公共公益工程投入使用,人民民眾得到更多實惠。
社會建設發展步伐加快
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全部完成,教育水平整體提升。創新型呼倫貝爾建設紮實推進,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五張文化名片”影響廣泛,14個圖書館和42個博物館免費開放,大型歷史話劇《拓跋鮮卑》榮獲“五個一工程獎”。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藥物供應保障、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入開展。人口和計生工作穩步推進。民眾體育蓬勃發展,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持續加強,承辦了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成功舉辦了全市第三屆那達慕。民主法制建設紮實推進,累計辦理人大代表議案7件、建議765件,政協委員提案1238件。行政執法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加強社會管理,推進社區整合,社區服務條件明顯改善。恢復鄉鎮蘇木建制27個,建設周轉房5.8萬平方米,改善了鄉鎮幹部生活工作條件。暢通信訪渠道,妥善解決民眾合理訴求,累計化解積案2259件。圓滿完成了十八大維穩安保任務。國防和雙擁工作成效突出,連續三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良好。平安呼倫貝爾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人民民眾安全感明顯增強。統計、審計、供銷、質監、國土、物價、工商、人防、廣播電視、氣象、地震、殘聯、民族宗教、檔案史志和紅十字會等工作都有新進展。全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疆安寧的大好局面進一步鞏固。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實現重大跨越的五年,是全市各族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也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五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各族幹部民眾攻堅克難、團結奮鬥的結果,是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駐呼軍警部隊指戰員及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關心和支持呼倫貝爾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五年的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一是必須堅持美麗與發展雙贏。綠色是呼倫貝爾的底色,保護好這片綠色淨土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貧窮保護不了美麗,發展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我們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二是必須堅持擴總量與調結構並重。沒有足夠的經濟總量,就談不上結構調整;沒有科學合理的經濟結構,更不可能持續做大經濟總量。擴大總量是當務之急,最佳化結構是長遠之計。三是必須堅持加快發展與改善民生同步。讓民眾過上幸福生活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一定要牢記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將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四是必須堅持經濟與社會統籌。沒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就缺乏支撐;沒有社會進步相適應,經濟發展也難以持續。我們必須做到經濟與社會統籌安排、協調發展。
回顧過去五年,也要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經濟總量小,發展不足,我市仍屬於欠發達地區。經濟結構不優,一產不夠強,二產不夠大,三產層次低,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縣域經濟活力不足,缺少發展的內生動力。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任務艱巨,基礎設施瓶頸還沒有根本解決,改善發展條件任重道遠。部分民眾生活仍然困難,改善民生壓力較大。基本公共服務相對滯後,社會建設仍然薄弱。影響我市改革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存在,維護穩定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幹部隊伍中還存在作風不實、緊迫感不強和不廉潔、不作為、不敢擔當、不負責任的現象,抓落實的本領和能力不足,政府自身建設有待加強。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主要任務
黨的十八大判斷,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綜合分析今後五年面臨的發展形勢,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總量小和發展不足這個基本市情沒有變,人民民眾對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公共服務的期待沒有變,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這個階段性社會特徵沒有變,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儘快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同全國全區一道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急迫而艱巨。我們一定要有形勢逼人、寢食難安的緊迫感。同時,更要看到,國務院關於支持內蒙古又好又快發展若干意見、西部大開發二期規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第二個十年規劃、滿洲里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一系列政策持續發酵,我們多年奠定的基礎更加堅實,各族幹部民眾盼發展、促發展的願望更加強烈。加之,我市資源豐富、區位獨特、產業多元、後發優勢明顯。這些都將成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有利條件。我們一定要振奮精神,攻堅克難,殫精竭慮,苦幹實幹,全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市第三次黨代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美麗發展、科學崛起、共享繁榮的總體要求,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礎,以投資和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全力加快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進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繼續保持高於全國、全區平均水平的增長速度,努力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不斷增強產業發展能力、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生態環境支撐能力,高度關注和改善民生,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切實加強社會建設和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今後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地方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7%。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7%。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節能節水減排任務。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完成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
要著力構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穩定實現經濟結構由農牧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轉變。一要擴總量。到2017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工業總產值突破24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工業占GDP比重接近50%。二要調結構。傳統優勢產業重點做好煤炭和煤基精深加工,擴大電力規模,拉長有色金屬鏈條,發展新型建材和綠色食品,形成集群聯動發展格局;非資源產業重點發展生物製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等產業,強化科技支撐,延伸產業鏈條,到2017年,非資源型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60%以上。三要上台階。工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單位產值能耗逐步下降,產品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行業競爭力和產業支撐力進一步增強。到2017年,打造煤電化和農畜產品加工2個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形成1個產值超千億元的核心經濟開發區和3個產值超五百億元的工業園區,建成5個以上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
全力推進農牧林區繁榮發展
以加快農牧業產業化發展為核心,努力推動我市由農牧業大市向農牧業強市轉變。到201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450億元,糧食產量達到170億斤以上,牧業年度牲畜存欄穩定在1800萬頭只,畜牧業占農牧業比重達到50%以上。
提升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
加強水利建設,強化科技支撐,推進種養業內部結構調整。到2017年,節水灌溉面積達到700萬畝,土地流轉1000萬畝,草牧場流轉2000萬畝,農牧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
推進農牧業產業化
依託豐富的農畜產品,以玉米、油料、肉、乳等產業為重點,延長產業鏈,提升農畜產品轉化能力。扶持做大玉米深加工產業,統籌謀劃大型肉類深加工龍頭企業,研究整合乳品加工產業。重點支持呼倫貝爾農墾集團發展,到2017年,產值突破500億元。加強基地建設,最佳化空間布局,促進優勢特色農畜產品生產向重點區域集中,土地草牧場流轉向種養大戶、合作組織和大型龍頭企業集中。到2017年,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農畜產品加工形成的產值占工業總產值35%以上。爭創國家馳名商標,打響呼倫貝爾品牌。
統籌城鄉發展
加快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完善公共服務,扶持發展地區特色產業,加強供水、供電、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教育、醫療、信息等公共服務水平,改進生產生活方式,建設生態優美、經濟發展、生活舒適的新型農牧林區。
強力推進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具有擴大投資和拉動消費的雙重功能。到2017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社會結構實現由農村牧區社會向城市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加快呼倫貝爾中心城區建設
實施“東擴西優、南聯北延”發展戰略,擴大中心城區規模,統籌推進“一城三區一鎮”一體化發展,率先將海拉爾打造成在蒙東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的中心城市。到2017年,人口規模達到40萬人,建成區面積達到131平方公里。把握好力度和節奏,推進新區河西、河東和東山組團建設。打造新型城市綜合體和產業集成地產。抓好海拉爾老城區綠化、亮化、美化和供熱、供電、小巷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伊敏河景觀帶、東山城市功能區、西山生態景觀區和城北海拉爾河濕地等項目。實施城市出口暢通工程,建成城市外環路。打造交通便捷、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中心城區。
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滿洲里、牙克石、扎蘭屯等區域中心城市要突出地域特色,科學規劃,提升城市品位。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改善人居環境。出台人口向城區聚集政策,按照“自願為主、來去自由”的原則,鼓勵農牧民和林區民眾在土地、草牧場和林地權屬不變的前提下進城安居。推動森工、農墾和地方林業通過產業集聚帶動人口集聚。加快城關鎮和重點鎮建設。規劃先行,突出特色,注重實效,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城鄉一體化,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係。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服務業是就業的最大容納器。到201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達到50%以上。一要加快發展旅遊業。依託自然景觀、民俗文化和區位優勢,打造原生態多民俗國際性旅遊目的地。加快星級酒店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精品路線,加強宣傳促銷,促進草原森林和四季旅遊均衡發展。規範經營秩序,強化執法檢查和行業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二要大力發展物流業。依託海拉爾、牙克石、扎蘭屯等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重點物流地區和物流港,培育大型物流龍頭企業。依託口岸城市和支線機場,發展國際物流和空港物流。搶抓工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打造工業物流體系,提高物流業專業化水平。三要努力提升商貿業。引進大型商貿連鎖企業,建設商業綜合體,推動商貿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電子商務、設計研發等新興業態,提升商貿業信息化水平。抓好糧食、蔬菜、肉乳等農畜產品的加工、倉儲和流通。四要著力壯大金融業。引進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培育地方金融機構。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扶持本土企業上市。
建設美麗呼倫貝爾
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好生態環境。落實國家和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完善我市森林、草原等專業規劃,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嚴格控制開發區域和開發強度,新上項目堅決做到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不上,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不上,不符合空間布局規劃的不上,真正實現點上開發、面上保護,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落實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退牧、天然林保護二期等重點工程。到2017年,全市可利用草原的20%實現禁牧、55%實現草畜平衡。堅持每年治沙100萬畝。加大生態移民力度,建立生態無人區。加大生態環境執法力度,量化生態指標,面向社會公布,接受各界監督。加強動植物保護,嚴懲亂砍濫伐、毀林毀草開荒、河流污染等行為。推進低碳城市建設,培育優質生態產品,逐步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
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改革開放是激發內力、增強活力的關鍵。
推動森工集團發展壯大,將其培育成林業、木材加工、旅遊、礦業多元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重點培育農墾集團,將其打造成農工商一體化的產業化航母。全面啟動地方林業改革,形成新的適應市場的體制機制。完善呼倫貝爾經濟開發區運行機制。加快理順中心城新區管理體制。健全城投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逐步整合旅遊資源。支持企業進行戰略重組。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市與各旗市區財政體制。扶持小微企業和本土企業發展,重視本土企業的培育,建設民營企業服務平台,確保為非公經濟平等配置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積極主動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在產業、基礎設施和政策上對接,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支持滿洲里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強化區域合作,放大政策效應。加快中俄蒙合作先導區政策和規劃的爭取,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資源節約型、科技創新型、產業帶動型和生態環保型項目。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新的突破。
全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要加強分類指導,統籌推進,促進縣域經濟大發展。一要認清特色資源。縣域經濟的本質就是特色經濟。發展縣域經濟,要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認清特色資源,選準區域特色,努力走特色鮮明的產業化發展路子。二要培育主導產業。突出差異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根據優勢資源來確定主導產業,集中精力將主導產業培育成為立旗立市的大產業,圍繞主導產業搞配套、搞延伸、搞協作,形成產業集群。三要抓住關鍵環節。各旗市區要選準發展縣域經濟的突破口,有選擇地推進城鎮化、農牧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商貿服務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各自發展模式。四要突出招商引資。項目和投資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中之重,要積極爭跑,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帶動縣域經濟發展。五要最佳化發展環境。認真落實上級政策,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各個領域,使民營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五年的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基礎設施滯後問題。公路重點推進新林北—扎蘭屯—那吉屯高速公路、拉布達林—海拉爾一級公路等高等級公路建設,建設里程1036公里,與自治區基本同步實現縣縣通高等級公路。鐵路重點推進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滿洲里—伊爾施等項目,新增里程930公里,運輸能力達到2.3億噸。民航重點推進扎蘭屯支線機場和一批通用機場建設,啟動呼倫貝爾海拉爾機場遷建前期工作,打造市域一小時航空圈。電網重點加快500千伏和220千伏主網架建設及城鄉電網改造,推進電力二期外送項目。水利重點推進諾敏、曉奇等重點水利樞紐工程和尼爾基下游30萬畝灌區建設。全市節水灌溉面積達到700萬畝,其中膜下滴灌達到200萬畝。信息要提高通信、廣電、計算機骨幹網路的覆蓋度,建立和完善雲計算等各類信息服務套用平台。
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點實施“五大工程”。一是收入倍增工程。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五年脫貧15萬人。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到2017年,居民收入實現翻番增長。二是就業促進工程。堅持就業優先,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爭創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到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17萬人以上,農牧民轉移就業37萬人以上。三是社會保障工程。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會救助體系為重點,加快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四是百姓安居工程。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從根本上改善城鄉居民的居住環境。五是“菜籃子”工程。加強蔬菜基地建設,提高本地蔬菜產量;建立外來蔬菜綠色通道,減少流通環節;加大冬季倉儲物流基地和平價超市建設,平抑菜價。
不斷加強社會建設。
加強社會建設,是確保社會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
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教育發展步伐,優先發展民族教育,完善教育基礎設施,促進均衡發展,普及規範15年國民教育,抓好校外教育,支持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教育部評估驗收,提升高等學校辦學實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繼續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草原書屋建設等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蒙中西醫”並重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注重地方病和傳染病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健全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和機制,實現監督網全覆蓋。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發展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實現旗市區綜合性體育場館全覆蓋。加強精神文明創建力度,提升居民文明素質。繼續推進雙擁模範城創建,鞏固良好的軍政軍民關係。
加快社區建設,完善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加強安全生產,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廣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各單位及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社會矛盾排查化解長效機制,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突發性公共事件。統籌推進計生、統計、人防、紅十字會、廣播電視、工商、質監、氣象、地震、老齡、民族宗教、殘聯、檔案史志等工作。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政府自身建設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一要建設廉潔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制度,強化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約束,嚴格規定重大事項決策、項目審批、資源配置等各項程式,完善政府採購的方案細則,從源頭上預防腐敗滋生。強化監察審計職能,堅決查辦大案要案,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二要建設效率政府,提高民眾的滿意度。全面強化政府行政審批中心職責,減少審批事項,減化辦事程式,公開辦事流程,凡是屬於市本級部門職責範圍內的事項都要在行政審批中心辦結。紀檢監察、審計部門要進駐行政審批中心,實行全程監督,對效率低下、久拖不決的人和事要嚴肅查處。三要建設法治政府,做到依法治市。始終把依法行政貫穿於政府工作全過程,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切實解決不作為和亂作為的問題。四要建設責任政府,提高政府執行力。時刻牢記政府就是服務,權利就是責任,始終保持勤勉敬業的狀態、真抓實幹的作風,切實履行好政府的職責,做到勇於擔當、敢於負責,讓人民滿意。
2013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的起步之年。統籌考慮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根據市委三屆三次全委會議精神,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確定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8%。地方財政總收入增長18%。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7%。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節能節水減排任務。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必須在保增長、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和抓落實上下功夫,重點做好七項工作。
以項目和投資為重點
實施市本級重點項目100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達到20%。
繼續做大傳統優勢產業。煤炭行業重點推進大唐謝爾塔拉露天礦和新左旗白音查乾煤田等項目建設,確保扎尼河露天礦投產達效,全年煤炭產量超過1億噸。電力行業重點推進華電莫旗2×35萬千瓦、華能牙克石2×20萬千瓦和東海拉爾2×35萬千瓦熱電聯產等項目,啟動企業自備動力車間建設,電力裝機達到840萬千瓦。化工行業加快神華褐煤綜合利用多聯產升級示範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中煤集團200萬噸化肥等項目,爭取神華陳旗1000萬噸褐煤提質項目一期100萬噸達產達效,形成10萬噸二甲醚和110萬噸尿素生產能力。有色金屬行業確保馳宏20萬噸鉛鋅冶煉投產,開工建設中國黃金多金屬礦分步回收綜合利用等項目,形成日處理10萬噸礦石採選能力。加快蒙西、北疆等水泥項目建設,熟料產量達到720萬噸。推進石油等產業發展。
著力推進非資源型產業。農畜產品加工業重點開工建設同聯集團扎蘭屯100萬噸玉米加工等項目,確保阜豐集團200萬噸玉米加工項目達產達效,玉米加工能力達到300萬噸。裝備製造業重點加快山東能源棗莊集團機械裝備製造基地建設。生物製藥業確保北方藥業二期和鴻洋藥業一期竣工投產,開工建設鴻洋藥業二期和北方藥業三期工程。推進風能、光伏和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啟動雲計算項目。
全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突出抓好園區項目招商。做好呼倫貝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修編,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抓好土地運營和融資貸款,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服務能力,爭取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完善各園區基礎設施條件,推進土地收儲,加快伊敏煤電基地和扎蘭屯嶺東、阿榮旗建材、滿西產業基地等工業園區建設,增強園區自我發展能力。
大力扶持小微企業發展。落實上級各項政策,搭建服務平台,完善融資擔保,培育本土企業,推動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以農牧業產業化為重點
以農牧業產業化為引領,加大投入,調整結構,提升農畜產品加工轉化能力,增加農牧民收入,促進農牧林區經濟發展。
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抓好玉米、油料、肉、乳和林果等十大產業,重點在精深加工、產業延伸和產品升級上下功夫。扶持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同聯藥業、阜豐科技、雀巢和中榮等龍頭企業發展,以組建呼倫貝爾肉業集團為核心,在大型龍頭企業培育上取得突破。引入戰略合作夥伴,通過戰略重組,培育加工、流通等大型龍頭企業。
推進農牧業基地建設。支持龍頭企業投資建設基地,新建中榮萬頭肉牛育肥場等規模化標準養殖場100個,加快雀巢奶業基地建設,推進農區設施養殖基地建設,增加玉米、大豆、馬鈴薯等標準化種植基地,啟動建設良種繁育基地。規範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形成合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加快農牧林業內部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提高農區畜牧業占全市畜牧業比重,提高畜牧業占農牧業的比重。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要以增加玉米種植面積為主,確保今年達到900萬畝。加大林業內部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替代產業,改變產業單一局面。
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抓好農業綜合開發,流轉土地550萬畝、草牧場1100萬畝。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新增節水灌溉43萬畝,其中玉米膜下滴灌達到30萬畝。做好“呼倫貝爾羊肉”等3個地理標誌集體商標註冊。
加快新農牧林區建設。推進農牧林區水利、電網、交通、通訊、文化、教育、衛生等公益設施建設。解決15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做好農村危舊房改造和環境整治等工作,改善農牧林區面貌。
以旅遊和物流為重點
整合旅遊資源,搭建旅遊投融資建設平台,市場化開發運作旅遊景區。完成呼倫貝爾民族文化園、蒙兀室韋·蒙古之源民族文化園、大興安嶺森林火車游等項目建設,提升景區建設水平。打造海拉爾—滿洲里—阿爾山—柴河黃金旅遊線路,推進森林深度游,開發冬季冰雪旅遊,啟動旅遊服務驛站建設,促進草原森林旅遊均衡發展。加快星級酒店和旅遊網路平台建設,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建立行業管理平台,強化行業培訓和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提升旅遊服務水平。旅遊接待人數和收入均增長20%以上。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打造新的文化旅遊品牌。加快物流業發展。整合現有物流企業,啟動大型物流交易市場。確保牙克石大興安國際物流園建材和商貿區投入使用。加快建設海拉爾中俄蒙國際物流園、扎蘭屯嶺東商貿物流園和阿榮旗中心物流園。建設海拉爾紅星美凱龍城市商業綜合體、滿洲里國際木材交易市場。促進金融業發展。推動金融企業增設分支機構,引進新的金融機構,加快發展小額貸款公司。提升商貿業水平。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建設2個配送中心和100個村級連鎖農家店。發展研發設計、商務會展、網店快遞、家政服務等新興服務業。
以生態保護與建設為重點
統籌抓好天然林保護二期、重點公益林保護和退牧還草二期工程,繼續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等各項政策。退牧還草415萬畝、禁牧2850萬畝、草畜平衡7500萬畝,森林採伐量控制在110萬立方米以下。完成100萬畝沙區治理任務。繼續開展綠色、生態、和諧礦山建設。推進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治理和小流域治理。加強生態治理後期管護,鞏固生態治理成果。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嚴懲毀林毀草開荒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提升土地最佳化利用率,拓展建設用地6000公頃,完成10萬畝土地項目整治。完善森林城市建設,重點實施中心城區北出口綠化。開工建設呼倫貝爾自然博物館。
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
城市建設。投資339億元,建設房屋1350萬平方米,實施給排水、供熱、城鎮道路等251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完善中心城新區河東組團城市設計,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快中心城新區河東部分建設,開工建設伊敏河景觀帶,建成成吉思汗大街等14條道路,確保中心文化區“三館一湖”投入使用。建成中心城東出口和西出口道路。加快城市環路建設,建成中心城區西環路。理順呼倫貝爾中心城新區管理體制。加大東山組團、滿洲里、扎蘭屯、牙克石、阿榮旗等新區建設力度。
基礎設施建設。公路投資55億元,重點推進國道那吉屯—尼爾基、省道金邊壕—大興等13條公路建設。鐵路投資60億元,重點實施阿榮旗—莫旗鐵路、海拉爾—拉布達林—黑山頭鐵路、滿洲里—伊爾施鐵路和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等10個項目。民航投資2億元,開工建設扎蘭屯支線機場和新右旗、莫旗通用機場,組建呼倫貝爾通用航空公司。積極開闢境內外旅遊航線。水利投資15億元以上,確保揚旗山水庫蓄水,開工建設扎敦等水利樞紐和尼爾基水利樞紐下游30萬畝灌區,推進曉奇、諾敏水利樞紐前期工作。電網投資18億元,開工扎蘭屯500千伏變電站工程,推進33項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加快平安城市、智慧型交通系統和數字城市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以提升經濟發展活力為重點
支持森工、農墾等國有企業改革,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妥推進地方林業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改革。規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征繳和國有資產運營行為。做好事業單位改革機構分類工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新農合市級統籌管理,推進縣級公立醫院試點改革。完善市與各旗市區財政體制,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和非稅收入收繳制度等各項財政管理改革。
加強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在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上的對接,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爭取將我市設立為國家開發開放與保護生態環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支持滿洲里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高質量做好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和專業規劃。啟動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規劃和滿洲里綜合保稅區建設。加大口岸、對外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中俄蒙經貿文化合作。推進諾永達拉果鉛鋅礦和別列佐夫鐵礦等境外項目建設。外貿進出口總額和口岸過貨量保持穩定增長。
最佳化發展環境,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非公企業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搞延伸,圍繞重點項目搞協作,圍繞大型基地搞配套,非公經濟占GDP比重保持在50%以上。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面落實國家各項惠民政策的同時,更要全方位關注人民民眾日常生活,解決好供熱、供水、供電、供氣等生活保障問題。妥善安排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等日常生活,統籌抓好糧食銷售、牲畜出欄、蔬菜供應和物價穩定等事關民眾收入的問題,確保廣大人民民眾安居樂業。老城區要繼續推進亮化、綠化、美化和小巷治理工作,改善人居環境。新區要重視做好居民出行、購物、上學、就醫等配套工作,加快完善功能。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推進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建設,指導呼倫貝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推動海拉爾科技示範園區申報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快幼稚園和風雨場館建設,做好校車的安全運營與管理。弘揚優秀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啟動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內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館和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改造等項目。推進醫改示範區建設,繼續實施衛生信息化工程,完成呼倫貝爾市衛生信息平台及套用系統建設,建成覆蓋全市的120醫療急救指揮系統。扶持蒙中醫藥事業發展。加強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體系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體育競技水平和民眾健康水平。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提高自救互救技能。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做好殘疾人和老齡工作。落實民族宗教政策。統籌抓好人口與計生、統計、審計、人才、氣象、廣播電視、人防、質監、地震和檔案史志等工作。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加強社區建設,實施農村牧區社區建設試點。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制度化、常態化,完善信訪工作機制,妥善解決民眾合理訴求,把矛盾化解在源頭,確保社會穩定。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範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公共安全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推進國防動員和軍警民邊防體系建設,開展雙擁模範城創建活動,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按照各自職能開展工作。
推進民主法制建設。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監督。積極支持政協履行各項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和建議。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讓我們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實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團結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