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主要線路
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主要有四條通道。
1、、西安到成都再到南亞、東南亞的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主線是陝康藏茶馬古道——
蹚古道,通向南亞、東南亞、中亞、歐洲國家。
2、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絲綢之路”:由長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000多公里。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
3、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進入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起自中國長安,經敦煌、烏魯木齊、中亞到達羅馬,全長5000多公里。);
4、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出發,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的海上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料阿櫃”等。
“西南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由整棵酷三大幹線組成,主線全長6000多公里。
一條是以西安到成都再到南亞、東南亞的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既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通向南亞、東南亞、中亞、歐洲國家。這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主線
一條是從成都南出發,經宜賓、昭通、曲靖、昆明、楚雄;
三是上述兩條路線大理匯合後西行,經漾濞、永平、保山、
騰衝出緬甸,從保山至緬甸段稱為“
永昌道”。
長安、成都分別是兩條“西南絲綢之路”的起點,騰衝是國內“西南絲綢之路”的最後驛站。元朝統一雲南後,在行省境內建立驛站78處,其中由
中慶(今昆明)至大理沿途經祿豐、路甸、
威楚、沙卻、普棚、白甩埋嫌棕山石諸站,隨著時代的變遷有稱塘、鋪、哨、關、驛等。
歷史意義
這條古道是難得的文化遺產,其中有些驛站已列入歷史文化保護單位,但對全線缺乏統一規劃和保護,建議將“南方絲綢之路”列入文化遺產,對現有路段進行普查,整體規劃保護下來,開發旅遊,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峽谷所組成的
橫斷山脈,地理構造奇特,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蘊藏著大量珍貴的稀有動物和植物。這裡自史前時代起,就是中華各族系往返遷徙的良好通道。在這條遠古民族走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西南絲綢之路,是以富饒的
成都平原為起點,經過雲南挨棕紙進入緬甸再到印度,進而遠達中亞及歐洲。西北的陸上絲路、南方的
海上絲路和西南方的陸上絲路,西南方的絲路發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這條絲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稱,指從四川出發,經過雲南、緬甸、印度直至大夏的商路。滇西"辯榜朽歸古西南絲綢之路"遺蹟主要位於
保山市的水寨、官坡及大理州水平的
博南山等地。
起源與發展
歷史起源
古西南絲綢之路形成於兩千多年前的
漢代,比我國西北絲綢之路的形成早兩百多年。它和西北絲綢之路一樣,曾經對世界文明作出過偉大的貢獻。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22年,
張騫奉命出使西域(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看到從印度輸入的四川蜀布和筇竹杖,得知四川商人早已從雲南經緬甸、印度到大夏去從事貿易活動了。張騫回朝將所見所聞上奏漢武帝,漢武帝聽後十分驚喜,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打通從西南到印度的官道,由官方參與商業貿易,擴大疆土。
武帝即封張騫為
博望侯,命其以
蜀郡(治所在成都)、踺為郡(治所在宜賓西南)為據點,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頭探索通往印度的道路,但都遭到當地部落的阻攔未獲成功。武帝又從內地廣徵士卒,舉兵攻打
西南夷、夜郎、滇等國及許多部落,斬首數十萬。但由於當地夷人的頭人酋長為了壟斷豐厚的過境貿易而拚死抵抗,歷經十餘年,僅打通了從成都到
洱海地區的道路。到了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
哀牢人歸降、東漢王朝“始通
博南山、渡瀾滄水”,並與緬甸的
撣族有了經濟文化來往,又通過緬甸經印度入大夏。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勸武帝開西南夷道,但未能全通,直到此時,漢武帝孜孜以求的“通身毒國道”至大夏才算全線暢通。
發展過程
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派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當他歷盡千難萬險,終於到達阿富汗境內時,卻吃驚地發現了商人們經由印度販去的中國四川地區特產—蜀布和
邛竹杖。顯然,無名的開拓者早已經打通了華夏大陸連結南亞、西亞的道路。其後,漢王朝全力開發西南,在各地置官設治,修築驛道,使具有中原文明的漢族直抵滇緬之邊。蜀漢時期孔明的南征,進一步加強了各兄弟民族之間的聯繫。
從隋唐至宋代,戰火頻起於古道之上,
大渡河以南長期處於雲南地方政權南昭和大理的統治下。唐代,西北絲綢之路發展到鼎盛時期,其聲譽掩地危蓋了更為古老的西南絲綢之路。元代
忽必烈率軍沿橫斷山南下,攻占
雲貴高原。明王朝在西南邊疆的經營極為成功,特別是勇將
鄧子龍率精兵馳援邊關,為平漏店員息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
宋明之後,由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勃興,西南絲綢之路漸趨沉寂。然而,古道上的民族遷徙、商業貿易、宗教傳播以及軍事活動從未中斷過,至今任在對外交往中發揮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沿古道幹線修築的中、緬、印公路,成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在反擊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通過"古西南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蜀布、筇竹杖、工藝品、鐵器等源源不斷的輸出,國外的
琉璃、寶石、翡翠、光珠等又輸入。到了唐代,這條絲道更加興旺發達,經久不衰。但後來由於又發現和開闢了新的道路,這條古道逐漸人稀。斗轉星移,日月交替,古西南絲路的絕大部分道路,已淹沒在時間的風雨之中,但一些雄關險道,騾馬蹄印,詩聯題刻,至今仍留下深深的歷史印痕。保山的水寨、官莊等路段,都是當年用人工鑿岩開山而成的路基,至今仍保存完好。水寨一段自瀾滄江邊至長灣長約10餘公里,原設平坡鋪、山達鋪、水寨鋪等郵驛站點,現尚存平坡鋪的小街寬3米,長50米,兩端有街門等遺蹟。由平坡西上
羅陽山至水寨,山腰大石坎長三、四公里的路段是在懸崖峭壁上開鑿而成的。路徑曲折陡峭,有500餘級台階猶如天梯,史稱"梯雲路"。石階上猶存騾馬攀踏的累累蹄印,最深者達13厘米。
主要遺蹟
1986年夏,離成都北郊不遠的廣漢三星堆文化遺址,發現了大批精美的青銅器,以及來自緬甸、印度溫暖海域的齒貝,有力地證明古蜀文化的極高水平,並且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經與沿海地區有了交往。
中國境內的三條絲綢之路(西北的路上絲路、南方的
海上絲路和西南方的路上絲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絲路發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這條絲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稱,既是指從四川出發,經過雲南、緬甸直至印度的商路。此“道”通常被稱為滇西“古西南絲綢之路”,其遺蹟主要位於保山市的水寨、官坡及大理州永平縣的
博南山等地。
文化
“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川滇段有兩途:一條走“古氂牛道(零關道),從成都出發,經雙流、
新津、玒崍、名山、雅安、榮經、
漢源(窄都)、越西、喜德、冕寧、西昌、到達會理以後,折向西南行,經攀枝花,渡
金沙江至雲南大姚,最後到達大理。另一途從成都出發,經彭山,沿
岷江而下,經
樂山、宜賓,再沿秦代開鑿的“
五尺道”南行,經
高縣、筠連、向西折入
橫江河谷,經
豆沙關、大關、昭通、曲靖、昆明,最後到達大理。兩條路在大理會合後,經保山、騰衝、盈江到達緬甸境內的
八莫,從八莫出發又有水陸二途到印度。從印度又可通中亞、歐洲。它是中印兩個文明古國最早的聯繫紐帶,對中外社會、經濟、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後來由於又發現和開闢了新的道路,這條古道才逐漸人稀。
相關歷史記載
蜀身毒道
蜀身毒道,是古代中國的對印度(
身毒)交通線之一,也被稱作西南絲綢之路,起點為四川成都,經“
靈關道”、“朱提道”、“夜郎道”三路,進入雲南,在
楚雄匯合,併入“
博南古道”,跨過
瀾滄江,再經“
永昌道”、“騰衝道”,在
德宏進入緬甸、印度。
漢武帝
元狩元年(前122年),
張騫出使西域歸來,言使
大夏時,見蜀布、
邛竹杖,問所從來,曰從東南
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或聞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漢書·西南夷傳》)。前124年,漢武帝派張騫自蜀至
夜郎(貴州
遵義府桐梓縣東),謀通身毒,但為昆明夷所阻,不能通,因昆明夷欲壟斷中印商務。前109年,漢武帝發動巴蜀兵,前往鎮壓,雖斬首數十萬,亦未能通。至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中國軍政勢力始達滇西邊隅,設定永昌郡,轄葉榆、不韋、比蘇、雲南、 嶲唐、哀牢、博南、邪龍八縣,乃得與緬甸印度直接交往。
僰道
古道路名。戰國、秦漢之際統治者修築的一條通往
僰族集居地方的道路。秦國李冰為蜀守時(約公元前256~前251年)沿
岷江浚河修路至僰族集居的中心地即今宜賓市,開通了蜀、僰之間的道路,這條通僰之道,史稱
僰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將軍常?接李冰所通之僰道,由僰國中心地即今宜賓市向西南延伸,直修築至今雲南曲靖,全長2000餘里。因路修築在僰族集居地內,故稱僰道;又因路寬五尺,史稱“
五尺道”。秦末及漢初一度廢棄,漢武帝時復通,名“南夷道”。(2)古縣名。
五尺道
古道路名。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加強中原與西南地區的聯繫,在李冰所通
僰道的基礎上開築了一條由
四川盆地通往雲貴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記·西南夷列傳》載:“秦時常?略通
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因路寬五尺,史稱“五尺道”;因路修築
僰族集居的地方,又稱“僰道”。路北起今宜賓市,南抵今雲南曲靖,全長2000餘里。《
括地誌輯校》謂:“五尺道去
郎州”。為西漢“南夷道”、唐宋“
石門道”的前身,即今之謂“西南絲綢之路”的東路。
石門道
古道路名。隋唐時自
四川盆地通向
雲貴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開闢的“
五尺道”基礎上經歷代修築而成。起自今四川省宜賓市,中經雲南鹽津縣境內石門關(今鹽津縣豆沙關),南達雲南昆明、大理等處。唐與南詔之間的交通,多經由此道,今稱之為“西南絲綢之路”。
遺蹟景點
西南絲綢之路在西漢時稱為“蜀——身毒道”,它起於四川省成都市,止於印度。其線路由
靈關道、
五尺道和
永昌道組合而成。
靈關道:成都(古蜀都)——邛崍(古臨邛)——雅安(古青衣)——
滎經(古嚴道)——
漢源(古窄都)——西昌(古邛都)——雲南大姚(古青嶺)——大理(古
葉榆)。
五尺道:成都——宜賓(古道)——雲南昭通(古
朱提)——貴州
威寧(
古夜郎國地)——雲南曲靖(古味縣)——昆明(古
滇池)——楚雄——大理。
永昌道:大理——
永平(古博南)——保山(古永昌)——
騰衝(古騰越)——緬甸——印度。
與宗教之謎
根據史籍的記載和古文化遺蹟的研究,人們一向以為,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圖像,是沿著西域的絲綢之路,從流沙萬里的亞洲大陸腹地,一程一程由
沙漠之舟駱駝馱進中原的。新疆是西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出土有反映佛教內容的文物,其中著名的是,1959年新疆
民豐縣北
尼雅遺址旁邊的一座夫婦合葬墓中,發現了兩塊白地藍色臘纈棉布,在其中一塊的左下角印著一個長、寬均為32 厘米的方框,框內有一半身菩薩像。然而,地處中國大陸最東邊,臨近黃海岸邊的一座摩崖石刻卻使一些人對上述過於自信的觀點提出了疑問,那就是
孔望山摩崖造像。此造像是鑿刻於東漢、比敦煌要早200 年的佛教圖像!這些圖像中,可以明確辨認的與佛教有關的圖像有立佛、坐佛、佛涅圖、
捨身飼虎本生故事圖等。靜默了1800多年的
孔望山摩崖佛教內容被解讀了。一個巨大的歷史謎團卻隨之留給了歷史學界:佛教既然是通過西域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為什麼在這條絲綢之路通達不到的中國東部海岸的孔望山地區會有早期的佛教傳播呢?佛教圖像為什麼會飛越西域、河西走廊和中原,首先在大陸最東部的天涯海角顯現法身?
發展過程
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派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當他歷盡千難萬險,終於到達阿富汗境內時,卻吃驚地發現了商人們經由印度販去的中國四川地區特產—蜀布和
邛竹杖。顯然,無名的開拓者早已經打通了華夏大陸連結南亞、西亞的道路。其後,漢王朝全力開發西南,在各地置官設治,修築驛道,使具有中原文明的漢族直抵滇緬之邊。蜀漢時期孔明的南征,進一步加強了各兄弟民族之間的聯繫。
從隋唐至宋代,戰火頻起於古道之上,
大渡河以南長期處於雲南地方政權南昭和大理的統治下。唐代,西北絲綢之路發展到鼎盛時期,其聲譽掩蓋了更為古老的西南絲綢之路。元代
忽必烈率軍沿橫斷山南下,攻占
雲貴高原。明王朝在西南邊疆的經營極為成功,特別是勇將
鄧子龍率精兵馳援邊關,為平息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
宋明之後,由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勃興,西南絲綢之路漸趨沉寂。然而,古道上的民族遷徙、商業貿易、宗教傳播以及軍事活動從未中斷過,至今任在對外交往中發揮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沿古道幹線修築的中、緬、印公路,成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在反擊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通過"古西南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蜀布、筇竹杖、工藝品、鐵器等源源不斷的輸出,國外的
琉璃、寶石、翡翠、光珠等又輸入。到了唐代,這條絲道更加興旺發達,經久不衰。但後來由於又發現和開闢了新的道路,這條古道逐漸人稀。斗轉星移,日月交替,古西南絲路的絕大部分道路,已淹沒在時間的風雨之中,但一些雄關險道,騾馬蹄印,詩聯題刻,至今仍留下深深的歷史印痕。保山的水寨、官莊等路段,都是當年用人工鑿岩開山而成的路基,至今仍保存完好。水寨一段自瀾滄江邊至長灣長約10餘公里,原設平坡鋪、山達鋪、水寨鋪等郵驛站點,現尚存平坡鋪的小街寬3米,長50米,兩端有街門等遺蹟。由平坡西上
羅陽山至水寨,山腰大石坎長三、四公里的路段是在懸崖峭壁上開鑿而成的。路徑曲折陡峭,有500餘級台階猶如天梯,史稱"梯雲路"。石階上猶存騾馬攀踏的累累蹄印,最深者達13厘米。
主要遺蹟
1986年夏,離成都北郊不遠的廣漢三星堆文化遺址,發現了大批精美的青銅器,以及來自緬甸、印度溫暖海域的齒貝,有力地證明古蜀文化的極高水平,並且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經與沿海地區有了交往。
中國境內的三條絲綢之路(西北的路上絲路、南方的
海上絲路和西南方的路上絲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絲路發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這條絲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稱,既是指從四川出發,經過雲南、緬甸直至印度的商路。此“道”通常被稱為滇西“古西南絲綢之路”,其遺蹟主要位於保山市的水寨、官坡及大理州永平縣的
博南山等地。
文化
“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川滇段有兩途:一條走“古氂牛道(零關道),從成都出發,經雙流、
新津、玒崍、名山、雅安、榮經、
漢源(窄都)、越西、喜德、冕寧、西昌、到達會理以後,折向西南行,經攀枝花,渡
金沙江至雲南大姚,最後到達大理。另一途從成都出發,經彭山,沿
岷江而下,經
樂山、宜賓,再沿秦代開鑿的“
五尺道”南行,經
高縣、筠連、向西折入
橫江河谷,經
豆沙關、大關、昭通、曲靖、昆明,最後到達大理。兩條路在大理會合後,經保山、騰衝、盈江到達緬甸境內的
八莫,從八莫出發又有水陸二途到印度。從印度又可通中亞、歐洲。它是中印兩個文明古國最早的聯繫紐帶,對中外社會、經濟、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後來由於又發現和開闢了新的道路,這條古道才逐漸人稀。
相關歷史記載
蜀身毒道
蜀身毒道,是古代中國的對印度(
身毒)交通線之一,也被稱作西南絲綢之路,起點為四川成都,經“
靈關道”、“朱提道”、“夜郎道”三路,進入雲南,在
楚雄匯合,併入“
博南古道”,跨過
瀾滄江,再經“
永昌道”、“騰衝道”,在
德宏進入緬甸、印度。
漢武帝
元狩元年(前122年),
張騫出使西域歸來,言使
大夏時,見蜀布、
邛竹杖,問所從來,曰從東南
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或聞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漢書·西南夷傳》)。前124年,漢武帝派張騫自蜀至
夜郎(貴州
遵義府桐梓縣東),謀通身毒,但為昆明夷所阻,不能通,因昆明夷欲壟斷中印商務。前109年,漢武帝發動巴蜀兵,前往鎮壓,雖斬首數十萬,亦未能通。至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中國軍政勢力始達滇西邊隅,設定永昌郡,轄葉榆、不韋、比蘇、雲南、 嶲唐、哀牢、博南、邪龍八縣,乃得與緬甸印度直接交往。
僰道
古道路名。戰國、秦漢之際統治者修築的一條通往
僰族集居地方的道路。秦國李冰為蜀守時(約公元前256~前251年)沿
岷江浚河修路至僰族集居的中心地即今宜賓市,開通了蜀、僰之間的道路,這條通僰之道,史稱
僰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將軍常?接李冰所通之僰道,由僰國中心地即今宜賓市向西南延伸,直修築至今雲南曲靖,全長2000餘里。因路修築在僰族集居地內,故稱僰道;又因路寬五尺,史稱“
五尺道”。秦末及漢初一度廢棄,漢武帝時復通,名“南夷道”。(2)古縣名。
五尺道
古道路名。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加強中原與西南地區的聯繫,在李冰所通
僰道的基礎上開築了一條由
四川盆地通往雲貴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記·西南夷列傳》載:“秦時常?略通
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因路寬五尺,史稱“五尺道”;因路修築
僰族集居的地方,又稱“僰道”。路北起今宜賓市,南抵今雲南曲靖,全長2000餘里。《
括地誌輯校》謂:“五尺道去
郎州”。為西漢“南夷道”、唐宋“
石門道”的前身,即今之謂“西南絲綢之路”的東路。
石門道
古道路名。隋唐時自
四川盆地通向
雲貴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開闢的“
五尺道”基礎上經歷代修築而成。起自今四川省宜賓市,中經雲南鹽津縣境內石門關(今鹽津縣豆沙關),南達雲南昆明、大理等處。唐與南詔之間的交通,多經由此道,今稱之為“西南絲綢之路”。
遺蹟景點
西南絲綢之路在西漢時稱為“蜀——身毒道”,它起於四川省成都市,止於印度。其線路由
靈關道、
五尺道和
永昌道組合而成。
靈關道:成都(古蜀都)——邛崍(古臨邛)——雅安(古青衣)——
滎經(古嚴道)——
漢源(古窄都)——西昌(古邛都)——雲南大姚(古青嶺)——大理(古
葉榆)。
五尺道:成都——宜賓(古道)——雲南昭通(古
朱提)——貴州
威寧(
古夜郎國地)——雲南曲靖(古味縣)——昆明(古
滇池)——楚雄——大理。
永昌道:大理——
永平(古博南)——保山(古永昌)——
騰衝(古騰越)——緬甸——印度。
與宗教之謎
根據史籍的記載和古文化遺蹟的研究,人們一向以為,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圖像,是沿著西域的絲綢之路,從流沙萬里的亞洲大陸腹地,一程一程由
沙漠之舟駱駝馱進中原的。新疆是西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出土有反映佛教內容的文物,其中著名的是,1959年新疆
民豐縣北
尼雅遺址旁邊的一座夫婦合葬墓中,發現了兩塊白地藍色臘纈棉布,在其中一塊的左下角印著一個長、寬均為32 厘米的方框,框內有一半身菩薩像。然而,地處中國大陸最東邊,臨近黃海岸邊的一座摩崖石刻卻使一些人對上述過於自信的觀點提出了疑問,那就是
孔望山摩崖造像。此造像是鑿刻於東漢、比敦煌要早200 年的佛教圖像!這些圖像中,可以明確辨認的與佛教有關的圖像有立佛、坐佛、佛涅圖、
捨身飼虎本生故事圖等。靜默了1800多年的
孔望山摩崖佛教內容被解讀了。一個巨大的歷史謎團卻隨之留給了歷史學界:佛教既然是通過西域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為什麼在這條絲綢之路通達不到的中國東部海岸的孔望山地區會有早期的佛教傳播呢?佛教圖像為什麼會飛越西域、河西走廊和中原,首先在大陸最東部的天涯海角顯現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