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族

僰族

僰族,一個把歷史沉澱在懸崖上的民族,一個在華夏邊陲開疆拓土幾千年卻又突然間銷聲匿跡了的民族。 僰人懸棺,一個消亡民族的歷史見證,一部被歷史的風霜凍僵了的民族文化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僰族
  • 地理標誌:古僰侯國
  • 特色:懸棺葬
  • 文章:僰人養猴
簡介,僰人風水與懸棺葬,僰人養猴,

簡介

一踏進古僰侯國的土地,金沙江上游,南廣河兩岸已是山黛天藍。然而,一顆跳動的心卻怦然有聲。那些高懸在千韌絕壁上的具具棺木,那些承載過刀光劍影的古戰場遺址,那些經歷了歲月的摩挲依然色彩鮮艷的僰人岩畫,那些當地人婦孺皆知的有關僰人懸棺的優美傳說……
崇山峻岭,森林幽幽,喀斯特作用十分強烈。岩崖崢嶸,群巒簇擁,千峰競秀,萬山筍立,地下溶洞很多、很奇,世界第一大漏斗──石海洞鄉漏斗就投胎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這裡自商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然後造物主卻偏偏讓一個文明的傳承經歷了繁華之後又復歸沉寂,究竟是什麼樣的宿怨讓一個民族在它狂妄的紀年裡忽地就變成了廢墟?是什麼樣的詛咒打碎了他們原本就負荷沉重的夢魘?
僰人是我國古代西南的一個少數民族,因為他們最早棲身的地方荊棘叢生,虎狼出沒。他們歷盡千辛萬苦,開拓荒野,建造家園,被讚譽為披荊斬棘的人,所以他們的稱呼要在“人”字上加上“棘”字,是個會意字。僰人的稱呼其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據典籍記載,他們先後經歷了濮人、僰人、都掌人等稱謂。現在宜賓市城內的都長街,就是從都掌人時的都掌街演化而來的。
這個民族的人死後,既不用土葬、火葬,也不用天葬或水葬,而是將棺材置於懸崖絕壁之上。史書上關於懸棺有不少記載,最早見於南朝梁、陳之際學者顧野王所記,《四川通史》記載“珙縣有座棺木山,昔為僰蠻所居,嘗於崖端鑿石拯釘,懸棺其上,以為吉”。在僰人的心目中,祖先應該永遠活在後人心中,先輩的遺體保存得越長久,就越是能蔭佑後人興旺發達,因而懸棺葬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其實,懸棺葬在我國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北、陝西、重慶、四川、雲南、台灣等省市都有分布,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也先後發現過懸棺葬。在我國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乾越、夔越、百濮、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懸棺葬的習俗。四川宜賓市的珙縣麻塘壩被稱為“中國懸棺葬天然博物館”。這個長10公里,寬2公里的狹長而平坦的河壩,為懸棺里的魂靈向後人講述他們過去了的輝煌和冤屈,提供了一個寬敞的場地。兩側排列著23座高低均勻的石灰岩峰巒,這23座峰岩上有保存完好的270具懸棺。分別為三種形制:木樁承載式;天然岩穴式;岩壁鑿穴式。
一個民族神秘地來到這裡,又神秘的不知去向。好在考古學家們窮經浩首,兀兀窮年,正在漫漫地拂去流光的塵埃,還原歷史的本真。兩千多年前,正當紂王與蘇旦妃沉於逸樂、朝政日漸荒廢、戰爭頻頻、群雄角逐之時,一個西南的少數民族──僰卻赫然崛起了。它控制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遼闊地域,疆土囊括了今天的川南、滇西、貴州部份廣袤的土地。古僰侯國人口稠密,商旅發達,繁榮富庶,禮法整傷,經濟發展,文化藝術形成初步的體系,境內文化獨特,風俗奇異,強盛一時。
僰人的生產力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兩千多年前,他們就掌握了較高的冶煉技術,相傳當年涪陵人寡婦清,就是用僰僮為其煉硃砂所獲得的巨萬資財,幫助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的,後來秦始皇為了紀念她,修築了“懷清台”;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的岳父臨邛人卓王孫,靠僱傭青壯年僰人為他煮鹽煉鐵、種地釀酒,從而“家資巨萬,富傲王侯”,成了名噪一時的蜀中首富。作為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忠貞愛情見證的《鳳求凰》酒,就是由在卓家打工的僰人釀製出來的。西漢使者張騫在印度也曾見到了僰人生產的竹工藝品和吃到了僰人製作的枸醬。為了加強同南方諸國的父流,僰人在秦時修築了從宜賓至雲南滇池的“五尺道”,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在中郎將唐蒙主持下,又修通了從珙縣沐灘鄉付家壩至貴州省畢節市的南夷道,所經過地盤為僰人所居,俗稱僰道(從四川青神縣為起點,經宜賓、雲南昭通至貴州,長達千多公里)。把蜀道連線起來,就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南絲綢之路”。而今在“八面箐”這一帶的偏僻山林里,還能覓得一段段倖存下來的古道遺蹟,青石板上“拐爬子”(僰人背東西中途休息時用於托重物的拐杖)痕跡清晰可辯。同時僰人在乾支紀事,觀日測影方面已有所掌握。僰人沒有完善的組織機構體系。“東有巴賨,綿自百濮(僰)”,“左綿巴中、百濮(僰)所充”。這是漢晉辭賦家楊雄和左思在他們二人各自創作的《蜀都賦》中的句子。由此可見,漢晉時期僰人還是一個人口眾多,強大的族群。他們以擁有銅鼓的數量代表財富的多少和權力的大小。《隋書·地理志》載:“自嶺南二十餘郡……諸僚以鑄銅為大鼓”或用於鳴鼓聚眾,或用於儲藏寶貨,比權量力。《明史·劉顯傳》劉顯帶兵政下九絲山後,“……,阿大泣曰:鼓聲宏者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鼓山巔,群蠻畢集,今已矣。鼓失,則蠻運終矣”。拿今天的話來說,僰人的銅鼓就相當於傳國玉璽,是權力的象徵,是財富的象徵。組織體系內部以銅鼓少的服從銅鼓多的,沒有銅鼓的就為平民。
僰人雖然沒有文字,但他們的民間歌舞和口頭文學藝術發達。僰人具有能歌善舞的天賦,他們的歌舞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夏則龍星見而始雩,以壬日祠靈於東南”。這就是說當龍星出現的時候到了壬辰這一天,人們就要集聚在東南方供奉炎帝的地方,舉行“樂於赤帝”的大型歌舞儀式。他們還常常化妝跳神求雨、賽神等大型歌舞活動。在珙縣麻塘壩的岩壁上有兩幅形如正在跳舞的僰人岩畫,舞姿之優美,令人嘆為觀止,可能是宴請賓客,歡度節日時的狂歡場面的寫照。
僰人擅長講故事,大概由於沒有文字記錄,必須靠大腦記憶和加工的緣故吧!他們的民間傳說非常精彩。有狗立戰功,娶走國王三女兒,反映僰人“狗圖騰”文化的傳說;有洪水朝天,兄妹織人煙,反映原始近親婚配的傳說,有僰人老阿奶教化實行懸棺葬等充滿神話與浪漫色彩的民間故事……。且世代相傳,經久不衰,至今當地人都能講得繪聲繪色。
僰人英勇善戰,不畏強權,富有正義感。據歷史典籍記載,從西周到明朝萬曆元年的長達2600餘年的時間裡,僰人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民族自由平等,不知付出了多少艱難萬險和慘重的代價。僅據明朝瀚林院經筵講官任瀚《平蠻碑》記載:“明興二百年間,王師西下討罪,前數百戰,迄無成功。蓋九絲天險,大軍每望而不敢進。”記錄了僰人英勇善戰擊潰了明王朝的“數百次征剿”。
明朝隆慶年間,由於明朝廷強行在僰人聚居區“改土歸流”,派去的漢族官員又對僰人施行民族歧視政策,巧取豪奪。四川命官汪浩又誘殺了僰人270個寨主(頭目),僰人在反亦死,不反亦亡的兩難境地下,揭竿而起,是可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起義遭到以張居正、曾省吾等封建地主官僚實力派的血腥屠殺。事情的結局真是意外的簡單,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裡,官軍先後攻下靈霄山,奇襲都都寨,激戰九絲城,僰人終被明朝所滅,時僰侯國已存世2500餘年,在經歷了漫長的抗爭與炫目的燦爛之後,僰人的黃昏傳奇般地降臨了,留下了一曲悠長而悽美的輓歌和後人難解的謎團。
近年來,僰文化研究者們把這千古的懸棺之謎通過系統地分析歸納為五大謎團。一是族屬之謎?二是年代之謎?三是為何而行懸棺葬?四是千斤懸棺怎置高岩?五是僰人的後裔之謎?
相信會有一天,僰人與懸棺的謎底都將被解開,民族史上又將添新章,那時古僰人的文明將輝煌地走出
僰族
僰與“白”同音。《水經注》卷33《江水一》引《地理風俗記》謂僰“夷中最仁,有仁道,故字從人。”所謂“仁”,指文明、進步,即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較高。《華陽國志》卷3《蜀志》言當公元前400年左右,蜀攻青衣(今四川蘆山縣雅安市一帶,相傳為青衣羌居地),“雄長僚、僰”。《漢書》卷28上《地理志》犍為郡僰道縣下顏師古注引應劭曰:“故僰侯國”(今宜賓市)。《水經注》卷33《江水一》“僰道縣,本僰人居之,《秦紀》謂僰僮之富者也”。三國時,僰道縣西南今雲南東北部昭通地區的平埧中,住有不少僰人,那裡有千頃池和龍池,系僰人用以溉田種稻者。漢武帝時,從僰道往南開了一條經過僰族聚居區通向益州郡味縣(今雲南曲靖市)的道路。味縣是蜀漢庲降都督和建寧郡的共同駐在地,其附近僰族人口也不少。今雲南峨山石屏建水等縣及滇西的楚雄州也分布著僰人。當然,僰人最集中的居地還是在滇池周圍的平埧地帶。
王莽天鳳元年(14年),益州郡發生了以僰人為主力的反莽大起義,王莽調動大軍前來鎮壓,並把勝休縣改稱勝僰縣,說明滇國的主體民族正是僰人。由於僰族居住在宜於農耕的壩子地區,所以與漢民接觸最多,逐漸融合,後來僰族在史籍中越來越少見。

僰人風水與懸棺葬

在川南一帶民間流傳著不少的有關僰人行懸棺葬的傳說故事。其中流傳得最為廣泛的有兩個。
第一個傳說是說當年諸葛孔明徵南蠻,遇上了南蠻中有一支叫“僰軍”的土著軍隊,士兵個個英勇善戰,戰鬥力非常強。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堪輿術)的孔明先師也大驚失色,強攻可能不是僰人的對手。於是孔明想出了一個計謀,假裝在軍中放出訊息說:“僰人的祖墳埋在地下,後人都那么歷害,好在僰人遇蠢不懂堪輿之術,如果他們把祖墳埋在懸岩上後人將會飛檐走壁,無人能敵,整個九州天下都將是他們的……”這訊息又恰巧被混入蜀軍中的一個僰人探子打聽到,迅速報告給了僰王並在僰人中傳開了。僰王當初也懷疑其中有詐。但仔細思考孔明的確深通堪輿之術,再說訊息又是從蜀軍內部獲得的。又一個僰人版的“蔣乾”終於中計了。隨之當官的人家,有錢的人家紛紛請來木匠製作棺材,把已經埋葬的祖墳挖開,(所以至今農民在耕地時時而挖出“石棺”,但無屍體),用綢緞把屍骨纏起來,利用駕設藤梯(雲梯)的方式,先是送去放在自然生成的岩穴里,後來岩穴不夠用了才由石匠在懸崖上打孔釘樁,在樁上放置懸棺。所以考古學家得出結論在天然洞穴式、鑿龕懸葬式、木樁承載式三種懸葬方式中木樁承載式年代距現在最近,並且大多是明朝年間戰火已燒遍家園時懸葬的。
第二個傳說是說漢族中有個風水先師人稱龍因秀才,這龍因秀才讀了不少的書,但屢次去考功名屢次失敗,於是退而研習八卦與堪輿之術很有成就,在地方上遠近聞名,但他人品不怎么好,時刻夢想當官發財,對出仕幾乎著謎。到了六十歲那年,他通過一些關係想方設法取得了知府母親的信任,以為知府家祖上看風水和為知府母親選墳地為名,常常出入知府家裡。一日知府酒後對龍因戲言說:“龍因,你果能把兇猛的僰人的風水給敗了,我保你到鞏州(珙縣)縣衙當師爺(秘書)。”由於龍因對於腐敗的官場享樂已痴迷多年,聽知府這么一說好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求之不得。很快混到僰人中去,委屈自己娶了一個很醜的僰人姑娘作妻子。使盡各種花招,騙僰人把祖墳重新遷葬在千韌懸崖上,導致強盛的僰人部族迅速敗落。後來那知府害怕自己向龍因說的話敗露出去影響到自己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人品和官聲,以龍因傳播妖術為罪名,將龍因殺害了。眾所周知,官場都是一潭污穢,龍因作為讀書人不思修身養德,為著自己的一丁點蠅頭小利就為狗官馬首是瞻,落得那樣的下場既是必然,也是咎由自取。也不知道後人應從龍因的慘痛教訓中吸取點兒什麼?這兩個故事只是民間傳說,並不一定可信,但是從這兩個流傳最廣的傳說和當地還有很多有關僰人選擇葬址的傳說來看,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僰人非常相信“風水”。聽到傳言和被漢人的“秀才”一番蠱惑之後,就信以為真了。除了反映出僰人耿直缺少心機外,就只能說明他們非常相信和希望通過“風水”來提升和改變自己的命運。
僰族

僰人養猴

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曾撰過一則寓言式故事,古文原文為:僰人養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規旋矩折,應律合節。巴童觀而妬之,恥己之不如也,思所以敗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張而猴出,眾賓凝佇,左右皆蹈節。巴童佁然揮袖而出其茅栗,擲之地。猴褫衣而爭之,翻壺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此寓言大意是:僰族人善調教猴,給它們穿上衣服教它們跳舞,使它們旋轉得很圓,舞動得很有章法,配合音律節拍也很默契。四川的一個兒童看了它們的表演後很妒忌它們,認為自己不如他們而感到羞恥,想著用一種方法去破壞它們的表演,他就在袖子裡放了些茅栗子前往。宴席開張後猴子們出來表演了,眾賓客都站起來專心觀看,左右的猴子舞蹈跳得都很合節拍。四川的兒童故著無意地揮袖甩出茅栗,將它們丟到地上。猴子見了它們最喜歡吃的茅栗子,放棄表演扯掉身上的衣服上前爭搶,酒壺也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沮喪。
聰明的劉伯溫講這個僰人的故事,其實並不是戲說猴子,而是諷喻世人。故事講完以後,這位朱元璋的軍師還以“郁離子”為筆名評點說:“今之以不制之師戰者,蠢然而蟻集,見物而爭趨之,其何異於猴哉!”就是說“今天用沒有約束的烏合之眾去打仗,蠢得就像聚集了一群螞蟻一樣,這些人見到東西就要爭搶,和那些猴子有什麼差別”。
人類進化至今,我們講體面,知榮恥,循規蹈矩,遵章守法。然而,一旦名利橫前,便不乏“猴性”大作者,什麼公心民意、黨紀國法,什麼道德修養、禮儀廉恥,統統去了九霄雲外。觀今之石海,品牌提升,經濟發展,管理規範,和諧有序。欲更上層樓,我們仍需不懈努力。平時工作、學習、生活中要“茅栗”面前不動聲色,以大局為先,公心為重。若問,何以做到?我曰:兩條,一曰自我修養,提升素質;二曰嚴厲規矩,強化懲治,惟此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