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撣族(Shan),一般指分布在
緬甸聯邦共和國的泰民族,但緬甸聯邦共和國政府將其境內的泰民族分別命名為撣族(Shan)、昆族(Khun)、允族(Yun)、罕底族(Khanti)、小撣族(ShanGale)、大撣族(Shan Gyi)、毛撣族(Maw shan)、泰蘭族(Tai Lem)、泰隆族(Tai Lon)、泰那族(TaiLay)等不同族稱。實際上,緬甸各地的泰民族並不承認緬甸官方的民族劃分,對外均統一自稱為“Tai”,普通緬族人稱其為“Shan”。
撣族源於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曾多次在雲貴高原建立政權,後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擠壓,逐步向
中南半島及
南亞次大陸遷徙,分布在泰國、
寮國、緬甸、越南、
高棉、印度、中國等多個國家,總人口約6800萬左右。緬甸境內的撣族主要分布撣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省等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區,總人口約850萬左右(實際可能超過這個數字)。
歷史發展
撣族源於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在撣族先民活動的瀾滄江、怒江中上游一帶,出土了數量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其中的“玉水坪文化遺址”(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鎮)經鑑定至少有10000年以上、“塘子溝文化遺址”(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經鑑定至少有8000年以上;從出土的房屋遺蹟、用火遺蹟、勞作工具、動物化石等各類實物可以看到撣族先民翔實厚重、形象鮮明生動的無字史書。
至少在3000年以前,撣族先民已經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形成一些部落小國,其中以“勐掌”
(“勐”意為“地方、國家”,“掌”意為“象”,“勐掌”即“象之地”或“象之國”,“勐掌”包括瀾滄江沿岸的保山盆地、永平杉陽盆地、雲龍漕澗盆地)勢力最大。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將“勐掌”記為“
乘象國”。
公元前5世紀,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撣族先民以“勐掌”為中心組成聯盟國家,“勐掌”君王成為整個聯盟國家的共主,各“勐”(國)百姓稱其為“詔隆”(多譯寫為“九隆”、意為“大王”)、各“勐”(國)君王稱其為“哀隆”(多譯寫為“哀牢”、意為“大哥”),“勐掌”也因此被稱作“勐達光”(意為“中央之國”或“中心之國”,“達光”意為“目光焦聚的地方”,延伸為“中央、中心”)。《華陽國志》、《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撣族聯盟國家記為“哀牢國”,《嘿勐沽勐》等傣文典籍記為“勐達光”(音譯為“達光國”、意譯為“中央國”或“中心國”)。
公元前2世紀末,漢朝征服“勐達光”(哀牢國)東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國家,順勢進入“勐達光”(哀牢國)設立軍事據點(縣);之後百餘年,“嶲”、“昆明”、“滇”等民族接連反漢,陸續被漢朝軍隊追入“勐達光”(哀牢國);撣族先民吸收大量“嶲”、“昆明”、“滇”等族人口後,形成勢力龐大的民族集團。
公元1世紀中後期,“勐達光”
(哀牢國)在漢朝的擠壓下、放棄怒江
(薩爾溫江)以東的領土,將王城從“勐掌”
(保山盆地)遷到“勐勉”
(騰衝盆地)、繼續統治怒江
(薩爾溫江)以西地區。《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政權記作“
撣國”,《嘿勐沽勐》等傣文典籍仍記作“勐達光”。
公元2世紀時期,“勐達光”(哀牢國)不斷向南伸展、王城也不斷南移,先從“勐勉”(騰衝盆地)移至“勐底”(梁河盆地)、又從“勐底”(梁河盆地)移至“勐臘”(盈江盆地)、再從“勐臘”(盈江盆地)移至“勐卯”(瑞麗盆地),逐漸崛起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
公元3世紀初期,“勐達光”(撣國)為抵禦驃人進犯、將王城從“勐卯”(瑞麗盆地)南移至“蒲甘姆”(瑞麗江與伊洛瓦底江交匯處往南70公里、今曼德勒省太公城);此後數百年,撣族勢力不斷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很多部族被“勐達光”(撣國)兼併。
公元6世紀中期,怒江(薩爾溫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的撣族聯盟國家“勐達光”(撣國)被驃人瓦解,“勐卯”(卯地)君王組織民眾抗擊驃人過程中、被各“勐”(國)君王推舉為盟主,形成新的聯盟國家“勐卯”(漢譯“卯國”)。怒江(薩爾溫江)以東、瀾滄江流域地區和紅河流域地區的撣族先民也在東漢、蜀漢、西晉、東晉、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中國內地王朝輪番統治後獲得獨立,以“勐”(盆地)為單位形成“勐掌”(保山盆地)、“勐嶲”(漾濞江谷地)、“勐舍”(巍山盆地)、“勐谷”(景東盆地)等數十個小國。
公元8世紀初期,“勐舍”
(巍山盆地)的撣族先民入住洱海盆地建立聯盟國家“勐舍龍”
(漢譯“南詔國”),統一雲南高原各大小部族及怒江以西撣族聯盟國家“勐卯”
(卯國);之後,撣族先民伴隨著“勐舍龍”
(南詔國)勢力的擴張、開始分布到更廣闊的地區,陸續在金沙江沿線、紅河下游、瀾滄江
(湄公河)下游、怒江
(薩爾溫江)下游、伊洛瓦底江下游建立越來越多的聚居點。
公元10世紀初期,“勐舍龍”
(南詔國)政權被權臣篡奪,撣族先民陷入分裂狀態;洱海盆地及周邊的撣族先民大規模南遷西徙;怒江
(薩爾溫江)以東、瀾滄江流域和紅河流域的撣族先民陸續歸附新崛起的“
大理國”;怒江
(薩爾溫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撣族先民以“勐蓬”
(緬甸興威盆地)為中心組建聯盟國家“勐蓬”
(漢譯“蓬國”)。
公元12世紀末期,瀾滄江
(湄公河)中下游的撣族先民脫離大理國、組建聯盟國家“
勐泐”
(漢譯“景隴國”),其南部的“勐庸”
(庸地)則借勢向南發展。
公元13世紀初期,“勐雅”
(昌寧灣甸盆地)與“勐卡”
(昌寧柯街盆地)的撣族王子蘇卡法帶著9000多口人、300多匹馬、10多頭大象,歷經13年之久、西遷到
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收服“摩蘭”、“那加”、“勃拉”等土著民族,建立城邦國家“勐頓順罕”
(阿薩姆國)。
公元13世紀中期,蒙古人征服大理國後,“勐蓬”(蓬國)、“勐泐”(景隴國)等撣族國家也先後被蒙古人占領,導致很多撣族再次南遷西徙,“勐蓬”(蓬國)南面與西面、“勐泐”(景隴國)南面的撣族人口得到增加。此後,在蒙古人勢力範圍周邊崛起多個撣族國家,“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統治著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地區,“勐阿瓦”(阿瓦國)統治著伊洛瓦底江中游、薩爾溫江中游以西部分,“勐庸”(蘭納國)統治著湄南河上游、湄公河中游以西部分、薩爾溫江中游以東部分,“勐素可泰”(素可泰國)統治著湄南河下游及湄公河下游以西部分。
公元14世紀初期,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撣族陸續脫離元朝(原大蒙古國),以“勐卯”(瑞麗盆地)為中心、組建聯盟國家“勐卯龍”(漢譯“麓川國”),逐漸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怒江(薩爾溫江)中上游、瀾滄江(湄公河)中上游、紅河上游以西部分納入統治範圍;“勐泐”(景隴國)也擺脫蒙古人的統治,繼續統治瀾滄江(湄公河)中游地區;“勐泐”(景隴國)南邊、湄公河以東地區的撣族也在抗擊蒙古人時崛起,以“勐佬”(寮國琅勃拉邦盆地)為中心、組成聯盟國家“勐佬”(漢譯“瀾滄國”),統治著湄公河中游以東部分。
公元15世紀中期,明朝傾半國之力、三次出兵攻打“勐卯龍”(麓川國),將其肢解為“勐卯”(麓川宣慰司)、“勐養”(孟養宣慰司)、“勐蓬”(木邦宣慰司)......等10多個半獨立小國。
公元16世紀中後期,伊洛瓦底江流域、怒江(薩爾溫江)流域、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湄南河流域的撣族國家陸續被東吁國(緬族)征服,大多數撣族國家淪為東吁國的屬國、或直接被東吁國統治。
公元17世紀前期,明朝衰弱、東吁國忙於內部戰事,伊洛瓦底江流域、怒江(薩爾溫江)流域、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湄南河流域的撣族國家陸續恢復獨立。
公元18世紀中期,貢榜國(緬族)崛起後,繼承東吁國領土、四處擴展,伊洛瓦底江流域、怒江(薩爾溫江)流域、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湄南河流域的撣族國家陸續被貢榜國征服,大多數撣族國家淪為貢榜國的屬國、或直接被貢榜國統治。
公元19世紀末,英國占領緬甸後,緬甸中部、北部、東部的撣族小邦國陸續臣服英國。1922年,在英國人的推動下,緬甸部分撣族小邦國聯合組建了“撣聯邦”。1947年2月12日,撣族、克欽族、欽族、緬族等多民族代表在撣邦彬龍小鎮簽署《
彬龍協定》,欲聯合從英國殖民者手中爭取獨立。1948年1月4日,撣族、克欽族、欽族、緬族等民族宣布獨立,並聯合組建“
緬甸聯邦”,洋檜(Yawnghwe)的撣族土司
蘇瑞泰(Sao Shwe Thaike)當選第一任緬甸聯邦總統。1962年3月2日,代表緬族利益的奈溫軍事集團政變奪權,撕毀以《彬龍協定》為基礎的聯邦憲法,逮捕撣族上層人士,聯邦總統兼洋檜(Yawnghwe)土司蘇瑞泰被毒死,昔卜(Hsipaw)土司蘇甲盛被謀殺,其他撣族土司也遭到打壓。蘇瑞泰次子在其父遇害後從美國回國和其母組織了反緬撣族武裝,拉開了撣族反緬運動的序幕。
1993年,出身撣族家庭的毒梟詔
坤沙整合了比較大的幾支撣族武裝,向世界宣布
撣邦高原的撣族獨立建國,成立“
撣邦共和國”並自任總統,撣邦高原的所有撣族勢力紛紛歸附。新出現的國家打亂了原有的地區格局,各種勢力、各國間諜不斷滲入新生的撣邦共和國,撣邦共和國高層在各種勢力的左右下開始出現分歧。1995年,坤沙被迫卸下“國家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的頭銜,撣族革命家莫亨接任其職務。1996年1月5日,在
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壓力下,坤沙向緬甸軍政府投降,隨後前往
仰光被軟禁,之前被詔坤沙整合的撣族武裝分裂為幾股力量繼續與緬甸軍政府鬥爭。
人口分布
全球有撣族人口約6800萬,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印度東北部、越南西北部、
高棉西北部、緬甸中北部、
寮國、泰國等地區。
緬甸境內有撣族人口約850萬,占緬甸總人口的14.1%左右,主要分布在撣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以及仰光等大城市。
語言文字
撣語
撣語屬東亞(漢藏)語系,有暹羅(泰國中南部、寮國南部、高棉西北部)、蘭納(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中國雲南南部、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大泰(緬甸中北部、中國雲南西部、印度東北部)三大方言,方言之下又分別含多個次方言,如大泰方言含南次方言、北次方言、阿薩姆次方言等,蘭納方言含泐次方言、痕次方言、阮次方言等。
撣語各大方言都有共同的語法結構,臨近的方言之間發音差距很小,隨著空間距離的拉大,發音差距也拉大,但不論何地方言均能進行簡單交流。
緬甸境內有兩大撣語方言:以景棟為中心的蘭納方言泐次方言、以臘戌為中心的大泰方言北次方言(傣哪話)和以東枝為中心的大泰方言南次方言(傣繃話)。
撣文
撣文源於古印度的婆羅米文,婆羅米文的變體巴利文伴隨佛教經斯里蘭卡傳到東南亞各地,被東南亞各民族所吸收,撣族先民又集東南亞各種文字之所長創製了撣文。
撣文有暹羅撣文(泰國文)、瀾滄撣文(寮國文)、蘭納撣文(傣泐文/傣庸文)、越南撣文(傣端文)、南方大撣文(傣繃文)、北方大撣文(傣哪文)、阿薩姆撣文(古阿薩姆文)七種字型,均源於婆羅米文,都是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的拼音文字。
現代國家概念形成以前,操暹羅方言的泰國中南部、高棉西北部、寮國南部使用暹羅泰文(泰國文);操蘭納方言的泰國北部、寮國中北部、緬甸撣邦東北部、中國雲南南部使用蘭納泰文(傣泐文),越南西北部使用越南泰文(傣端文);操大泰方言的緬甸北部使用南方大泰文(傣繃文),緬甸西北部、中國雲南西部使用北方大泰文(傣哪文),印度東北部使用阿薩姆泰文(古阿薩姆文)。
撣族自稱為“Tai”,與泰國、越南、高棉的泰族,寮國的佬族,中國的傣族,印度的阿薩姆族是分布在不同國家、不同名稱的同一個民族。由於佛教的影響,95%以上的撣族都信仰佛教,與緬族、孟族等佛教民族在文化上有驚人的相似,是佛教文化傳承的主要民族之一。
飲食
撣族一日三餐都喜歡吃糯米,有不吃隔夜米的習慣。菜餚以酸、辣、澀為主,品種較少,喜歡吃雞、魚、豬肉、魚蝦醬、豆豉、醃菜等。芭蕉飯和竹筒飯是撣族名吃。特別是竹筒飯,色香味俱全。竹筒飯的製作十分簡單。做飯時先將一節竹筒洗淨,開口。在竹筒內放上糯米、香茅草、豬肉、鹽和水,再在開口處塞上草,外面用泥封上口。之後便可以放到火堆旁燒烤了。烤至竹筒外壁炸裂時即可將竹筒內的飯取出食用。
撣族吃飯時習慣於用手抓食。飯後不像緬族那樣喜歡喝涼水,而好喝清茶。他們喝茶時喜歡在茶中放少許鹽,認為只有這樣才夠味。撣族風味的零食品種不多,較為有名的是“闊伯”紅糯米糕。這種糕點是由熟糯米與炒芝麻搗碎後做成的。撣族也有吸菸、吃檳榔的習俗。
服飾
撣族男子的服裝有崗包、上衣、撣式長褲。崗包多為絲織品,一般在節會慶典時戴。撣族崗包的顏色有白色、粉色等。撣族人的包頭方式與緬族人不同,他們直接將頭巾末梢掖於包頭巾內。為了不使崗包掉下,有些人還特意別上別針。平時,撣族多用毛巾包頭。撣式上衣分為襯衣和外衣。襯衣多為白色,立領、長袖。外衣為細布無領對襟,紐扣為冷色調布扣,有5粒。撣式長褲褲管肥大,多為黑色。
撣族女子服裝與緬族相同。上身著大襟長袖短衫,下身著紗籠。撣族婦女常將長發盤於頭頂,飾以梳子、鮮花。但也有不少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喜歡扎頭巾。出門時撣族常頭戴篾質尖頂斗笠,背挎包,腳穿拖鞋。撣族崇尚紋身。撣族社會有把男子紋身與否看作是其勇敢;與否的標誌的習慣。撣族男子從11-12歲起開始紋身。撣族的紋身方式完全與緬族相同,都是以針刺刻畫肌膚,再塗以紫黑色植物染料。先前撣族男子從膝到胸紋滿了各種圖案,如老虎、獅子、大象、花草等等。
民居
撣族民居為乾欄式建築,多用竹子建成,也有用木料建的。每戶人家一般都有一幢竹樓。竹樓建在院子中央,周圍種有果樹和蔬菜,院子常用竹籬笆圍起。撣式竹樓大約占地10米見方,分3排21根木柱,樓板用竹子或木料鋪成。房屋為人字型屋頂,牆壁也常用竹篾粗席隔成。撣族竹樓與緬族竹樓大體相同,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堆放雜物。撣式竹樓上層靠近樓梯處為走廊、陽台。陽台上放有水缸、涼水罐,是全家洗漱的地方。樓梯一般開在樓下屋內(樓下無牆,僅用支撐房子的立柱)。樓上以中間排的柱子為界,外為堂屋。堂屋是全家飲食起居的中心,設有一米見方的火塘。內為臥室,是全家休息的場所。
撣族民居的臥室為長方形,一家數代同居一室。撣族不睡床鋪,在樓板上鋪上蓆子後就可入睡。睡覺時按長幼順序由里而外,老人和糧食在臥室的最裡邊,年輕人則靠門睡。家人睡覺時要分席睡,席與席之間僅隔有蚊帳。客人來訪不能穿鞋上樓,不得碰靠房間的中柱,不得進入臥室,不許跨越火塘。若要借宿,客人只能睡在堂屋。撣族村寨一般只有30-40戶人家。寨子中都有佛塔、寺廟,每家的堂屋裡都放有佛龕。撣族建好房子後常會選擇吉日搬家,舉行遷居儀式。搬家的當晚,主人要請親朋好友來讀法講經,以食物待客。次日早晨要請僧用齋,受戒,念消災經,布施。
家庭
撣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每個家庭一般只有父母子女兩代。每個家庭都是獨立的生產單位。家庭內部父親或母親均可以作為戶主負責全家的生計、安排家務。撣族家庭長幼有序,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其固定的座序。婦女在家庭中與男子有平等的權利。但撣族家庭偶爾也有重男思想。兒女成家後兒子仍可跟父母住在一起,女兒則要嫁出去。家裡子女多時兒子也可以與父母分家另過,或者在父母家院子裡再另蓋一竹樓。家中若無兒子,可以招上門女婿。父母去世時長子要擔負起父親的責任,長女耍擔負起母親的責任,撫育年幼的弟妹成人。每個家族都習慣於在寨子的範圍內居住。
族長一般由該家族中年紀最大的男性擔任。依照撣族的傳統,長子可以繼承父親的社會職務,如擔任土司等。撣族人家庭在分割財產時多會依照父母的意願辦。一般情況下長子和幼女可以多得一些父母的財產。如果父母不分割財產,子女之間很少有爭奪財產的現象發生。父母去世時對父母遺產劃分大多採用協商的方式解決。若有人認為分配不公,可以請族長、村長來協調處理。撣族人要分割的財產主要是家什衣物、牛、農具,父母的房屋和土地一般是不分的。
喪俗
撣族的葬禮分土葬和火葬兩種。俗人以土葬為主。撣族人正常死亡後,家人要將屍體抬至竹樓中柱附近,為死者沐浴更衣,並往死者口中放一枚硬幣作為超度費。依照撣族人的習俗,屍體只能在家停放一天,次日安葬。出殯時親友要一直送葬到墓地。葬禮上不請樂隊。依照死者家庭經濟狀況,可將屍體裝入棺材或是用草蓆裹屍埋葬。有些地方屍體要用白布包裹後再裝入棺木中。死者是女性的話要戴上其生前用過的首飾。全村在停柩期間停止生產,要請僧侶晝夜念經超度亡靈、宣講佛法、灑水分福。撣族在親人死後一般不守孝、不祭拜,但頭七時要齋僧。習慣上普通撣族人不行火葬,只有僧侶才行火葬。和尚圓寂後要先入殮,將遺體放置於裝有四個輪子的靈床上。在靈床兩端繫上粗麻繩後,將其拉到郊外的火化場。然後將靈床置於柴堆上,施放高升將遺體火化。火化完畢,要將圓寂和尚的骨灰盛於瓦罐,埋在寺院內。對於高僧大德還要在其骨灰埋葬的地方建一小塔以示紀念。撣族人的葬禮較為簡單,僧侶和俗人不同葬在一處。對非正常死亡者更是一切從簡,悄悄葬於他處。
節日
撣族傳統文化節日基本上都與佛教相關。
浴佛節
最隆重的節日是浴佛節,也稱“潑水節”,各地撣族都會在潑水節期間舉辦一定規模的慶祝活動。浴佛節第一天,撣族善男信女們都要清晨沐浴更衣,要到寺廟中拜佛聽經,在寺院中搭起彩棚,將佛像請到彩棚中洗浴,所有人都搶著挑來清水為佛像洗塵,並向佛寺中的和尚布施,以求平安健康。浴佛節第二天,撣族人開始相互潑水祝福,互相用清水潑灑,洗淨一年的污穢。如果是給長輩潑水,要先行合手禮,再恭恭敬敬地往長輩的手上潑水,小伙子可以把清淨祝福水灑向喜歡的小姑娘。浴佛節期間,撣族村寨到處都會唱起祝福的歌曲,響起陣陣象腳鼓聲。
坐夏節
坐夏節是撣族的傳統節會。每年緬歷四月十五開始坐夏,節期三個月。屆時各村寨都要到寺廟中舉行盛大的布施活動,在佛像前念經、灑水分福。人們每隔七天要舉行一次小規模的拜佛活動。坐夏逾半時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誦經拜佛活動,由僧侶集中三天三夜時間誦讀經文,全寨人都要到廟裡聽經,每家還要抄一部經書獻給寺廟。坐夏節期間要停止戀愛結婚,所有時間和精力都要用到佛事活動上。
解夏節
每年緬歷七月十五為期90天的坐夏安居結束後撣族人都要去佛寺拜佛禱告。裝扮成因陀羅神的青年男女要按順時針方向繞佛塔或佛寺三周.載歌載舞慶祝坐夏順利結束。撣族村寨此時大多要集體向佛寺獻禮。解夏節後一切均恢復正常,青年人也可自由地戀愛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