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

古幣

古幣是指古代金屬的鑄幣以及它們的衍生物。古錢包括先秦時期的各類鑄幣和秦漢以後的各類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

事實上先秦時期的實物貨幣,譬如夏商時代的海貝,以及仿製的貝化(貨);金屬稱量貨幣,譬如西周時代的青銅塊等等,也都包括在古幣的範疇之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幣
古幣詮釋,綜述,分別,原料,發展簡史,先秦時代,秦朝統一後,原料介紹,古代紙幣,總結,鑑定收藏,鑑定,錢文讀法,錢幣形制,專用名詞,年代劃分,五十名珍,

古幣詮釋

古幣

綜述

中國古代錢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多姿多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東方貨幣文化。古錢幣又稱之為泉、布、帛,孔方兄等。已成為新的收藏投資熱點,不少古錢幣在拍賣會上表現突出。收藏和鑑賞古錢幣需掌握包括貨幣史、錢幣學、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古漢語等諸多知識,有些錢幣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實則是珍品,行家們則很容易從不太懂古錢幣價值的賣家手中獲得珍寶。
秦制半兩秦制半兩

分別

古錢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之分,所謂正用品,是指在歷史上曾經正式發行和使用過的貨幣,其中包括因為貨幣的需要而鑄造,但因種種原因沒有正式發行或流通的錢幣。所謂非正用品,我們也可以統稱之謂壓勝錢(亦稱厭勝錢、押勝錢),包括吉語錢、鎮庫錢、信錢、花錢、打馬格錢、宮中行樂錢、瘞錢等等,它們不是貨幣,不能行使貨幣職能,但從文化意義上來看,它們和古代的鑄幣一脈相承,無論從材質、形制、鑄造工藝等各個方面,都有共通之處,實際上,鑄造精良的壓勝錢多是出於官爐,出於政府專門設定的錢監。
古錢還包括了生產鑄造過程中的一些遺存物,譬如:樣錢、祖錢(雕母錢)、母錢,以及早期澆鑄錢幣使用的各類錢範

原料

中國古代正式發行的鑄幣是以銅、鐵等低值金屬為主要原材料的,但各類古錢的情況不盡相同,所以就材質而言,除了大量的銅、鐵錢之外,也有金、銀、錫、鉛等其它金屬鑄造的,還有玉、石、木、蚌、骨、玳瑁以及陶土等各種不同材料製造的錢幣。

發展簡史

先秦時代

我國古代原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經濟交往,是以物易物。
從商代開始,人們為了方便和滿足生活和生產的需要,開始用貝殼來進行商品交換。因為海貝產于海洋、來之不易。貝殼小巧玲瓏、色澤光潔,是古人喜愛的裝飾品。它堅固耐磨、便於攜帶、體小价高,所以,被人們當作貨幣使用。這也是很多同價值有關的文字,如財、貨、貧、賤、買、賣等,多從“貝”的來歷。貝的計算單位為朋,五個貝穿成一串、兩串為一朋,即十貝。《詩經·小雅》“菁菁者莪”篇中就有“賜我十朋”的記載。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真貝漸漸地供不應求了。
春秋戰國以來,人們交換商品是用真刀、真鏟等工具來進行。既不方便,也不能滿足雙方的需求。後來,改為小的刀、小的鏟,開始流行銅鑄的刀幣、布幣,這樣就有了“錢”。錢,其實就是鏟,貨幣的俗稱。本為一種農具,類似現代的鏟。作為交易的媒介物,人們仿鑄成鏟狀的銅幣。錢也由工具轉為貨幣義。銅鑄的刀幣、布幣流行,貝幣漸漸失去了貨幣的資格。
古幣
戰國時期的初級錢幣有布幣、刀幣、環錢和蟻鼻錢四大體系:布幣,是指銅鑄的鎛形幣。鎛形狀如鏟,也就是錢,鎛和布同音假借,故名布幣。布幣的發展分為原始布(空首布)、中期布(平首布)和晚期布(初行錢)三個階段。初行錢就是公元前336年秦惠王發行的秦幣,也就是環錢和半兩銅錢的前身。刀幣,銅鑄的刀形幣,由實用的刀演化而成。原是齊國各地所用的貨幣,按形狀分有大刀、小刀兩類。大刀製作精緻,刀面鑄有文字,也稱齊刀,重約50克;小刀重量輕、種類多,流通於燕、趙等國。環錢,是一種圓形、中間有方孔或圓孔的古銅幣。主要流通於魏、秦等國。發現最早的環線,是在河南輝縣固周村戰國墓出土的垣字錢。蟻鼻錢,是一種橢圓狀的古銅幣,流通於楚國各地。幣正面凸起、背面平,正面鑄有貝、晉、齋、行、君、金等古字,重約5克。由於狀如人面,俗稱“鬼臉錢”,錢上字形筆畫像螞蟻,乃稱蟻鼻錢。此外,戰國時期還有一種以黃金為材料的鑄幣,叫“爰金”,它是我國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金幣,流通於楚國等地。幣上鑄有陽文。文字書寫狀如印章,故又稱“印子金”。今發現的有郢爰、陳爰、專爰等幾種,都是楚國的金幣。爰金在今皖、豫、魯、蘇、陝、鄂等地都有出土。現發現最大郢爰共54塊,在江蘇盱眙出土。爰是古代貨幣單位,也是重量單位。爰金零星使用時,要將其切成小塊,量稱支付。

秦朝統一後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也統一了貨幣。廢除刀、布、貝等錢幣,以“半兩”做為貨幣。即用秦國後來的園形方孔銅錢,鑄文“半兩”,重十二銖(一兩為二十四銖),稱之為重如其文的“半兩”銅錢。從此,這種由圓孔環錢演變而來的“半兩”,在我國陸續流通了兩千多年。漢代所鑄的方孔錢仍稱“半兩”,但重量不斷減輕。如呂后二年(前186年)減為八銖,文帝五年(前175年)減到一銖以下,稱為“莢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鑄三銖錢。並於元狩五年(前118年)廢“半兩”,改行五銖錢,鑄文“五銖”。這種五銖錢從東漢開始使用,各朝沿襲,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廢止,使用時間長、幣值較穩定,成為我國歷史上一種重要的錢幣。
古幣
王莽稱帝期間,實行寶貨制,時稱錢為“泉”,又增加了“泉貨六品”和“布貨十品”兩套錢幣。泉貨六品又稱“六泉”,是王莽寶貨制中六種圓形錢幣的總稱。即小泉、麼泉、幼泉、中泉、壯泉和大泉。小泉直徑六分、重一銖,值錢一文,上面有“小泉直一”文字。其他泉幣的直徑、重量、價值各不等。六泉都是不足值的錢幣,但小泉和大泉兩種錢幣流通甚廣。布貨十品又稱“十布”,也是王莽寶貨制中的十種布幣的總稱,即小布、玄布、幼布、原布、差布、中布、壯布、弟布、次布和大布。小布重十五銖,長一寸五分,值一百文。其他依次遞增一銖,長增一分,面值增一百文。大布重二十四銖,長二寸四分,值一千文,流通較大。其他各布難以辨認、極易混淆,流通不便。
古幣
中國古代錢幣還經常以皇帝年號來命名,亦稱“年號錢”。由五胡十六國的成漢國率先鑄造。338年,李壽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為自立為帝,國號為漢、年號漢興。開始鑄“漢興錢”。不久,南朝宋於孝建年間(454年)鑄“孝建五銖”,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九年(495年)鑄“太和五銖”。年號錢成為定製自宋代開始。宋代年號更改頻繁,鑄的年號錢也特別多。元以後,歷代所鑄的錢,基本上都是以年號命名的。如元代的“至元通寶”、明代的“洪武通寶”、清代的“乾隆通寶”等。
通寶,是中國唐以後錢幣的一種名稱,因鑄文中有“通寶”字樣而得名。在錢幣上鑄“通寶”字樣,起源於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廢五銖錢而鑄的“開元通寶”。開元通寶重二銖四壘,十枚重一兩。從此,銅錢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來鑄名了,改稱“通寶”流通。錢幣也真正開始成為貨幣符號,不再以貨幣自身價值來交換了。以後歷代都沿用通寶,並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鑄於幣面。如後梁的“開平通寶”、南唐的“大唐通寶”、北宋的“太平通寶”,遼的“重熙通寶”、金的“大定通寶”、元的“至正通寶”、明的“洪武通寶”。而辛亥革命後廣東、福建等地的“民國通寶”則是我國最晚的通寶錢幣。
古幣

原料介紹

古代鑄錢除普遍用銅質做為錢幣主要材料外,還使用過鐵、鉛、銀、金等質料,後來又發展到紙幣
先說鐵錢,即以鐵為幣材的古錢幣。鐵錢鑄幣始於漢代的公孫述,傳世有鐵半兩、鐵五銖等。當時鐵錢和銅錢的比價是二文當一文,任肪詩中有“鐵錢兩當一”之句。唐代開元錢幣中也有鐵質的。五代十國中鐵錢較多,如後梁的“開元通寶”大鐵線、後唐的“乾封泉寶”大鐵錢、後晉的“天德通寶”大鐵錢。鐵錢使用最多的是兩宋時期,主要流行於四川地區。清鹹豐四年(1854年)也曾鑄造鐵錢,其面額有當五、當十、當千幾種,由於鐵錢價低質劣,造成了嚴重的物價上漲。鹹豐七年,北京商人罷市,拒用鐵鐵,九年,朝廷停止鑄造,鐵錢壽終正寢
鉛錢,也就是以鉛為幣材的古錢幣。這是在國力不足的情況下鑄造的,與銅、鐵幣同時流通。史書記載,最早的鉛錢是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年)閩王王審知所鑄的“開元通寶”。其後,南漢乾亨二年(918年)等“乾亨重寶”,以十枚當銅線一枚。清鹹豐四年(1854年)曾鑄有大小鉛錢,有制錢、當十、當五十、當百、當千等幾種,引起嚴重的物價上漲。七年停鑄。
銀元,又稱洋錢、大洋等,大型銀幣的通稱。銀幣的鑄造,始於九世紀的歐洲。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在屬地墨西哥大量鑄造,後很多資本主義國家效仿。明萬曆年間流入到中國,故稱之為洋錢,又叫鷹圓。我國自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開始自己鑄造,稱之為“乾隆寶藏”,光緒十年(1884年),吉林機器局首先用機器製造,鑄文“光緒元寶”,背面鑄蟠龍文,俗稱“龍洋”,其後各省相繼仿造。宣統二年(1910年)頒布《幣制則例》,宣布採用銀本位制,定國幣單位為圓。鑄造的銀幣名“大清銀幣”,後因清朝被推翻而未實行。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開鑄有孫中山半身側像的開國紀念幣:1914年又鑄造袁世凱頭像的銀幣,俗稱“袁大頭”,重七錢二分,成色為890‰。1933年國民黨政府又鑄有帆船圖案的銀元,俗稱“船洋”,重26.6971克。1935年,國民黨政府實行法幣政策,禁止銀元流通。抗戰後,因通貨膨脹,銀元又開始流通。
金銀錠,我國早在殷商後期就使用黃金,主要作為貯藏和支付。戰國時期就鑄有方餅狀的“爰金”。以後的朝代,黃金被鑄成方形、圓形、條形、馬蹄形等。此時金錠多做寶藏,作為宮廷賞賜之用,成語中就有“千金一笑”的典故。流通主要靠銀錠,先秦時就有銀布幣,今已出土發現18枚。元朝稱50兩重的銀錠為“元寶”。元寶又稱“寶銀”,始於元代,有些銀錠上記有銀匠姓名、鑄造年份、重量等。清代,銀錠種類分為寶銀、中錠、錁子三種。寶銀就是馬蹄形的元寶,重50兩,成色不等;中錠有稱錘形、馬蹄形之分,稱小元寶,重10兩;錁子則為鏝頭形的小錠,重1至5兩。清中葉後,鑄造元寶要經公估局鑑定,批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元寶”還是古代自唐代以後對錢幣的一種通稱。因唐武德四年(621年)鑄的“開元通寶”,亦稱“開通元寶”而得名。使用時一般在元寶前冠以年號或朝代。唐大曆年間的“大曆元寶”、宋太宗時的“淳化元寶”、元代的“中統元寶”、清末的“光緒元寶”。這一點,和通寶雷同。

古代紙幣

除此之外,古代還流行一種紙幣,如交子、錢引、關子、會子、交鈔、寶鈔、和銀票等。
交子,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宋初,四川使用鐵錢,體重值小,流通不便,民間商人開始以紙幣代替錢幣,名為“交子”。上面有圖案、密碼、花押、圖章等。交子可流通,也可兌現。開始是分散發行,形制不一。後由十六戶富商聯合發行,其形制統一,面額也可隨時填寫。後來,由於兌現不暢、爭訟不息,遂為禁止。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由官府接管,改為朝廷辦理,在四川設益州交子務,發行官交子。面額可臨時填寫,有一緡(一千文)至十緡,交子以鐵錢為現金準備,分三年兌換一次,稱為一界。從四川流通擴大到其他地區。開始幣值還穩定,後因供應軍餉,彌補財政虧空,超額發行,招致貶值,後改為錢引。
錢引,宋代的另一種紙幣,也稱川引。就是領錢的憑證,如兌換券。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因交子貶值,而以錢引代之。朝廷改交子務為錢引務。錢引形制比較美觀,用六顆飾有花紋的印來印製,分紅藍黑三色,並印有界分、年號和面額。後也因為不能兌換而貶值,從一貫貶到十餘文或數十文不等。
關子,南宋的一種紙幣。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開始發行,當時婺州(今浙江金華)屯兵,不通水路,鐵錢運輸不便,朝廷造關子,號召商人在當地用現錢換關子,再到杭州、紹興官府的榷貨務領取現錢。因此,關子相當於今天的匯票。此後,關子擴展到兩淮、湖廣等地。後也因為不能及時全部兌現,商人不願用。紹興十六年改發會子。
會子,也稱“行在會子”、“東南會子”,南宋的主要紙幣。最初由商人發行,叫便錢會子,後歸地方政府發行,戶部辦理。幣面印有發行機關名稱、界數、面額、舉報賞格及圖案花紋,還印有“敕偽造會子犯人處斬,賞錢一千貫”等字樣。面額初為一貫,後增發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三種,流通於兩淮、湖北、京西等地。後也因為發行過濫而貶值。
交鈔,金元兩代發行的紙幣。金人建國初期因國內銅少、幣不足,而沿用宋遼舊錢。海陵王貞雲二年(1154年)仿效宋朝交子發行紙幣,名為“交鈔”,也稱鈔引。與宋、遼銅錢通用。交鈔分大小兩種,大鈔有一、二、三、五、十貫五種,小鈔有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文等五種。大小交鈔均以七年為界,到期換取新鈔,後改為永久流通。交鈔四周有花欄圖案,印有金額、發行機關、日期、告捕賞格、流通區域及換新手續費等,後也貶值。
寶鈔,是中國元至清的紙幣名稱。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發行“至元通行寶鈔”,面額從五文到二貫不等,共11種。明初洪武八年(1375年)發行“大明通行寶鈔”,禁止使用金銀、面額為一百文至五百文和一貫等六種,成為明代唯一的國家紙幣,發行後即貶值。英宗以後開始使用銀。清鹹豐三年(1853年),為籌措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軍費發行以銅錢為單位的“大清寶鈔”,也稱“錢票”,鹹豐十年(1861年)因貶值而清理停用。
銀票,即南宋以後用來代替銀兩通行的紙幣。最初為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發行,面額有一錢和半錢兩種(當時四錢折合一千文)。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發行的“至大銀鈔”和清鹹豐三年(1853年)發行的“戶部官票”,都是一種銀票。清代,銀票是由錢莊、官銀錢號局、當鋪和少數銀行發行。
以上各種紙票的發行,在歷史上是個進步。它便於攜帶和交換,方便了人民民眾的商品交換需求,使貨幣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但是紙幣的弊端也很明顯,它發行混亂、管理不力、難以兌現,常引起通貨膨脹,也可以說是歷史上一種不完善的錢幣。

總結

綜如上述,我國古代錢幣經歷了一個漫長演變的過程,在貝幣、金屬幣和紙幣交替發展中,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先秦的貝幣、秦朝的半兩、漢代的五銖、唐代的通寶、宋代的交子、元代的元寶、清代的銀元等具體錢幣形式。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錢幣做為特殊的商品,充當一般等價物來進行商品交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每一步發展,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息息相關。考察古代錢幣,就要從經濟的角度去看歷史的發展變化。用經濟來詮釋歷史,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歷史的本來面目。相比之下,看我們今天的社會經濟制度和錢幣發行流通,也是社會主義社會和諧進步、文明發展的一個縮影和最好驗證。

鑑定收藏

鑑定

一看歷史價值。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必須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制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白銀幣”的罕品。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由於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二看現存數量。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占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
三看文化價值。一些傳世並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
四看品相。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鏽蝕嚴重、看相較差者,儘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鑑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錢文讀法

唐以前,從春秋戰國至秦漢錢文的讀法基本依漢字書寫習慣,由右向左讀,如“半兩”、“五銖”等,也有一些特殊的讀法,比如從左至右、傳形、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讀。這種情況下雙字錢文一般不容易誤讀。最容易讀錯的是多字錢文圜錢,大多依圓隨形,按順時針方向旋讀。如“漆垣一釿”、“銖重一兩·十二”等。
宋制金錢宋制金錢
唐以後各代多以“通寶”、“元寶”作寶文,順讀、旋讀並行,形成一定的結構。
明以後建立了專以“通寶”為寶義、順讀的固定結構,其間的演化過程容易造成誤讀,如受唐“乾元重寶”的影響而將宋的“乾道元寶”誤讀為“乾元道寶”等等。
只要掌握了各代錢文規律,即可避免這種錯誤。
順讀:按上下右左、先縱後橫的順序讀,始見於新莽的“六泉”,至元明清占絕對優勢,遂成定型。如“小泉值一”、“鹹豐通寶”等比比皆是。
旋讀:按上右下左順時針方向旋讀,宋錢中較多,元以後絕跡。如“大泉當千”、“大夏真興”、“天福元寶”、“淳化元寶”等。
先縱後左橫讀:按上下左右順序讀,極為少見,有“乾亨重寶”,且“重寶”二字為傳形,是漢以後所僅見。
右起先橫後縱讀:按右左上下順序讀,如“永安一百”、“太平天國”等。
左起先橫後縱讀:按左右上下讀,僅見“永安一十”孤例。
此外,新莽時期所鑄仿古布向十品的錢文是以上下兩橫列為序,先上列後下列由右向左讀,如“么布一百”至“次布九百”、“大布黃千”等,是比較特殊的讀法。

錢幣形制

古代貨幣形制十分複雜,僅用作貨幣的的幣材就不下幾十種,如銅、鉛、鐵、金、銀、玉、龜、貝、牲畜、皮革、谷帛、紙張等。但沿襲幾千年的基本形態是方孔圓形銅錢,其標準式樣是西漢元狩五銖、上林三官錢及唐初開元通寶,輕重適中,重約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圓形圓孔、圓形無孔、鏟形、刀形、長方形(錢牌)、不規則橢圓形等形式。同一錢,又有大小、輕重、成分、質料、版別、錢面文字、錢背符號、有郭或無郭、重輪、重好、四出、決文、傳形等區別,有合背、合面、剪邊、磨邊、對讀、旋讀、復文等不同情況,按錢幣性質分,又有記重錢、記值錢、年號錢、國號錢、記號錢、紀年錢、鎮庫錢、紀數錢、厭勝錢、廟宇錢、撒帳錢、羅漢錢、對錢、母錢、祖錢、開爐錢、樣錢等,這些情況有時有兩種以上並存現象,名目繁多,不勝枚舉。至於錢幣鑑定和文物考古方面所定的專門分類,那就更多了。
銅錢最普通的形制是小平錢,即一文小錢,又稱平錢,它是使用銅錢時代的最小貨幣單位,其直徑約2.4—2.5厘米,重約3—4克,又有折二、折三、折五、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甚至當百、當千大錢

專用名詞

鑄幣:指鑄成一定大小形狀,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額價值,充當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屬貨幣,古代鑄幣材料以銅為主,以後相繼出現金銀鑄幣。在中國,金銀鑄幣的出現儘管比較早,但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主要還是在近代現代。
布幣:對春秋戰國時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
刀幣: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
圓錢:圓形貨幣的總稱,包括圓孔圓錢和方孔圓錢兩種,一般指後一種。
空首布:春秋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聳肩尖足空首布
平首布: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布,異形布,主足布,尖足布,圓足布等,主要流通於三晉和燕國地區。
銖兩貨幣:指中國隋以前鑄行的以銖,兩為重量單位,重量為錢名的貨幣,如半兩,五銖等。
五分錢:西漢高后六年鑄,屬於半兩錢的一種。
三分錢:西漢武帝建元五年發行的貨幣,屬半兩錢的一種。
比輪:東晉時沿用孫吳舊錢,大小輕重並行,大錢稱“比輪”,形容其大如車輪。
四文:即一錢當小錢四枚用,一般指東晉時沿用孫吳舊錢中大小適合的錢。
小平錢:值一文的小錢,也稱平錢,小錢,一般直徑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錢:當二文使用的錢,一般直徑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錢:當三文用的錢,一般直徑在3.1厘米左右。重10克左右。《以此類推》
大錢:大面值錢和大型錢的總稱,六朝時稱標準大小的五銖錢為大錢,
文:錢幣的基本單位名稱,一枚小平錢稱一文。
貫:一千釷稱貫,又鑄錢場所穿在錢孔中的方形木條也稱貫
小樣:指錢徑小於同類型錢者。
大樣:指錢徑大於同類型錢者。
面:指錢幣之正面。
面文:錢幣正面的文字。
背:錢幣的背面,又稱幕。
背文:錢背文字,也稱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圓者叫圓穿,圓孔。
廣穿:指錢孔較大者。
狹穿:指錢孔較小者。
內郭:指錢孔四周這突出部分,又稱好郭。
廣郭:指內部較寬者
狹郭:指內部較狹者。
重郭:指兩重內郭。
決文:指錢身方孔之一角或數角尖出者。
四決文:指錢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稱四決。
粟角:是一種特殊的四決文,方孔四角尖出處呈小點狀。
四出文:指錢身方孔四角有陽文延伸至郭外,又稱四出,四道。
外郭:指錢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稱外緣,外輪,肉郭,邊郭。
寬緣:外郭較寬,又稱寬輪,寬邊,
狹緣:外部較狹,又稱狹輪,狹邊。
重輪:指二得外郭。
額輪:指外郭外高內低,多見於王莽錢。
削邊:指外郭向外斜削,正與額輪相反。
磨邊錢:指磨去外郭邊緣之錢。
肉:指錢幣的內外郭之間無文字圖案部分,厚者稱厚肉,薄者稱薄肉。
日:指錢背之凸起的圓圈,又稱日文
月:指錢面,背之凸起圓弧,又稱月文,甲文,月痕,圓弧向上稱仰月,向下稱偃月
星:指錢面,背之凸起圓點,又稱星文。
圈星:指錢背下凹之圓圈。
孕星:指背的仰月上星。
光背:指錢無文,又稱素背,光背,素幕。
合背:指誤用二件面范鑄成的錢。雙面均有錢文。
合面:指誤用二件背范鑄成的錢,雙面均是錢背。
直讀:錢文按上下右左次序排列,也稱順讀,對讀。
旋讀:錢文按上下左右次序排列,也稱環讀。
左讀:指錢文由左向右讀。
傳形:指刻成正字的陰文范鑄成之錢,錢文呈反字狀,見於先秦至六朝時期。
離郭:指錢文遠離內郭
接郭:指錢文均與內郭相連。
隔輪:指錢文遠離外郭不相連線。
連輪:指錢文與外郭相連。
深字:指錢文特別深峻。
隱起文:指錢文高低粗細不一。
聚頭:指錢文之首均對內郭,又稱聚首。
並足:指錢文之首均對外郭。
重文:指錢身上出現重複錢文,又稱搖頭,因為范身上有重複印痕所致。
生坑:指新出土之錢,表面氧化嚴重。
老生坑:指出土已久的銅錢銅銹被傳世色澤所掩。
熟坑:指未經入土的傳世古錢。
傳世古:指流傳世上未經入土之錢表面的顏色,一般呈褐色,有光澤,又稱黑漆古。
包漿:指銅錢傳世色澤,除黑色外,又有褐色,暗紅色,橙黃色等多種。
水銀古:出土古錢表面之一種銀白色氧化層,又稱水銀銹,水銀沁。
雕母:用銅,錫,鉛,牙,骨,木等材料雕成的錢幣模型,又稱祖錢。
母錢:翻鑄時作模之錢,一般由雕母直接翻鑄而成。
鐵母:指鑄造鐵錢之母錢,本身為銅質。
鐵范銅:以鐵錢範型翻鑄的銅錢。
樣錢:試鑄及初鑄的樣版錢.
部頒樣錢:由中央戶,工兩部監製頒發各省作為標準的樣錢,也可稱作母錢用。
進呈樣錢:地方進呈有關當局審查的樣錢。
剪鑿錢:剪邊錢與延環錢的總稱,即將一枚圓錢剪鑿成內外二枚。
剪邊錢:被剪鑿去外圈之錢。又稱對文
餅錢:王莽時厚型貨泉的俗稱。後來在北宋時寬緣厚型的鹹平,祥符錢也稱餅錢。
對錢:指錢文對稱之錢,其錢文,輪郭,大小,厚薄,銅質等相同,惟採用不同的書體,但字形筆勢仍互相吻合,又稱和合錢。始於南唐,盛於兩宋。
公式女錢:南朝梁武帝時所鑄無外郭的五銖錢,也稱女錢。
男錢:王莽時布泉的俗稱。
紅錢:清代新疆鑄行的銅錢,因紅銅岳而得名。
制錢:封建時代本朝鑄行的錢幣。
正用錢:作為正式通貨的錢幣。
厭勝錢:屬壓邪取吉性質的非用錢,多作吉慶,上樑,供奉,懸掛,佩帶之用,又稱壓勝錢,押勝錢。
宮錢:封建時代皇宮內節日慶典作裝飾,賞賜用的特製錢。
佩錢:古人佩帶在身上作為裝飾品的錢幣。
供養錢:寺觀內作為供品的錢幣,一般藏天佛像腹中或掛於佛龕之旁,又稱佛髒錢。
春錢:元代的一種金銀小錢,婦女用作首飾。
秘戲錢:帶有簡陋的男女性交圖案的錢幣。
打馬錢:打馬遊戲中的棋子,又稱馬錢。
金背:明代用四火銅(經過四次熔煉的銅)鑄的銅錢。
火漆:明代用二火銅鑄的銅錢。
旋邊:用旋車對鑄錢進行挫磨加工。
惡錢:唐代劣質私鑄錢的稱謂。有鐵錫,銅沙,銅盪,穿穴等名目。
夾錫錢:北宋徽宗年間蔡京主行的一種夾錫鐵錢。
錢範:鑄錢模型,印錢幣正面的稱面范,印背面的稱背范。

年代劃分

秦朝: (前221~206)
帝王:始皇(嬴政) 年號:無 鑄秦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西漢: (前221~23)
帝王:高祖(劉邦)年號:無 發行錢幣及備註:三銖半兩.榆莢半兩
帝王:少帝恭(劉恭)年號:無 發行錢幣及備註:八銖半兩
帝王:少帝弘(劉弘)年號:無 發行錢幣及備註:五分錢
帝王:文帝(劉恆)年號:無 發行錢幣及備註:四銖半兩
帝王:武帝(劉徹)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後元 發行錢幣及備註:三銖錢郡國五銖
赤仄五銖 上林三官五銖
帝王:昭帝(劉弗陵)年號:始元、元鳳、元平 發行錢幣及備註:昭帝五銖
帝王:宣帝(劉詢)年號:本始、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發行錢幣及備註:宣帝五銖、小五銖
帝王:元帝年號:初元、永光、建昭、竟寧 發行錢幣及備註:四出五銖
新: (8~23)
帝王:王莽(莽 巨君)年號:始建國、天鳳、地皇 發行錢幣及備註:契刀五百.貨布.布泉.貨泉.國寶金匱直萬一刀平五千 六泉.十布
帝王:更始帝(劉玄)年號:更始 發行錢幣及備註:更始五銖、鐵半兩五銖(公孫述)
東漢:(25~220)
帝王:光武帝(劉秀) 年號:建武、建武中元發行錢幣及備註:建武五銖
帝王:靈帝(劉宏) 年號:建寧、熹平、光和、中平 發行錢幣及備註:四出五銖
帝王:廢帝(劉辨)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減邊五銖、延環五銖
帝王:獻帝(劉協)年號:初平、興平、建安、延康 發行錢幣及備註:董卓五銖(無文小錢)
三國:
魏(220~265)
帝王:文帝(曹丕) 年號:黃初發行錢幣及備註:沿用漢五銖
帝王:明帝(曹睿) 年號:太和、青龍、景初發行錢幣及備註:壓五壓金五銖
吳(222~280)
帝王:大帝(孫權) 年號:黃武、黃龍、嘉禾、赤烏、太元、神鳳 發行錢幣及備註: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蜀(漢)(221~363)
帝王:昭烈帝(劉備) 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蜀五銖 直百五銖 直百 直一. 太平百錢.世平百錢.太平百金.定平一百
西晉、東晉、十六國:
西晉(265~316)
帝王:武帝(司馬炎)年號:泰始、鹹寧、太康、太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沿用舊錢
帝王:惠帝(司馬衷) 年號: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興、光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一類小型私鑄泉泉、貨貨、貨泉、布泉、貨布可能為當時豪強鑄造
東晉(317~420)
帝王:元帝(司馬睿)年號:建武、大興、永昌 發行錢幣及備註:趙王石勒造“豐貨”
帝王:明帝(司馬紹) 年號:永昌、太寧 發行錢幣及備註:沈充造“沈郎五銖
帝王:成帝(司馬衍) 年號:太寧、鹹和、鹹康 發行錢幣及備註:成漢李壽造“漢興”錢
帝王:安帝(司馬德宗)年號:隆安、元興、義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北涼造“涼造新泉
帝王:恭帝(司馬德文) 年號:元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夏造“大夏真興”
南北朝(420~581)
南朝:宋(420~479)
帝王:文帝(劉義隆) 年號:元嘉 發行錢幣及備註:四銖
帝王:孝武帝(劉駿)年號:孝建、大明 發行錢幣及備註:孝建四銖、大明四銖
帝王:前廢帝(劉子業) 年號:永光、景和 發行錢幣及備註:兩銖、永光、景和、孝建(二銖)
南朝:齊(479~502)
帝王:武帝(蕭賾) 年號:永明 發行錢幣及備註:四川蒙山鑄南齊五銖
南朝:梁(502~557)
帝王:武帝(蕭衍) 在位時間:502~549 年號:天監、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監五銖、公式女錢、背四決鐵五銖、太清豐樂
帝王:敬帝(蕭方智) 在位時間:555~557 年號:紹泰、太平 發行錢幣及備註:四柱五銖、兩柱五銖
南朝:陳(557~589)
帝王:文帝(陳倩) 在位時間:560~566 年號:天嘉、天康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嘉五銖
帝王:宣帝(陳頊) 在位時間:569~582 年號:太建 發行錢幣及備註:太貨六銖
北朝:北魏(386~534)
帝王:太武帝(拓跋燾) 在位時間:423~452 年號:始光、神迦、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發行錢幣及備註:太和五銖
(北魏)495年
帝王:宣武帝(元恪) 在位時間:500~515 年號:景明、正始、永平、延昌發行錢幣及備註:永平五銖
帝王:孝莊帝(元子攸) 在位時間:527~530 年號:建義、永安 發行錢幣及備註:永安五銖(北魏)529年
北朝:東魏(534~550)
帝王:孝靜帝(元善見) 在位時間:534~550 年號:天平、元象 發行錢幣及備註:小樣永安五銖
北朝:西魏(535~557)
北朝:北齊(550~577)
帝王:文宣帝(高洋) 在位時間:549~559 年號:天保 發行錢幣及備註:常平五銖(齊)553年
北朝:北周(557~581)
帝王:孝閔帝(宇文覺) 在位時間:557 年號: 發行錢幣及備註:五行大布(北周)547年
帝王:武帝(宇文邕) 在位時間:560~578 年號:保定、天和、建德、宣政 發行錢幣及備註:布泉(北周)561年
帝王:靜帝(宇文衍) 在位時間:579~581 年號:大象、大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永通萬國(北周)579年
隋:(581~618)
帝王:文帝(楊堅) 在位時間:581~604 年號:開皇、仁壽發行錢幣及備註:置樣五銖、五銖白錢
唐: (618~907)
帝王:高祖(李淵) 在位時間:618~626 年號:武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開元通寶
帝王:高宗(李治) 在位時間:649~683 年號: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 發行錢幣及備註:乾封泉寶
帝王:肅宗(李亨) 在位時間:756~762 年號:至德、乾元、上元 發行錢幣及備註:乾元重寶.(史思明)得一元寶順天元寶
帝王:代宗(李豫) 在位時間:762~779 年號:寶應、廣德、永泰、大曆發行錢幣及備註:大曆通寶
帝王:德宗(李适) 在位時間:779~805 年號:建中、興元、貞元 發行錢幣及備註:建中通寶(新疆鑄)
帝王:順宗(李誦) 在位時間:805 年號:永貞 發行錢幣及備註:有“大”、“中”、“元”字錢
帝王:武宗(李炎) 在位時間:840~846 年號:會昌發行錢幣及備註:會昌開元有背:昌、京、洛、益、藍;荊、襄、越、宣、兗;洪、潤、潭、鄂、平;興、梁、廣、梓、福;永、丹、桂共23局
五代、十國:
後梁(907~923)
帝王:太祖(朱全忠) 在位時間:907~910 年號:開平、乾化 發行錢幣及備註:開平元寶 附劉仁恭鑄: 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順天元寶當千.應天元寶.應聖元寶.鐵貨布.鐵五銖(仿隋式樣)
帝王:末帝(朱友貞) 在位時間:911~923 年號:乾化、貞明、龍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附徐知誥鑄: 大齊通寶
後唐(923~936)
帝王:莊宗(李存勗) 在位時間:923~926 年號:同光 發行錢幣及備註:附前蜀鑄:永平元寶.通正元寶.天漢元寶.光天元寶.鹹康元寶.乾德元寶
帝王:明宗(李嗣源) 在位時間:926~934 年號:天成、長興發行錢幣及備註:天成元寶
帝王:閔帝(李從厚) 在位時間:934~935 年號:應順 發行錢幣及備註:附南漢鑄:鉛開元通寶.乾亨重寶.乾亨通寶
後晉(936~946)
帝王:高祖(石敬瑭) 在位時間:936~944 年號:天福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福元寶
帝王:出帝(石重貴) 在位時間:944~947 年號:天福、開運 發行錢幣及備註:附閩鑄:開元通寶背閩、福.永隆通寶.天德重寶
後漢(947~950)
帝王:高祖(劉知遠) 在位時間:947~948 年號:天福、乾祐 發行錢幣及備註:漢元通寶
帝王:隱帝(劉承祐)在位時間:948~951 年號:乾祐 發行錢幣及備註:附楚鑄:開元通寶小鉛錢.乾封泉寶大鐵錢.天策府寶
帝王:太祖(郭威) 在位時間:951~954 年號:顯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周元通寶
北宋: (960~1127)
帝王:太祖(趙匡胤) 在位時間:960~976 年號:建隆、乾德、開寶 發行錢幣及備註:宋元通寶
帝王:太宗(趙光義) 在位時間:976-997 年號: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發行錢幣及備註:太平通寶.淳化元寶.至道元寶 (李順)應運元寶
帝王:真宗(趙恆) 在位時間:998~1022 年號: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天僖、乾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鹹平元寶.景德元寶.祥符元寶.天僖通寶
帝王:仁宗(趙禎) 在位時間:1022~1063 年號:天聖、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曆、皇佑、至和、嘉祐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聖元寶.明道元寶.景祐元寶.皇宋通寶.康定元寶.慶曆重寶.皇祐通寶.至和元寶.至和重寶、至和通寶.嘉祐元寶.嘉祐通寶
帝王:神宗(趙頊) 在位時間:1068~1085 年號:熙寧、元豐 發行錢幣及備註:熙寧元寶.熙寧通寶.熙寧重寶.元豐通寶.元豐重寶
帝王:哲宗(趙煦) 在位時間:1086~1101 年號:元祐、紹聖、元符 發行錢幣及備註:元祐通寶.紹聖元寶.紹聖通寶.紹聖重寶.元符通寶.元符重寶
帝王:徽宗(趙佶) 在位時間:1101~1125 年號: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 發行錢幣及備註:建國通寶.聖宋元寶.聖宋通寶.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崇寧元寶.大觀通寶.大觀元寶.政和通寶.政和重寶.重和同胞.宣和元寶.宣和通寶
帝王:欽宗(趙桓) 在位時間:1126~. 年號:靖康 發行錢幣及備註:靖康元寶.靖康通寶
南宋: (1127~1279)
帝王:高宗(趙構) 在位時間:1127~1162 年號:建炎、紹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建炎通寶.建炎重寶.建炎元寶.紹興元寶.紹興通寶
帝王:孝宗(趙眘) 在位時間:1163~1190 年號:隆興、乾道、淳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隆興元寶.乾道元寶.淳熙元寶.淳熙通寶
帝王:光宗(趙惇) 在位時間:1190~1194 年號:紹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紹熙元寶.紹熙通寶
帝王:寧宗(趙擴) 在位時間:1195~1224 年號:慶元、嘉泰、開僖、嘉定發行錢幣及備註:慶元通寶.慶元通寶.嘉泰通寶.嘉泰元寶.開僖通寶.開僖元寶.嘉定通寶.嘉定元寶.嘉定雜寶
帝王:理宗(趙昀) 在位時間:1225~1264 年號: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祐、寶祐、開慶、景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大宋元寶.大宋通寶.聖宋重寶.寶慶元寶.紹定元寶.紹定通寶 端平元寶.端平通寶.端平重寶.嘉熙通寶.嘉熙重寶 淳祐元寶.淳祐通寶.皇宋通寶.開慶通寶.景定元寶
帝王:度宗 在位時間:1265~1274 年號:鹹淳 發行錢幣及備註:鹹淳元寶.臨安府錢牌--南宋後期
帝王:恭宗(趙顯) 在位時間:1275 年號:德祐 發行錢幣及備註:
帝王:端宗 在位時間:1276~1278 年號:景炎發行錢幣及備註:
帝王:帝丙(趙昺) 在位時間:1278~1279 年號:祥興 發行錢幣及備註:
遼: (907~1125)
帝王:太祖(耶律阿保機) 在位時間:907~926 年號:神冊、天贊、天顯、 發行錢幣及備註:通行泉貨.天顯通寶
帝王:太宗(耶律徳光) 在位時間:926~947 年號:天顯、會同、大同 發行錢幣及備註:會同通寶
帝王:世宗(耶律阮) 在位時間:947~951 年號:天祿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祿通寶
帝王:穆宗(耶律璟) 在位時間:951~969 年號:應歷 發行錢幣及備註:應歷通寶
帝王:景宗(耶律賢) 在位時間:969~982 年號:寶寧、乾亨 發行錢幣及備註:寶寧通寶
帝王:聖宗(耶律隆緒) 在位時間:982~1031 年號:乾亨、統和、開泰、太平 發行錢幣及備註:統和通寶
帝王:興宗(耶律宗真) 在位時間:1031~1054 年號:景福、重熙 發行錢幣及備註:景福通寶.重熙通寶
帝王:道宗(耶律洪基) 在位時間:1054~1101 年號:清寧、鹹雍、大(太)康、大安、壽昌 發行錢幣及備註:清寧通寶.鹹雍通寶.大康通寶.大康元寶.大安元寶.壽昌元寶
帝王:天祚帝(耶律延禧) 在位時間:1101~1125 年號:乾統、天慶、保大 發行錢幣及備註:乾統元寶.天慶元寶
西夏: (1038~1227)
帝王:毅宗(李諒祚) 在位時間:1048~1067 年號:延嗣寧國、天祐垂聖、福聖承道、拱化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福聖寶錢.
帝王:惠宗(李秉常) 在位時間:1067~1086 年號:乾道、天賜禮盛國慶、大安、天安禮定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大安寶錢.大安通寶
帝王:崇宗(李乾順) 在位時間:1086~1139 年號:天儀治平、天祐民安、永安、貞觀、雍寧、元德、正德、大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貞觀寶錢.元德通寶、重寶.大德通寶
帝王:仁宗(李仁孝) 在位時間:1139~1193 年號:大慶、人慶、天盛、乾祐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乾祐寶錢.天盛、乾祐元寶
帝王:桓宗(李純祐) 在位時間:1193~1206 年號:天慶 發行錢幣及備註:西夏文天慶寶錢.天慶元寶
帝王:襄宗(李安全) 在位時間:1206~1211 年號:應天、皇建 發行錢幣及備註:皇建元寶
帝王:神宗(李順頊) 在位時間:1211~1223 年號:光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光定元寶
金: (1115~1234)
帝王:太宗(完顏晟) 在位時間:1123~1135 年號:天會 發行錢幣及備註:偽齊劉豫:阜昌元寶、通寶、重寶
帝王:海陵王(完顏亮) 在位時間:1149~1161 年號:天德、貞元、正隆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眷通寶、元寶.皇統元寶
帝王:世宗(完顏雍) 在位時間:1161~1189 年號:大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大定通寶
帝王:章宗(完顏景) 在位時間:1189~1208 年號:明昌、承安、泰和發行錢幣及備註:承安寶貨銀鋌.泰和通寶、重寶
帝王:衛紹王(完顏永濟) 在位時間:1208~1213 年號:大安、崇慶、至寧 發行錢幣及備註:崇慶元寶.崇慶通寶.至寧元寶
帝王:宣宗 在位時間:1213~1223 年號:貞佑、興定、元光 發行錢幣及備註:貞佑元寶、通寶
元: (1279~1368)
帝王:世祖(忽必烈) 在位時間:1260~1294 年號:中統、至元 發行錢幣及備註:大朝通寶.中統元寶.至元通寶
帝王:成宗(鐵穆耳) 在位時間:1294~1307 年號:元貞、大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元貞元寶、通寶.大德元寶、通寶
帝王:武宗(海山) 在位時間:1308~1311 年號:至大 發行錢幣及備註:至大通寶、元寶.大元通寶、國寶
帝王:仁宗 在位時間:1311~1320 年號:皇慶 發行錢幣及備註:皇慶元寶
帝王:英宗(碩德八剌) 在位時間:1321~1323 年號:延祐發行錢幣及備註:延祐元寶、通寶
帝王:泰定帝(也孫貼木兒) 在位時間:1323~1328 年號:至治 發行錢幣及備註: 至治元寶、通寶.大元至治
帝王:天順帝(阿速吉八) 在位時間:1328 年號:泰定 發行錢幣及備註:泰定通寶、元寶
帝王:順帝(妥歡貼睦爾) 在位時間:1333~1368 年號: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發行錢幣及備註:至順元寶、通寶、至元元寶、通寶.至正通寶、之寶
明: (1368~1644)
帝王:太祖(朱元璋) 在位時間:1368~1398 年號:洪武 發行錢幣及備註:洪武通寶
帝王:成祖(朱棣) 在位時間:1403~1424 年號:永樂 發行錢幣及備註:永樂通寶
帝王:仁宗(朱高熾) 在位時間:1425 年號:洪熙發行錢幣及備註:洪熙通寶
帝王:宣宗(朱瞻基) 在位時間:1426~1435 年號:宣德發行錢幣及備註:宣德通寶
帝王:考宗 在位時間:1488~1505 年號:弘治 發行錢幣及備註:弘治通寶
帝王:世宗(朱厚熜) 在位時間:1522~1567 年號:嘉靖 發行錢幣及備註:嘉靖通寶
帝王:穆宗(朱載垕) 在位時間:1567~1572 年號:隆慶 發行錢幣及備註:隆慶通寶
帝王:神宗(朱翊鈞) 在位時間:1573~1620 年號:萬曆 發行錢幣及備註:萬曆通寶
帝王:光宗(朱常洛) 在位時間:1620 年號:泰昌 發行錢幣及備註:泰昌通寶
帝王:熹宗(朱由校) 在位時間:1621~1627 年號:天啟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啟通寶
帝王:毅宗(朱由檢) 在位時間:1628~1644 年號:崇禎發行錢幣及備註:崇禎通寶
帝王:李自成、張獻忠起義 發行錢幣及備註:永昌通寶.大順通寶.西王賞功
帝王:南明 在位時間:1644~1662 發行錢幣及備註:弘光通寶.隆武通寶.大明通寶.永曆通寶.興朝通寶
帝王:三藩在位時間:1673~1680 發行錢幣及備註:利用通寶.昭武通寶.洪化通寶.裕民通寶
清:(1616~1911)
帝王:太祖(努爾哈赤) 在位時間:1616~1626 年號:天命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命漢錢、天命通寶
帝王:太宗(皇太極) 在位時間:1626~1643 年號:天聰、崇德 發行錢幣及備註:天聰漢錢
帝王:世祖(福臨) 在位時間:1644~1661 年號:順治 發行錢幣及備註:順治通寶
帝王:聖祖(玄燁) 在位時間:1661~1722 年號:康熙發行錢幣及備註:康熙通寶
帝王:世宗(胤禛) 在位時間:1723~1735 年號:雍正發行錢幣及備註:雍正通寶
帝王:高宗(弘曆) 在位時間:1736~1795 年號:乾隆 發行錢幣及備註:乾隆通寶
帝王:仁宗(顒琰) 在位時間:1796~1820 年號:嘉慶 發行錢幣及備註:嘉慶通寶
帝王:宣宗(旻寧) 在位時間:1821~1850 年號:道光 發行錢幣及備註:道光通寶
帝王:文宗(奕詝) 在位時間:1851~1861 年號:鹹豐 發行錢幣及備註:鹹豐通寶.重寶.元寶
帝王:穆宗(載淳) 在位時間:1862~1874 年號:同治 發行錢幣及備註:祺祥通寶、祺祥重寶、同治通寶.重寶
帝王:德宗(載湉) 在位時間:1875~1908 年號:光緒 發行錢幣及備註:光緒通寶.重寶
帝王:(溥儀) 在位時間:1909~1911 年號:宣統 發行錢幣及備註:宣統通寶
太平天國:
帝王:洪秀全發行錢幣及備註:天國通寶.天國聖寶.太平天國.太平聖寶

五十名珍

列表:(不含鐵泉)
三孔布
晉陽化及晉陽新化
齊六字刀
東周、西周(圜錢)
共屯赤金(圜錢)
大蜀通寶
國寶金匱直萬
大泉五千
天啟通寶(徐)
鹹通玄寶
元豐重寶
開元通寶背巨星(閩)
永平元寶
開平通寶、元寶
天成元寶
紹聖重寶
壯泉四十、中泉三十
天策府寶
乾封泉寶(楚)
中統元寶
大齊通寶
天德重寶、天德通寶
元符重寶
保大元寶(背天)
大元國寶
聖宋通寶
永安一十、五百、一千
建國通寶
臨安府銅質錢牌
至正權鈔
建炎元寶
靖康通寶及元寶小平
應運元寶
大德通寶(西夏)
保寧通寶
會同通寶
貞祐通寶、元寶
應感通寶
大宋通寶(當拾)
天祿通寶
天顯通寶
祺祥通寶、重寶
應歷通寶
崇慶元寶、通寶
太夏真興
皇統元寶
天國通寶太平天國鎮庫大錢
至寧元寶
元德重寶、通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