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釋義
反元義軍星光燦爛,先後湧起並寫下不少悲壯故事。他們有的打著復宋口號以贏得民心,如:
南宋末年的
崖山之戰和
元朝初年的新會抗元起義。有的則打著
大宋旗幟,卻從未真正做過此類義舉,反而搞得
民不聊生,
一片狼藉。這些義軍無論規模、氣勢、威望、兵力、實力、作戰經驗等皆不如後來居上的
反清復明,但也不能小瞧這些事件,我們應該從此等
事件中得到教訓、總結經驗,並以此作為華夏精神舉止來
崇敬和
膜拜。
崖山之戰
元軍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後,直逼南宋首都
臨安(今浙江杭州),德佑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於是5歲的小皇帝
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
楊淑妃在國舅
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金華與大臣
陸秀夫、
張世傑、
陳宜中、
文天祥等會合。
趙昰做皇帝以後,元朝加緊滅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
張世傑要求借船,卻遭到
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拒絕,隨即早有異心的蒲壽庚投降元朝。
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廣東。宋
端宗準備逃到雷州,不料遇到颱風,帝舟傾覆,端宗差點溺死並因此得病。
左丞相陳宜中建議帶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並自己前往占城,但後來二王數次召其回來都不返;最後逃到
暹羅(今泰國),最後死在那裡。
祥興二年(1279年),元將
張弘范大舉進攻
趙昺朝廷。後來在不久以前攻占廣州的西夏後裔
李恆也帶領援軍也加入戰事。宋軍兵力號稱20多萬,實際其中十數萬為文官、
宮女、太監和其他非戰鬥人員,各類船隻千餘艘;元軍
張弘范和
李恆也有近十萬人,戰船數百艘。這時宋軍中有建議認為應該先占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
張世傑為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安排
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乘風縱火沖向宋船。但宋船皆塗泥,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抵禦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軍吃乾糧十餘日,飲海水之士兵嘔泄。
張世傑率蘇劉義和方興日大戰元軍,
張弘范擒張世傑甥韓某,以其向張世傑三次招降不果。
二月六日癸未,
張弘范預備猛攻,元軍中有建議先用火炮,弘范認為火炮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
張弘范將其軍分成四份,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弘范自領一軍與宋軍相去里余,並以奏樂為以總攻訊號。首先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北邊失敗,李恆等順潮而退。元軍假裝奏樂樂,宋軍聽後以為元軍正在宴會,稍微鬆懈了。
正午時段,
張弘范的水師於是正面進攻,接著用布遮蔽預先建成並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號。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元軍鳴金撤布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這時
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並已經預先和
蘇劉義帶領餘部十餘只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
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背著8歲的趙昺跳海自殺。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自殺。《宋史》記載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
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
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
海陵島對開海面)。
趙宋終結,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中國第一次整體亡於遊牧民族之手。2.元朝最大規模的復宋義軍新會人民抗元鬥爭的繼續:
崖山戰後,元軍滅了南宋皇朝,統一了中國。為鞏固其統治。實行高壓政策和大屠殺,出現"十年兵火萬人愁,千百中無一二留"的悲慘景況。特別是元朝統治者對南宋宗室遺裔、遺臣,大肆搜捕,不遺餘力。在
崖山戰後第六年(即1285年),元世祖忽必烈還下詔"追捕帝昺及陳宜中"。相傳:逃往安南的宋室遺裔遺臣,被元兵捉回400多人,屠殺殆盡。其結果,激起宋室遺民的民族義憤。在廣東、在新會,不斷發生抗元復宋的起義鬥爭。
"海門潮至起波濤,猶似當年擁萬艘"。抗元復宋之兵,風起雲湧,經久不息。早在
崖門戰敗後,宋軍義師繼續抗元的,就有新會鄧榮,繼續與元兵作戰,被擄不屈犧牲。還有何時,仍率民兵與元兵苦戰,直至兵窮力竭,最後和妻侯氏投水殉節。此外,居於黃梁都的宋宗室趙若櫸,曾召募潮居里居民數百勤王衛宋。宋亡,
張弘范欲屠潮居里,得力於趙若櫸之保護而300餘戶居民賴以安生。
抗元復宋的起義,此起彼伏,延綿不斷,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要算
林桂芳的義師。
據《三江趙氏族譜》(香港版)記載:
林桂芳的父林獲,字元輔,號光山,曾任宋朝的瓊州太守,致仕居鄉。帝昺駐蹕
崖山時,林獲與護駕的
趙宋宗室
趙必次相好,結為至交。
趙必次原名遜崖,
趙匡胤的十一世孫。登進士,被封為上柱國。元師攻陷
臨安,隨
楊妃護二王南逃,由閩到粵最後至
崖山,均與
陸秀夫、
張世傑等參預朝政。及
崖山兵敗,托嗣(長子趙良馬今、次子趙良驄)於林獲,乃赴海殉國。林獲擔負撫養趙嗣之責,將他們匿藏在
睦州東鄉。改趙良馬今名為林大奴、趙良驄名為林二奴。詩禮庭訓,練弓習藝,常年不懈。林獲有二子,次子林桂芳好義習武,與趙氏兄弟友愛相投。後來,才有起義復宋之舉。
至元二十年(1283年)三月,
林桂芳與趙良馬今、趙良驄聚眾萬餘,在
皂幕山之西的羅旁豎旗舉義,抗元復宋。並號稱羅平國,改元"延康"。後被元軍萬戶王守信鎮壓,
林桂芳、趙良馬今壯烈犧牲。
元朝統治者對起義軍的鎮壓。更激起各地人民的反抗。義師風起雲湧、此伏彼起,為維護民族大義的鬥爭逐步在擴展。
這一年,有
香山馬南寶聯絡新會起義軍黎德、梁起梓的兵馬,率兵前往越南運糧,迎接南宋留在越南的散兵。不幸,梁起梓叛變投元,黎德與
馬南寶率兵討伐,大敗,馬南寶被捉,不屈而死。
這時,南海縣民歐南喜聚眾起義,主要是食鹽為政府壟斷,私販猖獗,稅抽增加而官迫民反。歐南喜自稱"清遠王",自立官制,封官賜爵,擁兵號稱10萬之眾,派遣手下的元帥、丞相率兵襲取廣州,被王守信擊敗。歐南喜率軍逃走到新會,玉新會起義軍首領黎德會合繼續抗元。
黎德是新會人,因與香山
馬南寶抗元事敗,決不甘心,誓死抗元。歐南喜來投,使他加快步伐開展抗元鬥爭。他組織了7000艘船艇,人數號稱20萬之眾,與歐南喜組成抗元聯盟,"陷城邑,殺官紳"。"官軍與戰,屢為所敗",因而,"嶺海騷動,朝野震驚。"(引自史書)。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一月,"江西行省參知政事雲丹密實擒獲黎德,招降其餘黨133人。"黎德壯烈犧牲,其弟黎浩及招討使
吳興被押送
大都(今北京)殺害。
元初的民族起義鬥爭終於被鎮壓下去。3.魚目混珠借大宋旗號禍害一方的流患——黃華“起義”: 黃華(?~1284),政和縣人,元初福建農民起義軍首領。生平事跡現已無從細考,據《元史》和
朱維乾的《福建史稿》等記載:至元十四年(1277)夏。他在政和發動農民抗元起義,以鹽夫為骨幹,廣泛召集建寧府其餘各縣和括蒼等地的農民起義軍,並聯絡畲族女英雄
許夫人的抗元部隊,共三萬多人,斷髮紋身,號頭陀軍,英勇抵抗元軍。
聲勢浩大的頭陀軍,使元廷為之震驚。至元十五年十一月,元廷命高興在
建寧府設立行都元帥進行鎮壓。至元十七年八月,元廷又命完者都為鎮國上將軍福建等處征蠻都元帥,領兵五千與高興會合。完者都以征蠻副元帥重職招降黃華,而且利用黃華熟悉福建山區作戰的特點,命黃華為前驅,清剿漳州
陳吊眼抗元起義軍。黃華當時經不起重職收買,成為元廷剿陳的馬前卒,攻破五個
陳吊眼起義軍寨。至元十九年三月
陳吊眼在千壁嶺被捕遭難,汀漳抗元起義軍被剿滅。本為南北呼應的陳黃抗元起義軍被元廷瓦解了,黃華也因之被授為建寧路管軍總管。
至元二十年(1283),黃華再次起兵反元,打出反元復宋的旗號,稱至元二十年為宋祥興五年,人馬發展到近十萬,號稱二十萬。以政和為根據地,攻下浦城、崇安等縣,圍困建寧府,範圍擴展到江西的鉛山和浙江的
江山等地,威震東南半壁和元廷朝野。當時元朝福建提刑按察使
王惲驚呼:“福建一道收附之後,戶幾百萬。黃華一變,十去其四”。
同年十月,元廷命卜磷古帶、史弼等領兵二萬二千,調江淮
行省參政
伯顏,
征東行省左丞劉國傑,江西道
宣撫使高興,
福建行省左丞
忽剌出共四行省軍隊圍剿黃華頭陀軍。在強大的元軍合力圍剿面前,頭陀軍在遼闊的戰區里拚死抵抗。黃華率軍在
鉛山與高興作戰損兵八千,又率軍急攻建寧,為高興與福建行省元軍合力作仗所敗,折將兩員。黃華退守江山洞,後退守赤岩寨。寨破,黃華自焚身亡,頭陀軍大部壯烈犧牲,無辜平民近萬人遭元軍殺戮。部分頭陀軍化整為零,轉入偏僻山區,直到
至元二十六年(1289)黃華的弟弟
黃福和陸廣、馬勝再次發動起義未果,頭陀軍才被完全鎮壓下去。後人為了紀念黃華和頭陀軍的抗元鬥爭功績,把頭陀軍駐紮過的許多山頭命名為“
黃華山”。見載於地方志的就有政和縣城南的
黃華山,
建甌縣城北的大、小黃華山,浦城縣城北的黃華山等等。
紅巾起義
元朝後期,以
蒙古族貴族為主的統治階級,對各族特別是
漢族人民的掠奪和奴役十分殘酷。他們瘋狂地兼併土地,把廣闊的良田變為牧場,如大臣伯彥得賞賜土地就達2萬頃。大地主“廣占土地,驅役佃戶”,農民失去土地淪為奴婢。官府橫徵暴斂,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全國稅額比元初增加20倍。
元朝統治者揮霍無度,到處搜羅民間美女,天天供佛煉丹。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濫發貨幣,禍國殃民。加上
黃河連年失修,多次決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現了“餓死已滿路,生者與鬼鄰”的悲慘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會上流傳著“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謠。
在這種情況下,
劉福通遂利用白蓮教和彌勒教暗暗串通窮人。1351年,元朝政府強征農民15萬人挖
黃河河道。監督挖河的官吏乘機剋扣河工“食錢”。河工挨餓受凍,群情激憤。
劉福通派了幾百名教徒作民夫,在工地活動,傳布“石人一隻眼,挑動
黃河天下反”的歌謠,暗中鑿了個一隻眼睛的石頭人埋在工地。民工挖出後,反抗的烈火頓時燃起。
劉福通是
潁州(今安徽阜陽)人。他與白蓮教另一首領、河北永年人
韓山童一直在北方地區秘密傳教,宣傳“
明王出世”、“
彌勒佛下生”,以吸引民眾。石人挖出,時機成熟。在
韓山童、
劉福通領導下,3000人在
潁州潁上縣
白鹿莊準備起義,因事前泄密,遭到敵人包圍,韓山童犧牲。
劉福通突圍後把起義民眾組織起來。起義者以紅巾裹頭,一鼓作氣占領潁(今安徽阜陽)、羅山(今河南
羅山縣)、上蔡(今河南
上蔡縣)、真陽(今河南正陽縣)、確山(今河南
確山縣)等地。
“眾至十餘萬,元兵不能御。”當時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首詩:
“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反映了元朝統治下的階級對立和民族壓迫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被壓迫的廣大農民的政治理想。因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
紅巾軍”,又因其燒香聚眾,亦稱“香軍”。
紅巾軍所到之處,開倉散米,賑濟貧農,深得人民擁護。民眾紛紛加入
紅巾軍,隊伍迅速擴大到幾十萬人。在
紅巾軍的影響下,全國各地農民紛起回響。人數較多的有
蘄水(今
湖北浠水)的徐壽輝部、
蕭縣(今安徽蕭縣西北)的
芝麻李部、南陽的
布王三部、荊樊的
孟海馬部、
濠州(今安徽風陽東)的
郭子興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