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王,中國古代封爵之一。自曹魏起正式廢除了秦漢以來的二十等爵,實行公侯伯子男五等制度,以後為歷朝所沿行。 魏文帝黃初年間,定爵制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最初在鄉侯之下還有亭侯,後省)、關內侯。王為皇室宗親獨有。
基本介紹
- 本名:楊爽
- 別稱:衛王
- 所處時代:隋朝
- 去世時間:587年
南北朝,北魏,北周,隋朝,楊爽,楊集,唐朝,李玄霸,李泰,李重俊,李隆范,李佖,李灌,五代十國,後周,南漢,前蜀,宋朝,趙元佐,趙俁,趙昺,史彌遠,遼國,耶律宛,耶律貼不,金朝,完顏斡賽,完顏宗美,完顏宗強,完顏永蹈,完顏永濟,完顏襄,元朝,明朝,朱植,朱瞻埏,太平天國,楊雄清,洪仁聞,前黎朝,
南北朝
北魏
秦王翰的兒子名儀,登國初年,賜爵為九原公。跟從道武帝擊敗各部時,因有謀略和善戰而立功。後來改封儀為平原公。
道武帝征伐衛辰時,儀從別道進軍,改封他為東平公。當并州平定以後,儀的功勞最多,被任命為尚書令。又跟從皇帝圍困中山。不久又升任都督中外諸軍事、左丞相,晉封為衛王。中山平定後,又派儀討平了鄴。道武帝回代都,設定中山行台,命令儀駐守,以尚書令坐鎮中山,遠近都前來歸附。不久,又召儀以丞相入朝輔政。
北周
宇文直,字豆羅突,鮮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六子,北周武帝宇文邕同母弟。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封秦郡公,食邑一千戶。北周武成初年(559年),外出鎮守蒲州,任大將軍,晉封衛國公,食邑一萬戶。建德三年(574年),晉封衛王。後因北周武帝宇文邕鞭打而謀反,兵敗被殺。
隋朝
楊爽
楊忠幼子,在北周時,因父軍功,封同安郡公。楊爽6歲時,楊忠去世,楊忠正妻呂氏養育,在楊堅諸弟中特受寵愛。17歲為內史上士。580年,楊堅掌握北周政權,楊爽任大將軍、秦州總管。赴任前,轉任蒲州刺史,進位柱國。581年,隋朝建國,立為衛王。轉任雍州牧、兼左右將軍。轉任右領軍大將軍、兼併州總管。582年,進位上柱國、涼州總管。
次年,楊爽為行軍元帥,率7萬兵防備突厥。出平涼、無突厥軍而還。583年,大舉北伐,楊爽為元帥。河間王楊弘、豆盧勣、竇榮定、高熲、虞慶則諸將分道進攻,都受楊爽節度。楊爽率李充節等四個將軍出朔州,在白道遭遇沙缽略可汗,擊破之。沙缽略可汗負重傷逃走。文帝大喜,賜予楊爽梁安縣1000戶食邑。586年,再為元帥,率15萬兵出合川。突厥軍逃走,楊爽歸還。587年,召還楊爽為納言。
楊集
唐朝
李玄霸
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李淵第三子,被封為衛懷王。隋朝大業十年(614年)逝世,傳因意外落馬而亡,得年十六,並無兒女。後來以唐太宗(當時還是秦王)第四子李泰做其後嗣。太宗繼位後,改封李泰為越王,改以西平王李瓊之子李保定做李玄霸的後嗣(李泰歸宗),李保定死而無子,玄霸這一支的封國也就正式被削除了。
李泰
李重俊
重俊性明果,然少法度。既楊璬、武崇訓為賓客,二人馮貴寵,無學術,惟狗馬蹴踘相戲昵。左庶子姚珽數上疏諍導,右庶子平貞慎又獻《孝經議》、《養德》等傳,太子納而不克用。武三思挾韋後勢,將圖逆,內忌太子,而崇訓又三思子,尚安樂公主,常教主辱重俊,以非韋出,詈為奴,數請廢,自為皇太女。
三年七月,重俊恚忿,遂率李多祚洎左羽林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矯發左羽林及千騎兵殺三思、崇訓並其黨十餘人,使左金吾大將軍成王千里守宮城,自率兵趨肅章門,斬關入,索韋後、安樂公主、昭容上官所在。後挾帝升玄武門,宰相楊再思、蘇瑰、李嶠及宗楚客、紀處訥統兵二千餘人守太極殿,帝召右羽林將軍劉仁景等率留軍飛騎百人拒之,多祚兵不得進。帝據檻語千騎曰:“爾乃我爪牙,何忽為亂?能斬賊者有賞。”於是士倒戈斬多祚,餘黨潰。重俊亡入終南山,欲奔突厥,楚客遣果毅趙思慎追之,重俊憩於野,為左右所殺。詔殊首朝堂,獻太廟,並以告三思、崇訓柩。睿宗立,加贈謚,陪葬定陵。
初,重俊被害,官屬莫敢視,惟永和丞甯嘉勖號哭,解衣裹其首,時人義之;楚客怒,收付獄,貶平興丞,卒。至是,亦贈永和令。
重俊子宗暉,景雲三年封湖陽郡王,天寶中,至太常員外卿,薨。
李隆范
李佖
李灌
衛王李灌,唐宣宗李忱十二子。大中十一年始王,與廣王同封。大中十四年薨。
五代十國
後周
符彥卿(898年 ─ 975年),字冠侯,五代、北宋時宛丘人。中國五代及北宋初期將領,曾多次與遼朝軍隊作戰。一生共侍後唐、後晉、遼、後漢、後周、北宋六朝,後周太祖時封封淮陽王,後進封衛王。後周世宗時,改封魏王。
南漢
劉鋹(942年-980年),原名劉繼興,南漢中宗劉晟長子,南漢後主。初封衛王。南漢乾和十六年(958年),劉晟去世,劉繼興繼位,改名劉鋹,改元大寶。劉鋹在位期間,荒淫無度、統治昏庸,將朝政交予女巫,政事紊亂。公元971年,南漢為北宋所滅,劉鋹投降,被北宋封為恩赦侯。
前蜀
宋朝
趙元佐
趙俁
趙俁(1083年-1127年),宋神宗趙頊的十二子,七年(1084年)八月賜名,封成國公。宋哲宗即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鹹寧郡王。紹聖五年(1098年)三月,進封莘王。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進封衛王。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進封魏王。二年(1108年)正月,進封燕王。靖康二年(1127年),徐秉哲派兵衛送二王到金營,金兵北擄至慶源境上,四月十六,趙俁餓死。
趙昺
趙昺是南宋度宗趙禥的兒子。元軍攻破臨安以後,抗元將領陸秀夫、張世傑擁立趙昺為帝,在廣東繼續抗元。後來,張弘范引元軍大舉進犯廣東,水陸兩路夾擊宋軍。陸秀夫見大事已去,就抱著少帝趙昺從崖門的巨石上跳海殉國。於是宋朝宣告滅亡。事後,張弘范在崖門的巨石上刻下了"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以顯示他的戰功。到了明代,張弘范所鐫刻的字跡全部被鏟去,以消除元代的民族矛盾給人民心靈上留下的陰影。
史彌遠
遼國
耶律宛
耶律貼不
耶律貼不,遼聖宗的弟弟耶律隆祐的兒子。遼聖宗以他為豫章王,太平九年(1029年)六月,任長寧軍節度使。次年為河南道行軍副都統。十九年(1050年),為中京留守,封為魏國王。五年(1059年),為西京留守,歷封吳王、衛王。九年(1063年)七月,參加耶律重元之亂,在灤河圍困遼道宗,失敗後,被削爵為民,流放鎮州。
金朝
完顏斡賽
完顏斡賽,金世祖完顏劾里缽子。皇統五年(1145年),追封衛國王。
完顏宗美
完顏宗美(?-1150年),金太宗的兒子。女真名胡里甲。天眷元年(1138年),完顏宗美被金熙宗封為豐王。天德二年(1150年)完顏亮讓他和完顏宗本到宮中擊球,命左衛將軍徒單特思等人殺死完顏宗本和判大宗正事完顏宗美。宗美臨死神色不變。益都尹畢王完顏宗哲、平陽尹完顏稟、左宣徽使完顏京等,全家屠殺。大定二年(1162年),完顏宗美被金世宗追封衛王。
完顏宗強
完顏永蹈
完顏永濟
完顏永濟(?―1213年9月11日),本名允濟,字興勝,金世宗完顏雍第七子,金國第七任皇帝,但是沒有皇帝的廟號。大定十一年(1171年),封薛王。同年,進封禭王。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章宗完顏璟即位,進封他為潞王,明昌二年(1191年),進封為韓王。承安二年(1197年),改封衛王。於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金章宗病死。完顏永濟繼位。至寧元年(1213年)八月,被胡沙虎毒殺。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詔追復允濟為衛王,謚曰紹,後世稱他為衛紹王。
完顏襄
完顏襄,本名永慶,海陵王完顏亮同母弟。為輔國上將軍。卒,天德二年(1150年),追封衛王,再贈司徒。
元朝
封地在今河南省境內,為金印獸紐王。
孛兒只斤·完澤
完澤(完者),元憲宗蒙哥第三子玉龍答失次子,元貞二年(1296年)賜印,大德九年(1305年)二月,封衛安王,為金印駝紐王。至大三年(1310年)五月,進封衛王,為金印獸紐王。
【元史 泰定帝一】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丁酉,以完澤知樞密院事。十月癸亥,修佛事於大明殿。甲子,遣使至大都,以即位告天地、宗廟、社稷,誅逆賊也先鐵木兒、完者、鎖南、禿滿等於行在所。
【新元史 卷一百十二·列傳第九 定宗諸子】完澤。元貞二年(1295年)賜印。九年封衛安王,賜金印。至大三年,進封衛王,扶獸紐金印。完澤二子:曰徹徹禿,曰寬徹哥。
孛兒只斤·徹徹禿
徹徹禿,完澤之子。至治二年十二月,封武寧王,賜駝紐金印。泰定元年,命統其父完澤所部,給以衛王印。至順二年,進封郯王,換獸紐金印。明年,徙鎮遼陽。至元五年冬,為丞相伯顏誣構,矯詔賜死。是日,大風霾,延臣皆冤之。脫脫為右丞相,始奏雪其冤,復爵邑。
孛兒只斤·寬徹哥
寬徹哥,完澤之子。至順間。襲封衛王。後至元二年,以衛輝路五戶絲賜之。至正十一月,與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討河南妖賊,擒韓咬兒送京師誅之。
孛兒只斤·阿木哥
阿木哥,元順宗孛兒只斤·答剌麻八剌長子。《元史》所載“壬午,諭中書省,歲給衛王阿木哥鈔萬錠。”、“癸酉,拘衛王阿木哥王傅印。”、“順宗子阿木哥魏王位”、“封魏王阿木哥子阿魯為西靖王”。由於《元史》成書倉促,裡面的誤點不少,到底阿木哥是“衛王”還是“魏王”呢?
明朝
朱植
朱瞻埏
朱瞻埏(1417年1月9日-1439年1月3日),明仁宗朱高熾的第十子,明宣宗朱瞻基的異母弟,生母貴妃郭氏。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被封為衛王,正統三年(1439年)去世,謚為衛恭王,死後無子,被削除。
太平天國
楊雄清
楊雄清,廣西人,封國宗。1860年10月,隨侍王李世賢攻占安徽徽州、休寧。封“唔天義”。1862年春封衛王,長期在皖南作戰。同年5月,在寧國(今宣城)一帶抵禦,7月,失敗,由寧國走江寧淳化鎮,參與天京解圍之役,後事不詳。
洪仁聞
洪仁聞,太平天國將領,衛王,具體事跡不詳。
前黎朝
丁璇
丁璇(Đinh Toàn、Đinh Tuệ,974年-1001年)越南丁朝第2代皇帝。後世稱丁廢帝(Đinh Phế Đế)。丁璇是丁部領的次子。978年,封衛王。979年11月,宮廷侍衛杜釋殺害丁部領、阮匐、黎桓擁立丁璇作皇帝。十道將軍黎桓以攝政、副王掌握實權,丁璇事實上是傀儡皇帝。阮匐、丁佃反對黎桓専橫而起兵。黎桓鎮壓阮匐、丁佃後,980年7月,黎桓即位為帝,建立前黎朝,丁璇降封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