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國公

成國公

成國公,中國古代一等公爵。歷朝封此爵者凡31人。其中著名的有曾子、李穆、契苾何力、宋理宗、朱能等。

成國公是明代世襲公爵。源起於明成祖朱棣靖難時的名將朱能。成國公共世襲九世、十二位。

因為“郕”簡化為“成”,故“郕國公”也錄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國公
  • 唐朝:李輔國
  • 宋朝:趙昀、趙俁、趙宗禮、趙希懌
  • 宋朝:呂頤浩
  • 明朝:朱能世系
隋朝成國公,梁士彥,李穆,李渾,唐朝成國公,李子和,李峒,李儇,李輔國,契苾何力,裴承光,姜行本,姜簡,姜晞,宋朝成國公,趙昀,趙俁,趙宗禮,趙希懌,呂頤浩,曾參,金國成國公,明朝成國公,東平王朱能,平陰王朱勇,朱儀,朱輔,朱麟,朱鳳,朱希忠,朱時泰,朱應楨,朱鼎臣,朱應槐,朱純臣,

隋朝成國公

梁士彥

梁士彥(515-586年),字相如,北周時期將領,封郕國公。
因滅北齊有功,封郕國公,進位上柱國雍州主簿周宣帝即位,除東南道行台、使持節、徐州總管、三十二州諸軍事,略定淮南地。
隋朝建立,封爵不變,依舊是郕國公,以宿將被忌,召還京師,閒居無事,鬱郁不得志,乃與宇文忻劉坊謀反,欲取代楊堅為帝,事泄被殺。

李穆

李穆(510年―586年),字顯慶,北周名將。
北魏時,追隨宇文泰平侯莫陳悅之亂,後因推舉迎接北魏孝武帝有功,被授予都督,獲封永平縣子。
後因救宇文泰有功,因此在北周平步青雲。至北周末年,官至大左輔、太傅,并州總管,封申國公。其家族子弟亦廣被恩澤。
北周末年,楊堅以外戚之身取而代之,建立隋朝。李穆在尉遲迥叛亂中支持楊堅平叛而握有功勳,被封為太師,獲得贊拜不名、無反不死的殊榮和特權;並在楊堅遷都猶豫之際,上表支持遷都。
隋開皇六年(586年),李穆病逝於長安,時年七十七歲,諡號“明”。
後來,追改為郕國公。

李渾

李渾,北周申國公李穆第十子,字金才。仕北周,官至儀同三司,封爵安武郡公。入隋,歷任象城府驃騎將軍、行軍總管、大將軍、左武衛將軍、右驍衛將軍光祿大夫、右驍衛大將軍等。李筠死後,隋文帝楊堅以李渾襲封爵申國公,後改封郕國公。
隋煬帝遼東,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曉圖讖,謂帝曰:“當有李氏應為天子。”勸盡誅海內凡姓李者。宇文述知道後上書勸楊廣殺李渾及李敏全家。楊廣便下旨誅殺李渾、李敏全家,並剝奪其爵位。
唐高祖李淵稱帝後,追封其為申國公。

唐朝成國公

李子和

李子和(?-664年),本名郭子和,隋末反王之一。
武德元年,郭子和遣使歸順唐朝,授任榆林郡守。不久改任雲州總管,封金河郡公。武德二年,進封郕國公。武德五年,郭子和跟隨秦王李世民平定劉黑闥,陷陣有功。唐高祖李淵嘉其誠節,賜姓李氏,授任右武衛將軍。
貞觀十一年,授任婺州刺史,改封夷國公。
顯慶元年,改任黔州都督。以年老請求辭職,唐高宗李治同意,加任金紫光祿大夫。
麟德九年,李子和去世。

李峒

李峒,吳王李恪的曾孫,成王李千里的孫子,天水郡王李僖的兒子。官至右金吾衛將軍、郕國公。

李儇

李儇,唐玄宗的孫子,永王李璘之子,他與唐僖宗同名,但不是同一個人。封郕國公。

李輔國

李輔國(704年―762年),唐肅宗時當權宦官,唐代第一個當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靜忠,曾賜名護國,後改輔國,相貌奇醜無比。李輔國四十歲之前無所作為。安史之亂期間,勸說太子李亨繼承帝位。唐肅宗即位後,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二月,李輔國隨肅宗回到長安,加開府儀同三司,封郕國公,被加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開始掌握兵權,並改名為輔國。之後又因擁立代宗即位,被冊封為司空兼中書令,進封為博陸郡王。大權在握後李輔國更加為所欲為,最後被人刺殺身亡。追贈太傅,諡號為醜。
他是第二位太監王爵得者。第一位是北魏的馮翊王宗愛,第三位則是宋朝的廣陽郡王童貫。再加上追尊為曹魏高皇帝的曹騰。他們四人是太監之中爵位最高的。

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677年),鐵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名何力,唐朝名將。契苾何力本是鐵勒可汗,後率部歸順唐朝,授任左領軍將軍。貞觀九年(635年),隨軍大敗吐谷渾,因功娶臨洮縣主為妻。
貞觀十四年(640年),跟隨侯君集消滅高昌國。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跟隨阿史那社爾打敗龜茲,俘虜龜茲王訶黎布失畢。後因攻打西突厥之功,升任左驍衛大將軍,封郕國公。此後多次率軍擊敗高句麗龍朔二年(662年),安撫鐵勒九姓叛亂。
乾封元年(666年),契苾何力奉命討伐高句麗,攻克高句麗七城。總章元年(668年),與李勣攻克大行、振辱夷二城,直抵平壤城下,擒獲高句麗國王,滅亡高句麗。契苾何力因功升任鎮軍大將軍等,改封涼國公。儀鳳二年(677年),契苾何力病逝,追贈輔國大將軍、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裴承光

裴承光,開國功臣魏國公裴寂的孫子,駙馬都尉、河東郡公裴律師之子。官至檢校左羽林軍將軍、郕國公。
《舊唐書》、《新唐書》裴寂傳中為名為:裴承先。而《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中作:裴承光。

姜行本

姜行本姜抃之子。貞觀中為將作大匠,曾修九成、洛陽二宮。貞觀十七年,太宗將征高麗,行本諫以為師未可動,太宗不從。行本從至蓋牟城,中流矢卒。太宗賦詩以悼之,贈左衛大將軍、郕國公,謚曰襄,陪葬昭陵。

姜簡

姜簡,姜行本之子。襲封郕國公,官至安北都護。

姜晞

姜晞,姜簡之子。襲封郕國公,官至左散騎常侍。

宋朝成國公

趙昀

趙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昭九世孫。原名趙與莒,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為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為寧宗皇子,賜名昀,授武泰軍節度使,封成國公。宋寧宗死後,趙昀被權臣史彌遠擁立為帝,是為宋理宗。

趙俁

趙俁(1083年-1127年),宋神宗趙頊的十二子,七年(1084年)八月賜名,封成國公宋哲宗即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鹹寧郡王。紹聖五年(1098年)三月,進封莘王。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進封衛王。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進封魏王。二年(1108年)正月,進封燕王。靖康二年(1127年),徐秉哲派兵衛送二王到金營,金兵北擄至慶源境上,四月十六,趙俁餓死。

趙宗禮

趙宗禮,宋宗室,趙允升之子。嘗侍宴太清樓,仁宗賦詩,命屬和,侍射苑中,復獻詩。終虔州觀察使、成國公,贈安遠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國公。

趙希懌

趙希懌,字伯和,燕懿王趙德昭八世孫。嘉定五年卒,年五十八,贈少保,封成國公。

呂頤浩

呂頤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其先樂陵人,徙齊州南宋初年名相。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進士,為密州司戶參軍。以李清臣薦為玢州教授。歷官至河北都轉運使。高宗南渡,起知揚州,改江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揚州。兩入政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以少傅、醴泉觀使、前鎮南軍節度使、成國公致仕。
紹興九年(1139年),呂頤浩去世,獲贈太師、秦國公,諡號忠穆。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

曾參

曾子(前505年10月12日—前435年),名參,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人。十六歲拜孔子為師,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一生積極實踐和推行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
曾子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修養。編《論語》、著《大學》、寫《孝經》、著《曾子十篇》,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四配之一。
唐總章元年 (668年),曾參被封贈太子少保。唐開元二十七年 (739年),封為成伯。
宋正和元年 (1111年), 封為武城侯。鹹淳三年 (1265年),贈成國公。
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為成國宗聖公。
明嘉靖九年 (1530年),封為宗聖。

金國成國公

耶律安禮
耶律安禮,本名納合,金國大臣。
官拜樞密副使,封譚國公,遷尚書右丞,進封郕國公,轉左丞。議降累朝功臣封爵,密諫伐江南,忤海陵意,罷為南京留守,封溫國公。薨,年五十六。

明朝成國公

成國公是明代公爵,世襲,由明成祖始封,全稱“大明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成國公”,源起於明成祖朱棣靖難時的名將朱能,結束於1644年明朝覆亡。

東平王朱能

朱能(1370年-1406年),字士弘懷遠(今屬安徽)人。明朝軍事人物。其父早年為燕王千戶。長大後襲位為副千戶,負責守衛宮邸。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追隨燕王北征大漠,驍勇善戰。
靖難之役時在真定(今河北正定)擊敗耿炳文部,升都指揮僉事﹐又在鄭村壩(今北京東)擊敗李景隆部。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攻克東阿、東平,持三日糧,進軍淝水,又於淝水一戰大敗十多萬官軍,靈璧(今屬安徽)一戰,俘平安等十萬人,乘勝渡長江,直逼京師(今南京)。
成祖即位,升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永樂四年卒。葬於懷柔區橋梓鎮北宅村[3]。
引原文:
字士弘,安徽懷遠人。父亮,從太祖渡江,積功至燕山護衛副千戶。能嗣職,事成祖籓邸。嘗從北征,降元太尉乃兒不花。
燕兵起,與張玉首謀殺張昺謝貴,奪九門。授指揮同知。帥眾拔薊州,殺馬宣,下遵化。從破雄縣,戰月漾橋,執楊松、潘忠,降其眾於鄚州。長驅至真定,大敗耿炳文軍。獨與敢死士三十騎追奔至滹沱河,躍馬大呼突南軍,軍數萬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眾,降三千餘人。
成祖以手札勞之,進都指揮僉事。從援永平,走吳高,襲克大寧。還,將左軍,破李景隆於鄭村壩。從攻廣昌、蔚州、大同,戰白溝河,為前鋒,再敗平安軍。進攻濟南,次鏵山。南軍乘高而陣,能以奇兵繞其後,襲破之,降萬餘人。從攻滄州,破東門入,斬首萬餘級。東昌之戰,盛庸、鐵鉉圍成祖數重。張玉戰死。事急,能帥周長等殊死斗,翼成祖潰圍出。復從戰夾河,譚淵死,燕師挫。能至,再戰再捷,軍復振。與平安戰藁城,敗之。追奔至真定,略地彰德、定州,破西水寨。將輕騎千人掠衡水,獲指揮賈榮。克東阿、東平,盡破汶上諸寨。既而王真戰死淝河,燕軍屢敗。諸將議旋師,能獨按劍曰:“漢高十戰九敗,終有天下。今舉事連得勝。小挫輒歸,更能北面事人耶!”成祖亦叱諸將曰:“任公等所之!”諸將乃不敢言。遂引兵南,敗平安銀牌軍。都督陳暉來援,又敗之。遂拔靈璧軍,擒平安等,降十萬眾。
累遷右軍都督僉事。進克泗州,渡淮,敗盛庸兵。拔盱眙,下揚州,渡江,入金川門。九月甲申論功,次邱福。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祿二千二百石,與世券。
永樂二年兼太子太傅(從一品),加祿千石。四年七月詔能佩征夷將軍印,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軍,由廣西、雲南分道討安南,帝親送之龍江。十月行次龍州,卒于軍。年三十七。
能於諸將中年最少,善戰,張玉善謀,帝倚為左右手。玉歿後,軍中進止悉諮能。能身長八尺。雄毅開豁,居家孝友。位列上公,未嘗以富貴驕人。善撫士卒。卒之日,將校皆為流涕。敕葬昌平,追封東平王,謚武烈。
洪熙時,配享成祖廟廷。
註:
九月甲申封,第二,勛號同前,祿二千二百石,世襲。
永樂四年十月卒于軍
追封東平王,謚武烈。

平陰王朱勇

朱勇,朱能之子,嗣,以元勛子特見任用。歷掌都督府事,留守南京。永樂二十二年從北征。
宣宗即位,從平漢庶人,征兀良哈。張輔解兵柄,詔以勇代。勇以南北諸衛所軍備邊轉運,錯互非便,請專令南軍轉運,北軍備邊。又言:“京軍多遠戍,非居重馭輕之道。請選精兵十萬益之。”又請令公、侯、伯、都督子弟操練。皆報可。
正統九年出喜峰口,擊朵顏諸部,至富峪川而還,為兵部尚書徐晞所劾。詔不問。尋論功,加太保(正一品)。勇赬面虬須,狀貌甚偉,勇略不足,而敬禮士大夫。十四年從駕至土木,迎戰鷂兒嶺,中伏死,所帥五萬騎皆沒。于謙等追論勇罪,奪封。
景泰元年,勇子儀乞葬祭。帝以勇大將,喪師辱國,致陷乘輿,不許。已,請襲。禮部尚書胡濙主之,又以立東宮恩得嗣,減歲祿至千石。天順初,追封勇平陰王,謚武愍。儀及子輔皆守備南京。
註:
永樂六年七月壬子襲,甲寅加祿千石。
洪熙、宣德間,屢領行在軍府,累進太保。
正統十四年沒於土木。
追封平陰王,謚武愍。

朱儀

朱儀,朱勇子。景泰三年五月丁酉襲,祿二千石。天順二年正月加祿五百石。天順七年二月守備南京。成化二十二年加太子太傅(從一品)。弘治九年三月卒。

朱輔

朱輔,朱儀子。弘治九年十二月己酉襲。十三年七月守備南京,領中府。正德五年七月加太子太傅。六年十月掌前府。嘉靖二年九月己丑卒。贈太傅(正一品),謚恭僖。

朱麟

嘉靖四年三月辛酉襲,六月卒。

朱鳳

朱鳳,朱麟的弟弟。嘉靖八年九月壬寅襲。九年,神機營坐營。十五年七月己未卒。贈太保(正一品),謚榮康

朱希忠

朱希忠,從世宗幸承天,掌行在左府事。至衛輝,行宮夜火,希忠與都督陸炳翼帝出,由是被恩遇,入直西苑。歷掌後、右兩府,總神機營,提督十二團營五軍營,累加太師(正一品),益歲祿七百石。代郊天者三十九,賞賚不可勝紀。卒,追封定襄王,謚恭靖。萬曆十一年,以給事中余懋學言,追奪王爵。弟希孝亦至都督,加太保(正一品)。卒,贈太傅,謚忠僖。
註:
嘉靖十五年九月甲子襲,屢典軍務,累進太師。二十六年八月加祿百石。隆慶五年五月領後府。萬曆元年九月卒。十月乙未追封定襄王,謚恭靖。十一年八月癸亥追奪王爵。

朱時泰

朱時泰,萬曆二年襲。九月卒。

朱應楨

朱應楨,萬曆八年二月己亥襲。十四年自殺。

朱鼎臣

朱鼎臣,萬曆二十八年三月辛亥襲。明年卒。無子。叔應槐襲。

朱應槐

朱應槐,萬曆二十九年九月己酉襲,領左府。三十八年五月壬申卒。

朱純臣

朱純臣,最後一任成國公。萬曆三十九年三月癸卯襲。崇禎三年十一月戊戌加太傅(正一品)。九年五月己酉總京營。九月庚戌巡視邊關。
十七年三月李自成京師,帝手刺純臣總督中外諸軍,輔太子。敕未下,城已陷,為賊所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