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普門塔,建於宋代,自宋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開始建設,到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建成,建造前後歷經了二十三年之久,高七層,供奉僧伽大聖(觀音菩薩化身),高92.1米,到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大聖塔由宋徽宗趙佶下詔賜名為圓照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門塔
- 地理位置:邢台
- 歷史:始建於宋代
- 別稱:大聖塔、圓照塔
創建人,發展歷程,首次大修,二次修建,邢台大聖塔歷史沿革,相關記載,
創建人
元代時,元軍攻邢州,圓照塔受到損害,順德府開元寺主持萬安禪師將圓照塔修復為十三層,高108米,可容納千人。經劉秉忠湊請,忽必烈下詔改圓照塔為普門塔。此塔為中國歷史上最高最大的木佛塔。元末時順德路總管為了收繳開元寺財產,以寺僧不義之名,焚毀了這座壯麗的普門塔上部木建築,又剷除了中部的夠造,僅剩下塔基(高22米),明代時無力修復普門塔,將塔基上建造了五華殿和觀音殿。今邢台開元寺仍存普門塔塔基遺址。
由陳振撰文、晁泳之書丹《敕勒開元寺圓照塔記》立於開元寺觀音殿前南隅。僧伽是蔥嶺人氏,佛門高僧,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柴榮(邢台)詔命天下“造精廬必立僧伽真相”並且賜名為“大聖僧伽和尚”。到宋朝時,宋太宗又恢復了“普照王”的稱號。宋真宗加封尊號為“普照明覺大師”到宋徽宗時又加賜名號“大聖等慈普照明覺國師菩薩”。
發展歷程
首次大修
公元1165年,金大定五年八月,邢台開元寺僧對圓照塔進行自圓照塔建造一百多年以來的第一次大修。癸酉年(公元1213年),蒙元軍隊與金在邢州進行了一次戰爭,元軍沿在太行山南進占領邢州,在這次戰爭中使開元寺受到很大的破壞,開元寺圓照塔也“燼於兵”。窩闊台三年即公元1231年,萬安禪師 “及廟役興,得能仁觀音舍利三顆,光大殊常” “因故基而崇起之”,對圓照塔進行了重修。萬安禪師重修的普門寶塔為十三級密檐式木塔,“極壯麗,高廣可容千餘僧”(明萬曆版《順德府志》劉健《邢台縣儒學記》)。據王惲所撰《順德府重修大開元寺普門塔記》記載:
疊構重檐,輪奐離立,文階層所,勢乾坤軸。藻拱璇題,翠飛塵外。若乃紺瓦鱗差,金輪眩彩,覆法雲於真境,耀慧景於康莊。絢爛動盪,若金光明中現無量化佛。即之者火宅晨涼,(即之者)重昏夜曉,誠法界之寶宮,河朔之傑觀也。實經始於重光單閼之仲春,斷手於上章困敦之秋孟。檐有十三,崇六十仞。
後經太師太保劉秉忠的奏請,忽必烈賜改名為普門之塔。清康熙版《順德府志》記載:在明初開元寺還殘留有普門塔的塔基,這個塔基被剷平腹後上面覆以琉璃瓦,因其形象五瓣蓮故稱五華殿。元代萬安禪師所修建的普門塔“崇六十仞,”如果按一仞合今1.8米計算,六十仞約等於108米,比宋代的圓照塔還高出16米,這樣高的“木浮圖”可以說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塔了。就是以普門塔基建成的大殿高度有八九丈,約合現在22米之多。
依歷史碑記和地方志書的記載,十三級的普門塔位置在開元寺的中殿前。中殿是現在開元寺的那一個大殿?《金石分域編》說“開元寺鐵鐘款,正書,大定甲辰(公元1184年),在開元寺中殿前東偏”又民國版《邢台縣誌》說,在開元寺觀音殿前原有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所立的《普門寶塔甓垣記》石碑,由此可知元代大開元寺的十三級普門塔應該在現在寺內三殿前。
二次修建
2000年初在修復寺內三殿時,在觀音殿前發現一個四周砌磚覆斗式的地基,這個地基的上口邊長10米,下口東西長6米,南北寬5米,底部用青磚鋪地,在南北兩側有用雕有龍紋的石條砌成的台基,台基邊長二十米。這個建築基址的發現,與文獻對照進行研究,很可能是十三級普門塔的地基。可見在元代以前邢台開元寺還是以塔主體的寺院,普門塔在元末被焚燒後,到明代,開元寺情景已不可與當年相比,沒有力量再修“木浮屠”了,只在普門塔基址的地方修復建起了五華殿和觀音殿,才形成今天保存下來的寺院布局。
邢台大聖塔歷史沿革
公元1062年 宋嘉佑七年 遼清寧八年
邢州開元寺大聖塔建成,塔構七層、高三百尺,合現在92.1米,前後建造歷經了二十三年之久。
公元1109年 宋大觀三年 遼乾統九年
開元寺大聖塔由宋徽宗趙佶下詔賜名為圓照塔。次年由陳振撰文、晁泳之書丹《敕勒開元寺圓照塔記》立於開元寺觀音殿前。
公元1165年 宋孝宗幹道元年 金大定五年
八月,邢州開元寺修繕開元寺圓照塔。
公元1213年 宋嘉定六年 金崇慶二年 至寧元年 蒙成吉思汗八年
元軍沿在太行山南進占領邢州。是年開元寺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壞,開元寺圓照塔“燼於兵”。
公元1231年 宋紹定四年 金正大八年 蒙窩闊台汗三年
萬安禪師復修圓照塔。
公元1250年 宋淳佑十年 蒙海迷失後二年
劉秉忠被忽必烈“復召還和林”
萬安禪師傳播佛法,深受元皇室的重視,生被贈為“護國興理大師賈法宗大菩薩”。著有《密(白)蓮集》,弟子萬松述其行狀。元世祖忽必列旨諭五路兵馬大元帥史天澤立石,大都房山(今北京)劉百熙撰書碑銘,應劉秉忠奏請,特旨為萬安禪師修建弘慈博化大士萬安恩師塔。賜號為“弘慈溥化大士”,圓照塔由元世祖忽必烈賜名為普門塔。
公元1326年 元泰定三年
元泰定帝又加特旨對邢州開元寺主持損庵進行表彰。
損庵洪益對普門塔進行小修,並立《普門寶塔甓垣記》。
公元1358年 元(後)至正十八年
至正十八年十一月,紅巾軍別部田豐陷順德路(治邢台市)。“先是樞密院判官劉起祖(無傳)守順德,糧絕,劫民財,掠牛馬,民強壯者令充軍,弱者殺而食之。至是,城陷,起祖遂盡驅其民走於廣平。”(今石家莊東北之永年縣)《元史卷四十五,順帝紀》。劉起祖因邢州開元寺僧參與紅巾軍起義,“戳之,遂焚其浮圖”。
相關記載
開元寺,創自唐。萬安和尚闡揚佛教,建木浮圖,高五十丈,中可容數千人。金元時,火焚其頂,又鏟其腹,存其足,尚存八九丈。明初,因其基,覆以琉璃瓦,如五瓣蓮,名五華殿。柏數十株,合抱圍。
大剎開元自昔稱,琳宮紺宇尚層層。
此時象教終難問,舊日浮圖不可登。
鐘閣雲深龍護寺,香台地古佛留僧。
嬉春四遠人成市,柏子庭前鼠咬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