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南海是“
南(海)
番(禺)
順(德)”的一部分,自古以來是本地人(Punti),也即漢族
粵人的重要聚居地。
民國前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置
南海郡,郡治設於番禺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十年(公元590年)以原南海郡中心和郡治所在地設定南海縣(一說"南海郡改置南海縣"(荔灣區志),管轄廣州府城,同時為縣城。
唐屬廣州都督府。
北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屬廣南東路,五年屬廣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屬廣東道廣州路。
清沿明舊制。
民國
1911年辛亥革命後,廣州府廢除,屬粵海道。
(註:上述“廣州”“廣州府”等同名的政區不是今日“廣州市”,需分清楚“廣州市”“廣州(府)城”“廣州府”“廣州”的關係;不能混淆,將其當成同一者。)
1912年縣署遷
佛山鎮。1920年廢道後直屬省。民國21年(1932年)屬中區
綏靖公署,25年(1936年)屬第一區
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期間,縣治曾遷九江鎮西岸。
新中國
1950年3月成立縣人民政府。
1951年1月經政務院批准,佛山
撤鎮設市,南海縣與之分治,縣人民政府仍駐佛山市城區。
1950年1月至1952年11月屬珠江專員公署;
1952年11月至1956年2月屬粵中行政公署;
1956年3月至1958年11月屬佛山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屬廣州專員公署;
1959年1月至1967年3月屬佛山專員公署;
1968年3月至1979年3月為佛山專區(1970年10月起改為佛山地區)
革命委員會管轄;
1979年3月至1983年6月屬佛山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6月,廣東省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佛山地、市合併,南海縣隸屬於佛山市。
1988年7月,經民政部同意,縣人民政府駐地遷至桂城鎮。
1992年9月經民政部批准撤銷南海縣,設立南海市,省直轄,佛山市代管。
2002年12月8日,國務院同意廣東省調整佛山市行政區劃,同意撤銷縣級南海市,設立佛山市南海區。以原縣級南海市的行政區域(不含
南莊鎮)為南海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南海大道。
2005年,南海區調整部分鎮(街)行政區劃(粵民區[2004]104號文): 撤銷
和順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
裏水鎮;撤銷
金沙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丹灶鎮;撤銷
沙頭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
九江鎮; 撤銷
獅山街道辦事處、
松崗鎮、
官窯鎮、小塘鎮,合併設立
獅山鎮,獅山鎮面積達258.9平方千米; 撤銷
羅村鎮,設立
羅村街道辦事處;撤併
桂城、
平洲街道,組建新的桂城街道,辦事處設在
原平洲; 撤銷
大瀝、
鹽步、
黃岐3個街道辦事處,合併設立大瀝鎮,新轄區戶籍人口將達24.4萬。保留西樵鎮現行政建制。
為方便民眾辦事,利於管理,分別在
桂城街道設定平洲管理處;在大瀝鎮設定大瀝、鹽步、黃岐辦事處;在裏水鎮設定和順辦事處; 在獅山鎮設定獅山、
小塘、官窯、
松崗辦事處;在丹灶鎮設定金沙辦事處;在九江鎮設定沙頭辦事處。
語言
南海系一個粵語地區,系粵文化的中心之一。
南海縣境古在百越(或作百粵)雜居中心地區。早期的土著大多說越語的語言,後來隨著先是楚人、後是中原人的不斷南移,原有的古越語與楚語、中原語不斷相互交融,逐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粵語。
南海的傳統居民(南海本地人)都使用粵語(本地人稱白話或本地話)南番順片南海話。其中大瀝、
鹽步、黃歧、里水、松崗、官窯、
獅山(非今日獅山鎮)、
小塘、
羅村、桂城、平洲、佛山等地的通用語言與時日流行的廣州話比較相似,南海西南部片區金沙、西樵、沙頭、丹灶、九江都分別存在不同層次的鎮內不同的口音。
南海人
南海人,即以粵語(民稱白話,又稱廣東話)為母語,即根源於秦朝
遺民,以
珠璣巷同遷的漢人為
民系認同,有著自己獨特文化粵文化(本地文化)、飲食、語言、風俗和建築風格的粵人。
中文名:南海人 | 家鄉(鄉下):南海縣(南海市、南海區) |
外文名 :Naam Hoi Jan | 聚居地域 :南海區、禪城區(佛山)、南莊鎮、荔灣區、越秀區、金沙洲、沉香沙、大坦沙等 |
語言:粵語-南番順片-南海話 | 外地分布 :香港,澳門,美國等等 |
代表人物:張蔭桓、葉問、黃飛鴻、江譽鏐、詹天佑、講太史等 | 文化 :南獅、南拳、南藝、南紗、南佛等 |
| 外地會館 :南海會館(位於北京) |
南海人沒有辜負優良環境的賜予,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創造過燦爛的物質文明。約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創造了影響遍及華南以至東南亞地區的“西樵山文化”。
歷史上南海商品經濟比較發達和南海人商品意識較濃,正是今天南海改革開放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林良,明代著名畫家,廣東南海扶南堡(今佛山市南海區
大瀝)人。
黃蕭養,明代農民起義領袖,順德縣因此革命而被建立。
陳啟沅,中國第一家民族資本經營的近代工廠的創辦者。
柯巖,滿族,中國著名詩人,生於河南,祖籍廣東南海。
地理
南海縣(今南海區)位於廣東省中部,
珠江三角洲腹地,處於北緯22°48'03"-23°18'00", 東經112°51'55"-113°15'47"之間。東面與廣州市毗鄰,南面與佛山市
禪城區,
順德區接壤,西面與江門市新會區、鶴山市、
高明區隔江相望,北面與
三水區和廣州市
花都區相鄰。總面積1073.8平方公里。地處
珠江三角洲平原,間有島丘突起。最高峰高凹頂,海拔540米。
西江和北江作為兩大幹流經過南海,除此之外,南海還密布河網。南海淡水資源極為豐富,可利用水量達78.74億立方米。
南海區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8℃,1月平均氣溫13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28.8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38毫米,4~9月為汛期,其降雨量占全年的81%;7~9月為颱風季節,常受影響。
行政區域
各鎮概況
全縣18個建制鎮。其中主要地區屬基塘區的有九江、沙頭、西樵、南莊4鎮,屬丘陵區的有和順、官窯、丹灶、小塘、松崗、羅村6鎮,屬圍田區的有鹽步、黃岐、平洲、鳳鳴、桂城、里水、大瀝、金沙8鎮。由於金沙鎮1992年3月才建置,故本卷統一按撤縣年———1992年年底情況(含統計數字)記述。
桂城鎮
桂城鎮是南海縣新縣城。1985年7月9日設定桂城鎮掛牌成立。下轄有石石肯、疊北、疊南、東二、東約、南約、西約、北約8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平洲鎮因地處北江下游的沖積平原,未築堤圍前,常被水淹,但水勢緩慢、水退迅速,不成水害,故人們稱之為“平安之洲”,後簡稱平洲。相傳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活動,唐代逐漸形成鄉村和圩市。清代為平洲堡,屬五斗口司所轄;民國時期稱平鄉,初屬第四區,後屬第三區。建國初仍為平洲鄉,屬第三區,1950年5月三區分置第六區後屬第六區。1953年4月,平洲、三山、林岳、海中、海南等鄉從六區分出成立第十四區,1954年10月改稱平洲區。1958年9月為平洲人民公社,10月與崗人民公社合併為上遊人民公社,1963年又改稱平洲人民公社。1983年底,撤社改稱平洲區。1985年7月,東約、南約、西約、北約、東二、石、疊南、疊北等8個鄉劃歸桂城區。1987年2月撤區建鎮後稱平洲鎮。1988年底,三山管理區劃歸鳳鳴鎮。現轄夏東、夏西、夏北、夏南一、夏南二、平西、平北、平東、平南、平勝、林岳11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鳳鳴鎮以鎮區內有鳳鳴村而取名。鳳鳴村原稱雞鳴村,後雅稱“鳳鳴”。鎮民祖輩原是南海、鶴山、高明、三水、東莞、番禺、廣州等地的漁民,一向以舟為宅,捕魚為生,沒有固定居所。建國後,1958年先後成立太平、九江、小塘、西樵、鹽步、黃岐、官窯、平洲8個漁業社,1959年合併為南海縣漁業社,年底改稱縣漁業人民公社。1967年起,漁民陸續定居於聯建、黃岐、沙口各漁業村,1973年又在三山定居,建東風漁業村。1984年撤社改稱漁業區,1987年2月改稱鳳鳴鎮。1988年劃出黃岐漁業村歸黃岐鎮,劃入原平洲鎮三山管理區。現下轄聯建、沙口、東風3個管理區和1個城區。
據史載,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趙佗在廣州受封南越王時,此地已成村落,且由於靠近廣州,經濟文化已趨發達,這有1964年和1968年在鹽步鎮出土的西漢木槨葬古墓所證實。宋初,鹽步因其地貌酷似蟾蜍,稱“蟾浦”亦稱“蟾溪”。明永樂年間此地為廣州地區食鹽集散地之一,故改稱“鹽步”,沿用至今。清代為鹽步堡,屬神安司所轄;民國17年分設鹽步堡鄉和鹽步市,19年分設河中、河東、河西和龍溪六約鄉以及鹽步鎮,均屬第九區所轄,35年後並為鹽步、龍溪2鄉並改屬第三區所轄。建國初仍為鹽步鄉,屬第三區,為區公所駐地,土改後三區改稱鹽步區。1958年成立鹽步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後又改為鹽步區,1987年撤區建鎮,為鹽步鎮。1988年9月分出黃岐等管理區建黃岐鎮。現轄鹽步、河東、河西、平地、聯安、東秀、橫江7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黃岐(原用歧字,1988年12月3日始改用今字,下同)鎮城區設於黃岐圩,鎮沿圩名。黃岐圩原稱黃竹岐,始建於明崇禎年間,相傳當時白沙河水深灘闊,常有暴風驟雨,惡浪排空,但每遇有用竹支起的杏黃旗現時,風雨即止,舟輯平安;又因昔有“岐陽古道”,故名黃竹岐。明清時期,為泌沖都(神安司)黃竹岐堡。民國17年稱黃竹岐鄉,屬第九區,35年整編後屬第三區。建國初屬第三區。1954年10月,區以駐地命名後屬鹽步區。1958年9月成立黃岐(從此簡稱黃岐)人民公社,10月併入鹽步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設區屬鹽步區。1987年撤區建鎮屬鹽步鎮。1988年9月,鹽步鎮劃出黃岐、六聯、沙溪、泌沖、白沙5個行政村,鳳鳴鎮劃出黃竹岐漁業村,新設黃岐鎮。現下轄黃岐、六聯、沙溪、泌沖、白沙、漁業6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裏水鎮以政府駐地里水圩得名,圩以在里水河邊得名。里水河為流溪河流入羅峽後的河段,原名郁水,以水道曲折(土語稱彎曲為郁)而得名。後人常把峽外水道稱外水,峽內水道稱里水,里水稱謂便逐漸取代郁水。里水成圩於光緒年間。明清時此地為金利司金利都的豐崗、麻奢、草場、沙丸等堡,民國時先後為和聲、北勝鄉,建安鄉,鳳場、貞慎鄉,沙丸鄉,初分別屬第二、三區,後均屬第二區。建國初仍屬第二區,1950年底分出為第八區,1954年10月改稱里水區,1958年9月成立里水人民公社,1983年底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建鎮。現下轄大沖、大步、北沙、沙涌、甘蕉(聯沙)、洲村、勝利、草場、流潮、鄧崗、河村、新聯、里水、得勝、崗聯、宏崗、布新、大石、赤山、麻奢20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大瀝鎮政府所在地原稱大曆圩,建圩年代未詳,現有資料最早見載於明永樂六年(1408年)成書的《永樂大典》。鎮境在明清時分為大曆、大圃、扶南、梯雲等四堡,民國時大曆、扶南、梯雲堡合併為大瀝鄉(從此改歷為瀝),先屬九區,後屬三區;大圃堡改為大圃鄉,先屬五區,後屬四區。建國初期為第三區大瀝、大鎮、太平、水頭4個鄉及第四區大圃鄉一部分。1953年第三區分出第十區後屬第十區,原第四區大圃鄉一部分也同時劃入第十區。1957年區以公所駐地命名而改稱大瀝區。1958年為大瀝人民公社。1963年原屬羅村區大圃小公社併入大瀝公社。1984年為大瀝區。1987年撤區建鎮改為大瀝鎮。現下轄瀝中、瀝東、瀝北、瀝西、鳳池、聯滘、雅瑤、大鎮、謝邊、鍾邊、曹邊、太平、水頭、奇槎、興賢、高邊、顏峰、譚邊、橫崗19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松崗鎮政府駐地松崗圩,相傳為明建文年間(1399~1402年)南雄珠璣巷張浚等人前來建村,至清乾隆初年,圩市已具雛形。又因地處五軍崗,松林茂密,人稱松崗村,圩名沿之。明清年間,此地屬三江司三江都山南堡。民國後稱山南鄉,初期屬第三區,後期屬第二區。建國後,1980年前,先後屬第三區、大瀝公社、官窯區、官窯公社管轄,1981年1月,從官窯公社劃出成立松崗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設區,1987年撤區設鎮,成立松崗鎮人民政府。現下轄顯綱、山南、聯表、石碣、塘聯、萬石、顯子崗、龍頭、沙水、石泉10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和順鎮以鎮政府駐地和順村得名。和順開村於唐代,原名和鋒。相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時以村大人多,端午節與鄰村舉行龍舟賽常獲勝,而“鋒”字有礙鄰里和睦,遂改名“和順”。今鎮境在清代為金利都(司)白石堡和桃子堡。民國時期為衛安鄉、金溪鄉,屬第二區。建國初屬二區,土改後為九區,1954年10月後改稱和順區。1958年成立和順人民公社,接著與官窯、大欖合併為東風人民公社,年底又劃歸里水人民公社。1959年7月從里水人民公社分出為和順人民公社。1982年底撤社改區,1987年2月撤區建鎮。現下轄賢寮、魯崗、金利、建星、湯村、小、共同、白崗、和順、文教、瑤頭、鶴峰、石塘、逢涌14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官窯鎮以五代時南漢王派官到此辦窯而得名。古有驛道經此,官窯水道是廣州取道北江上中原的主航道,故宋代以來商旅頻繁,相當興旺。今鎮境在明清時期屬三江司三江都上白石、駱村、大欖等堡,民國時期先後分別為南安、彰善鄉、官窯鄉,逑安鄉、共和鄉,前期屬第三區,35年後屬第二區。建國後,仍屬第二區,1955年10月稱官窯區。1959年為官窯(東風)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建鎮。現轄官窯、大欖、七甫、群崗、象嶺、南浦、永安、石澎、黎崗、吳屋、永和、唐邊、劉邊、黃洞、紅星、汀圃、沙頭、新和、鳳崗19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相傳羅村開村於明代,因地形似谷籮而名“籮村”,後寫作“羅村”。清代屬黃鼎司黃鼎都。民國時期,先後屬第五區、第四區。建國後,先後屬第四區、十一區,1958年成立羅村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區,1987年撤區建鎮。現下轄羅寨、蘆塘、務莊、上柏、下柏、招大、白沙橋、塘頭、穆院、街邊、沙坑、塱沙、聯和、聯星14個農村管理區及1個城區。
小塘在宋雍熙元年(984年)時稱龍唐,明隆慶三年(1569年),名臣海瑞被宰相張居正排擠,革職閒居,乃南下龍唐,會訪舊友李光宸(龍唐沙園村人,嘉靖進士)。當時龍唐至奇石沿岸陶瓷業發達,江邊集市興旺,到處書聲朗朗,其熱鬧景象甚似唐朝,海瑞見此情景,深有感觸,連聲讚嘆:“真是個小小唐朝”。後人敬仰海瑞,便把龍唐改為小唐。明清時期,此地屬黃鼎司黃鼎都上圍堡,民國稱小唐鄉,前期屬第五區,35年後屬第四區。建國初屬第四區;1958年與獅山鄉合建紅星人民公社;1961體制下放,大公社分為獅山、小塘(“小唐”自此改為“小塘”)、聯安、羅行四個小公社,1963年又將四個小公社合併為小塘大公社;1983年底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設鎮,稱小塘鎮。1992年3月分出金沙鎮。下轄獅嶺、獅西、獅中、獅北、羅洞、大渦塘、華涌、塱下、蓮塘、蓮子塘、獅南、洞邊、小塘、新境、五星15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丹灶鎮以鎮政府駐地丹灶圩得名。丹灶圩原名珍豐市,大約形成於清乾嘉年間。丹灶村則始建於晉代,相傳東晉道教理論家、醫藥家、煉丹術家葛洪曾在此結灶煉丹,遺有丹灶而得名。今鎮境在明清時期屬江浦司鼎安都伏隆堡、丹桂堡。民國前期稱丹灶鄉,25年後稱同人鄉,屬第七區,35年後屬第一區。建國後曾先後屬第七區、第四區和第十三區,1958年成立紅峰人民公社,1963年又改稱丹灶公社,1983年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設鎮。現下轄新龍、荷村、石聯、大渦、上沙滘、下沙滘、建設、東升、丹灶、塱心、良登、仙崗、西城、銀河、勞邊15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金沙鎮為1992年3月從小塘鎮分出新設定的鎮,以境內有旅遊勝地金沙灘而命名。明清時期,此地屬黃鼎司黃鼎都登俊堡、鼎安堡,民國時期稱俊雲溪鄉、鼎安鄉,分屬第七、六區,35年後分屬第四、一區。建國後,兩鄉均屬第四區,1954年10月屬小塘區,1958年屬紅星公社(1963年2月稱小塘公社,1983年小塘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設鎮),1992年3月分出設鎮。現下轄南沙、聯沙、東聯、西聯、上安、新安、下、西岸、高海、羅行、中安、下安12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西樵鎮以坐落於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西樵山北麓得名。西樵山於1958年發現大批經人工加工的石片和打制石器材料,經考古學者考證、鑑定,是六七千年前石器時代古人製造石器的一個大規模工場。三四千年前,西樵山附近就從漁獵社會進入農業社會,而且創造了影響頗遠的古文化。鎮區所在地原稱觀山圩,後易名官山圩。官山之名也源於西樵山。因從唐代開始,西樵山便為文人方士所看中,在山中或建寺廟,或開壇設課。有明一代,山中文人輩出,科名鼎盛,故稱“官山”。明清時期,今鎮境含簡村、雲津、百滘、先登、海舟、金甌等堡,屬江浦司鼎安都。民國初期為民樂、百滘、上金甌鄉和簡官、先登、崇德、海舟、下金甌等鄉,分屬第七、第八區,後均屬第一區。建國初第一區後分出為第七區,1954年10月後,分為民樂區、官山區;1958年9月成立西樵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為區,1987年撤區建鎮。現下轄河崗、稔崗、太平、平沙、新河、嶺西、簡村、愛國、西樵、崇北、崇南、大岸、聯新、華夏、民樂、百東、百西、上金甌、儒溪、新田、海舟21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西樵山風景區由縣政府直轄。
九江鎮地處西江、北江下游,成陸和開發較遲。故老相傳為南宋度宗鹹淳六年(1207年)時南雄珠璣巷居民大規模南遷,其中有部分人順水乘排至九江東南部西江沿岸,因排破而登岸結廬開村,後逐漸向平地遷移,加速開發。當年破排登岸之地,至今還有“破排角”之稱。九江之名,相傳以有九條河涌與西江相連而得名。史志記載九江之名,最早見於明嘉靖四年黃佐纂《廣東通志》,時為鼎安都屬堡。明洪武四年(1371年)設巡檢司後,屬江浦司。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始設主簿置九江廳,後直稱九江主簿。民國15年(1926年),廣東省政府派員籌設直屬省的九江市,成立了九江市政府籌備處,18年底,九江市政府籌備處撤銷,改設九江市政局,復歸南海縣轄。25年,為九江特別區。27年12月淪陷,29年,屬汪偽南海縣第一區。抗戰勝利後,仍屬第一區。建國初屬第五區,1954年第五區改稱九江區。1958年成立九江人民公社。1980年,分出沙頭公社,1983年,撤銷公社為九江區。1987年撤區建鎮。現下轄南方、上東、下東、大谷、上西、下西、敦根、沙咀、新龍、梅圳、下北、海壽、河清、鎮南、璜磯、煙南、大同、朝山、顯崗、七星、西岸21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沙頭鎮以原系北江支流中的沙洲前沿取名。唐代已有人在此定居捕魚並在沙丘灘上圍村造田、鑿塘養魚、種桑養蠶。圩集形成於明代。清代前期屬鼎安都、後屬九江廳的沙頭堡,光緒年間比較繁盛,人口多達6萬人。民國後稱沙頭鄉,屬一區。建國後,先後屬五區、七區、官山區、官山公社、九江公社。1961年為九江區的沙頭小公社,1963年併入九江公社。1980年8月再從九江公社分置。1983年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建鎮。現下轄石江、山根、水南、西橋、北村、塱星、英明、南金8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90年代山根村已歸劃到西樵鎮)
南莊鎮明清時期為綠潭堡,鰲頭、龍津、吉利堡和溶洲堡,分屬江浦司鼎安都和五斗口司西淋都。民國初為紫羅澳、鰲龍吉、溶洲等鄉,分屬六區、八區和十區,35年分屬一區、四區、五區。建國初屬一區。1953年3月分屬一區和十二區。1955年1月8日改稱為沙崗區和南莊區。1957年5月屬沙崗鄉和南莊鄉,1958年,沙崗劃歸佛山市郊區,原沙崗鄉的溶洲、東元劃歸南莊,統一成立南莊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區,1987年2月撤區建鎮。現下轄紫南、紫洞、湖涌、堤田、羅南、南莊、羅格、龍津、醒群、村尾、杏頭、梧村、河滘、吉利、賀豐、東村、上元、溶洲18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2005年南海行政區劃調整之後,南海區轄2街道6鎮。
大瀝鎮 | 125.77 | 24.4 | 0 | 12 | 32 | |
| 148.28 | 11.6 | 0 | 2 | 34 | 包括原里水、和順兩鎮。 |
| 256.09 | 15.4 | 1 | 6 | 49 | |
| 176.63 | 14.3 | 0 | 5 | 27 | |
| 94.75 | 9.9 | 0 | 5 | 23 | 包括原九江與沙頭兩鎮。 |
丹灶鎮 | 143.48 | 8.1 | 2 | 2 | 27 | |
| 84.16 | 17.5 | 0 | 13 | 22 | |
羅村街道 | 44.64 | 5.4 | 4 | 0 | 10 | |
南莊鎮 | 76.69 | | | | | 2002年後,南海市撤市成區,同時南莊鎮被划去佛山. |
(面積單位為平方公里,人口單位為萬人)
名字意義
如果我們對嶺南文化的歷史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廣東歷史的很大一部分和南海的關係密不可分,特別是廣東早期的社會生活,主要就是南海的歷史。
中國最早記載廣東的文獻是公元前239年前後的《
呂氏春秋》 ,書中有一些關於“
百越”的隻言片語。《呂氏春秋》沒有解釋“百越”的具體位置,但是一般認為“百越”就是嶺南一帶。
《呂氏春秋》之後又過了一百多年,司馬遷在《史記》中把廣東稱為“
南越”,又過了幾十年,班固在《
漢書》稱廣東為“南粵”,“越”與“粵”相通。《漢書》成書於漢和帝時期,大致時間是公元一世紀,從那以後的近兩千年,“粵”作為廣東的簡稱再也沒有變化過。
“廣東”這個名字何時出現的呢?
公元971年,
宋太祖開寶四年,
趙匡胤征服南漢,重新恢復唐朝時設定的
嶺南道,到了公元1000年前後,宋朝進行了新的行政區劃調整,
廣南路分為東、西兩路,廣東就是“
廣南東路”的簡稱,“
廣南西路”則是廣西,“廣東”的概念出現了。“廣東省”名稱的正式確定是明朝,清朝繼續沿用。這就是“廣東”的名稱的來歷。
上面可以看出,廣東名稱的歷史只有一千年左右。
那么“南海”名稱始於何時呢?
有中學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南海”的出現要比“廣東”早一千多年。
中國第一征服者秦始皇滅六國之後,目光盯上了
呂不韋在《
呂氏春秋》中所說的“
百越”。公元前214年,
秦軍征服了百越。歷史學家後來把秦始皇的征服行為冠名為“統一”,事實上秦始皇可沒有這么高的思想境界,他的野心和世界上其它征服者一樣,儘可能多的把天下所有的土地居為己有。
為了加強征服地區的統治,秦始皇改變了過去的
分封制,實行高度集權的
郡縣制,把全國設為36郡。
秦始皇把這片土地命名為“南海”。顧名思義,“南海”的意思是“南方的海”。古今中外給地方命名,一般都按照明顯的地理特徵取名。廣東是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再往南就是浩瀚的大海,估計當初秦始皇也是按照這一原理思考問題的。從公元前214年到今天的2200餘年中,歷朝歷代,南海的轄區不斷縮小,為廣東析分出大部分區劃,但南海這個名稱始終如一,可謂中國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在世界地名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公元前222年,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
百越之君”,派
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
秦軍基本上占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
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
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
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據《
漢書》記載),郡治番禺。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屬
象郡,粵西有一部分屬
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
長沙郡。
秦朝的南海郡要比南海區大很多, 西到今天廣西的
賀州,北連粵北,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都屬
南海郡。
秦末,南海
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
趙佗代職。任囂死後,趙佗即起兵隔絕
五嶺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際,趙佗武力攻並桂林、象郡,建立
南越國,自稱“
南越武王”。漢武帝平定
南越後,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
蒼梧、鬱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東漢末,交趾部改為
交州,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海郡(粵中、粵東),還包括
蒼梧郡、和浦郡、荊州貴陽郡和揚州
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較秦代增置3個縣:
揭陽、中宿(今清遠)和增城。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南海一直是廣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東漢末,
赤壁之戰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
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
孫權任命
步騭為交州
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
廣信東遷番禺。264年(
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為便於治理,又把南海、
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東吳時期,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
隋開皇十年(590年)以原
南海郡治所在地
番禺縣改置南海縣,南海縣政區建置自此始。南海自建縣至清末一直隸屬廣州(隋、唐、宋為廣州或南海郡,元為廣州路,明清為
廣州府),縣治也一直設於廣州城。境域亦有多次變動。唐長安三年(703年)分地復置番禺縣。五代南漢
乾亨元年(917年),撤銷南海縣,分置常康、鹹寧二縣和永豐、重合二場。北宋開寶五年(972年),撤銷常康、鹹寧二縣和永豐、重合二場,復置南海縣,同時將番禺、四會二縣併入;開寶六年(973年
)復分置
四會縣;皇祐三年(1051年)復分置
番禺縣。明景泰三年(1452年),分地置
順德縣;嘉靖五年(1526年)分地置三水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分地置
花縣。
清朝時期,廣州城分屬兩縣,西屬南海縣,東屬番禺縣,南海縣縣府在廣州越秀區的
六榕街道一帶。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裁府,南海縣直隸廣東省;三年,省、縣間增設道級建置,南海縣屬粵海道;九年,廣州市區劃定,南海縣城劃入廣州市區;十四年廢道,南海縣直隸廣東省;十七年,省分區設善後管理委員會分管各縣,南海縣屬西區善後管理委員會;二十一年,撤銷善後管理委員會,設
綏靖公署,南海縣屬中區綏靖公署;二十五年,改綏靖公署為
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南海縣屬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期間一度改屬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3月成立南海縣人民政府,直隸於省,省設定派出
機關管理,1983年6月,省實行市管縣制,南海縣隸屬佛山市;1992年9月23日,南海撤縣設市,由佛山市代管。2002年12月8日,撤銷縣級南海市,設立佛山市南海區,以原縣級南海市的行政區域(不含
南莊鎮)為南海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
桂城街道。
教育
南海是教育強區,數據方面,2005年,全區有幼稚園287所,託兒所44所,在園幼兒50325人,幼兒入園率96%;國小146所,在校學生145416人,國中40所,在校學生71533人,國小、國中入學率均為100%;高中27所,在校學生46731人,高中階段入學率98.8%;獨立設定的
職業技術學校8所,成人學校17所,電視大學1所,在校學生12661人;在南海境內開辦的高等教育機構有8處;全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5.7%。全區教職員工共13725人,其中專任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國小100%、國中99.60%、高中96.80%、職中92.93%。
南海基礎教育一直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早在1988年南海區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據南海區官方統計,南海連續幾年高考各批次上線人數均占佛山市總人數的40%,廣東省的1/25以上。南海區一共有五所重點高中,分別是:
石門中學、
南海中學、
桂城中學 、
九江中學 、
南海一中。
高等教育在南海起步較晚,南海根據以民營經濟為主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區內建設有
獅山大學城,比較知名的大專院校有:
廣東省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南海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南海廣播電視大學等。
宗教
以佛教為主,觀音在該區的地位比較高並有“觀音文化”之說,轄區內有
南海觀音寺與
南海觀音文化苑。境內大多數傳統民居中會供奉有神台。
娛樂活動
醒獅 舞獅是一種綜合性的民眾活動和藝術表演,在縣內各地極為盛行,遇有喜慶的節日或店鋪開張、工程竣工揭幕、慶功等喜事,都有醒獅助慶或遊行。舞獅結合了體育、音樂和舞蹈而成。音樂用大鑼大鼓大鈸,以一定的節奏表現出獅子的活潑、威武、雄壯和睡態。南海的獅頭造型別具風格,採用誇張的扎制手法,製作得多姿多彩,醒目而有神氣。當中分圓形、長形、扁形、菱形等,即所謂“張飛面”、“關公面”、“老虎面”、“五彩色”、“二花面”等;一般分黑、紅、黃三色,黑色代表張飛,紅色代表關公,黃色(又稱金色)代表劉備。金獅俗稱太獅,用於迎賓或隆重的交往禮儀,出動時,例有“點睛”儀式,由頭面人物用筆蘸公雞血混和硃砂液點在獅的眼、耳、額、鼻上,點了以後才開始舞動或相互跪拜。出隊時,舞獅隊員必須衣飾整齊,腰間束上縐紗帶,神采奕奕,分持刀、槍、棍、棒、藤牌、大戟之類,隨同鑼鼓樂隊跟在獅子之後。獅子頭連錦織獅被,獅被邊緣縫掛響鈴,一人舞獅頭,一人弓腰披著獅被舞獅尾,響鈴在舞動中噹噹作響。此外,獅前還常設一個“引獅郎”(俗稱大頭佛),頭戴笑口面具,身穿闊袖寬腰的長袍,手持一柄破葵扇,合著鑼鼓的節拍,作引動獅子前進狀,動作諧趣,逗人笑樂(獅子表演、采青等情,詳見第二十四卷體育)。1985~1988年,縣內大瀝、官窯、九江等地,都有瑞獅盛會,近百頭獅共舞,同慶新春,預祝繁榮。
扒龍舟 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水網地帶,扒(土語稱劃為扒)龍船是民間盛行的傳統活動。每逢端午節或其他盛大節日,總要扒龍船或舉行龍舟競賽(龍舟製造、比賽規程和比賽詳情等見第二十四卷體育,這裡著重記述主要用於慶祝性質的游龍活動)。九江龍舟活動舊有“中洲鑼,杉橋舦(土語稱舵為舦),四社龍船慢橈舦”的說法。說的是中洲村的龍船鑼手有一套“飛鑼過橋”的絕招,每當龍船飛速前進,將要穿過橫跨河面的小橋時,鑼手便把銅鑼凌空拋過小橋(一二米寬);龍船剛穿過橋底,銅鑼也正好下墜,鑼手可以眼明手快地把銅鑼接住繼續敲打,節拍不亂;杉橋村的舦手掌舦技術最高超,在只有五六米寬的河道里,遇上急灣,幾十米長的龍船也可以毫無半點碰撞而一抹即過;四社(萬壽村)的龍船穩重,行速較緩。這說明,在民間的划龍舟活動中,各具特色,各有風格。
打砂
建國前,盛行於大瀝。每逢年初一至年初四舉行,慣例是“初一逗砂(約定對手),初二埋牙(戰鬥開始),初三初四打崩牙”。一般是選擇開闊荒蕪的地方,由自行組合的兩隊對壘,各以磚頭、石塊等追逐擲擊對方,一往一來,至晚方休。這四天如遇天雨不能舉行,則改為初六至初九“閏砂”。這一習俗,起源於洪秀全舉義時,佛山的陳開與廣州的李文茂等揭竿回響,陳開占領佛山後,率隊攻打廣州,路過大瀝時,為大瀝四堡的封建團練以卵石飛砣截擊通不過而被迫退回佛山。兩廣總督葉名琛為此給大瀝豪紳和團練首要贈書“城西保障”四字牌匾以嘉獎。此後大瀝豪紳便例定這四天開展“打砂”活動,藉以“紀念”。這個習俗相沿到建國後禁絕。
評花會
西樵山上所產山石榴、錦鸚、白鶴、粉蝶等4種花,是別處所沒有的。山上人自明代起即有愛花、栽花、賞花和評花的習慣。明尚書湛甘泉在山上講學時曾築有百花台。白雲洞裡也建有評花亭。“擁翠評花”成為白雲洞二十四景中的一景。每年春三月賞花,成為山里人的文化活動之一。評花以山中生長的奇花異草為主。山里人採得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培植,擺出來公諸評賞,每次都評出一個花的“狀元”來。山裡的文人雅士也臨場題詩作畫助興。這種活動至民國期間中斷。
秋色
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民間藝術品競展和文藝表演比賽的傳統活動,相傳開始於明永樂年間。民間藝人利用秋收後的空隙日子,自發起來聯行聯戶,利用農產品或手工業剩餘材料如芝麻、蠶繭、瓜果、薯類、刨花、廢紙、絲棉絮等,加工巧製成各種精美藝術品,通過遊行的形式展示出來,俗稱“出秋色”或“出秋景”。遊行隊伍中還加上舞獅、舞龍、十番鑼鼓櫃等表演,讓民眾觀賞、評議並從中獲得歡樂。出秋色的隊伍一般是富麗堂皇的頭牌燈領前,燈上層紅迭彩,山水詩畫,鳳翥龍翔。接著是火把隊開路,松明燭天,威壯熱烈。後面隨著色馬飛報,馬上坐著青年扮的紅粉女,穿著艷麗的戲服,飾成戲文人物,如花木蘭、梁紅玉、嫦娥、貂嬋等。之後則是“車色”源源而來,車色是在木板車(後來改用汽車)上扎作的流動舞台,裝飾輝煌,“車心”是由美少年扮演的人物故事,宛如一出出折子戲,通常有“昭君出塞”、“關公送嫂”、“梁祝化蝶”、“仙女散花”、“鍾馗嫁妹”、“惜春作畫”等。接著是竹木扎作的陸地行舟或陸上採蓮船,四周用彩綢圍著,人在其中作划船或採蓮狀,神態活現。接著而來的是擔頭秋色和桌面秋色,一擔擔瓜豆蔬果,一板板沾著鮮血的開刀魚,整條剛出爐的脆皮乳豬,一桌桌剛上碟的美點佳肴,一條條在水中遊動的塘虱魚,其實件件都是贗品,製作用料或是燈芯草,或是魚鱗,或以刨花、瓜子、芝麻、綢紙等粘扎而成,無不顯現奇思妙作。遊行隊伍中還插上五花八門的燈色,如魚燈、蝦燈、龍燈、鳥燈、走馬燈等,並有舞獅、舞龍、嗩吶隊、鑼鼓櫃和十番鑼鼓等大動作、大音響的表演分插隊中,顯得動靜諧洽,高潮迭起,從頭到尾看完,一般非兩小時不可。
十番鑼鼓
在秋色樂隊中,以十番鑼鼓最具特色。這種樂俗,盛行於疊滘和夏教一帶。樂隊約30人,由高邊鑼、大文鑼、翹心鑼、大鼓、群鼓、沙鼓、響螺、大鈸、飛鈸、單打等十種民間古老敲擊樂組成,輪番演奏,因而被稱為“十番”。十番中最富於特技的一種擊樂,稱為“飛鈸”,即以數尺長繩繫著金鈸,雙手舞動,上下飛旋,正反相擊,發出節奏分明、清脆悅耳的音響,舞姿矯健瀟灑,曲牌有《叫頭》、《掛牌》、《長板》、《長鑼》、《碎錦》、《耍金錢》、《七字清》等10多種,鈸法有陰陽飛、正面飛、左飛、右飛、反手飛、頭上飛、繞手飛、單飛、雙飛等多種。舞蹈與演奏,歡快熱烈。
鑼鼓櫃
這是民眾喜慶遊行時的音樂演奏,開始形成於清康熙年間。演奏隊伍以4人抬一雕龍繪鳳、四角飛檐的飾櫃為中心,櫃像亭子間一樣,內置大銅鑼和沙鼓等敲擊樂器,樂手在櫃旁敲鑼擊鼓。其他樂手或拿嗩吶,或拿秦琴、椰胡,或拿銅鈸,在櫃旁配合伴奏各種曲目如《八仙賀壽》、《得勝令》、《賽龍奪錦》等。樂手一般穿著同一服飾,通過排練之後,既可游演,又可坐演。後來發展成為民間的職業樂隊。
八音班
以簫管、弦樂配上鑼鼓進行演奏的職業樂隊,由於這些演奏不是常有的,故樂隊多數是接得生意時才臨時湊合組成。由儀仗店僱請,上門為民間辦理婚娶、喪禮等紅白二事時進行演奏。
經濟
南海是中國傳統陶瓷業和近代紡織業的發祥地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南海經濟發展迅猛。是著名的“
廣東四小虎”之一,和順德一起兩區經濟總值約占佛山五區經濟總值的85%。2005年全區GDP771.89億元,同比增長21.7%。人均GDP8562美圓(按戶籍人口計算)。
特產
南海特產:
大瀝沙皮狗——沙皮犬又名“大瀝犬”、“打(斗)犬”或“中國
鬥狗”,是世界稀有犬種。帶有王者之氣,警惕,聰明,威嚴,貴族氣質,愁眉不展,鎮定而驕傲,天性中立而且對陌生人有點冷淡;但將全部的愛都投入家庭中。沙皮犬站在那裡,顯得平靜而自信。性情非常快樂,而且性格溫順。
九江煎堆——與
龍江煎堆一起一直是年宵食品的名角,在廣州和珠三角,名聲比
盲公餅還要響。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儘管多方面已有所改良,但也逐漸遠離人們的注視。
南海麻奢狗肉——用乾迫烹製,加以特殊的醬料調配,突出狗肉的香味。在局部範圍知名度甚高,有廣州及港澳食客專門驅車前往品嘗,開有專門小店10來間,生意火紅。
鹽步秋茄——常登上穗禪飲食店的大雅之堂,其實早已盛名,在粵菜材料介紹上有專門說明。在產地當地人稱之為金手指,有青皮、粗不及中指、長6至8寸、鉤尾、柔軟、頭尾彎接不折等特徵。據傳,僅二畝地所產為之佳品。
平洲金絲柚——因產量低,一種相信已被人遺忘的特產,果僅拳頭大小,皮薄、無渣、無核、汁多、肉爽、酸甜適中。
平洲石硤龍眼——有一年一外地果販到平洲石硤村賣正宗
石硤龍眼,被當地人帶到老果樹下,說得此人無地自容,不少打正宗石硤龍眼的,但真正嫡傳子孫年產不足2000斤。
石碣西瓜——在佛山相信甚少人知,但老廣州人卻家喻戶曉。以前,在廣州騎著大書架紅棉牌腳踏車,兩邊掛個大籮賣西瓜的,十之八九就是石碣西瓜,它是西瓜精品的代名詞。松崗
石碣村種西瓜已有幾百年歷史,是
合水西瓜的太公輩。
九江雙蒸酒——香港的廣告唱到街知巷聞,是酒類中的萬寶路。
官窯馬蹄——以果大、多汁、清甜、無渣而聞名,與桂林馬蹄並稱雙雄,年出口量位居榜首。
南海刺繡——關於粵繡的記載唐朝已有了。據蘇鄂《
杜陽雜編》載:永貞元年(805年),南海貢奇女子
盧眉娘,其"工巧無比",能在長僅1尺的絹上繡《法華經》7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於毛髮,唐順宗大嘆其工。據聞舊時南海人嫁女,是以剌繡的優劣來確定禮金多少的,相信給一千萬禮金也沒幾人繡得出好的剌繡來。
南海沙溪馬蹄粉——與廣州
泮塘所產有過之而無不及,傳說有一年廣州泮塘馬蹄失收,無法完成商家的訂單,無奈之下收購沙溪所產代之,怎知商人反應奇好。但終究廣州的名氣大,還是把沙溪
馬蹄粉壓在下面,沙溪馬蹄粉OEM廣州泮塘馬蹄粉,撐起了90%的江山。
南海藤織品——南海藤織品已有100多年歷史,除銷港、澳外,還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歐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相關製品
人民大會堂的廣東廳直到上次裝修才轍下,而海南廳、香港廳還在用其作裝飾。以前福建廳也用作裝飾,不少領導人都曾用作接見外國貴賓,曾獲
外國通訊社稱為“最中國”的。可惜多數人都夢詩(思)想雲,這一特產已日漸式微。
南海里水冬瓜——粵菜材料介紹的產品,作為特定地產的只有21個,南海里水冬瓜是其中之一,最能體現其優於其它同類品種的,就是用作
冬瓜盅時久燉而不塌。沸煮而湯不濁,低價值的產品高登大雅之堂,當顯其“修為”不淺。其實真正的里水冬瓜,僅產於現至高空調的所在地甘焦一帶,據聞該地蒲姓村民是元朝皇族後人,被朱元璋驅趕潛逃至此,走前錯把優良的冬瓜種子誤當神藥攜上,才得以於此落地生根。
西樵山四方竹——奇吧?
西樵山的八絕之一。如果把它栽種上盆,帶入家庭,當會有所作為,不然早晚會被高樓壓在底下。
南海炮竹——曾幾何時,春節的炮仗聲幾乎是過年的符號,南海炮竹亦以“南炮莞花”而威名遠播,二大炮竹廠把全國的第一把交椅抱得緊緊的,但隨著各地禁炮的政策,這個行業也萎縮得厲害,來了個長痛不如短痛,從此南海炮竹只餘人們的記憶中。
和順欖——在高檔的零食店,化皮欖一直充當“生”、“旦”的角色,要知道這化皮欖就是由和順欖而來。曾祖母在世時常有提及,相信百年以上歷史吧。
和順蝦——僅在
金山寺前後二公里的河段才有,因蝦腳及蝦殼邊緣呈黃色,被形容為
金邊蝦,在當地甚至傳說多多,披上一層傳奇的色彩。但此蝦確實肉質特爽、特鮮,蝦殼特薄。廣州清平市場打此招牌的,價格比其它高20%以上。
交通
正在開工建設中的廣佛輕軌通過南海。 除南海公交外,
廣州公交和佛山公交和順德公交皆有經過南海的線路。 計程車價格和廣州相同,起步價7元,2.3公里後每公里2.6元,現時搭乘南海出租需多付0.5元燃油附加費。 在南海可使用南海
羊城通進行交通消費。南海羊城通與廣州的羊城通系統兼容。
旅遊景點
千燈湖
銀坑溪
南海雷崗公園水上樂園(已拆除)
碧玉洞
九江鷺鳥天堂
千燈湖
林岳南福村觀音古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