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系

狹義的“民系”,又稱“次民族”、“亞民族”,指一個民族內部的分支,分支內部有共同或同類的語言、文化、風俗,相互之間互為認同。它是由廣東學者羅香林因漢族等龐大的民族因時代和環境的變遷而逐漸分化形成微有不同的亞文化群體現象而創立,而現漢族民系內部可分為八大民系。客家民系是唯獨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也是最先被冠以“民系”稱呼的漢族分支(註:最初出自客家學者羅香林的《客家學導論》)。

有人亦引申“民系”的概念,用來指同屬一地區有相互認同的人,不一定需要滿足符合內部語言、文化、風俗相同的要求。不過這種引申的“民系”概念使用得較少,一般稱為“某某人”而不是“某某民系”,如“江浙人”、“東北人”等。

因此,“民系”一詞在用於漢族時,基本上只運用於廣東、福建等省內各族群語言、文化、風俗等差異較大的地區。此外,就中文環境而言,只有中國大陸的學者較喜歡使用“民系”(sub-nation)的概念,而台灣、香港、東南亞等地更多的是使用“族群”(group)的概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系
  • 釋義:民族內部的分支
  • 提出者羅香林
  • 提出時間:1930年
緣起,詳情,補充說明,

緣起

20世紀以前,關於漢族差異性的研究非常的少。到1930年代,廣東學者羅香林意識到,漢族等龐大的民族,會因為時代和環境的變遷,逐漸分化,形成微有不同的亞文化群體。為了描述這些亞文化群體,羅香林為首創了“民系”這個詞。羅香林使用民系這個詞主要是為了研究客家人的來源和屬性。而在中文語境以外,這種亞文化群體往往用“亞民族”來指

詳情

漢族主要分為8大民系,細分可劃為16個民系。 民系的劃分不等於該語言使用者,而是更具其文化、生活習俗綜合整理劃分。
1、北方民系:分布在長江以北除山西地區以外的各個地區,包括西南。操北方話(廣義的北方民系,並非北方人)。
1-1、東北民系:分布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除大連和丹東以外的地區。人口約1.2億,東北官話;文化中心:瀋陽、長春、哈爾濱;經濟中心:瀋陽、長春、哈爾濱;最大城市:瀋陽
1-2、燕幽民系: 分布在北京和河北北部,人口約2000萬,北京官話;文化中心:北京;經濟中心:北京;最大城市:北京
1-3、冀魯民系: 分布在山東中西部和河北大部,人口少於1000萬,冀魯官話;文化中心:濟南、天津、保定;經濟中心:天津、濟南、唐山、石家莊;最大城市:天津
1-4、膠遼民系: 分布在山東東部和遼寧南部,人口少於1000萬,膠遼官話;文化中心:膠東;經濟中心:青島、大連;最大城市:青島;
1-5、中原民系: 分布在河南、山東西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人口約4000萬,中原官話;文化中心:鄭州、徐州、安陽、洛陽、開封、曲阜阜陽;經濟中心:鄭州、洛陽、徐州;最大城市:鄭州
1-6、關中民系:分布在陝西中部,人口約中原官話關中片;文化中心:西安、鹹陽;經濟中心:西安、寶雞;最大城市:西安
1-7、蘭銀民系: 分布在甘肅北部、寧夏北部,人口約3000萬,蘭銀官話;文化中心:蘭州、銀川;經濟中心:蘭州;最大城市:蘭州
1-8、湖廣民系:分布於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以及湘桂二省部分地區,人口約1.2億,西南官話;文化中心:成都、武漢、重慶、昆明;經濟中心:重慶、成都、武漢;最大城市:重慶
1-9、江淮民系(下江民系):分布於安徽省中部及南部沿江地區、江蘇省中部和西南部地區及江西北部(九江地區)、湖北東部部分地區,人口約7000萬,下江話,文化中心:揚州、南京、安慶鎮江:經濟中心:南京、合肥、揚州、鎮江、蕪湖;最大城市南京
2、晉綏民系: 分布在山西、陝西北部、內蒙古西部等地、人口約6000萬,晉語;文化中心:太原、運城,呼和浩特;經濟中心:太原、大同、包頭;最大城市:太原
3、吳越民系(江浙民系):分布在江蘇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安徽東南部和江西東北部(信州、上饒、廣豐、玉山的吳語一區三縣,婺源、德興、浮梁徽語三縣);人口約7700萬,吳語、徽語;文化中心:蘇州、紹興、上海、杭州、黃山;經濟中心: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寧波、溫州;最大城市:上海
4、湖湘民系:分布在中國大陸湖南省相當部分地區、臨近湖南、重慶市和廣西部分地區;人口約3600萬,湘語;文化中心:長沙;經濟中心:長沙;最大城市:長沙
5、江右民系:分布在江西大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安慶地區)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人口約2000萬,贛語;文化中心:南昌、景德鎮;經濟中心:南昌;最大城市:南昌
6、客家民系:分布在廣東東部大部、福建西南、江西南部,湖南小部,台灣,香港、四川的些許地區和東南亞、世界各地;人口約4000萬(加600萬),客語;文化中心:梅州贛州惠州;經濟中心:惠州、深圳;最大城市:深圳
7、閩海民系:分布於福建、台灣、二地大部分地區,以及廣東、海南、浙江的沿海地區和東南亞、世界各地。其中著名的潮汕民系和閩南民系屬主力;全球人口約1億1500萬,閩語;文化中心:福州、泉州、漳州、台北潮州;經濟中心:福州、泉州、廈門、漳州、台北、汕頭、高雄;最大城市:台北
8、廣府民系或粵海民系:分布於廣東珠三角、廣東西部、廣西東部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北美洲,世界各地。廣東人口約1.04億(六普)(4000多萬粵海,2000多萬潮汕(閩南),2000多萬客家,約2000萬外省。民系劃分以2代說同一母語為準,不計第2語言)、廣西人口約2000萬,全球人口合計約有1.2億,粵語;文化中心:廣州;經濟中心:香港、澳門、廣州、佛山、東莞、南寧、珠海;最大城市:廣州

補充說明

民系的確切概念並不為一般人所知曉,即使是學者也對民系的劃分有不同的觀點,因此要給“民系”一詞下一個準確的定義是比較困難的,而且以方言作為民系的劃分依據也很值得商榷,比如江西民系就下分為好幾個方言使用群體,但對外都統稱為江西老表。像江西南部的客家人,他們認同自己是客家人,但也認同自己是老表,但是贛州作為客家人的聚居地,其城區(章貢區)居民卻以西南官話而非贛語或客家話作為母語,認同自己是老表卻因不使用客家話而對客家人沒有明確的歸屬意識。而與江西接壤的湘、鄂、皖、閩四省都有數十萬至數百萬不等的贛語人口,但因為行政區劃因素,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屬於所謂的“江西民系”,而認同自己為湖南人、湖北人、安徽人、福建人。若說贛南客家人對自己是江西老表有明確認同是因為客家話贛語有著較為親密的聯繫(曾被語言學家合稱為客贛方言),從而以方言差別來劃定民系的做法仍舊可行,那么在語言風俗上都與贛語民眾有著較大差異的上饒市信州區吳語居民也認同自己是老表又做如何解釋呢?因此,“民系”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在沒有被廣泛認可的情況下,會根據概念使用者的立場不同而有所變化,某人可以說上饒吳語區民眾屬於所謂的“吳越民系”,也同樣可以說他們屬於“江西民系”,但這時“民系”的內涵就在同一語境下發生了變化,屬於“吳越民系”是因為他們使用吳語,屬於“江西民系”是因為他們生活在江西境內,前一個民系的內涵包括“使用同類語言”這一要素,而後一個民系的內涵則有“同屬一地區”這一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