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鎮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北部。東與和順鎮、裏水鎮相連,南與松崗鎮、獅山街道及小塘鎮相接,西與三水市為鄰,北與廣州市花都區相依。總面積71.35平方公里。距桂城22公里、佛山市政府27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官窯
- 外文名稱:Gun Jiu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2005年-至今)
- 所屬地區:南海區獅山鎮
- 下轄地區:官窯城區,七甫
- 政府駐地:官窯大道
- 電話區號:0757
- 郵政區碼:528000
- 地理位置:北緯23°08′36″~23°15′22″,東經112°56′02″~113°06′23″
- 面積:80.65平方公里
- 人口:2002年戶籍人口5947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39人。
- 方言:粵語-南海話-官窯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粵Y
基本信息,名勝古蹟,土名特產,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教育情況,經濟概況,歷史文化,風俗文化,特產,著名人物,
基本信息
官窯聞名於世,已有1100多年的悠久歷史。據史料記載,唐末五代梁朝末帝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劉龔在廣州稱帝,號稱南漢王,南漢王在位期間,得知官窯一帶陶土資源豐富,民間制陶業相當發達,於是派官員到當時屬官窯地界的鎮龍墟(即現在和順逢沖)文頭嶺興辦了一家規模較大的陶 窯,由於是官家所辦,所以當地墟市就叫做"官窯"。
官窯發展至清代乃至民國初年最為鼎盛,河堤上的墟市東西走向成"一"字形,分為石市、驛市、鐵網陳市,沿街用三塊花崗岩鋪砌而成,有"十里長街"美稱。當時店鋪林立,墟內人口過萬人。
官窯歷史上人才輩出,文官武將,熠熠生輝,比較有名的有:北宋時的探花七甫人陳瓘;厚村有劉萬石及清代武功將軍劉鳳翔;群崗小江村的近代嶺南畫派第二代傑出畫家黃少強。七甫村尚保存有明代弘治十二年修建的陳氏宗祠和清代光緒二十九年建的純陽呂公祠等古建築。
地理位置:官窯鎮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南海區的北部,在北緯23°14',東經113°4'交會處。是南海、三水、花都三市交匯點,水陸交通發達,鎮北的珠江支流西南涌直通廣州 。鎮內貨運碼頭可停泊500噸貨船。
官(窯)和(順)公路接南海區南北大道直通花都新國際機場和佛山、桂城,而東西二線(現在的佛山一環),西連三水市橫貫官窯直達廣州107國道陸路距廣州、佛山均為28公里,廣佛、廣肇高速公路經過鎮的邊緣,禪(佛山)炭(花都炭步)公路和佛山一環北線貫穿鎮境。全鎮總面積7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00公傾,土地資源豐富。地貌以低丘陵和平原為主,沖積平原與低丘陵的面積比約為6:4,南部為海撥高度20-30米左右的低矮平緩丘陵,中部和北部為平均海撥高度2-3米的河流沖積平原,處於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內,熱量豐富,雨量充沛。
城鎮概況:官窯鎮下轄1個城區,6個居委會,17個村民委員會,112個村民小組。人口59655人, 外來人口約23000人,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1.3萬人。農業以種養為主,全鎮耕地面積4.5萬畝。 工業有玩具、服裝、製鞋、工藝、電線電纜、陶瓷、建材、精密機械加工等行業。基礎設施配套日趨完善,鎮內村道水泥路網逐漸完善,現有110千伏變電站2個,總裝機13.3萬千伏安,電話裝機容量1.8萬門,實裝機1萬門。食水由南海區第二自來水廠直供,鎮內還設有佛山海關駐官窯工作組 。
鎮內除原有四大工業區外,還新開闢城東、白沙橋、大欖、汀圃等多個工業開發區,鎮屬有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鴻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建設集團、翔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以及東湖開發公司,擁有130多家企業,主要有建築鋼材、陶瓷、電線電纜、玩具服裝、食品工藝等行業。較大規模企業有年產鋼材15萬噸的馬鞍鋼廠、年生產榮獲國際金獎的電線電纜2400多噸的中華電纜廠、擁有5000多生產工人的中美玩具廠、以及設計年生產能力36000噸麵粉的東方麵粉廠。在這些企業中,不乏質優價廉產品,其中中美玩具廠、中華電纜廠及民營的廣亞鋁材有限公司均獲得國際質量認證ISO9000系列的認可。
鎮東南部有水面面積230公傾的東風水庫,環繞水庫四周為天然丘陵,總面積約有6平方公里,形成山水相依,自然環境優美的風水寶地,既可興建依山傍水的別墅群,也可興辦各類遊樂項目,極具開發利用價值。目前,東風水庫已由廣州城建集團宏城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規劃,區內分設別墅、高尚住宅、貴族學校、商業文娛中心、遊艇俱樂部、高爾夫公園等功能區 。
名勝古蹟
陳氏宗祠在南海官窯鎮七甫村鐵網坊。始建於明弘治十二年(1499),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修。相傳明弘治年間,舉人陳度在江蘇省直隸縣任知縣,平定匪亂有功,告老還鄉,皇上加賜贈金錢給他回鄉建此祠。宗祠座西向東,三進院落式布局,長36.4米, 寬11.6米,總面積472.24平方米,座北向南,前殿為牌樓門,歇山頂,前座為東、西廂房,兩廂之間的露天處建有斗拱式石牌坊一座,祠堂進門分別設在東西廂,前座走廊有石欄河。中殿為硬山頂,前牆飾砌花窗格圖案。後殿為硬山頂建築,台梁式木構架,建築體系保存完好。
土名特產
馬蹄又名荸薺,世人以其形似馬足之蹄,因而名之為馬蹄。它有清熱去熱,祛食積之功效,廣東民間喜歡用它和紅蘿蔔、竹蔗煮湯,對小孩的麻疹有輔助療效。馬蹄可以生食,亦可熟食,還可加工製成馬蹄粉、罐頭和 蜜餞。南海官窯馬蹄以其個體大、 肉質潔白、清甜爽脆、汁多、無渣並耐儲藏而與廣西桂林馬蹄齊名。但東南亞各國人民有口皆碑共譽官窯馬蹄,而不知有桂林馬蹄,原因就是桂林馬蹄其味雖然清甜,但卻容易腐爛,不能儲運國外之故 。官窯蘿蔔 蘿蔔是官窯吳屋村,新和村的特產,所種植的蘿蔔具有顏色通透,味道鮮甜的特點,因此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官窯的蘿蔔就已經銷售到香港,新加波等地;還有官窯紅蔥 紅蔥也是官窯的特產,官窯鎮所屬的尤魚布、新村、瀝紫水等村廣為栽植,所產的紅蔥,具有蔥頭鮮紅,香甜味美的特質,長期遠銷香港、澳門及國外。官窯蒜頭 蒜頭是官窯黎崗村的特產,還有桃花也是官窯黎崗的特產,黎崗桃花也是富有盛名。
建制沿革
官窯鎮以五代時南漢王派官到此辦窯而得名。古有驛道經此,官窯水道是廣州取道北江上中原的主航道,故宋代以來商旅頻繁,相當興旺。今鎮境在明清時期屬三江司三江都上白石、駱村、大欖等堡,民國時期先後分別為南安、彰善鄉、官窯鄉,逑安鄉、共和鄉,前期屬第三區,35年後屬第二區。建國後,仍屬第二區,1955年10月稱官窯區。1959年為官窯(東風)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建鎮。現轄官窯、大欖、七甫、群崗、象嶺、南浦、永安、石澎、黎崗、吳屋、永和、唐邊、劉邊、黃洞、紅星、汀圃、沙頭、新和、鳳崗19個農村管理區和1個城區。
行政區劃
1979年名官窯人民公社。1981年1月15日松崗公社分治。1983年12月撤銷人民公社,建立官窯區。1986年11月24日省政府批准撤區建鎮,1987年正式稱官窯鎮。2002年轄官窯、劉邊、石澎、大欖、汀圃、永和、黎崗、新和、沙頭、紅星、鳳崗、象嶺、七甫、吳屋、永安、南浦、群崗等17個行政村,113個村民小組和1個城區辦事處,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境內屬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河流縱橫交織,平原占總面積75%,丘陵占總面積25%。最高的山崗是沙頭村海拔157米的象崗。土壤類型有水稻土、赤紅壤。境內有官窯水道及支流11條。
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1950~2002年,年均氣溫21.7℃,年均降雨量1735.5毫米,年均日照1886.3小時,每年4~9月,颱風活動頻繁,其間降雨量為全年的79%。礦產有煤、膨潤土、泥炭、二氧化碳。
教育情況
2002年,官窯有高中1所(現已改編為職業技術學校)、國中2所、國小7所、成人學校1所和幼稚園10所。在園幼兒1985人,中小學生12098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中入學率均為100%,畢業率為100%。中國小教師641人。國小教師大專以上學歷、國中教師本科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為76%和46%。
經濟概況
官窯歷史上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馬蹄(荸薺)、木薯、花生、西瓜、番薯、蘿蔔、蔥、蒜、馬鈴薯等作物,基塘區養魚。1979年,全鎮工業產值396萬元(1980年不變價),2001年達38.13億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9.3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48.80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2.92億元,農業產值5.88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為20.5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2.99億元,占14.54%;第二產業10.45億元,占50.82%;第三產業7.12億元,占34.64%。官窯著名企業有中美玩具廠,2002年,年產4279.09萬套品牌產品芭比娃娃,占全球生產總量的35%,其中生產精品假日芭比娃娃9.5萬隻,占全球總量的95%。加工費收入1.57億元,實現稅利4200萬元,出口創匯1930萬美元。1994~2002年,官窯先後引進華泰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美泰精密壓鑄有限公司、華軒玩具廠、峻榮印花廠、新美玩具廠、浩達玩具廠、誠達玩具廠、百達美玩具廠等20多家外向型玩具企業和20多家玩具生產配套企業,2002年9月建成廣東玩具技術創新中心。農業大鎮變成了玩具專業鎮。
歷史文化
傳統民間文藝活動有:元宵生菜會、燈謎、講古、唱“木魚”、粵劇、曲藝、舞獅。1990年7月,官窯圖書館開館,2002年,發展到面積200平方米,藏書2.3萬冊,訂有各類雜誌近50種、報紙15種。17個行政村均建立文化室,其中15個配備圖書閱覽室。官窯鎮業餘舞蹈隊、合唱隊、曲藝隊常年活躍在鄉間。文物有古崗橋、新村橋、福星橋、鷓鴣坑橋,修廟碑、興學碑、建橋碑、清代武官劉鳳翔石刻像和一批進士舉人石刻旗桿夾,七甫陳氏宗祠、厚村劉氏大宗祠、劉鳳翔生祠、鷓鴣坑浩鐘周公祠(生祠)、鳳崗鄺氏宗祠、呂大仙廟、順天王廟、同人善堂等。
風俗文化
官窯生菜會。官窯下街有間白衣觀音廟,過去迷信者盛傳來此求神求子頗有靈驗,故每年農曆正月廿六(當地土語對二十以上的數,例把前面的二十念作廿)神誕前後,從廿三至廿七,附近鄉民以至海內外慕名前來禮拜的人不少,且來此禮拜者,照例要吃生菜包(用生菜葉包著拌有肉粒的米飯進食),粵語“生菜”與“生財”相諧,故稱“生菜會”。生菜會期間,還伴有搭台舞獅子、演粵劇,醒獅沿街“采青”,以及廿六燒炮搶炮(據說搶得閏三炮最吉祥)等活動,故以廿六為最熱鬧,富貴人家前來參與活動所乘的紫洞艇,常常泊滿官窯河岸。此習俗起源於明代,鼎盛於清末。建國後,破除迷信,取消燒炮搶炮,但聚會吃生菜包的習俗仍存,改革開放後已改為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把生菜會與醒獅大會結合舉行,是日前來活動的醒獅隊常近三四百隊,參觀人群約5萬人。
特產
馬蹄(荸薺),表皮特有鐵鏽色,以皮薄、清甜、耐儲藏而著稱,故一直馳譽、暢銷國內及東南亞各國以至美國。
西瓜,具有皮薄、瓤紅、清甜味美的特色,遠近馳名。
紅蔥,具有蔥頭鮮紅、香甜味美的特質。除供應本縣外,還運銷深圳、珠海及出口香港、澳門以至國外。
著名人物
劉鳳翔(1859~1938年),厚村人,兒時隨父習武,武藝精通,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赴京考試,一舉及第,被欽點為花翎侍衛,嘉稱武功將軍。歷任水師提標、陸路提標。為官清廉,為鄉民造福。曾獻田100畝給廣州慈善機構,又與本鄉黃梓林合建“同人善堂”,濟惠鄉民。
黃少強,小江村(今屬群崗管理區)人,為嶺南畫派第二代著名人物,劉海粟譽之為“寫民間疾苦第一人”(第二十七卷有傳)。
鄧重行,大欖村人,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廣東北江特委活動經費的重要籌集者(第二十七卷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