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位於西安市南部長安區境內約30公里的秦嶺北麓,海拔1688米,為秦嶺終南山中段的一個支脈,因山上有清涼、文殊、捨身、靈應、觀音五個台,也就是山上的五個小峰(即五個山峰),故名五台山;且與西安北部耀縣的五台山(藥王山)以南而得名。

南五台是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區,也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南五台盛產藥材,山形峭拔,風景秀美,從竹谷進山至大台有12.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五颱風景名勝區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 氣候條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周一至周日 16:00
  • 景點級別:世界地質公園
  • 門票價格:旺季50元,淡季30元
  • 占地面積:23.4 公頃
  • 著名景點:聖壽寺、紫竹林、靈應台、文殊台、不老松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陝西省西安市
  • 建議遊玩時長:1天
  • 適宜遊玩季節:春秋季皆宜
發展歷史,地貌構造,主要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旅遊信息,內部交通,外部交通,門票,提示,周邊景區,餐飲,優惠信息,

發展歷史

南五台位於西安南約30公里,海拔1688米,為終南山支脈,南五台古稱太乙山,是中國佛教聖地之一,現為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部分,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因山上有大台,文殊,清涼,靈應,捨身五個山峰,稱為南五台,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巒重疊,森林茂密,風景極為秀麗,《關中通志》載:“今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原山上寺廟數百座,歷經戰亂,大都荒廢,有觀音寺、五佛殿、圓光寺、西林寺、聖壽寺塔等。聖壽寺塔建於隋代,方形七層,高23米。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
據傳,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為西安現存最早的佛塔。長安縣南五颱風景名勝區,位於陝西西安長安區五台街道,距西安約30公里,這裡盛產藥材,山形拔峭,風景極其秀美。
南五台古稱太乙山,為“終南神秀之區”,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山上有清涼、文珠、現身、靈應、觀音五峰,因其位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藥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南五台自然風景頗佳,從山下看5座山峰如筆架排列,一覽無餘,似乎近在咫尺,從竹谷進山至大台竟有12.5公里之遙,山重水複,峰迴路轉,險峰秀岩,目不暇接。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孤峰獨秀的送燈台,屈腿靜臥的犀牛石,峻拔凌霄的觀音台,勢若天柱的靈應台,如虎長嘯的老虎岩等等,景色如畫,美不勝收,真可謂“構造地貌博物館”。山中有植物近千種,有“特殊活化石”孓遺植物、觀賞珍品七葉樹望春花等,堪稱為博大的植物園,活的根雕博物館。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景區
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1993年5月正式開放,總投資規模為6000萬元,年限按5~8年,分期實施,逐步開發。到2000年,年接待遊客為80萬人次。“長安三千金世界,終南百萬五樓閣”,全國設計景點景物208個,主要景點58個。從觀音台經捨身台到翠華山天池,將設計建設一個長5000米的架空索道,將南五台景區和翠華山景區連通。
南五台古稱太乙山,為“終南神秀之區”,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山上有清涼、文珠、現身、靈應、觀音五峰。從山下看,5座山峰如筆架排列,一覽無餘,似乎近在咫尺;從山上向下看,青山連綿,氣勢恢弘,茫茫秦川,空曠遼闊。
從台溝進山至大台竟有12.5公里之遙,山重水複,峰迴路轉,險峰秀岩,目不暇接。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孤峰獨秀的送燈台,屈腿靜臥的犀牛石,峻拔凌霄的觀音台,勢若天柱的靈應台,如虎長嘯的老虎岩等等,景色如畫,美不勝收,真可謂“構造地貌博物館”。

地貌構造

由於發生於一億年前的燕山構造運動及以後的新構造運動,形成了標奇聳峻、千姿百態的南五台主體地貌景觀。峻拔凌霄的觀音台、勢若天柱的靈應台、壁立如削的捨身台、孤峰獨秀的送燈台、錯落有致的枯樹樑、如虎長嘯的老虎嘴、屈腿靜臥的犀牛石、神密莫測的湘子洞、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長流不息的清泉澗溪……景色如畫,美不勝收。真可謂:“構造地貌博物館”。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

主要景觀

自然景觀

景點植物
山中有植物近千種,有“特殊活化石”孓遺植物、觀賞珍品七葉樹、望春花等,堪稱為博大的植物園,活的根雕博物館。由山下乘車至山頂僅需二三十分鐘。若沿山區小路步行,越溪河、過小橋、穿竹林、過廟宇、山花夾道、野鳥高飛、景色十分宜人。
南五台景區
南五颱風景名勝區圖片
流水石
民國傅增湘《秦游日錄》曰:“出村南,上里許,人谷口。過土地祠,流水石、興寶泉、滴水堂,至竹林寺”。這兒說的“出村南”,為留村。入谷口,為竹谷口。俗稱台溝口。流水石在何處,就清楚不過了。
流水石,原有一寺稱為流水寺,因寺後有一流水石瀑布而得名。該瀑布落差12米,遠遠望去,形如玉雪素絹從崖上拋下。遊人行至跌落的潭邊,但見銀珠飛濺,雪蓮盛開。入山一里多,正熱汗淋漓,遇此流水石瀑布。飛泉爽氣,流瀑消暑,頓覺清涼而舒適無比,掬甘泉來解渴,淋瓊液以洗塵。坐吃小憩,流覽山景。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
議古人於石上飧刻的“中流砥柱”四個蒼勁挺峭的大字,話書聖,說懷素,在閒話中磋商書法,於無意中探研歷史。此處樹木婆娑,鳥語花香。
身置此境,疲乏頓消,展望旅途,遊興倍增。
連理枝
紫竹林路旁,有兩株緊緊連線一起的銳齡櫟,其形酷似一對情人,似在擁抱,又好像在接吻,如親妮偎依,又宛若竊竊私語。觀者無不驚嘆,大自然怎么如此多情,竟造就出這么一個活根雕傑作--一株情人樹,一棵連理枝。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
連理枝下,如今已成為戀人,情侶必去的地方。他(她)們站立樹下,或攝景留念,珍藏人生最美好最甜蜜的一瞬,讓南五台連理枝作證,藉以表示愛情的純潔和堅貞。或對天盟誓,以連理枝比喻其情,白頭偕老,共享人生。
一張張倩影飛向有情人,遙寄南五台誠摯的祝福:“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犀牛石
犀牛石,位於獨松閣上,原紫竹林東側。其石犀牛臥置崖邊,位置醒目,四周均可觀賞。其奇特之處是:以觀賞者角度不同,其形象變化各異。從山下看,犀牛屈腿伏臥,酣睡未醒,其態平和;從山上看,犀牛頭向崖下遠望,其神悠然;從東面遠看,犀牛屁股蹶起,臀肌高隆,頭抵前,其勢兇猛異常。如看時恰是深秋,雪白的霸王霸花抽放,宛若犀牛用力後鼻孔噴噓出的朵朵氣團;從西看,簡直令你驚恐不已,那個龐然大物,似乎正衝著你,從稍林鑽來,即刻就至……
有人用清代場州八怪之一金農嘆賞,長安大畫家韓淙所畫《五牛圖》的漢詞贊犀牛石:“愈見愈妙,真神物也!”

人文景觀

南五台作為佛教聖地之一,寺院眾多,到明清時期已有大小寺院40多座。這些大小不一的寺院,分布在各個台上,布局有序,建造精巧,引人入勝。在眾多的寺院之中,歷史最久、面積最大的就是聖壽寺了。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
聖壽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南五台西北半山坡上,距五台鄉台溝口村西南一公里,因坐落於塔寺溝內,又叫塔爾寺。
從南五台下往上走,可以看到許多名勝佳處:送燈台、應身大士圓寂塔、朝天門、一天門、勝寶泉寺。勝寶泉水甘味美,是天然優質礦泉水。依次而上還有二天門、千佛寺、紫竹林、三天門、四天門等,一直到大台(南五台最高峰)。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名勝,如彌陀寺、白衣堂、靈應台、西林寺、五佛殿、五觀寺等。
獨松閣
山腰有一座仿古建築的避暑山莊,名“獨松閣”,供遊人休息用餐。山中古建築分布各處,著名的遊覽景點有聖壽寺、勝寶泉、紫竹寺、觀音台、五佛殿等。
彌陀寺
彌陀寺,位於南五台北坡台溝口土地祠南,是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南五台景區山下一較大寺院。距大頂圓光寺曲徑約25華里。兩側青山環抱,山坡柏樹青翠。寺西一條清清的小溪流過。當春深花落,一溪胭脂水流香溢彩飄香山外,其美不可言狀。
南五台景區
彌陀寺
寺內有一摟多粗,樹齡最古,植株最大的兩株古紅白玉蘭,堪稱一景。另外還有梧桐、棱欏、垂柳及各種鮮花,環境異常優美。當天氣晴和,你站立寺門外遠眺,河邊村姑浣衣,田野農夫耕耘,一派田園風光,另是一番情趣。
據傳,該寺創建於隋,寺內原有一方記事石碑,因碑失其創建的具體時間無法考證,以後曾有南湯房之稱。此寺地處山口,交通方便,解放前屢為國民黨軍隊占用。1943年蔣介石在皇甫召開軍事會議時,曾到過此寺。1944年春,國民黨派張治中、邵力子與中共代表林伯渠、吳玉章等,在此寺舉行秘密會談,商計抗日事宜。為“雙十協定”作了籌備。
1984年,長安縣政協委員釋德成發心重修彌陀寺大殿,海內外宗教界人士及善男信女盡力贊助,1985年五間大雄寶殿翻修落成,立“南五台彌陀寺重修大殿贊助碑記”,1992年農曆七月又修建成僧舍禪房樓二層14間,並建成彌陀寺山門。
重修後的彌陀寺轔得肅穆壯麗,五間大殿供奉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勢至菩薩。中殿三間,殿正中供奉毗盧佛,兩邊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後面是腳踏摩諦大魚的觀世音菩薩。寺院深處新建羅漢堂三間,其佛塔佛像布局巧妙,巧奪天工,基座為一米五過心,高達五米,六角五層的木雕佛塔(亦稱天蘭寶塔)置於羅漢堂中心,上四層塔上每層填置石雕佛像菩薩像六尊,其塔共嵌置佛像24尊。四周堂壁上嵌著五百羅漢雕像。其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堪稱藝術珍品。曾有人說,不管任何人看完五百羅漢,其中必有同自己容貌相似的。此言道出了石雕藝術的功力。現今的彌陀寺,殿堂、禪房、僧舍齊全、佛像彩繪、幡幢幔垂、木魚、銅罄陳列井然有序,是現今南五台較完整的佛寺之一。這兒不只是佛教徒及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而且是旅遊不可多得之佳境。
白衣堂
過流水石,沿石棧道上,經依傍竹林,架屋山澗的過江樓--興寶泉,就看見綠樹叢中有一秀麗小巧的寺院,朱棟畫廊,花格屏風,雕門刻窗,青磚粉牆,明朗雅靜,此即古白衣堂
據傳,白衣堂創建於隋唐時期。歷經滄桑,至清鹹豐年間,已年久失修,破垣殘壁。當時長安縣知縣之母,重病垂危,請西大街名醫醫好其母之病,知縣甚為感激,要以重金酬謝,名醫謝絕,提出重修南五台白衣堂之事,北關林家太爺等善男信女,聞知此事,發心贊助,於是同心合力,重修白衣堂,使白衣堂面貌翻新。當時的白衣堂,有三大間帶樓,中間左右廂房六間,大殿前左方開有後門,其建築形成四合院格局,與這兒的秀山小溪融為一體,顯得緊湊合理,自然天成。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
大殿內供奉的白衣菩薩,膚色潤潔,鳳目微張,垂鬟髻後,長發垂肩,斜披天衣,戴項飾、瓔珞、臂釧、腰束貼體羅裙,手持風雨瓶和柳枝,顯得端莊、肅穆、秀雅、脫塵超凡。大殿粉牆上,有西遊記唐僧取經壁畫,其畫工精湛,堪稱藝術品。1959年修盤山公路炸石古白衣堂殿。
1992年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立,決定恢復重建各旅遊點。1993年由西安北關龍首村動工重建,仿其舊例,於同年九月,三間大殿落成。
聖壽寺塔
聖壽寺建造於隋代仁壽年間(601~604),據說隋煬帝的母親曾在聖壽寺修行。唐朝大曆六年(771)稱南五台聖壽寺,岱頂觀音寺改寺為聖壽寺上院。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兵亂,聖壽寺遭毀。
南五台景區
聖壽寺塔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岱頂六現圓光,敕額為“五台山圓光之寺”,自此聖壽寺又改為觀音台圓光寺下院。這樣一座1400多年的古老佛剎,歷盡滄桑,但經多次重修,仍有一定規模,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的聖壽寺,占地約9000多平方米,寺院坐西向東,走勢狹長,為清代修葺的建築。有山門三間,前殿三間,形成一個完整的院落。大雄寶殿一座,磚木結構,彩檐斗拱。殿內供有彌勒佛、韋陀護法、伽藍菩薩等。另外還有法堂、僧房、客房等建築。
寺內大雄寶殿北側矗立著隋代建造的聖壽寺塔,又稱應身大士舍利塔,為中國年代較為久遠的寺塔之一。
對寺塔的來歷還有一說:據說隋文帝楊堅和他的母親出遊印度,帶回佛牙一枚。來到南五台,見這裡山清水秀,便於參禪誦經,就在此建塔。這裡終年香火旺盛,隨文帝也常來此消夏避暑,參禪禮佛。初唐時,太宗李世民的母親每年也要來此朝拜幾次。這樣,南五台聲名大振,成為佛教聖地之一。遙想當年之聖壽寺,規模宏大,“飛甍映日,傑閣聯雲”,諸多建築早已頹毀,僅餘大殿一座。該塔為七級正方形閣樓式磚塔,高29.5米,底座周長7.5米,塔身的一、三、五、七層南=1匕兩面和二、四、六層東西兩面辟有券門,層與層之間磚疊突出為檐,並用磚雕砌成兩排菱角牙子。二層以上的壁面為枋木製結構,每面又分為三間,用磚砌出倚柱、闌額及斗拱。塔尖也用平磚攢成,上面放置七圈鐵質相輪,上面又覆有八角攢尖式鐵剎。整個寺塔全用磚砌,構形精巧,風格古樸。該塔與興教寺內建於唐代總章二年(669)的興教寺塔造型相近,因其坐落於狹谷之中,其塔壁面仍保持光潔,幾乎看不到風化侵蝕的痕跡。據說在塔的下面,埋藏有佛祖的牙骨舍利。
南五台景區
南五台景區
影堂石塔
在聖壽寺塔北約50米處,矗立著近代高僧印光法師的影堂石塔。
印光法師,清鹹豐十一年(1861)出生於陝西省合陽縣,俗姓趙,名叫紹伊,法名聖量,別號常慚僧,是中國近代著名的佛學大師。印光法師小時候非常聰慧,跟隨哥哥學習儒家經典,後來由於某種機緣,信奉佛教。
南五台景區
印光法師
光緒七年(1881),在終南山南五台蓮花洞寺落髮,拜道純和尚為師。後來在修行過程中因偶然在湖北蓮花寺讀到了《龍舒淨土文》,領悟到佛教淨土宗的念佛法門的深奧方便與圓融,從此身系淨土一宗,專修念佛法門。此後在興安雙溪寺受具足戒
光緒十二年(1886),印光法師到北京懷柔紅螺山資福寺專修淨土,同年8月人堂念佛,取號為繼廬行者,以繼承東晉廬山東林寺慧遠法師創導的淨土遺風而發願。之後,印光法師又分別移居北京的龍泉寺、圓廣寺等名剎居住。
應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化聞法師的邀請,在光緒十九年(1893)來到法雨寺安居,並在寺內閱讀《大藏經》,學業大長。從此,印光法師往來於江蘇、浙江、上海等地講經說法,弘揚淨土法門
1919年以後,印光法師致力於在上海、南京等地推行念佛法門,與各地的居士一道,成立蓮社,推廣佛教慈善事業,興辦印經活動,在《佛學叢報》上刊發數篇文章闡述佛學理論,使淨土一宗播揚江蘇、浙江、上海一帶,皈依弟子很多,因印光法師不收出家剃度弟子,所以有海內外在家弟子十萬餘人,其中包括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師
在1926年間,直系軍閥劉鎮華圍攻西安時,長安城經戰火摧殘,民生艱苦,印光法師以印其文鈔之款賑災濟民,在社會上享有盛譽。
1930年,印光法師居蘇州報國寺。九一八事變後,法師護國心殷,利生願切,以70高齡至滬說法,開示眾生,號召全國佛教徒為抗日救國作出貢獻。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他避居蘇州靈岩山寺,專事念佛,不再參與任何應酬活動。
1940年印光法師圓寂於靈岩山,住世79年,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祖(蓮宗十三祖)。他的主要著作有《淨土決疑錄》《宗教不宜混濫論》《印光法師文鈔》等,均為修習淨土的重要資料。法師一生弘揚淨土,在他簡陋的房間正中掛一“死”字,時時用來警策自己。他強調實踐,不貪圖名利,虔心念佛,嚴持戒律。聖壽寺內現存有印光法師的石像。
南五台景區
印光法師舍利塔
印光法師影堂石塔,方形石砌三層結構,通高8.41米,底邊周長3.55米,中間有兩層腰檐,塔身收分較急,頂端為石雕寶瓶式。塔的底層東面辟有方形的石門,修築有方形的塔室,裡面嵌有兩方石碣。其門額為國民堂元老、愛國志士、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題寫的“印光大師影堂”石銘。另外,聖壽寺內還存有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觀音大士伏龍賦並序碑及民國三十四年(1945)的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遺像碑各一通。
聖壽寺門前有兩棵唐代古槐,全國屈指可數,巍然挺拔,與聖壽寺塔合稱隋塔唐槐。還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所贈的象徵中日友好的落葉松,如今已根深葉茂,高聳入雲。
出了聖壽寺門,沿山徑盤旋而上,南五台各台上均有近代所建廟宇,景致清幽,所到之處,嘉木蔚然,氣候涼爽,頗為宜人,實在是避暑與遊覽的勝地。

旅遊信息

內部交通

公交
323路、500區間、捷運2號線(2012年下半年開通)到韋曲南站捷運口,換乘韋曲到南五台4-04路公車即到,3.5元/人;或乘坐4-13、500路到五台街辦再換乘4-04到達景區;

外部交通

自駕車
  1. 西安(曲江高速入口)——太乙宮出口下——五台鎮------南五颱風景區
  2. 西安-----長安南路---長安大道-----環山路(省道107)------南五颱風景區
南五台

門票

旺季:45元/人
淡季:25元/人

提示

上山公園有專車接20元/人/趟,也可選擇步行,路上風景宜人,山中有大小停車場、觀音台有農家樂可供食宿。

周邊景區

關中民俗博物院。

餐飲

西安南五颱風景名勝區餐飲
秦鎮米皮
秦鎮米皮用產於戶縣灃河西岸的稻穀製作,皮子質量上乘。調食時,配以綠的菜、油潑辣子芝麻醬芥末蒜泥、醬油、香醋、味素等調料,吃起來酸、辣、筋、爽、涼,別有一番風味。
灌湯包
灌湯包子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它以精粉燙麵制皮坯,選用肋條肉為餡心,用鮮骨髓湯打餡,配以十多種上等調料佐味。包子鮮香肉嫩、皮簿筋軟、外形玲瓏剔透、湯汁醇正濃郁、入口油而不膩。食客手記:灌湯包子以“賈三”名氣最大,常有許多上流社會的名士名媛在此就餐,並留下題詞和照片。特點:鮮香肉嫩,皮簿筋軟、外形玲瓏剔透、湯汁醇正濃郁、入口油而不膩。
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優質牛羊肉加佐料入鍋煮爛,湯汁備用。把烙好的“背菊花心”坨坨饃,掰成碎塊,加輔料煮製而成。其特點是: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食後再飲一小碗高湯,更覺余香滿口,回味悠長。特點: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最佳。

優惠信息

2021年6月9日至8月31日,應屆中、高考生持本人准考證錄取通知書可免門票暢遊南五台景區。同行人員(限2人)可享受景區門票八折優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