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靈寶剪紙)

剪紙(靈寶剪紙)

剪紙(靈寶剪紙),河南省靈寶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靈寶剪紙歷史悠久。到漢,唐時期,民間婦女就開始用金銀箔或彩紙剪成各種花草圖案,用來美化裝飾生活。明、清代服飾中,如雲頭鞋面、門窗亮方、頂棚、枕頭,小孩衣帽和婦女頭巾等靈寶剪紙分為單色和染色兩種,製作以剪為主,也有刻紙的方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靈寶剪紙自然形成了粗獷、質樸、率真、渾厚的藝術特色。窗花是靈寶剪紙主要的表現形式,題材以花鳥草蟲、人物等為主,風格質樸單純、美觀大方。頂棚花、角花、牆圍花、炕屏花、雙喜字及燈花、壺花、盆花等也是靈寶剪紙常見的表現形式。

2008年6月7日,剪紙(靈寶剪紙)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1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剪紙(靈寶剪紙)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河南省靈寶市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遺產編號:Ⅶ-16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靈寶剪紙,是指流傳於靈寶市的民間傳統美術。靈寶剪紙歷史悠久,據傳周時某年春節過後,桃林塞瘟疫流行,百姓叫苦連天。恰逢老子騎牛至函谷關,青牛口吐血塊(牛黃),鄉醫將其分食於病疫患者,皆恢復元氣。人們歡喜若狂,視青牛為救星。以後,每年正月二十三,家家都用黃棱紙剪金牛圖貼在門上,意在避疫求吉,除惡壓邪,並有民謠曰:“新春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散仙丹,家家門上貼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此為靈寶剪紙的初現。到漢,唐時期,民間婦女就開始用金銀箔或彩紙剪成各種花草圖案,用來美化裝飾生活。明、清代服飾中,如雲頭鞋面、門窗亮方、頂棚、枕頭,小孩衣帽和婦女頭巾等,剪紙作品大量出現。由於剪紙製作工藝簡便,美觀實用,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因此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靈寶民間都要用剪紙布置居室。
到明清時期,靈寶剪紙由常見的窗花發展至方方面面,裝飾居室,美化生活。如窗亮方、頂棚、板圍子、雲頭鞋面、枕頭、小孩衣帽和婦女頭巾等多種多樣,大都出現有剪紙作品,逢年過節剪窗花,結婚洞房貼棚花,已成為民俗。

文化特徵

靈寶剪紙分為單色和染色兩種,製作以剪為主,也有刻紙的方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靈寶剪紙自然形成了粗獷、質樸、率真、渾厚的藝術特色。窗花是靈寶剪紙主要的表現形式,題材以花鳥草蟲、人物等為主,風格質樸單純、美觀大方。頂棚花、角花、牆圍花、炕屏花、雙喜字及燈花、壺花、盆花等也是靈寶剪紙常見的表現形式,這些作品往往與民間婚俗緊密聯繫在一起,多用來裝飾喜房,以傳達婚姻美滿、多子多福等美好的祝願。在靈寶當地,每逢元宵佳節,人們會用剪紙來裝點彩燈,這種剪紙稱為“彩燈剪紙”。
概括說來,靈寶剪紙的種類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窗花。窗花是靈寶剪紙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以花鳥草蟲,人物等為主,小巧玲瓏、簡潔單純。它有兩種形式,一種為“小窗花”約七到八公分大小,小巧玲瓏、簡捷單純。另一種叫“窗亮方”,用同窗格同樣大小的彩色紙中間鏤刻成圖案直接貼在窗格上,既美觀又能起通風作用。
二、婚俗剪紙。靈寶剪紙除了窗花必不可少外,還有頂棚花、角花、板圍花、炕屏花、雙喜字以及燈花、壺花、盆花等婚俗剪紙,其內容以象徵美滿婚姻、多子多福、生活幸福,如“龍鳳呈祥”“鳳凰牡丹”“福澤不斷”“鴛鴦戲蓮”“太子坐蓮”“石榴槤”等。
三、花燈剪紙。元宵節,人們要用剪紙裝點彩燈,尤其是轉燈,在燈的上下和主體部分均要用精雕細刻的剪紙圖案加以裝飾,中間火傘上要貼叫“走馬人子”的剪紙。以神話、戲劇刀馬人物為主,動感較強。
四、紙紮剪紙。紙紮剪紙用於廟會祭神和喪葬用的紙紮上,有建築紋樣,花鳥,以及宣揚儒家禮,孝、仁、義如“二十四孝”“三娘教子”等思想的歷史故事。

製作工序

靈寶剪紙通常採用疊剪、單剪、陰刻、陽刻相結合的手法,線條流暢,構圖簡練,造型神似。還有一種刀刻的形式,其工具經過歷代藝人不斷改進,有十多種規格型號,可根據畫面需求採用不同的工具。其刻板(又稱蠟版)尤為特製,是在一塊25厘米見方、邊沿有楞的木板上,塗上千層2厘米厚的用石蠟柏葉灰、牛油混合而成的蠟油合劑。這種刻板,有較好的彈力和韌性,柔中有剛,剛中有柔。使用過後,不留刀痕,不損刀刃,不掉碎渣,經久耐用,剪紙藝人把它視為“至寶”,製作奧秘一般不外傳。由於刀具、刻版精緻,所鐫刻的作品古拙嚴謹,金石味很濃。
靈寶剪紙除了傳統用剪刀剪以外,還有一種用刀刻的形式。傳統的做法是先剪樣,再熏樣,最後刻制,刻成的作品與原樣絲毫不差。掃天婆河南靈寶悠久的歷史和黃土文化造就的人文氣質,形成了靈寶剪紙粗獷質樸、率真渾厚的藝術特色。經過數代藝人的不懈努力,靈寶剪紙不斷創新,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富有內涵,作品耐人尋味。
靈寶剪紙製作過程:
第一步:紙張選擇。豫西剪紙一般使用管通的染色紙和蠟光紙,以黑、紅、藍為主色調,其他色為輔。蠟光紙由於不易掉色,為首選,其中,黑色後光紙較為珍貴。染色窗花則用白綿紙(或白宣紙),先剪出底樣,然後上色。
第二步:起樣。起樣就是畫樣,就是在色紙的背面用筆先畫出圖案,然後照著剪。起樣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熏樣,一種為彈樣。熏樣是先把一張白紙用水貼上在一塊木板或紙板上,然後把事先剪好的圖樣,也用水貼上在白紙上(可以貼上多幅);把帶圖樣的木板翻過來舉起,用有濃煙的豆油燈、煤油燈或蠟燭在白紙上反覆移動薰染,待黑色煙霧均勻地分布在白紙上後,放在一邊晾3分鐘左右,揭去原來的剪紙,露出的空白部分即是熏樣。彈樣是先把一張白紙平攤在桌面上,再把事先剪好的畫樣附在白紙上,用少量水噴灑在上面使其貼上平實,然後在碗裡倒入顏料,用水溶化,用左手拿牙刷或其他小固子蘸少許顏料,右手用小竹片或小木棍在刷子上輕輕彈撥,使其形成霧狀水珠,均勻地噴撒在白紙上,直至色霧基本遮蓋白紙,稍晾一會兒,揭去原來的剪紙,露出的空白部分就是彈樣。
第三步:將起樣好的紙張放在蠟盤上,使用刻刀和剪刀將圖案剪下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悠久的歷史,黃土地造就的人文氣質,形成了靈寶剪紙粗獷質樸、率真、渾厚的藝術特色,使得其在豫西剪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一種大眾藝術,它蘊涵著人們的生活習俗、精神狀態、美學思想等內容,有著較高的收藏、觀賞和研究價值。靈寶剪紙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人們寄託思想、表達情感、自娛自樂、美化生活的藝術形式。
靈寶剪紙多為農村婦女的業餘創作,是靈寶市當地民眾寄託思想、表達情感和美化生活必不可少的藝術手段。剪紙中蘊含著豐富的地方風俗和民間藝術信息,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王朋草,女,1942年2月出生,漢族。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剪紙(靈寶剪紙),申報地區為河南省靈寶市。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公布,靈寶市文化館獲得“剪紙(靈寶剪紙)”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剪紙(靈寶剪紙)項目保護單位靈寶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8年7月18日,在北京市舉辦的“中國農民藝術展”上,由靈寶市尹莊鎮剪紙藝術大師郭麗萍創作的剪紙作品《千古雄關道家之源》榮獲剪紙類作品一等獎。
社會活動
2018年4月7日,“花開金城果鄉之約”中國首屆蘋果花節,在河南省靈寶市寺河鄉啟幕。蘋果花節上展出了靈寶剪紙作品。
2018年12月25日,靈寶市城關鎮解放國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為主題的靈寶剪紙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