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會寧剪紙)

剪紙(會寧剪紙)

剪紙(會寧剪紙),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會寧剪紙有著悠久的歷史。會寧剪紙藝術是會寧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日常生活、節日風俗、人生禮儀等世俗民間活動中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以剪刀或刻刀為工具,以紙為主要加工對象,以情感世界,生存狀態,藝術追求,民俗風情為主要反映對象,進行藝術創造的民間傳統美術。

2011年5月23日,剪紙(會寧剪紙)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Ⅶ-1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剪紙(會寧剪紙)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
  • 遺產編號:Ⅶ-16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會寧剪紙藝術是會寧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日常生活、節日風俗、人生禮儀等世俗民間活動中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會寧剪紙有著悠久的歷史,於明清時期已經完全成熟。
20世紀80年代,會寧剪紙作為民間藝術,受到白銀老百姓的重視,開始了蒐集、挖掘工作。

文化特徵

  1. 會寧剪紙具有民眾性。會寧剪紙藝術,以婦女為主要創作主體,同時,一些質樸手巧的男人也加入了創作隊伍。他們互相交流,互相觀摩,共同的藝術愛好,是他們生活中主要的樂趣。農閒時節,逢年過節,忙裡偷閒,他們的剪刀就像文人的筆墨一樣,是他們抒寫人生理想和追求的工具。
  2. 會寧剪紙具有實用性。會寧剪紙以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傳說為創作的主要表現形式,家居、婚喪嫁娶,傳統節日,剪紙是最主要的裝飾環境、烘托氣氛的藝術品,將喜慶、悲傷的場景,營造得情景交融,深刻而不艱澀,活潑而不張揚。
  3. 會寧剪紙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會寧剪紙,以剪刀、刻刀為主要工具,以紙為主要材料。但是在創作取材、藝術表現形式上,卻是氣象萬千,細膩生動,古樸率直。自由奔放,是會寧剪紙的主要藝術特色。大自然的山水草木、飛禽走獸,民間傳說和文學中的生動場面、典型人物,都是會寧剪紙藝人手下的主要表現形式,而當地的風俗節日,人生禮儀,倫理道德,更是藝人們即興的大膽藝術創作,充滿了生活情趣。
會寧剪紙的作者以婦女為主,亦有一些手巧的男人加入其中,多在農閒時節或逢年過節進行創作,平時忙裡偷閒互相交流和觀摩,以創作剪紙為樂趣,是會寧剪紙人抒發人生理想、表現生存狀態的主要方式。

製作工序

會寧剪紙是以剪刀或刻刀為工具,以紙為主要加工對象,進行藝術創造的民間傳統美術。

題材作品

會寧剪紙常見的題材有花卉草木、飛禽走獸、民俗事象、喜慶寓意、戲曲人物、民間傳說和日常生活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會寧剪紙是會寧人民世代相傳的古老的一種藝術形態,歷史久遠,風格獨特,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會寧人民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體現。
傳承狀況
由於受到市場經濟和外來文化的衝擊,會寧剪紙後繼乏人,面臨斷代失傳的危險,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傳承人物
田俊堂,男,於2008年被認定為白銀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會寧剪紙”的傳承人。田俊堂在創新中力求突破,他的剪紙作品和榮譽數不勝數。1990年,他參加了白銀市第三次民間藝術大賽,獲得一等獎,作品送亞運會展出;2008年會寧縣開展人口文化宣傳活動,他創作的《回娘家》系列作品,獲得“會寧縣人口文化宣傳剪紙二等獎”;2013年被評為首批白銀市民間藝術大師;2018年,作品《雙鳳朝陽》獲得由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桐廬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六屆“神州風韻”全國剪紙邀請賽優秀獎;2019年,《板帘子》獲得由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小康夢想·首屆甘肅剪紙藝術大展”優秀獎,作品《福祿壽喜》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剪刀上的中國風”中國·臨渭·全國剪紙邀請賽中獲得優秀獎。
劉偉,男,出生於白銀市會寧縣大溝鎮通安村,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會寧剪紙”的傳承人。劉偉小時候,受祖奶奶、奶奶、母親以及姐姐的影響,對剪紙格外感興趣,在家裡經常會有大人們在剪紙,劉偉也會像模像樣地跟著剪起來;1983年,到定西衛校工作後,劉偉開始將閒余時間投入到對剪紙藝術的探索與追求上;為了能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會寧剪紙,來熟悉甘肅剪紙,從2000年開始,他在定西特地租了一個店面,並首次系統地將自己的剪紙作品裝裱裝框展示出來。與此同時,他還嘗試將會寧紅色文化、馬家窯彩陶、敦煌壁畫以及書法文化等“甘肅元素”融入創作中,從而受到了許多剪紙愛好者歡迎;2017年和2018年春節,劉偉利用赴美探親的機會,連續兩年參與德克薩斯州華人社團節慶活動,現場給當地華人和國際友人剪紙,受到了好評。
保護措施
1985年7月,會寧剪紙藝人曹秀英的剪紙作品在中國民族文化宮舉辦的《甘肅民間窗花展覽》中展出,並被民族文化宮美術館收藏。
1989年,會寧縣文化館舉辦了四次民間工藝美術展覽,共展出剪紙作品248幅。
1990年8月,甘溝驛鎮農民製作的《迎亞運》、《亞運會在北京》等64幅剪紙作品被北京市亞運村藝術所列為場館的義賣品和饋贈禮品。
1995年,會寧縣甘溝驛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民間剪紙)之鄉”。
2000年,甘溝驛鄉剪紙協會成立。
2001年,會寧縣舉辦了會寧縣第五屆剪紙藝術展。
從2004年起,會寧縣組織開展了民間剪紙普查工作和收集整理工作。
2006年,會寧縣成立了會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在小組領導下,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搶救和保護工作。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會寧縣文化館獲得“剪紙(會寧剪紙)”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剪紙(會寧剪紙)項目保護單位會寧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0年11月6日,剪紙(會寧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偉現場創作的“梅蘭竹菊”“花好月圓”“大夢敦煌”“大哉孔子”“馬家窯彩陶”等剪紙作品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