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祐更化
- 發起人:司馬光,宣仁太后,宋哲宗
- 歷史時間:(1086~1093)
- 事件結果:新黨被全面貶黜
背景
三月一日,高氏垂簾聽政,宣布立神宗第六子趙煦為皇太子。高太后知道大位更迭在即,一方面命侍衛禁止神宗的兄弟雍王趙顥和曹王趙頵出入皇帝的寢殿,一方面暗地讓人按十歲孩子的模樣縫製一件黃袍。
五日,神宗去世,年僅十歲的皇太子趙煦即位,此即宋哲宗。高太后在哲宗即位典禮上向群臣特別表明自己的態度:“子繼父業,其分當然!”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順利地完成了皇位的交接。
元祐黨爭一般指本詞條
元佑黨爭即元祐黨爭,指的是宋哲宗元祐年間(1086~1093年)統治階級內部的黨爭。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是宋哲宗趙煦的第一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九年。...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位於月牙山龍隱岩,宋慶元四年刻,正書,192厘米×147厘米。慶元年間,元祐黨人梁燾的曾孫梁律為靜江府鈐轄,同僚饒祖堯“愛其有前輩風度”,遂將...
黨爭最初因為政見不同而起,後來演變成排除異己的奪權之爭,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病逝,哲宗即位,司馬光執政,幾盡罷新法,史稱元祐更化,在宣仁太后主導下,...
《元祐文人集團與元祐體》里的文化研究,主要著眼於元祐文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從生活的藝術化和藝術的生活化兩方面進行考察。本書在對元祐文人遊山玩水、絲竹宴飲...
元祐(1086年—1094年)是宋哲宗趙煦的第一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九年。由於元祐年間是由反對新政的舊黨當政,因此後來的黨爭中,”元祐“一詞又被用來指稱...
元祐皇后(1073——1131年),宋朝人,孟姓,故又被稱為元祐孟皇后,洺州(今屬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人,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其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並二次於...
在擊逐變法派的同時﹐內部掀起了具有地方色彩的派別鬥爭﹐這就是“蜀洛朔黨爭...宋哲宗元祐年 代表人物 蘇軾、朱光庭﹑劉摯 事件結果 王安石變法失敗 目錄...
元祐更化又稱元祐黨爭,是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在元祐年間(1086~1093)推翻王安石變法的事件。元豐八年(1085)春,宋神宗趙頊病死,其子趙煦(宋哲宗)即位,年僅...
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後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
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後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1] 參考資料 1. 朝中措·清遐台餞別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15-02-15] ...
一、元祐更化 二、從調和到衝突 三、不到中書不是官 四、老成凋謝 五、學士院風波 六、經筵與驅程 七、元祐黨爭 八、一士諤諤 九、試院掄才 十、金蓮燭...
元祐元年(1086年),升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封汲郡公。哲宗時,以元祐黨爭,知隨州,貶秘書監。紹聖四年(1097年),再貶舒州團練副使,循州(今惠州市)安置,至...
元祐黨爭太后垂簾,元祐更化哲宗親政,再掀浪潮帝王藝術家宋徽宗在其位,不謀其政別處開花,光輝燦爛方臘起義漆園誓師,揭竿而起正式稱帝,建號永樂...
黃庭堅的《清明》作於北宋末年的“元祐黨爭”時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變法時,強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從而形成支持王安石變法的“新派”和反對新政的“...
第六章 宋人朋黨觀與北宋的新舊黨爭 一 君子有黨論 二 慶曆新政與慶曆黨爭 三 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探析 四 元祐更化和新舊黨爭的異化 第七章 胡藍黨案與明人...
《邵氏聞見錄》系北宋學者邵伯溫所撰。邵伯溫(1037-1134年)字子文,北宋洛陽(今屬河南)人。元祐中,以薦授大名助教,調潞州長子縣尉。徽宗即位,上書數千言,欲...
第五章元祐新舊黨爭 1.奔赴汝州 2.拜訪王安石 3.翰林學士 4.造福杭州 5.兩次還朝 第六章流放生涯 1.出知定州 2.貶官惠州 3.再貶儋州 第...
著名的石刻有:唐《張浚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宋《元祐黨籍》(目前國內唯一保存完整反映宋代 “ 元祐黨爭 ” 的實物資料)、宋《石曼卿餞葉道卿題名》(現今...
元祐學術與元祐詞壇;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 年第 2 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 年第 4 期元祐黨爭與元祐詞壇;文學評論;2002 年青年學者專號...
由於元祐黨爭而被罷官,居池州。他和兄文仲、弟平仲並蘇軾兄弟,稱元祐年間“二蘇三孔”。絕句寫得很有生活氣息。南宋王違收輯孔氏兄弟詩文合刊為《清江三孔集...
徽宗親政之初,將新黨安惇、蹇序辰除名,放逐章惇,罷免蔡京,而追復舊黨文彥博、王珪、司馬光等三十三名元祐大臣官職,改元建中靖國,意欲調和熙豐與元祐黨爭。...
“不為”——論蘇軾在元祐黨爭中的處境、操守與選擇》(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宋史研究論著目錄索引)、《論蘇軾的為師之道——以李廌為例》、《論蘇軾與陳公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