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是清朝詩人李調元在元宵節時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元宵
- 作者:李調元
- 創作年代:清朝
- 字數:28
《元宵》是清朝詩人李調元在元宵節時創作的一首詩。
元宵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屬於節日食俗。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
元宵節(Lantern Festival),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36]。以古代曆法而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說文解字》記載:“元,為始;宵,為夜。” [27],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名之為“元宵節” ...
鬧元宵(Happiness of 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國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歷史由來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舞龍燈,是元宵節慶典的重要民俗...
《元宵》是明代詩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詩。寫出了農村過元宵節的熱鬧場面。作品原文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
元宵節(九曲黃河燈俗),流行於青海省樂都縣地方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元宵節(九曲黃河燈俗)又稱“九曲黃河燈”“九曲黃河陣”,俗稱“三年兩頭”,已有400餘年的歷史。多流傳於青海省樂都縣崗溝鎮的馬家台、七里...
元宵節(贛南客家唱船習俗)原名“橫寨唱船”,流傳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的傳統民俗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元宵節(贛南客家唱船習俗)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民間求神祭神或接神送神、許願還願的祭祀活動。活動儀式由拜祭神船...
吃元宵,是中國古老的一個傳統節日習俗,意喻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多在元宵節吃,也有當點心吃,一般有多種餡料,其中黑芝麻餡的最為常見,元宵除了一般種類的,還有酒釀小圓子等種類。簡介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來源於雀兒叼啄谷種救活楊樹底下村霍、靳兩姓人的傳說。相傳清嘉慶、道光年間山東德州大旱,大量村民外出逃荒,靳、霍兩姓部分族人陸續遷到懷柔楊樹底下村,他們在此生息繁衍,已有13代。另一種說法則是霍姓從...
元宵節(豫園燈會),上海市松江地區傳統元宵民俗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上海豫園燈會占地5.3公頃,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八,在具有明清兩代南方園林建築風格的古代園林豫園旅遊城舉行。 燈會以正月十三日為上燈日,分“出燈”、...
元宵節(泉州鬧元宵習俗),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泉州鬧元宵習俗還有猜燈謎、“妝人”等文藝活動。踩街古稱“妝人”,其中包括民間民俗表演陣頭、花燈、彩車、南少林武術和各種文藝表演,遇到有人放鞭炮,...
元宵節(楓亭元宵游燈習俗),流行於福建省仙遊縣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楓亭元宵夜遊燈的習俗始於宋代,至明代更是盛況空前,傳承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游燈活動在楓亭集鎮區的下橋、下街、...
元宵燈會是一種中國傳統民俗活動。南朝時期,國都建康(今南京)出現了舉辦傳統元宵燈會的習俗,其盛況為全國之冠。燈會興於唐,盛於宋,明朝時達到頂峰。隋煬帝時期,每逢正月國都洛陽宮城正門端門舉辦燈會,端門燈火盛極一時。中國的元宵...
莆田元宵節 ,以時間跨度長、活動規模大、民眾參與多等特色而聞名,可謂是“十里不同風,一村一習俗”。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結束,堪稱全國最長的元宵節。莆田的元宵在參與者的智慧及在地淳樸民風的影響下,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節(永昌縣卍字燈俗),甘肅省永昌縣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永昌縣卍字燈俗主要流傳於甘肅省永昌縣紅山窯鄉毛卜喇村,其起源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布陣時,桿與桿之間按圖譜用幕布遮蔽,觀燈者按特定路線行進,...
元宵節(馬尾-馬祖元宵節俗),流行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元宵節(馬尾-馬祖元宵節俗)歷史悠久,福建省福州市的馬尾區與彼岸的馬祖列島,兩岸人民自古以來便有春節期間互相送花燈、鬧花燈的民間風俗...
元宵節(蔚縣拜燈山習俗),河北省蔚縣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蔚縣拜燈山習俗是民間社火活動的一個種類,流傳於河北省蔚縣宋家莊鎮上蘇莊村。它起源於明嘉靖年間,活動時間為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舉辦地點為蔚縣上蘇莊...
元宵 《元宵》是清朝詩人李調元在元宵節時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元宵 清·李調元 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盡散,孤燈猶喚賣糖圓。
元宵節(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福建省連城縣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客家是漢民族一個特殊的支系,中古以前,客家先民大多居住在北方中原地區,由於戰亂等原因,從西晉開始,客家先民先後五次南遷。在南遷過程中,客家人不僅...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天在潮汕,有各種具有潮汕特色的民俗活動。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官、地官、人官),以正月十五為天官當令,稱上元節,祈望天官賜福。潮汕各地元宵風俗活動內容大都有吊花燈,游花燈,...
元宵節(柳林盤子會),山西省柳林縣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柳林盤子會又稱“天官會會”“小子會會”,是流行於山西省柳林縣城及城郊穆村一帶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柳林盤子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唐玄宗開元年間,於明末清初形成...
元宵節(璦琿上元節),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元宵節(璦琿上元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是Ⅹ-71。歷史淵源 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前童元宵行會),浙江省寧海縣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前童元宵行會是一種古老的民間遊藝活動,據前童《塔山童氏族譜》記載,前童元宵行會始於明中葉,盛於明末清初,主要以鳴群鑼、抬鼓亭、放銃花等方式來...
元宵節(九曲黃河陣燈俗),北京市密雲縣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史料記載,九曲黃河陣燈俗自唐代就已興起,流傳於甘肅、陝西、山西等黃河沿岸地區。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和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密雲共移來山西移民...
元宵節(河上龍燈勝會),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河上龍燈勝會的儀式程式主要包括開光大典、出燈、鬧元宵、化燈四個過程。正月十二為“起燈日”,即龍燈起引之日,正月十五元宵節為舞龍高潮,正月...
元宵節(閩台東石燈俗),福建省晉江市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東石數宮燈活動從農曆正月十三開始,為期三天。閩台兩東石上一年新結婚的新郎都要把新娘陪嫁的宮燈掛到三公宮內。元宵午夜時分,眾新郎官齊集三公宮。一盞...
元宵節(舞火籃),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的民俗,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2年2月21日,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申報的元宵節(舞火籃)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X-48)。歷史淵源 舞火籃...
湯圓,別稱“湯糰”“浮元子”,是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一種嚮往和期盼。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的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所興起的一種新奇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