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介紹,歷史背景,民俗項目,菩薩巡遊,跳儺火,僮身舞,跳棕轎,皂隸舞,車鼓隊,游燈,請戲,溝邊儺舞,十番八樂,地方看點,湄洲島,南日島,芳山村,文化遺產,打砂花,點燭山,蔗塔,紅桔塔,廟宇結構,專家解析,文化價值,文獻記載,特製記錄,
民俗介紹
莆田元宵節民俗活動從農曆正月初六開始到正月廿九結束,堪稱全國最長的元宵節。
莆田元宵節以時間跨度長、活動規模大、民眾參與多等特色而聞名,可謂是“十里不同風,一村一習俗”,吸引國內外媒體聚焦。除了
中央電視台關注外,2015年3月3日起,白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也深入到莆田鄉村,進行為期4天的“莆田元宵”拍攝活動。
莆田人鬧元宵主要以菩薩巡遊為主:古時候,這裡的每個行政村都建有一個社,供奉的社公被稱為“尊主明王”;而每個行政村下轄的自然村則叫做“境”,各境亦有著各自的守護神。莆田的元宵正是發軔於封建時代的迷信活動,並在參與者的智慧及在地淳樸民風的影響下,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民俗文化。根據規格大小,它可分為“元宵”和“總元宵”:前者即各境居民抬出神只繞境出遊;等各自忙活完畢,再聯合起來大鬧一次,即是“總元宵”。
歷史背景
自明永樂八年(1410年)倭寇進犯平海,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繼光大破倭寇於仙遊城下,莆田100多年屢遭倭患。所以,莆田地區如此長、如此豐富的元宵形式,還有一說是與長期抗倭有關。這個村有最無畏勇猛的“跳火堆”,是鼓勵大家更勇敢一些;而那個村“菩薩爬高梯”,則是先前抗倭望風的遺留,這些都展示了莆田人民不畏強暴、抗禦外侮、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俗項目
爬刀梯、跳儺火、打鐵球、擺棕轎、大游燈、打砂花、皂隸舞、“紅盤”出遊、“跑廿六”、點燭山等民俗表演
菩薩巡遊
莆田鬧元宵主要以菩薩巡遊為主。莆田的每個行政村都建有一個社,供奉的社公被稱為“尊主明王”;而每個行政村下轄的自然村則叫做“境”,各境亦有著各自的守護神。
“
接行儺”即為鄉民們抬菩薩像行儺。行儺隊伍繞境一周,當隊伍經過時,設香案、燃燭焚香、放鞭炮、燒柴草、化“
貢銀”,祈求全年平安如意。
跳儺火
莆田元宵“跳火”是莆田本地很多地方的一種傳統習俗,但同為“跳火”卻形式不一,有的地方是跳枯草堆,有的地方是繞火跑,有的是踩木塊等,這也讓很多外地來的攝影家驚訝不已。
其中極具特色的就是農曆正月十七正午涵江區梧塘鎮松東村現場進行赤腳“踩火”的表演,俗稱“跳儺火”。選年青力壯的男性赤腳抬著社神座轎越火而過,村民用這樣的方式慶祝新一年的到來,也表達祈福驅邪、家家戶戶興旺發達的願望,同時也展現了當地人勇敢、不懼苦難的精神。
僮身舞
僮身也叫僮主,就是村民口中“
菩薩上身”的少數人,是打鐵球的表演者。 “僮身”以20~50歲的未婚男性為主。
下江頭坐刀轎打鐵球是福建省莆田民間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
僮身,意即神靈“附體”——究竟附體與否,都在其次,關鍵是這其間的神聖嫁接,讓凡人與信仰之間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也讓彌足珍貴的敬畏之心得到了清洗。在人們不再輕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年代,“陰陽燮理,善惡有報”的價值觀也一度受到衝擊,至奸至惡大行其道,僮身的角色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進行了規避和勸誡。在涵江的不少地方,都有著僮身“吃花”的習俗:被選中的僮身赤裸著上半身,任憑一支支焰火噴射在他們身上,最終也都毫髮無傷。白塘與黃石兩鎮交界的鎮前、下江頭等地,曾是戚繼光福建抗倭三大戰役之一的林墩古戰場舊址,當地的元宵習俗至今還保留著當年戚家軍為鼓勵民眾習武抗倭而興起的僮身“
打鐵球”節目:僮身們被請上刀轎,揮舞著一到多個消毒後的流星尖釘錘,錘面不住敲打後背數百次,儘管鮮血淋漓也面不改色。在正月十九的莆禧千戶所古城,來自城隍廟的僮身徒手攀上一架足有四五層樓高的刀梯,最後坐在最頂端的那條刀刃上,往下方的圍觀民眾拋灑銅錢,賜予祥瑞;異曲同工的還有,在個別年份的正月十七,位於三江口的鰲山雁陣宮每六年都將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爬刀梯活動,身著不同顏色法服的僮身們一律由青壯男子扮演,他們或翻滾騰挪,或緣梯直上,在由刀刃拼成的狹窄的階梯之間變換各種身姿,直至到達梯頂,替神靈巡安遠處的海面……
代表性:涵江區白塘鎮鎮前村、黃石下江頭村、拱辰街道七步村
跳棕轎
“
跳棕轎”(
棕轎舞)又稱
擺棕轎,是莆田一種特有的民俗舞蹈,在莆田各村鎮廣泛開展。每對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寬30多厘米的竹製或木製四人小轎,排成好長的隊伍在廣場,沿街或庭院大坪上進行,表演時街、場院,燃起篝火,一隊年輕力壯的男性表演者身著各色統一服裝腰扎布帶,個個英姿煥發,抬著棕轎、踏著節奏,繞著篝火游舞,人們一個接一個竄過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躍。周而復始,直到火熄而止,以祈盼新的一年更加紅紅火火。
皂隸舞
”
皂隸舞”是莆田境內每年度的元宵節出遊和游燈中作為迎接神駕的儀仗和娛神娛人的民間舞蹈,其淵源從西漢時期的“儺舞”演變而來。所以“皂隸舞”也俗稱“鄉人儺”,在莆仙戲傳統劇目演出中保留著這種舞蹈的基本樣式。“皂隸舞”在當地的遊行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皂隸舞參演人員各司其職,分旗牌官、皂隸、伴奏和八班等。其中4名皂隸頭戴金色紙花、著草鞋、戴面具,分別裝扮成黑、紅、綠、蘭面皂隸,各執一塊皂隸板。舞蹈基本動作有“盤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擺”等,表演時伴隨鑼鼓樂聲和吶喊聲,節奏幹練、粗狂威武,頗有氣勢。
車鼓隊
莆田元宵節基本上是各種形式上的祭神活動和民間廟會,形式之隆重甚於春節。在這漫長的元宵節慶祝過程中,都離不開一種民間的儀仗隊——車鼓表演。
莆田車鼓主要以一面一米左右直徑的牛皮大鼓為主器。由手推車載或由四人肩扛,主鼓手掄鼓棰奮力敲擊,聲動天地。另有十六到三十人不等的鐃鈸隊,各持一副大鈸,按鼓點敲擊,並按一定的組合和舞蹈動作,進行花樣表演,還有一面銅鑼點花記節奏快慢,另有數柄羅傘在佇列中穿插表演,以增加形式上的舞蹈美。
游燈
游燈是莆田元宵節期間民俗娛樂活動,始於宋代,迄今已有千年。元宵游燈的本質特徵是娛神娛人,驅邪迎祥,祈求風調雨順,國富民康;並通過游燈活動,濃郁鄉親,同娛同樂,增進團結。2008年6月,
楓亭游燈習俗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請戲
元宵期間,莆田市950來個村,幾乎村村都請來了
莆仙戲劇團演出。
元宵節是莆田民間一個重大節日,盛況甚至超過了春節,且持續的時間相當長。莆田最早的村從正月初六就開始鬧元宵,最遲的二月初三才過元宵。每個村過元宵必請來莆仙戲劇團演出,有的村連續演出三天的莆仙戲且下午、晚上兩場必有演出。由於各個村鬧元宵的時間不同,所以莆田市內的3個專業劇團和120個民間劇團還是應付得來。
溝邊儺舞
溝邊儺舞流傳於
莆田地域的溝邊儺舞(俗稱十惡舞),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儺儀式中的民間舞蹈部份。這種古老的儺舞之花,主要體現在儺表演儀式中,舞者戴著猙獰面具或繪畫詭異面譜,拿著武器、奔騰跳躍、舞姿激烈詭黠,氣氛神秘威嚴,藉助神靈的威力,降魔鎮惡,驅除旱、澇、火、蟲等自然災害及瘟疫疾病等災害,經代代民間藝人沿承,不斷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它被作為驅邪納福、保境安民的一種儀式傳承、延續至今,成為我市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
十番八樂
“
十音八樂”既是民間說唱曲種,又是器樂演奏的樂種。十音的曲牌大部分來自莆仙戲的唱腔曲牌,八樂則是鼓吹樂的一種,“十音八樂”在莆田流傳很廣,每個村莊都有一至兩支甚至更多的“十音八樂”隊,成為活躍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力量。“十音八樂”既有北方音樂的粗獷,又有南方絲竹的文雅,結合韻味悠遠的配唱,為廣大社區、鄉村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氣氛。
莆田元宵夜或村裡的社廟神誕,都要設筵慶祭,請“十番隊”來演奏。所邀的“十番隊”自晚上八九點至十二點,都可到筵前吹奏幾曲。
地方看點
湄洲島
“海上女神”媽祖的祖廟在湄洲島,自然,正月元宵節湄洲島上巡遊的菩薩神仙就是祖廟裡的媽祖金身。在湄洲島所有宮廟裡,只有上林宮和上英宮有資格抬媽祖的金身巡遊。每年農曆正月十一開始,上林宮所在的石後村將媽祖金身接至本村開始巡遊,農曆正月十二送至祖廟後再由上英宮所在的東蔡村接手繼續巡遊直至農曆正月十五再送回祖廟。
南日島
南日島的浮葉村本身很特別,據說該村的村民祖上是由泉州的惠安移民至此,所以,浮葉村的方言是閩南語和莆仙語。作為海島上的漁村,元宵節的慶典活動自然跟大海有關,因此,浮葉村的農曆正月十八元宵節巡遊,很重要的活動就是由十幾個年輕人抬著供奉有神靈的轎子沖向大海。
芳山村
芳山村位於涵江區,舊時涵江鎮是福建四大鎮之一。每年的農曆正月會由菩薩神靈來挑選一個日子過元宵節,屆時,在村裡的昭靈宮會舉行各種祭拜活動,其中,菩薩神靈附身的乩童會進行“吃花”活動。所謂“吃花”其實是“沖花”的誇張形容,將赤膊的乩童抬到放著的煙花上,任由煙花擊打,稱為“沖”。
文化遺產
打砂花
打砂花是莆田市新度鎮錦墩村每逢正月初九玉皇誕和元宵節上演的一場民俗表演,打砂花的技藝從明中葉一直流傳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自古就有“火樹金花不夜天”的讚譽,於2011年11月被評為省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點燭山
“
元宵燭山”是一種傳統的民俗文化與靜態民間藝術的揉合體,其源遠溯明中葉之前,傳承迄今500餘年。每年的正月二十九被稱為“尾晚”,文峰天后宮“元宵燭山”在宮門前擺置,供廣大媽祖信眾祈福,討個吉利。燭山分木製和鐵制二種,每座長度3.23米,象徵媽祖二月廿三日出生;底座0.99米,寓意媽祖於九月初九日羽化升天;計5層,層高20公分,總高度1.99米,為“久久之意”。
蔗塔
媽祖蔗塔,又稱
延寧蔗塔。即用甘蔗切成蔗節,搭疊成空心燈塔。塔身淨高4.2米,加上底座的八角形紅漆木果盒,總高5.3米。塔身全部用蔗節搭疊,選糖分高、質地硬的甘蔗,用特製軋刀把甘蔗切成1厘米、1.2厘米、1.5厘米3種高度蔗節,再小心壘起,蔗節搭至天井頂一般是360層左右,整個媽祖蔗塔要使用175公斤左右新鮮甘蔗。
在每年正月十六,涵江的延寧宮都要壘起一座三米多高的八角形蔗塔:村民們在將甘蔗去皮後,又進一步將其削成上萬塊厚度僅有一至兩厘米的蔗塊,然後自下而上逐層堆砌;塔中還會間雜一些被染成紅色的蔗塊,當大功告成,這些紅色蔗塊就會呈現出“上元祈福”的字樣。通常這項浩繁的工程要花耗至少兩天時間,如今,“”這一瀕臨失傳的民間工藝已被收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紅桔塔
黃石江東村的浦口宮,每年元宵浦口宮都會壘起
紅桔塔,這別出心裁的紅桔塔,好比一朵瑰麗的民俗奇葩,驅使大量外鄉人慕名而來。
“紅桔塔”是當地村民紀念梅妃而製作的祭祀“果龕”,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一種源於唐代的民間民俗工藝祭品。每座桔塔高低不同,總計15座桔塔,代表清嘉慶十三年重建浦口宮時的十三社和近年新增的兩社。每年疊好“紅桔塔”後,都要在塔尖貼上“三春”,並鳴炮慶賀。“紅桔塔”工藝獨特,歷史悠久,是莆田民間寶貴的民俗文化財富,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廟宇結構
在莆田幾乎所有的廟宇內的壁畫的內容也多為
班伯、皂隸和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等形象。是中國封建司法與神話迷信結合的產物,將其從牆壁上請入人身,以重溫一些早已佚失的儀式,便是儺舞:其中班伯因數量有八個,又稱“八班”,手持各式刑具,負責站堂,山呼“威武”,令人聯想起古代的衙役;皂隸是捕快的化身,共有四人,一律身著黑色公服,頭戴猙獰面具,鬼臉朝上,出遊時會捧著一方兩面分別印有“進香”和“參謁”字樣的神牌,相互配合,輪流完成相應的肢體動作;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等鬼卒則充當起禁衛軍的角色,手持各種兵器,面塗臉譜,人數眾多,肩負著驅邪和巡瘟的職責,被稱為“十刑”或“十禁”。三種角色個性明顯,分工明確,共同守護著一方水土的安寧。
專家解析
《莆田市志》記載:“元宵節以正月十五日這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為元宵正日。”林洪國、林成彬認為,莆田元宵從正月初六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正月廿九,最後一晚為市區文峰宮的“尾晚燈”。元宵後,以“頭牙”為界限,進入春耕季節,莆田人才開始新一年真正的忙碌。莆田鬧元宵之所以持續時間這么長,是因為從正月初六開始到正月結束,莆田人處於農閒季節;莆田各社(宮)信仰的神有87尊,每尊神輪流巡安布福,經過千百年的演繹,形成了全國最具特色、跨越時間最長、活動規模龐大、參與人數眾多的“狂歡節”。
莆田元宵之所以比全國正月十五元宵提前9天,從正月初六就開始,是因為東莊、南日島、黃瓜島等沿海村民提前鬧元宵了要出海捕魚,開啟新一年的忙碌。荔城區黃石鎮下江頭村的元宵在農曆二月初二,是個例外。下江頭是歷史上抗倭的主戰場,抗倭歷史對其影響最為深刻。以前,該村二月初二才“做大歲”,這個習俗在明嘉靖時期,還被保留10年之久。由於二月份要忙著備耕,後來把“做大歲”移到正月初四,與莆田其他地方“做大歲”同步。而鬧元宵定在二月初二,是為了紀念先人,不忘歷史。
莆田民間流傳一句話,“鬧元宵文峰宮起,文峰宮止”。林洪國解釋說,正月十一文峰宮鬧元宵,俗稱“小元宵”。由於文峰宮古時就處在行政中心區域,附近就是官衙,在歷史上具有特殊的官方地位,因此官方參與的元宵活動被視為鬧元宵開始。“文峰宮止”是因為文峰宮舉行的“尾晚燈”活動,被當作元宵結束的“總元宵”。
莆田元宵分鬧元宵、請元宵。鬧是元宵的核心內容,也是莆田民間藝術的集中展示。古代鬧元宵流傳下來的民間舞蹈有30多種,如舞龍、舞獅、擺棕轎等。現在全市1000多支十音八樂隊伍,都會在鬧元宵中大顯身手。燈藝表演堪稱一絕,楓亭的菜頭燈從宋代流傳至今,華亭的游蛇燈從明朝傳承下來。鬧燈、掛燈、游燈等都有“添丁”寓意。請元宵與莆田地域文化形成有關。中原人南遷入閩,帶來了中原文化。剛遷入一般按族而居,慢慢形成了特有的姓氏文化,在元宵活動中表現尤為明顯。如陳姓家族鬧元宵,會邀請族外的人一起參加,享受歡樂、共慶佳節。通過請元宵,加強交流,增進感情,促進族與族、村落與村落的和諧,推動社會的融入協調發展。輪流請元宵也是造就莆田元宵成為全世界最長節日的一個重要原因。
莆仙各地開展的特色濃郁的元宵民俗活動,是莆田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其中“楓亭元宵游燈習俗”、“新度錦墩打砂花”、涵江延寧宮蔗塔、仙遊楓亭麒山宮皂隸舞和“打鐵球”等民俗活動已分別被列入國家、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莆田元宵以主題文化來分,可以分為媽祖文化、歷史文化、抗倭文化。其中,以媽祖文化為主題的,代表有媽祖祖廟、文峰宮;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代表有楓亭鎮;以抗倭文化為主題的,代表有黃石下江頭。
正月元宵活動結束後,在農曆二三月,各地還有出遊活動。這些出遊活動是否屬於元宵活動?林洪國說,出遊不能簡單地歸屬元宵,元宵之後的出遊是老百姓紀念一些次要神靈誕辰日、升天日的一種活動。林成彬補充道,在元宵舉行的游燈等活動,也被稱作“出遊”,此“出遊”是元宵的一部分,所以要區分來看。
文化價值
莆田元宵節,對莆田人來說是一次盛會,亦是一次精神的歸宿。元宵活動用擺棕轎等原始古樸的舞姿、獨具特色的服飾等,以充滿生活氣息的形式表現出來,不斷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和專家、學者前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游燈、挑紅盤、換貴等場面,溫馨而熱鬧,這是對“鄉愁”的深刻演繹。鬧元宵讓“鄉愁”成為每個莆田兒女心中具體的、鮮活的畫面,並且牢牢定格在記憶深處,世世代代相傳。
文獻記載
《莆田市志》卷四十一民俗第三節記載:元宵節在莆仙相當熱鬧,雖然莆仙各地鬧元宵的時間、內容、形式不完全一致,但均體現“以神為主,神民同樂”的基調,農村尤為突出。
莆仙城區元宵節以大型的民眾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輔以里社行儺。主要是
舞龍燈、耍獅子、弄九鯉、車鼓隊、十音八樂、迎神儀仗隊、馬隊、妝架等盛大隊伍。在元宵期中,鑼鼓喧天,樂聲悠揚,穿街走巷,把歡樂送給民眾。有的還把龍燈、獅子接到家門口表演,祈求新春吉祥如意,財源像龍燈、獅子翻騰跳躍,滾滾而來。農村元宵節,境內從正月初十至二十日,各村(過去叫“境”)各宗族圍繞各自的村社鬧元宵,為期一般3天,有的還聯合鬧元宵。以行儺迎神為主,伴隨盛大的游燈活動。
城區元宵行儺以十五、十六兩夜為多,故稱這兩夜為“元宵心”。一般都不演戲,由里社首老捧出社爐繞境,各戶或迎接入廳堂,進香拜祝,俗稱“接行儺”,或在門口焚香叩拜,俗稱“爐紙”。在社爐繞境的同時,行儺的執事以木雕的“社媽”1尊,頭上插滿鮮花,向各戶“散花”,婦女祈子者,虔誠地從“社媽”頭上取下一花插在自己的頭上,名為“請花”。
元宵夜,各戶都煮糖食點心,全家共吃,並饗行儺執事。有的里社除了舉行“行儺”之外,還在里社廣場上燒火堆跳棕轎,選年輕力壯的男性抬著社神座轎越火而過,往返跳至火熄,俗稱“
跳儺火”。涵江各里社慶祝元宵,一般是分兩次舉行,第一次是“行儺”,各戶都在門口焚香燒火叩拜,不像城區接入廳堂,而在當夜各戶煮麵、湯點共食。第二次是“行儺”後一二夜,一般都演戲酬神,並放焰火助興,或扮僮身跳火祈平安等。農村中慶祝元宵,普遍演戲酬神,並在“行儺”之外,穿插放焰火、跳(擺)棕轎,扮僮身踏、坐刀轎、擲鐵球和扮神像出巡等各種活動,有的只是單項,有的兼有幾種。仙遊楓亭慶元宵舉行大規模的游燈,在閩中獨具特色。
《游洋志》(又名《福建興化縣誌》)風俗志里對上元(即元宵)也有記載:各鄉輪立福首,率社眾盛飭旗鼓儀從,以迎里祠。各家仍設酒香燭候迎,會宴而去。周而設醮於里社之中,以祈景福。
《莆田傳統文化概論》中記載,元宵期間,莆田各地均舉行各類民間文藝活動,如舞龍、舞獅、舞九鯉、妝閣、“春江遊船”舞、“燈棚”等。
特製記錄
白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
該攝製組將把在莆拍攝的特色元宵活動融入紀錄片《中國年》,以“中國人過春節”為主題,並通過白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播出,向白俄羅斯以及世界俄語地區傳播“中國年”和中國文化。
央視七套《鄉土》欄目
《鄉土》欄目於2007年1月1日開播,是央視七套唯一一檔文化欄目,節目以專題片形式呈現,由演播室主持人串場和外景拍攝兩部分構成。本期《鄉土》元宵特別節目是把莆田市作為全國範圍獨具特色的五個元宵習俗之一播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