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舞火籃),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的民俗,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2年2月21日,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申報的元宵節(舞火籃)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X-4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宵節(舞火籃)
- 非遺編號:X-48
- 批准時間:2012年2月21日
- 申報地區: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
- 非遺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元宵節(舞火籃),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的民俗,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2年2月21日,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申報的元宵節(舞火籃)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X-48)。
元宵節(舞火籃),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的民俗,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2年2月21日,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申報的元宵節(舞火籃)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X-48)。歷史淵源...
舞火籃是新興縣太平社墟村歷久不衰的鬧元宵傳統項目,相傳源於唐代建村時村民舞火勞以驅邪氣的習俗,至明清時期逐漸演化為舞火勞慶賀下元的民俗慶典活動,數百年來一直未曾中斷。民俗介紹 新興人以農曆二月初十為“下元”,當晚各坊舉行上燈、擺醮、舞火籃等儀式慶賀。是日,各坊祠堂、禮堂內擺滿富有民間特色的...
每年正月十四晚上舉行的大型民俗表演踩街活動,則重點表現兩岸兩地的民間民俗,如“肩頭坪”“拍錢套”“孩兒弟”(大頭娃娃舞)。每次的民俗文化節活動的隊伍,都綿延好幾里路長。農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當日,也是全馬祖最多宮廟擺暝的一天。一早,各宮廟人員忙進忙出,為的就是待會的迎神繞境、擺暝祭典。與前...
據《民國德清縣新志》卷二《風俗》記載,正月“燈節,自一月十三日曰‘上燈’起,至一月十八日曰‘落燈’止。鄉農制各色紙燈為龍馬獅魚花籃之形赴市競賽,迎之者須燃花炮並贈錢物以為酬”。而元宵之夜,市井“徹夜觀燈”,熱鬧非凡。其中,“赴市競賽”的各村鄉農爭奇鬥豔,扎龍調舞、各色花燈與花轎台閣;...
杭州錢鏐研究會會長錢法成、馬來西亞拿督斯理錢豐良及各地錢王后裔代表上禮香,獻花籃,行禮,誦祭文,齊唱《錢王頌》,獻祭舞《錢王射潮》,恭讀《錢氏家訓》,敬香,鐘鼓聲與吟誦齊聞湖山。“元宵錢王祭”活動吸引了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錢氏後裔參加,同時來自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錢氏後裔也積極地...
雙溪元宵燈會以鐵枝表演為主體,同時還有舞龍、舞獅、花燈、鼓亭音樂等表演,遊行隊伍聲勢浩大,前呼後擁,觀者如潮。過去雙溪民間的鐵枝表演一般在節日、慶典、神誕、廟會時舉行,現在多數地方將表演日期固定在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日。2008年6月7日,抬閣(芯子、鐵枝、飄色)(屏南雙溪鐵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
間隔用木棍作一固定節柄,便於手持揮舞。中插點燃蠟燭。建國後,也有用手電筒代蠟燭的,特別是兩隻龍眼安裝兩個小燈泡,閃光發亮,活靈活現。玩龍燈一般在元宵節的夜晚。進行中,前有一些對稱的燈籠作為儀仗,先導開道,有鑼鼓伴奏助威,龍燈在後表演出各種動作,如出海騰雲、靜臥待飛等。舞龍燈者精神抖擻,雖然數九...
“放燒火”在通東地區又稱“放草火”,是農村的古老習俗,又名照田財(招財)。“放燒火”的“燒”字,另一種說法是有寫成哨子的“哨”,叫“放哨火”,據說這和明朝嘉靖年間南通人民抵抗倭寇侵略有關。有一年“元宵”,倭寇進犯通城。沿海的老百姓事先就準備好了火把,倭寇前腳一上岸,老百姓後腳就把他們...
除每年元宵花燈節外,五月端午節和各路菩薩聖誕的游壠、游段和遊街等,也會組織舞燈活動,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用燈彩系用各色紙張和竹蔑,經編、扎、畫、剪、貼精製而成,有龍燈、獅燈、茶籃燈、鯉魚燈、船燈、板橋燈等幾十種,形象逼真、色彩艷麗。賴公廟會 賴公廟會在會昌民間流傳甚廣...
游火巷是澄海隆都鎮的元宵節民俗。活動開始前,各家都在村中要道上,用乾稻草束像架槍枝那樣圍起一個個草架,各家的草架連成一排,婦女們擎著香火站在自家的草架後面守候。先是祖祠前面廣場的潮劇演出開始,鑼鼓聲招來四面八方的人群。人們用長竿挑著各種式樣的燈籠逐漸集中在這裡。待拜過祖祠後,遊行開始,...
放煙火是中國民間古老的節日民俗活動。以火藥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起初,是專供貴族豪富爭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煙火製作技術有了新的發展,逐漸成為節日的禮品。每逢春節、元宵節以及其它重大活動,都要施放煙火助興。煙火介紹 我國的煙火名目繁多,花色品種頗雜,菊花型是人們最為喜愛的花型。煙火射入高空後,...
元宵節簡介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
杏莊村的抬閣“舞麒麟”始於明代,麒麟是祥瑞的象徵,“舞麒麟”是元宵節傳統表演項目,由男孩分別扮作狀元、財神、魁星、宰相、探花等站在大人的肩上,根據鑼鼓的節奏,走碎步,跑圓場。它表達了人們祈祝新年風調雨順,百姓幸福安康,熱情歌頌了當今的太平盛世、國泰民安。如此多的抬閣驚眸奪目,正體現了天台山文化...
龍舞(埔寨火龍),廣東省豐順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埔寨火龍是粵東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埔寨火龍是廣東省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傳統活動內容,據《豐順縣誌》記載,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俗。每逢新春佳節,埔寨鎮村民便會出錢出力製作火龍,並於元宵之夜在埔寨的龍身...
福壽燈,傳統民間燈舞。流傳於青州一帶。元宵節期間演出。表現的是南極老壽星率眾仙童游山賞景的內容。演出載歌載舞。先由十二仙童表演花籃舞,再由老壽星表演單人舞。然後,兩組旱船起動,一組白蛇坐船,青蛇搖櫓,演唱《白蛇傳》;一組桂英坐船,蕭恩搖櫓,演唱《打漁殺家》。同時,雙蝶起舞。場面有走四花、...
宋朝的"架子煙火"或"盆景煙花",已具相當規模。每逢元宵佳節,達官巨賈競相比美。從掌燈後不久直至更殘漏盡。詞人辛棄疾曾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詞句,便是對它生動而形象的描寫。禮花,或稱禮花炮,從前叫它西洋菸火。它是在清朝時由西歐返入。它的發展與化學工業、冶金工業密切相關。隨著科學...
浦江燈會是一種民俗文化活動。燈會全省各地均有,以浦江燈會較有名氣。每年元宵夜,浦江城鄉家家戶戶懸燈於廳堂、街道檐口門樓,這些燈有玻璃、木雕、竹絲、珠串、羊皮、綾羅、剪紙、針刺等,工藝製作精細。正月十五元宵節,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傳承和發展 盛大的燈會有幾萬人參加迎...
元宵前夕,多數人家在居家、店鋪門口懸掛花燈或大紅燈,烘托喜慶氣氛。生男孩之家,製作或購買花燈,掛到寺廟、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還要宰殺一隻公雞、加一籃白粿敬祖。送燈:有年內出嫁的女兒,娘家在節前要買繡球燈或蓮花燈一對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對嫁後未生男孩的,娘家習慣贈予...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又稱燈節。燈節之夜除懸掛瑰麗多彩的彩燈外,還要表演各種以燈為道具的民間舞蹈,如龍燈、荷花燈、雲燈等,這些舞蹈統稱燈舞。燈節始於漢代。隋唐以後燈節上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歌舞活動。歷史上有許多關於燈舞的描述和記載,如宋代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
雲彩燈舞是山西靈丘縣的一種傳統歌舞藝術形式,流傳在靈丘縣大澗村一帶。每逢正月十五鬧元宵,人們就走上街頭,手持雲彩燈翩翩起舞,以示歡慶,並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後來,經過眾多地方民間藝人的加工,“雲彩燈舞”在音樂、表演形式、服飾,以及彩燈的製作、彩繪等方面不斷有所創新,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燈舞...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下洋鎮,中川元宵節迎花燈,是著名僑鄉下洋一年中最重大的民俗文娛活動。20世紀80年代,福建電視台多次拍攝、播放此民俗盛況。中川製作花燈的技藝,相傳是清代從蘇杭一帶學來的。花燈主要有製作工藝較複雜的蓮燈和製作較簡單的艾菜燈、竹篙燈。在客家話中“迎燈”與“迎丁”諧音,含有期望人丁...
每年是年初四“出龍”一直玩到,元宵節“散龍”。基本特徵 三節龍的音樂伴奏充滿節日的歡樂氣氛,伴奏音樂隨著舞龍的變化,不斷換音樂、曲牌,起了烘托氣氛作用,伴奏樂器是兩支鎖吶,打擊樂有小鼓、大鑼、鈸、小鑼等。吹奏的曲牌有“拜將台”、“朝陽歌”、“巴山”等音樂充滿著濃厚的鄉土風味。“三節龍”分...
另一支追求的是藝術價值,這一支的起源不遲於明朝,據說唐朝已有觀燈,鬧元宵的活動,其中“睇燈”一折就說“三街六巷好燈棚”,可見其時,潮州花燈已很盛行且已有了一定的藝術造詣。清嘉慶《澄海縣城志》引舊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游、放花爆、打鞦韆,歌聲達旦。”又說:“今俗無夜,各祠廟...
為顯示各家的財富,每年於元宵節各請數班藝人,組織花燈會斗演。這年,周洪兩家從正月十三日就開始比著出花燈以爭高下。只見周家出茶傘:劉二組趕會,洪家就出花車,花二嫂走娘家,周家出花船唱情,洪家就出以划船賣俏,周家又出叉群舞,洪家就出大頭和尚度柳翠,周家出五能上能下破曹,洪家就出騎驢薦...
在元朝統治的幾十年時光中,人們儘管傳承了以往元宵節俗的一些習慣,但是重大節日張燈、觀燈的娛樂活動卻受到官府的限制。明代是秦淮燈彩得到最大發展的時期。朱元璋為營造盛世圖景,竭力提倡元宵燈節這一盛事。他將每年元宵節張燈的時間延長至十夜,明洪武五年(1372)元宵節,他又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萬盞水燈,舞龍燈...
燈節來源於原始祭祀。人類早期對火十分崇拜,認為火能帶來吉祥和歡樂,火能驅邪消災。宗教興起後對火和上元節又有各種說法。道教說節屆上元,九天賜福;佛教說燃燈千盞意味著佛光普照。所以,久而久之,元宵節玩燈成了十分盛大的活動。元宵節上的燈舞,璀璨奪目,奇巧多姿。從內容上看有模擬動物形象的龍燈、魚燈、...
燈騎,中國漢族民間舞蹈,流行於全國各地。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又稱燈節。燈節之夜除懸掛瑰麗多彩的彩燈外,還要表演各種以燈為道具的民間舞蹈,如龍燈、荷花燈、雲燈等,這些舞蹈統稱燈舞。歷史沿革 燈節始於漢代。隋唐以後燈節上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歌舞活動。歷史上有許多關於燈舞的描述和記載,如宋代...
燈火節(2007-07-11) 我愛黑澀會-誰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美眉 鬼鬼提到家中寵物狗在燈火節逝去,鬼鬼想表示的日子是元宵節。便當菜(2007-08-15)大小愛吃 主持人詢問鬼鬼要製作何種菜餚,回答便當菜,表達便當一格一格里的菜。不要亂講話就不會瞎掉 我只是打個比方,雖然這個比方不是那么恰當 我的屁股故障了拉...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肥東洋蛇燈已成為大邵村居民歡慶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主要活動 活動流程 肥東洋蛇燈表演有一套嚴格的程式,即:扎燈、出燈、金蛇狂舞、收燈。(1)扎燈 肥東洋蛇燈製作工藝複雜,有一整套綁、扎、鑿、勾、翹、壓、襯的方法,通過老藝人的口傳身授加以傳承。製作洋蛇燈的原材料主要有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