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起源
南通年三十的“煨百蟲”和正月十五的“放燒火”,都是來自遠古時代先民對火神和火的崇拜,《後漢書》上就有用火把驅疫打鬼的記載,是慢慢才演變成了後來的火把節。根據專家考證,從漢代的拿火炬驅疫到唐宋的元宵燈節,中間還顯然存在了一個火把節的發展階段。在《當代人與民俗》這本書上還特別有這樣一段話:“時至今日,在江蘇南通地區仍有放燒火的習俗。可見,少數民族有火把節,漢族地區也存在火把節的遺風。”也就是說,南通民間的放燒火,實際上就是漢民族的火把節。
得名由來
“放燒火”在
通東地區又稱“放草火”,是農村的古老習俗,又名照田財(招財)。“放燒火”的“燒”字,另一種說法是有寫成哨子的“哨”,叫“放哨火”,據說這和明朝嘉靖年間南通人民抵抗倭寇侵略有關。
有一年“元宵”,倭寇進犯通城。沿海的老百姓事先就準備好了火把,倭寇前腳一上岸,老百姓後腳就把他們坐的船燒掉了,斷了他們的後路。倭子沒得退路了,只好四處亂竄。這個時候,老百姓就把火把點了起來,官兵和老百姓同仇敵愾,一鼓作氣,把倭寇全部消滅了。倭寇正月半吃了“鱉”還不死心,二月半他又來了。老百姓還是老辦法——點火把,把天上地下照得旺晶煞亮,大家渾身是膽,個個英勇無比,還外加一條聲地喊“噢……噢……”,把倭寇給嚇傻了,結果大獲全勝。從此往後,每逢正月半、二月半,大家就用放燒火來慶祝勝利,這是一種說法。假如要依這種說法,燒火的“燒”就應該是口字偏旁的“哨”了。不過,南通民間放燒火的風俗,已經慢慢地從紀念抗倭勝利演變成了預祝農業豐收的自娛自樂的活動,只有後頭的一聲“噢……”倒還是保留了當年圍剿倭寇時的威武氣勢。
習俗簡介
放燒火又叫燒毛蟲,因為用煙燻火燒的方法,既可以消滅躲在地下過冬的害蟲,又能夠使燒下來的草灰變成鉀肥,有利於農業的豐收,農民兄弟十分熱衷。所以,放燒火就成為了一種民眾自由狂歡、自我陶醉的娛樂樣式,成了一道火龍飛舞、火光燦爛的景觀,更成為一種得以世代延續的民俗活動。南通地區就有“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燒火”這一俗語。
每逢正月半的下午,南通農村的家家戶戶就用蘆葦、紅草或者茅草,紮成了碗口粗,幾尺長的大草把,少的一個,多的三四個。等到太陽一下山就把草把點起來,再捧著火把,挨著自家的田岸上一邊跑一邊喊:“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燒火,噢……”;“人家的棉花收到一盤籃,我家的棉花收了一堆疊,噢……”;“我家的菜上了街,人家的菜才在栽,噢…”等等,語言詼諧風趣,比喻生動形象,雖說是抬高了自己貶低了別人,但都是玩笑話,大家看重的,是要比哪家的火把亮、燒的時候長;比哪個的聲音喊得高,比哪個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