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迎花燈

中川迎花燈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下洋鎮,中川元宵節迎花燈,是著名僑鄉下洋一年中最重大的民俗文娛活動。20世紀80年代,福建電視台多次拍攝、播放此民俗盛況。中川製作花燈的技藝,相傳是清代從蘇杭一帶學來的。花燈主要有製作工藝較複雜的蓮燈和製作較簡單的艾菜燈、竹篙燈。在客家話中“迎燈”與“迎丁”諧音,含有期望人丁興旺的意思,所以中川人對迎花燈情有獨鐘。每年元宵節迎的花燈多達20多架。

中川迎花燈可分為炒燈、寫燈、制燈、迎燈、送燈、接燈、吃燈酒等幾個環節。每年正月初五開“小正”後,村中各房派就有“積極分子”共同推舉一人做“牽頭”。做“牽頭”既可顯示自己的組織能力,提高威信,又可顯示本房派財丁兩旺、興盛發達;如果是新婚青年,還蘊含“迎丁”之意,所以一般人都很樂意做“牽頭”。加之本村華僑往往會慷慨解囊大力資助,因此“牽頭”的勁頭更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川迎花燈
中川元宵節迎花燈,是著名僑鄉下洋一年中最重大的民俗文娛活動。20世紀80年代,福建電視台多次拍攝、播放此民俗盛況。中川製作花燈的技藝,相傳是清代從蘇杭一帶學來的。花燈主要有製作工藝較複雜的蓮燈和製作較簡單的艾菜燈、竹篙燈。在客家話中“迎燈”與“迎丁”諧音,含有期望人丁興旺的意思,所以中川人對迎花燈情有獨鐘。每年元宵節迎的花燈多達20多架。
中川迎花燈可分為炒燈、寫燈、制燈、迎燈、送燈、接燈、吃燈酒等幾個環節。每年正月初五開“小正”後,村中各房派就有“積極分子”共同推舉一人做“牽頭”。做“牽頭”既可顯示自己的組織能力,提高威信,又可顯示本房派財丁兩旺、興盛發達;如果是新婚青年,還蘊含“迎丁”之意,所以一般人都很樂意做“牽頭”。加之本村華僑往往會慷慨解囊大力資助,因此“牽頭”的勁頭更足。
“牽頭”要做的第一項工作是“炒燈”,要組織本房派的能工巧匠製作4隻或8隻竹篙燈和寫著各房派或樓名的“火牌”,在夜色初溶時分敲鑼打鼓“迎”到本村各大房派祖樓和外村胡姓聚居地去“炒燈”,就是要鬧得該房派眾人出來放鞭炮迎接,承諾做燈並一同迎花燈。經這么一“炒”,至少也有三五架燈應和行動起來,這年的迎燈活動就有戲了。接下來就是“寫燈”。“牽頭”拿著紅單到本房或熟人中去募集燈資,把誰寫多少只燈,出多少錢,一一記下來,以便公布和送燈之用。寫一隻燈要出多少錢,一般都有行情,大家心中都有譜。
“制燈”是比較費時的工作。“牽頭”根據“寫燈”數之多少,備辦紙、竹等材料,同一房派的各家都要派人參加做燈。竹篙燈製作較簡單,一般經過裁竹、剖篾、扎架、糊紙畫、飾絲絛子等工序,就可做出形狀各異的走馬燈、書卷燈、鼓子燈、鯉魚燈、花籃燈等,然後每四盞燈掛在一根六尺長的竹篙上,這樣的竹篙一根根連線起來,並在竹篙接合處安上一支豎竿,迎燈時統一擎著走,像一條長龍,謂之“竹篙燈”。蓮燈堪稱花燈中的精品。每架蓮燈由三種燈組成:“蓮花”33朵,“花蕾”72朵,“蓮蓬”(即“花王”)3個。每個花燈裡面放牛油燈一盞,共108盞。其中“花王”最為講究,需工藝水平最高的人來製作。整架蓮燈上有“寶蓋”,上面寫著“景賽西湖”,“寶蓋”下面是“花缸”,既可插花燈,又起穩定的作用。
“迎燈”是整個元宵活動的重頭戲,一般在正月十四晚上試迎,十五夜才正式登場。“迎燈”路線是:從各祖樓出發,匯集到村中心“和好坊”,再至水口壩、崗子下、南片角,最後集結在胡氏家廟廣場上。“迎燈”又可細分為出燈、頓燈、走燈、燈祭、鬧燈、回燈等環節。夜幕降臨,“三把連”響過三聲,便可“出燈”了,各架燈都有火牌、鑼鼓作前導。各路花燈匯合到“和好坊”後,停下來讓觀眾賞燈,並按祖上的規矩調整好各路花燈的行進次序,趁機護燈換燭,謂之“頓燈”。然後一路向水口壩迎去,謂之“走燈”。“走燈”時最艱難又最引人注目的是迎蓮燈了。兩名身強力壯的大漢一前一後擎起整架花燈,走“八字步”,一步一步向前挪進,這叫“執頭船”;前後各有兩人持竿成交叉狀作助手,另一人用裝有鐵叉的竹竿在前面幫助扶架,謂之“帶路叉”;再著兩人在花缸左右充“護衛”,保證花燈不搖擺;還有一人擎高凳,一人挑牛油,以便沿途加油,保證每盞燈光彩奪目。花燈隊伍到崗子下、奮耀堂、富紫樓、慶余樓、慶昌樓、馬山樓後,各架花燈就沿著一條蜿蜒崎嶇的山路爬上獅象崗,到行素公墳地行“燈祭”。燈祭下來,迎燈隊伍經過南片角,向胡氏家廟進發。這時胡氏家廟早被幾百隻彩燈裝飾得金碧輝煌,林立的石旗桿上安放著煙花,廣場上人山人海,等候“鬧燈”高潮的到來。“鬧燈”要經過穿燈、擺燈、賽鑼鼓、舞龍、戲獅、裝醮、燒花幾個階段。每隊花燈都要在家廟堂舍間穿來穿去,燒香放炮,謂之“鬧丁鬧財”。穿過三五回合後,花燈在後山、廣場上擺開展覽,比誰的燈做得精巧。在胡氏家廟的天井中,鑼鼓更是熱鬧,三五伙各占一隅,鑼鼓敲得鏗鏗鏘鏘,時而鑼鼓聲大作,時而戛然而止,作鼓板的也各有神態,各有打法,一撥剛走,一撥又來,敲得人心跳也加快起來。除了賽鑼鼓,還有舞龍、耍獅、裝醮。“燒花”則是“鬧燈”的高潮,只見條條火龍騰空而起,一聲脆響之後,各作火樹銀花狀,夜空成了瑰麗多彩、幻化莫測的光與色的海洋。天上地下,全都籠罩在硝煙和狂歡之中。“燒花”過後,“鬧燈”就結束了。花燈隊伍敲鑼打鼓次第退去,回到各自祖樓廳堂,謂之“回燈”。
回了燈,“牽頭”要做的最後一項工作是指派人員分成幾個小隊去給寫燈戶送燈。“送燈”還有個“接燈”的規矩。寫燈戶須留一人在家接燈。燈到時,要燃放鞭炮,向送燈人遞茶敬煙,互致吉祥,講究的人家還備辦酒席款待,謂之“吃燈酒”。送完燈,“牽頭”才算大功告成,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鬧花燈活動才算落下帷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