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區

偃師區

偃師區,隸屬河南省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東隅,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2°26′15″—113°00′00″,北緯34°27′30″—34°50′00″之間,總面積668.5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偃師區下轄4個街道、9個鎮。2022年,偃師區常住人口53.96萬人。

周,設偃師縣。1993年,偃師撤縣設市。2021年3月,撤銷縣級偃師市,設立洛陽市偃師區。偃師東距省會鄭州80千米,西距古都洛陽30千米,是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境內隴海鐵路、鄭西高鐵、連霍高速、310國道、207國道交匯貫通,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縣道為主幹,以鄉村道路為支脈,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路。伊河、洛河貫穿全境,並在此交匯。偃師區是客家文化的源頭,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是中原經濟區鄭洛城市工業走廊上的重要節點。

2022年,偃師區地區生產總值481.9億元,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56.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4.6:53.3:4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偃師區
  • 外文名:Yanshi District
  • 別名斟鄩西亳
  • 行政區劃代碼:410307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河南省洛陽市
  •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西部
  • 面積:668.58 km
  • 下轄地區:4個街道、9個鎮
  • 政府駐地:槐新街道民主路27號 
  • 電話區號:0379
  • 郵政編碼:471900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53.96 萬(2022年)
  • 著名景點玄奘故里二里頭遺址商城博物館唐恭陵
  • 火車站偃師站
  • 車牌代碼:豫C
  • 地區生產總值:481.9 億元(2022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地方特產,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夏朝,屬豫州地。
偃師區
偃師區
商朝,商湯建都西亳。
周,周武王築城息偃戎師,遂名“偃師”。周末,設偃師縣、緱氏縣(緱氏鎮)。
秦,偃師、緱氏縣屢有分合,
漢,改三川郡為河南郡,偃師、緱氏屬之。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
宋熙寧八年(1075年),廢緱氏縣為鎮,屬偃師縣。
明代,設偃師縣,屬河南府。
清代,仍為河南府轄。
民國二年(1913年),屬豫西道,民國三年(1914年),屬河洛道,後改屬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長官公署。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中共皮定鈞部在縣境南部解放區建立偃師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豫西一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偃師解放,隸屬豫西一專區、洛陽行政區。
1955年12月,改屬洛陽地區
1983年,劃歸洛陽市
1993年,撤銷偃師縣,設立縣級偃師市。
2021年3月,撤銷縣級偃師市,設立洛陽市偃師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偃師區下轄4個街道、9個鎮:首陽山街道商城街道槐新街道伊洛街道翟鎮鎮岳灘鎮顧縣鎮緱氏鎮府店鎮高龍鎮山化鎮大口鎮邙嶺鎮。偃師區人民政府駐槐新街道民主路27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偃師區,位於河南省中西部地區的洛陽盆地東隅,介於東經112°26′15″—113°00′00″,北緯34°27′30″—34°50′00″之間。東鄰鞏義市,西接洛陽市洛龍區孟津區,南倚嵩山登封市、伊川縣,北與孟州市隔黃河相望。總面積668.58平方千米。
偃師區

地形地貌

偃師區南北高中間低,分為山地、丘陵坡地、平原四種類型。南部萬安山,山勢由東向西降低,海拔300—900米,最高峰1302米,面積占全區的16.72%;萬安山北側為丘陵和洪積沖積坡地,海拔150—400米,面積占全區的35.71%;中部伊洛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115—135米,面積占全區的31.37%;北部邙山丘陵,東西走向,嶺脊突起,海拔140—300米,最高峰403.9米,面積占全區的16.2%。

氣候

偃師區地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度的氣候帶,地處暖溫帶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冬冷夏熱、春暖秋涼,四季分明,雨量適宜,無霜期長。

水文

偃師市境內河流屬黃河水系,黃河沿邙嶺北麓流過,伊、洛河在境內流程最長,其中伊河18.51公里,洛河34.48公里;還有馬澗河、瀏澗河、滑城河等季節性河流。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偃師區共有水庫13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陶化店水庫、九龍角水庫。小型一類水庫6座,小型二類水庫5座。年平均總量1.511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7386億立方米,地下水1.4169億立方米,地表客水11.00億立方米,外引水0.12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偃師區土地總面積142.03萬畝,已利用120.53萬畝,利用率84.72%。其中,耕地7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0.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0.9%),人均耕地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09畝/人)。園地1.83萬畝,林地7.31萬畝,水域7.54萬畝,交通用地3.48萬畝,城鎮和農村居民點13.5萬畝,工礦用地2.45萬畝,未利用地21.73萬畝,未利用率為15.28%。

礦產資源

截至2019年底,偃師區已發現各類礦產20多種,累計查明煤炭資源儲量4.38億噸,煤層氣資源量1.46億立方米,鋁土礦資源儲量10039萬噸,硫鐵礦2065萬噸,鐵釩土1166萬噸,耐火粘土624萬噸。伴生鎵3180噸。建築石料用灰岩約7.6億噸。現有火力發電企業2家,總裝機容量186萬千瓦。

生物資源

偃師區共有林木1200多種,各種動物220餘種。

人口

截至2022年,偃師區常住人口53.96萬人,比上年增加0.2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5.39萬人,比上年增加0.45萬人,鄉村人口18.57萬人,比上年下降0.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59%,比上年提高0.55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7.30%,人口死亡率7.35%,人口自然增長率-0.05%。是多民族聚居地;其中漢族人口占比最大,其他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

政治

區委書記:彭仁來
區長:趙玉勛
副區長:段昊、韓靜、王明明
截至2024年1月

經濟

綜述

2022年,偃師區地區生產總值481.9億元,增長4.5%,總量、增速均居洛陽市各縣區第5位。增速分別高於洛陽市、全省、全國1.5個、1.4個、1.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2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256.7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203億元,增長3.5%。三次產業結構為4.6:53.3:42.1。人均生產總值89473元,增長4.3%。
2022年,偃師區1784項服務事項網上可辦、一網通半,高頻事項“秒批”“秒辦”,不見面審批率99.6%。新登記市場主體6846戶、逆勢增長11.1%,市場主體總數57214戶,比上年增長6.2%。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7%。其中,非食品菸酒價格上漲0.2%,消費品價格上漲0.7%,服務項目價格下降0.4%。
人民生活
2022年,偃師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81元,比上年增長4.4%;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024元,下降5.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23元,增長4.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797元,下降1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51元,增長4.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723元,增長7.7%。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偃師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同)比上年增長11.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2.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1.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8%。分領域看,民間投資增長13.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9.5%,工業投資增長21.7%。房地產開發投資26.7億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住宅投資23.3億元,下降3.3%。商品房銷售面積61.8萬平方米,下降11.4%;商品房銷售額38.6億元,下降4.0%。
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24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92個。全省縣級首個12萬平方米萬達城市綜合體建成投用,年產15萬噸電池箔項目、偃師區東山礦山技術改造及生態修復工程項目、洛陽西芝偃師綠色高品質建築材料項目等一大批標誌性項目順利建設。
財政
2022年,偃師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6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稅收收入16.7億元,增長2.6%,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60.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9.8億元,增長2.2%,其中民生支出30.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2%。

第一產業

2022年,偃師區糧食種植面積61.1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1.8萬畝,玉米種植面積26萬畝。全年油料種植面積1.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9萬畝,棉花種植面積761畝。糧食產量24.0萬噸。其中,夏糧產量14.1萬噸,秋糧產量9.9萬噸;小麥產量14.1萬噸,玉米產量9.2萬噸。油料產量0.3萬噸。蔬菜產量29.2萬噸,增長2.7%;食用菌產量820噸,增長44.8%;水果產量7.1萬噸,增長2.8%;中藥材產量0.2萬噸,增長38.0%。
2022年,偃師區豬牛羊肉產量23878噸,增長32.6%:牛奶產量37784噸,下降24.4%;禽蛋產量20640噸,增長32.5%。生豬存欄14.2萬頭,生豬出欄18.7萬頭,增長16.1%。牛存欄0.82萬頭,牛出欄0.2萬頭,下降38.6%。家禽存欄382.8萬隻,家禽出欄707.4萬隻,增長84.1%。
農業機械總動力67.4萬千瓦,農用拖拉機23673台。鄉村居民用電量47775萬千瓦時。

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偃師區工業增加值242.2億元,比上年增長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3.7%,集體企業增長9.3%;股份制企業增長7.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18.2%。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8.5%,製造業增長6.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4%。分重點產業看,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4.7%,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1.6%;六大高成長性製造業增長21.1%,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31.8%;高新技術產業增長5.8%,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49.0%;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6.9%,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8.3%;高技術製造業增長22.5%,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1.9%;高耗能工業下降0.9%,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49.4%。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5.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506.1億元,增長15.9%;利潤總額13.8億元,增長32.3%;營業收入利潤率為2.7%。
建築業
2022年,偃師區建築業增加值15億元,比上年增長2.8%。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建築業企業建築業總產值14.1億元,比上年增長1.1%。資質內建築業企業13家。

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偃師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4.3億元,比上年下降1.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5.0億元,增長8.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7.7億元,下降2.9%;金融業增加值21.7億元,增長7.1%;房地產業增加值25.3億元,下降0.4%;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3.5億元,增長3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7.2億元,比上年增長17.6%。
國內貿易
2022年,偃師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7億元,比上年增長1.4%。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零售額131.8億元,增長1.3%;鄉村零售額28.9億元,增長1.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19.4億元,下降1.2%;商品零售141.3億元,增長1.7%。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41.2億元,增長1.7%;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9.5億元,下降1.2%。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9.8%,飲料類增長49.8%,菸酒類增長8.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2.8%,化妝品類增長18.9%,日用品類增長8.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4.3%,中西藥品類增長61.4%,通訊器材類增長14.9%,家具類增長10.9%,石油及製品類增長31.2%,汽車類增長0.3%,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53.6%,金銀珠寶類下降44.7%。
金融
2022年,偃師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97.5億元,比年初增加61.3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74.3億元,比年初增加38.2億元。擁有銀行、保險、證券、期貨、融資擔保機構、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和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45家。金融業增加值21.7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4.4%,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92億元,其中財產險0.83億元,人身險3.10億元。賠付額1.82億元,其中財產險0.38億元,人身險1.44億元。
旅遊
2022年,偃師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27.3萬人次,下降31.9%。旅遊總收入11.5億元,下降20.0%。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及遺址公園成功創建4A級國家旅遊景區,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商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如火如荼,完成玄奘故里布展方案設計和全域旅遊規劃編制,推出14條經典旅遊線路。

交通運輸

隴海鐵路鄭西高速鐵路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310國道、207國道、S312沿黃線、S314虞靈線、S315鄭盧線、S317永孟線、S237沁新線、S539偃顧線貫穿偃師區全境。
2022年,偃師區公路貨物運輸量1966萬噸,比上年下降5.4%;公路貨物周轉量112705萬噸公里,下降7.1%。公路旅客運輸量927萬人,下降14.5%;公路客運周轉量12910萬人公里,下降26.8%。機動車保有量132589輛,其中小型汽車保有量113298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2年,偃師區共有普通高中6所,招生3514人,在校生9712人,畢業生3175人。普通國中30所,招生5859人,在校生17584人,畢業生5829人。國小45所,招生6256人,在校生38404人,畢業生6279人。幼稚園113所,招生4002人,在園兒童21663人,畢業兒童6161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招生1249人,在校生3468人,畢業生701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招生18人,在校生144人,畢業生6人。普通國中入學率100%,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共安排“兩免一補”經費4164萬元,共資助義務教育階段學生9939人次。

科學技術

2022年,偃師區共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共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2個,其中省級1項,地市級1項。簽訂技術契約4份,技術契約成交金額10900萬元。新認定國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70家。共授權專利712件。有效發明專利55件。

文化事業

2022年,偃師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14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個。圖書館總藏量25.72萬冊,其中古籍圖書6000冊。圖書閱覽總流通11.47萬人次。文藝表演團體演出199次。

體育事業

2022年,偃師區共有體育場地1283個,體育場地面積131.7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22年,偃師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83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醫院1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社區衛生服務站14個,衛生院11個,村衛生室276個,診所60個。醫療機構床位2722張,其中醫院床位1985張,衛生院床位737張。衛生技術人員405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560名、註冊護士1637名,鄉村醫生719名。總診療人次251.5萬人次,總出院人數8.6萬人。

社會保障

2022年,偃師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89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171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11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736人。
2022年,偃師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含離退休人員)80331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40156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04802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含離退休人員)47300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9206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63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0664人。
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16.6萬元,共保障城市低保人員857人;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982.5萬元,共保障農村低保人員9749人。

地方特產

偃師葡萄
偃師葡萄,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偃師區
偃師區
偃師葡萄主要分布在伊洛河沖積平原,土壤類型兩合土,質地壤質,全市屬高等地力水平耕地,既有較好的通氣透水性,又有一定得保水保肥能力。有水而不濕、有沙而不松的土壤條件,適宜種植葡萄。偃師葡萄果型端正,果面光潔、色澤鮮艷,多汁爽口,果肉鬆脆、風味芳香。果實7月中旬至9月上旬充分成熟,具有該品種固有的風味。
2017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偃師葡萄”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偃師小麥
偃師小麥,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偃師銀條
偃師銀條,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偃師銀條,種植栽培據傳始於夏,興於唐,盛於明清。質地細密,脆嫩多汁,潔白,味甘,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胺基酸及豐富的水蘇糖。
2011年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偃師銀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歷史文化

客家先民首次南遷紀念地的標誌性景觀遺存多集中在偃師區,以偃師為中心的伊洛平原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區,因此也是客家文化的源頭。偃師區被公認為是客家先民首次南遷地。

風景名勝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都邑之一。位於偃師區西南伊洛河故道北沿(今洛河之南),處於洛陽盆地東部。其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遺存分布範圍分別屬於二里頭、圪當頭、四角樓和北許四個行政村,現存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度1至6米。二里頭遺址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中國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被認為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是探索中國早期文明和國家起源、研究夏文化、夏商王朝紀年及分界的關鍵性遺址。1988年,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偃師區
偃師區
偃師商城博物館
偃師商城博物館位於偃師區西南、偃師商城遺址東100米處,是中國唯一集夏商研究、陳列、宣傳於一體的歷史類專題性博物館。館舍為殿堂居中、廊廡相圍的仿古宮殿建築群,1987年落成並對外開放,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展室面積2500平方米。現有藏品文物4萬餘件(套),展出文物500件(套)。
偃師區
偃師區
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隊部舊址
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隊部舊址位於府店鎮楊窯村。系民國時期建築,坐南朝北。1944年9月,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來到楊窯村。同年11月,皮定均在隊部召開了著名的“楊窯會議”。2009年,隊部舊址進行了整修,並於當年11月1日建成開館。該館分為展廳、會議室舊址等部分,展廳內有圖片、實物和文字介紹,了解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領導下,抗日根據地人民民眾同日本侵略者展開艱苦卓絕鬥爭的珍貴事跡。

著名人物

李兆吉
李兆吉(1923年9月—2017年5月8日),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總台報務員、領班,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司令部三處科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業務處副處長、通信處處長,總參謀部通信兵部科技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機械工業部二局局長、部辦公廳代主任,第十九研究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電子計算機和大規模積體電路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顧問。
蘇義腦
蘇義腦,油氣鑽井工程專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863計畫海洋領域820主題專家組專家,國家科技獎勵地礦專業組評審。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鑽井工藝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委員會委員,鑽井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石油學報》等8刊物編委。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聘為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及《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顧問。
韋卿
韋卿(1921年9月—2016年3月9日),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0月參加反帝同盟,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經組織派遣加入鄂豫邊紅色游擊隊。1950年首批入朝作戰,參加了一至四次戰役。
歷任華北聯合大學情報參謀、華北地區解放軍報副社長、北京軍區戰友報社長、66軍副政委等職。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李橋銘
李橋銘,男,1961年4月生。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司令員。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司令員、上將軍銜(2019年12月12日晉升)。
偃師區
李橋銘

所獲榮譽

2020年4月,偃師區入選河南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試點市。
2020年6月,偃師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21年1月,偃師區入選2018-2020 周期國家衛生城市。
2021年10月,偃師區入選首批河南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實踐創新示範縣。
2022年4月,偃師區入選2022年“國培計畫”項目縣。
2023年1月,偃師區入選河南省碳達峰試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