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故居景點,玄奘故居,佛光寺,陳家花園,交通信息,爭議,
簡介
提起《西遊記》里的唐僧,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玄奘這位唐代高僧出生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北約1公里處的陳河村。玄奘故里洛陽東南40公里處207國道北側,偃師市緱氏鎮的鳳凰山下,有條鳳凰谷,谷東的陳河村就是唐代
玄奘出生月日,史書多無記載。但在玄奘故里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陳氏後裔們世代傳承,於每年農曆三月初九舉行玄奘誕辰紀念活動。但還有一種說法,說玄奘生日是農曆正月十四。現徵求部分學者意見,普遍認為在確無歷史記載的情況下,陳氏後裔的傳承也應是一種依據,所以採用農曆三月初九為玄奘誕辰紀念日。
十一歲那年,玄奘隨史到淨土寺當和尚,取名玄奘。他不滿足於在洛陽學到的佛學知識,隨到長安遍訪名師,執經問難,銳意鑽研經典,博覽眾書,發覺佛典各擅宗途,不完全一致,因此,決心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探求佛教的奧秘。
唐貞觀三年(629年),二十七歲的玄奘,踏上了西行取經的征途。從此五年間,玄奘全面理解了佛教之淵源。在此期間,他懷念自己的祖國,於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帶著657部佛典和舍利佛像啟程,於貞觀十九年返回故土。
自此,開始在弘福寺整理、翻譯帶回的經典。唐太宗專門召見了玄奘,表彰了他不辭勞苦西行取經的業績,還為他在長安建了大慈恩寺,成為玄奘譯經和著述的經院。九年中譯經1335卷,撰寫了《大唐西域記》,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爾、巴基斯但及中亞的重要文獻,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做
出了巨大貢獻。玄奘在講經、譯經、傳播佛學思想的過程中,創立了慈恩宗(又稱法相宗),成為大乘佛教的一個宗派。他的刻苦求學精神和卓越成就,受到人們的崇敬,在其故里陳河村旁馬澗河上游鳳凰谷修建了唐僧寺,寺院內外殿字崇宏,樹木繁盛。經過一千多年的滄桑變易,寺院仍保留下來。可看到保存完好的大殿,是清光緒年間重修。院中還有石刻碑碣數通,這寄寓著人們對玄奘的深刻懷念。
1986年,偃師縣人民又建立了玄奘故里碑,追述了玄奘的事跡。
故居景點
玄奘故居
坐落在陳河村中部,坐北朝南,占地25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分前後兩院,前院建築為東、西廂房和廳堂,西廂房主要展示玄奘隻身奮鬥17載赴印度取經的動人經歷和19年嘔心瀝血翻譯的全部經卷。後院東廂房為玄奘母親宋氏的居室,後堂為玄奘祖父、母居室。
佛光寺
陳家花園
陳家花園故址位於故居正南,坐南朝北,背靠鳳凰台,面對陳家故宅。修復後的陳家花園集園林精華與佛教文化為一體,形成濃蔭欲溢的園林效果。
晾經台在鳳凰嘴東150米處,利用河灣階地組建晾經台。相傳玄奘取經歸來,回故里省親,在此過河時經卷掉到河中,在河畔巨石上晾其經書。
除以上景點外,玄奘故里還保留有陳家古井,皂抱鳳凰槐等遺蹟和珍貴文物。
玄奘紀念館,以舉世名著《大唐西域記》為題材,再現唐玄奘印度取經史實。占地150畝,投資1500萬元。館內設定了“鳳鳴陳河”、“淨土寺剃度”、“遍訪名師”、“西出玉門”、“高昌結盟”、“沙漠酷度”、“密林遇險”、“山寨歌舞”、“天崩地裂”、“阿富汗民俗”、“尼泊爾王宮”、“那蘭陀寺”、“印度風光”、“聲震五印”、“唐王接見”、“雁塔譯經”、“五百羅漢堂”等40個大型場景。採用高科技控制,聲光電兼備,遊客置身其中,可領略中原民俗,三峽奇景,古城雄姿,塞北大漠,以及中亞、南亞等異國的名山大川,宮廷殿堂,原始森林,佛國風情。
交通信息
1、在洛陽市二運車站坐快巴到偃師市汽車站,轉坐偃師到緱氏鎮的小巴可到。
2、洛陽市內乘坐86路公車到黃莊站下,換乘7路到偃師汽車站,乘坐開往緱氏鎮的小巴可到。
爭議
學術界考證的結果是位於緱氏鎮陳河村的“玄奘故里”並非歷史上玄奘大師真正的誕生地。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鵬曾經撰寫《滑國故城與玄奘故里》一文,發表於1992年《河洛春秋》的第四期,明確指出位於緱氏鎮陳河村的玄奘故里是錯誤的;同樣在第二屆銅川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溫玉成和劉建華撰寫的《玄奘生平中幾個問題考訂》一文中也指出,玄奘故里在府店鎮滑城村的事實真相;
此文也收入了第二屆銅川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中。而《洛陽晚報》於2004年8月16日也曾有 “玄奘故里在府店鎮”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