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氏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因系春秋時代周靈王緱姓皇后的誕生地而得名,是古代中原四大名鎮之一,歷史上曾多次設縣治,在20世紀30年代是中原革命的紅色搖籃和聖地,...
緱氏鎮是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轄鎮,因系春秋時代周靈王緱姓皇后的誕生地而得名。緱氏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因是古代中原四大名鎮之一,歷史上曾多次設縣治,在20...
緱氏城即漢緱氏縣城。在今河南偃師縣東南。緱氏縣,秦始皇26年(前221)置,屬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偃師市東南府店鎮北二里。西漢屬河南郡。清代經學家、藏書家陳...
偃師市 緱氏村是緱氏鎮政府所在地。據傳,春秋時,周靈王皇后生於此地,姓緱,故名緱氏。歷史上緱氏曾為縣治,與偃師並存。...
源出於姬姓。東周時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言上諫被廢為庶人。他有個兒子叫宗敬,後來任周朝司徒,得到緱(今河南偃師縣東南緱氏鎮)為封邑,子孫稱緱氏。...
如:緱氏山(山名。在河南省偃師市);緱山(即緱氏山。指修道成仙之處);緱峰(即緱氏山。多指修道成仙處)(4)人名。匈奴緱王——《資治通鑑》...
緱氏瓜,傳為 緱氏老人園中所種之瓜。 唐 明崇儼 以方術取瓜故事。...... ·明崇儼》:“四月,帝憶瓜, 崇儼 索百錢,須臾以瓜獻,曰:‘得之 緱氏老人 圃...
為了保衛廣大民眾的生命財產,鞏固擴大抗日根據地,一支隊決定徹底消滅盤踞在緱氏的日寇和偽軍。[1] 緱氏戰鬥舊址發展 編輯 4月22日(農曆3月11日)晚,河南軍區第一...
緱氏為偃師縣東南重鎮,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重地。是敵人控制伊洛平原偃南產糧區核心據點,也是直接威脅偃師南部山區根據地前哨。1944年底,日偽“掃蕩”偃...
馬屯村位於偃師市緱氏鎮與鞏義交界處,全村3000多人都是回族,至今仍保留著濃郁的民族特色。馬屯自古有宰殺牛羊的傳統,皮革產業也興起很早,大鼓是保留下來最為發達的...
邢村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轄區,地處伏牛山北麓,偃師府金路南側。...... 邢村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轄區,地處伏牛山北麓,偃師府金路南側。中文名稱 邢村 地...
《和景仁緱氏別後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是宋朝詩人司馬光的作品之一。...... 《和景仁緱氏別後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是宋朝詩人司馬光的作...
偃師市緱氏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偃師市緱氏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馬奇峰等4人公車私用問題。2014年3月8日,馬奇峰駕駛公車,與緱氏鎮農辦張曉陽、張克欣、陳小紅3名工作...
偃師市緱氏鎮第一初級中學,始建於1988年,位於玄奘故里以南,二0七國道以北,緱氏鎮區以西。學校占地面積53畝,總建築面積12666平方米,現有三個年級20個教學班,...
《緱氏拜陵回道中呈李舍人少尹》是唐代詩人竇牟所做詩詞之一。...... 《緱氏拜陵回道中呈李舍人少尹》是唐代詩人竇牟所做詩詞之一。作品名稱 緱氏拜陵回道...
漢武帝曾親臨緱氏邑,並依禮登上中嶽太室山舉行祭祀。在到太室山前登上緱氏城看到了“仙人遺蹟”。據《史記·封禪書》載:“其冬,公孫卿候神河南,言見仙人跡...
《河南緱氏主簿唐充妻盧氏墓志銘》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 《河南緱氏主簿唐充妻盧氏墓志銘》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河南緱氏主簿唐充妻盧氏...
偃師市緱氏鎮第二初級中學,位於偃師市南部地區緱氏鎮政府南4公里處的扒頭村,是一所鎮辦的國中教學單位。肩負著207路南半個鎮的國中文化教育重任。其前身為扒頭...
《送張山甫秘校歸緱氏》是宋朝詩人梅堯臣的作品之一。...... 《送張山甫秘校歸緱氏》是宋朝詩人梅堯臣的作品之一。作品名稱 送張山甫秘校歸緱氏 創作年代 宋 ...
《同楊十二緱氏寺宿草酌張正民秀才見訪》,中國宋朝張耒的詩詞。 契闊千里別,惻愴難具言。 殷勤一宵語,願子未即眠。 空堂燈火青,旅褐借僧氈。 勞勞一杯酒,...
《送前緱氏韋明府南遊》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送前緱氏韋明府南遊》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名稱 送前緱氏韋明府南遊 ...
偃師市緱氏鎮南家村國小位於緱氏鎮中部,坐落在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南家村。北臨國道207,緊靠顧劉公里,交通條件極為便利。1978年遷入新校址。2008年官莊、李莊、...
玄奘故里是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一個景區。北依景山,南望嵩岳,東南為轘(huán)轅古關,西南臨近伊闕龍門,原野平坦,河谷縱橫,自古便為洛京畿輔之地。玄奘...
相傳西王母姓緱曾在此修練,故得名緱氏山,後簡稱緱山。周時又稱“撫父堆”,位於古緱氏鎮東南約6公里,在今天河南省洛陽東南40公里處偃師市府店鎮南,離嵩山距離...
洛陽玄奘寺又名唐僧寺,位於偃師緱氏鎮唐僧寺村北,緊傍207國道,玄奘寺始建於北魏,原名靈岩寺,1996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居士拜謁唐僧寺,提議更名為“玄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