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制度

信託制度

信託普通法對世界法律制度的重要貢獻之一,他起源於英國中世紀的土地用益關係,即土地所有人將土地交付他人占有、使用,但是約定土地收益度給原土所有人指定的受益。產生糾紛後,由於普通法院依據所有權轉移的理論不保護受益人的權利,英王亨利三世時衡平法院根據公平正義原則對有關當事人的權益進行了公正保護,到16世紀,最終形成了信託制度,因此,所謂信託即指財產所有人基於信託將財產交給受託人占有,使用,處分,但是約定將利得財富交給特定的人或用於實現特定的目的的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託制度
  • 類別:制度
  • 國家:中國
  • 相關法律普通法
形成及要件,我國進程,優勢,

形成及要件

基於此,人們可以利用遺囑契約形成,在民事、商事或公益領域為各種合法目的設立信託,不視為一種深具社會機能的獨特的法律構造,在信託法律關係中有四個構成要件,其一為信託委託人,即基於不違法的目的而將財產交付他人占有管理的人;其二為信託受託人,即接受他人委託,並非為自己利益而占有、管理他人財產的人;其三為信託受益人,即雖不占有管理財產,但是有權獲得該財產收益的人;其四為信託財產即信託標的物。因此,信託可以理解為信託委託人將信託財產交給了信託受理人,信託受託人雖然取得了所有權,卻不享有為自己的利益或按自己的意志來支配的權利,只是 為信託委託人或其指定的其他人利益,按照信託委託人的意願來支配他人的義務。(註:參照張淳著:《信託法原論》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第100頁)

我國進程

舊中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銀行設有信託業務,1952年被徹底取消。
1979年10月成立了直屬中央政府的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是中國信託實踐的開始。
2001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確立了信託網目的合法性原則,信託財產上的權利與利益相分離原則,信託財產獨立性原則、信託公平原則、信託繼承原則、利益衝突防範原則。

優勢

一、信託財產的獨立性
信託一旦設立,信託財產獨立於受託人的自有資產和其他信託財產,不受受託人的自有財產和其他信託財產管理運作情況的影響,信託財產不作為受託人的破產清償財產。信託財產的獨立性決定了信託成為一種安全的財產管理的制度安排。
二、信託財產所有權和受益權分離
信託財產的名義所有人是作為受託人的信託投資公司,而實際獲得信託財產的利益的是信託財產的受益人。財產權利的兩重性決定了信託名義下的權利轉讓更為靈活和便捷,也決定了信託作為管理層持股、職工持股的最佳方式和資產證券化的變通渠道。
三、集合資金信託方式作為資金募集方式的便利性
根據央行頒布的《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信託公司可以以集合資金信託的方式募集信託資金。由於集合資金信託的募集手續簡便,不需要報批,資金成本低,已經成為重要的投融資資金來源。
四、信託資金投向的靈活性
信託公司作為聯繫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產權市場的重要紐帶,是資金運用範圍最廣的金融機構。信託資金既可以運用於銀行存款、發放貸款、融資租賃,也可以運用於有價證券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和實業投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