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伊克烏蘭鄉[Yi Ke Wu Lan Xiang]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轄鄉。位於縣境
南部,距縣府駐地4公里。人口5807人(2017)。 面積1778.7平方千米。轄貢麻、亞秀、亞貢麻、尚木多、角什科貢麻、角什科秀麻6個牧委會。
1957年建伊克烏蘭區,
1958年與沙柳河鄉合併的伊克烏蘭公社,1962 年改為伊克烏蘭鄉,
1969年改為伊克烏蘭公社,
1984年改為伊克烏蘭鄉。地處湖濱平原,淌木多河流穿境內匯入
青海湖。礦藏有煤、銅、銀、鈾、石灰石等。以牧業為主,牧養藏系
綿羊、
氂牛、馬等。青(海)藏(西藏)鐵路、公路穿境,交通便利。
詳情
伊克烏蘭系蒙語,意為:“紅色的河”,建政於1958年。位於縣境中部偏西,
東南與青海湖相連,西以泉吉河為界與
泉吉鄉毗鄰,北以
木里河為界與
祁連縣默勒鎮相望。全鄉土地總面積1778.7平方千米。
全鄉轄6個行政村,16個社,是全縣
唯一沒有農業的純牧業鄉,2011年底,全鄉共有牧戶1345戶、5466人,共有勞動力2014人,貧困戶296戶、891人,特困戶252戶、548人,殘疾人145人,五保戶23戶,無房戶104戶,危房戶102戶。全鄉1個
黨委,7個
黨支部,其中6個建制村黨支部,1個機關黨支部,黨員總數229人,男200人,女29人。居住
藏、
漢、
蒙、
回、
土等民族,藏族占全鄉人口的98.7%。全鄉轄宗教寺院3所,分別為
剛察小寺、
角什科寺和
科才寺,共有活佛2名,131名僧侶,其中剛察小寺48人,科才寺28人,角什科寺55人。牲畜存欄21.44萬頭(只、匹),母畜比例達59.6%,牧民人均占有牲畜40.3頭(只、匹)。全鄉現有圍欄87.06萬畝,圍欄率為87.08%,暖棚689處,
覆蓋率達56.56%。人畜飲水管道總長35公里,供水點23處,土井328處,保溫式土井11眼,受益1104人,受益牲畜3.05萬頭(只、匹),
飲水半徑控制在2公里以內。通路239公里,通電1012戶,覆蓋率達76%。全鄉
經濟總收入達6302.75萬元,純收入達4381.99萬元,人均純收入達8016.82元,比上年增長23.1%。
伊克烏蘭鄉社會單位有社會
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中心、水管所、獸醫站、衛生院。其中社會發展服務中心5名(1名幹部、2名普工、1名工勤人員和1名技術員);經濟發展服務中心7名(5名幹部、2名契約制工人),水管所1名(技術員),獸醫站9名,
衛生院9名。
315國道以南涉及伊克烏蘭鄉角什科貢麻村、角什科秀麻村、亞秀村、剛察貢麻村、壓貢麻村、尚木多村。其中角什科貢麻村草場面積0.5萬畝,13戶,51人;角什科秀麻村草場面積0.95萬畝,人口70戶、290人;亞秀村草場面積1.4萬畝,人口62戶、272人;剛察貢麻村草場面積0.65萬畝,19戶、87人;壓貢麻村草場面積0.92萬畝,30戶、140人;尚木多村草場面積0.65萬畝,人口25戶、120人。我鄉在
315國道以南共涉及牧戶219戶、960人,共有草場5.07萬畝。
伊克烏蘭鄉下轄以下地區:
剛察貢麻牧委會、角什科貢麻牧委會、亞秀牧委會、尚木多牧委會、壓貢麻牧委會、角什科秀麻牧委會。
生產生活
把發展現代
畜牧業作為轉變牧業生產方式的核心內容。過去,伊克烏蘭鄉的牧民民眾守著一個
信條,那就是牲畜越多越富。靠數量擴張發展畜牧業,只求
數量,不求
質量,只
放牧、不
建設,結果牲畜質量差、效益低,草場退化,牧民收入增長緩慢。鄉黨委、政府緊密結合草原
生態保護補獎政策,確定了十年發展規劃第一個目標,即通過十年時間轉變牧民生產方式,每年評選科技
養殖大戶給予飼草料獎勵等多種措施提高牧民民眾對科技興牧、科技致富的認識,努力提高牧民民眾的
科學技術素質,在具體工作中狠抓養殖小區、良種
繁育、畜群畜種結構調整、
飼養方式轉變、改良
草場和以
暖棚為中心的牧業
基礎設施建設及
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現建成科技示範基地6個,科技示範戶70戶,獎勵飼草料20噸,基本形成了以科技促牧、以科技興牧的
良好局面。
壯大發展
集體經濟作為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伊克烏蘭鄉結合實際,成立了牛羊育肥
銷售、嘛呢石刻、掐絲唐卡製作銷售等
專業合作社。近年來,合作社以“
黨小組+
合作社+
牧戶”的新型產業
經營模式,把黨小組政治上的優勢和專業合作社經濟上的優勢
合二為一,使合作社經濟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牧民民眾得到
實惠,呈現出了黨建和經濟發展“
雙贏”的良好局面。合作社人均收入達到12380元,形成了特色文化產業示範效應,帶動了周邊民眾
致富。
把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作為推進
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作。如今在伊克烏蘭鄉看農牧民的生活質量,一看生火嗆不嗆,二看
廁所髒不髒,三看環境美不美。近年來,伊克烏蘭鄉對轄區內的1386戶牧戶積極開展以“
硬化、
綠化、
淨化、
美化”為主要內容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新建住房121套,道路硬化建設32.11公里,實施了117.82萬元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616.6萬元的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示範點建設項目和15萬元的寺院
垃圾處理廠3座,並在各村栽植了
柳樹等綠化樹種4000多株。各村
黨支部加強孝親敬老、
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知法守禮、健康文明為主要內容的宣傳,引導牧民民眾
移風易俗,向現代生活方式靠攏。
活動
民族活動
知識競賽內容實。為確保此次
民族團結知識競賽活動取得實效,讓身邊的人學習身邊人所做的民族團結事情,伊克烏蘭鄉在民族團結知識競賽活動
環節中穿插了民族團結故事大家講、職工自創民族團結
詩歌大家誦等內容,來自伊克烏蘭鄉的幹部職工分別
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邊有關民族團結的故事,為大家樹立起一個個鮮活的民族團結好
榜樣。
知識競賽形式新。比賽試題以
民族團結、
民族宗教、
剛察縣情、創建工作須知、
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等相關知識為準,按照必答、
搶答、
風險題三個環節開展比賽,用藏漢雙語提問回答,遇到疑難題,由仲裁組作出裁決。比賽過程中,參賽隊員
團結協作,選手們個個
精神飽滿、
胸有成竹、競相展開激烈的比拼,對所答問題
從容不迫、
冷靜思考、沉著應對,表現出
良好的競技水平和答題素質,各代表隊精彩的答題和激烈的競爭表現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比拼過程中,穿插觀眾有獎競答活動,讓各族
幹部民眾都參與其中,做到了人人學習
民族團結知識,將此次知識競賽活動推向了
高潮。知識競賽覆蓋廣。整個競賽活動覆蓋面廣,此次比賽中各村代表、村社幹部、駐村幹部、
大學生村官、黨建信息員、
宗教人士、農牧民民眾踴躍參與,主題鮮明,效果明顯。不僅豐富了
幹部、
職工、
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而且讓大家能夠在輕鬆的氛圍當中掌握民族團結知識,有效
拓展知識面,牢固樹立了各民族大團結
思想。經過激烈角逐,共決出一等獎1名、
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此次知識競賽對提高
民族團結意識和政策法律水平,發揮了推動作用,進一步營造了各民族“共同
團結奮鬥、共同
繁榮發展”的濃厚氛圍。
教育活動
找不到問題本身就是問題。活動初期,伊克烏蘭鄉遇到一個難題,就是
徵求不到意見。徵求意見表空表發下去,空表收上來。
座談會上談工作多、談“
四風”少,不
涉及實質問題。幹部普遍認為
鄉鎮就是最基層,條件最艱苦、
權力最小,天天和民眾
打交道,“四風”方面沒多大問題,或者認為前兩風“可以有”,後兩風“真沒有”。隨著學習不斷深入,特別是反覆與
中央和省州縣提出的鄉村“四風”問題表現逐一對照,才發現
癥結所在——“不是
老百姓變了,而是我們變了,用不真誠的態度和
形式化的辦法對待民眾,民眾也不會用
真誠的態度對待我們,甚至認為提了也沒人管,弄不好還要遭
報復,所以不願提、不敢提”。
幹部沉下去問題才能攏上來。鄉幹部跟著
村幹部走家串戶拉家常,與平時敢說敢鬧的上訪戶直接
交流談問題,從幹部進村入戶的
民情日誌中查問題。同時,讓班子成員靜下心來,拋開面子亮開里子分析問題。通過這些方法,問題一下子就出來了,經梳理
歸納共17條,有的還很尖銳。比如,有的幹部出了機關進
寺院,經常跟著活佛轉,嘴上說的是
理想信念,心裡念的是
六字真言;不講奉獻講
條件,沒有汽車下不了村,沒有手抓肉吃不了飯,進村也只是到支部書記、
村長家裡轉一轉、填個表、登個記,聞不慣帳房裡的
味道,看不見百姓的困難;鄉
黨委政府亂抓瞎,該管的沒管好,特別是對低保、
遊牧民定居工程等惠民政策和項目
缺乏監管,對個別
村幹部優親厚友、分配不公不管不問。這些
問題確實存在,只因習以為常,
不知不覺成了和老百姓距離最近、感情最遠的人,當著“
官老爺”,做了“
燈下黑”。
針對問題往實處做深里改。在解決“
四風”問題方面,實行“進了
鄉政府院子就學習,出了鄉政府大門就進村”,組織幹部學習理論、鑽研政策,
整治不信馬列信活佛。制定幹部“十個
嚴禁”,杜絕
吃吃喝喝,
高高在上。在直接聯繫服務民眾方面,鑒於
牧民居住分散每周到鄉集市買東西的習慣,在
鄉政府專門騰出6間房子作為6個村的接待室,各村每周固定2天時間派
村幹部輪流坐班,解決了以往民眾辦事“滿灘灘”找村幹部的問題。發放“親民聯繫卡”,詳細登記鄉里每個幹部的職責和聯繫方式,方便
民眾找人辦事。向每個村選派1名大學生村官擔任“社情民意黨建信息員”,為老百姓代辦
結婚證、
準生證、
身份證、
農村養老保險和
合作醫療等事務。實行包村聯戶“周工作法”,所有幹部每周一領工作任務,周二至周四下村上門為民眾服務,周五匯報完成
情況。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採取派、管、帶“
三步走”措施,對亞秀村軟弱渙散
黨支部進行整頓。派,即選派包村的副鄉長擔任第一
書記,把問題根子查清楚,把整治辦法理清楚;管,即
審核整頓村級財務,實行“村財民管鄉代理”,全面公示歷年財務賬目,消除民眾疑慮;帶,即通過民主推舉,確定2名人選提前介入工作培養鍛鍊,擔任副書記和
村主任助理,為下半年村級換屆選舉做好準備。
問題整改
剛察縣始終堅持把創建
活動的著力點放在夯實基層基礎、加強
基層組織建設、
服務各族民眾上,做到創建重心和力量下沉,讓創建活動在
民眾中動起來,在基層熱起來。日前,伊克烏蘭鄉壓貢麻村
黨支部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
黨員大會,村黨支部結合純
牧業村和
藏族村的實際,精心設計會議
組織形式和對照檢查的內容,確保了民眾廣泛參與,黨員深刻反思,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推動
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增進
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堅強
戰鬥堡壘。
為使壓貢麻村
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充分體現“開門搞活動”的要求,在會議組織上擴大了參加
範圍和
批評範圍。會議場所選擇在黨員民眾相對集中的
夏季牧場,召開“帳篷會議”,在邀請部分致富能手、
低保戶、困難戶、上訪戶、卸任
村幹部和老黨員列席監督會議的同時,對民眾全程
開放,除邀請的17名民眾代表外,自發前來旁聽的民眾達到50多名。會議中除黨員村幹部相互批評以外,鄉黨委
書記和聯村領導、鄉站所
負責人、包
村幹部、駐村工作組組長、
州縣結對共建單位到村任職幹部等“上對下”的批評和村務監督委員會
負責人、社情民意黨建
信息員、卸任
村幹部、老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民眾等“下對上”的批評,並向村幹部提出16條批評意見。在對照
檢查和評議上揭短亮醜
直截了當。在開展批評和民主評議時,黨員民眾
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使批評意見既體現出直截了當的辣味,又飽含著真誠
幫助的
情義。
專題組織生活會和民主
評議黨員工作結束後,村黨支部安排6個工作組開展第五輪走家串戶,向民眾通報專題組織生活會召開情況,做到
家喻戶曉。有民眾說“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時候,提出那樣尖銳的意見,有時候還覺得不忍心,說明我們的
村幹部覺悟真的提高了,有了直面問題和擔當責任的
勇氣,只要這樣,我們就對村支部和村幹部滿意、就信他們。”村幹部更是感受深刻,表示在開展批評時真有點難以接受,但是因為有了之前的認識基礎,能夠
認識到批評是出於團結的
目的,是善意的,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上級的
關懷、同志的坦誠和民眾的期望,而且自己也給別人提了意見,有一種“
一吐為快”的輕鬆感,反而消除了相互間的
隔閡和
猜忌,變得更加親密團結,決心要
盡心盡力,辦好村裡的事情,服務好廣大民眾。
榮譽
民族團結
伊克烏蘭鄉召開
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此次表彰大會對全鄉的3個民族
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13名
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各村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各寺院民管會主任,各站所
負責人,鄉直機關全體幹部職工以及村、
寺院、站所的全鄉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參加了
會議。
近年來,伊克烏蘭鄉不斷
鞏固和發展
平等、
團結、
互助、和諧的
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全鄉湧現出一批做出突出貢獻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
集體和
個人。為發揚成績,鼓勵先進,積極推進全鄉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
發展。伊克烏蘭鄉黨委、鄉
人民政府決定,授予角什科貢麻村、亞秀村和科才寺為全鄉“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授予索科、王昌峨等13人為全鄉“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獲獎的村、
寺院、站所的全鄉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
會上,宣讀了《中共伊克烏蘭鄉黨委、伊克烏蘭鄉
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獎勵民族團結進步先進
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鄉黨委、
政府領導為3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13名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進行了
頒獎,發放了
獎牌、獎品、獎金和
榮譽證書。鄉黨委書記作了總結講話,他全面總結了近幾年來伊克烏蘭鄉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成績和經驗,認真安排部署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任務,並希望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珍惜
榮譽,
再接再厲,再創新的業績。
“三八”婦女節
在“
三八”婦女節104周年來臨之際,伊克烏蘭鄉召開慶“三八”暨“好婆婆、
好媳婦”表彰大會,對全鄉在精神文明創建中
湧現出的“好婆婆、好媳婦”代表進行了表彰。會議由鄉黨委副
書記主持,參加會議的有鄉領導班子成員、各村婦女主任、全鄉
婦女同志及受表彰代表。
會上,鄉黨委副書記、
鄉長就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婦女工作提出三點
建議:一是深化認識,創新思路,切實增強婦聯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抓住
機遇,團結奮進,引領全鄉婦女為實現“十二五”科學發展新跨越而奮鬥。三是加強領導,轉變
作風,努力建設“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並要求廣大婦女
努力學習,爭做知識型女性,不斷提高自身
素質,以素質求平等,以素質樹
形象,以素質做
貢獻,努力成為具有
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強精神的時代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