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是漢語詞語,漢語拼音為zì lì,指的是自我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靠別人自我完成一件事等,也指有自己的主見,主意,不需依賴他人。自立也意為能自持自守,不為外力所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立
- 外文名:depend on oneself
- 拼音:zì lì
- 同義詞:自主、獨立、自強
- 反義詞 :依賴
- 解釋:不需要他人幫助自己獨立完成某事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 獨立:孫中山《社會革命談》:“當美利堅離英自立,豈不於政治上躊躇滿志?”
- 能自持自守,不為外力所動。
《漢書·張耳陳餘傳》:“上賢高能自立然諾,使泄公赦之。”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
《宋書·沉慶之傳》:“荒擾之後,鄉邑流散,慶之躬耕壟畝,勤苦自立。”
《梁書·蕭穎達傳》:“穎孚不能自立,以其兵由建安復奔長沙。”
宋司馬光《祭龐穎公文》:“孤苦惷愚,不能自立,長號四望,誰復顧哀,惟公眷憐,過於平日。”
宋·曾鞏《監察御史制》:“爾好古知方,強於自立,刺察之任,往其欽哉!”
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予觀古人尚哲簡戇,因事蟬脫,如季札、蘧瑗、晏嬰、樂毅之流,皆值禍難飄然,有以自立。”
明·宋濂《看松庵記》:“君之處也,與松為伍,則嶷然有以自立。” - 靠自己獨立生活。
- 有自己的主見,主意,不需依賴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