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東周列國志》是明代長篇白話歷史演義小說。當
周宣王輕易見殺,當褒姒巧遇得活,《東周列國志》拉開了它那長達數百年史事的序幕。這是古今中外時間跨越最長,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說,描寫
春秋戰國時代“
列國”故事。
《東周列國志》寫的是
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相當豐富複雜。《東周列國志》所敘述的歷史,正是這樣一個時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展開的。其中敘寫的事實,取材於《
戰國策》《
左傳》《
國語》《
史記》四部史書,將分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按照時間順序穿插編排,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
秦漢前的一些史家為了某種原則立場,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和評價,有時會隱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記述的文字中,沒有一定見地的人,很難發覺,更談不上理解了。這部書的通俗之處,正是將那
暗礁一樣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種種是非善惡,忠奸智愚,畢露於光天化日之下。這是作者編寫此書的用意,也是他們對後人的貢獻。
西周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叫
周幽王,他是一個昏庸暴虐的國王。西周末期,由於社會矛盾的加劇,王室內部的矛盾也擴大了,褒姒亂政,使得周幽王終於被
申侯和犬戎的聯合軍隊攻入王宮後殺死,周王朝鼎盛時代就此結束,歷
周平王繼位後,將王都東遷到
洛邑(今河南洛陽),這就是歷史上稱做
東周的開始。周王朝的統治日漸衰落,各諸侯國的勢力日益強大,東周社會進入了一個大動盪的時期,中國先秦時代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自此開始。這是中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時期,也是社會經濟和文化大發展的時期。
春秋時期最先強大起來的是
鄭莊公,小說裡面把他描寫成一個奸詐陰險的小人,因此在裡面的歷史地位並不高。鄭莊之後有
齊桓,齊桓公小白得
鮑叔牙的幫助,擊敗管仲輔助的
公子糾,從而成為齊公,後又任管仲為相,因其任人唯信,兼聽納諫,又得管仲鮑叔牙之大才,很快就
雄霸天下,九合諸侯。但其結局悲慘,困死宮中,死後各子相爭數歲不休,也因此漸漸失去了齊國的霸主之位。齊桓公之後,重耳續伯,自深得民心的申生死後,年青時的晉文公重耳便多有磨難,三十歲上逃走天涯,先後流走齊、楚、秦等無數國家,取齊女
秦女為妻。只因一幫志同道合如
介子推等人的幫助方幸而得生。秦公三平晉亂,最終還是把他推上了晉國國君的寶坐,老來得國的重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兢兢業業把國家治理得無比強大。“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鳴必驚人”的楚之大鳥,因國亂而三年隱若之後果如他之言,一下飛上了
亂世春秋的高空,成為一方霸主,這就是締造了絕纓大宴的
楚莊王。
而後的
楚平王昏庸,竟占兒媳為己有,又聽讒言,欲死太子也絕後患,因而牢
伍奢,誘殺其子,幸得
伍員逃得一生,一夜間愁發皆白之後逃離楚國,後落根於吳,也因他的再生,幾使
楚丘和越國覆滅於
吳國之手,這個有著太多傳奇的
伍子胥,叩開了吳越春秋的大門,
吳王闔閭之後,伍子胥薦夫差而得王,然而夫差不聽子胥忠言,放回已困多年的越王勾踐夫婦,最終導致吳國滅於這個重生後兢兢業業,一心為復仇而臥薪嘗膽的人手裡。緊接著晉國三分天下為韓、趙、魏。大概春秋時期的歷史就到此了,之後的
戰國史,小說寫得相對簡單得多,也沒有像趙氏孤兒那樣紛繁複雜的故事。
《東周列國志》描寫戰國部分雖然不比春秋部分那么龐大,但也還十分精彩,
衛鞅入秦變法,
西門豹、
吳起的故事等,但給讀者記憶深刻的當數
孫臏、
龐涓、
蘇秦、
張儀等人,四人皆是
鬼谷子的弟子,孫臏、龐涓學兵法,蘇秦、張儀習遊說。孫臏後為龐涓陷害,幾死於魏,佯瘋才得脫歸齊國,後
馬陵道萬箭射死龐涓。蘇秦遊說六國聯合抗擊秦國,即歷史上著名的
合縱,張儀助秦,後幾次破蘇秦的合縱之謀。兩人皆為遊說之仕,小說中,他們算不得什麼偉大人物,全為小人之舉,蘇秦先一貧如洗,後因遊說而富貴還家,按小說的觀點,其是為了自己而行遊說之事,全不顧國家以後的發展,尤其在他後面的日子尤為明顯。
結局悲慘自是不必說。蘇秦張儀之後,多出如
孟嘗君、
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這樣的好客之士,在他們門下,養士多達數千人,但所養之士也多無用,不能為國
出謀劃策,也不能為之身死。當然
藺相如、
廉頗這樣的大將之才也是有的,
白起長平一戰坑殺趙卒四十萬餘。再後期,秦
王翦、趙
李牧等出現,王翦是秦併吞六國的主力統帥,兵越千里,戰功顯著。
縱觀東周幾百年,無外乎一個“亂”字,亂世春秋,父子相殘、兄弟相爭、父奪子愛,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並不足為奇。春秋時期,多有謀國之能臣如管仲、百里奚、先軫、寧俞、趙盾等,也多有謀國之君如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晉悼公、楚莊王、秦穆公等,但之後,謀國之君和謀國之臣皆越來越少,後幾近滅絕,多出將才而無相才者,也多為遊說之人,再之後,只剩家養士人的君子,當然如信陵君這些也堪為國才,但所養之士少有用者。再之後,僅剩將領之才了。將領之後呢,就只剩貪贓枉法、賣國賣家的
郭開之流,惟秦王政為治國之君,任人唯賢。下面也有一幫如王翦、
李斯等的能臣,也難怪秦能併吞六國而統一天下,唉也!
目錄
目錄 |
---|
| 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 幽王烽火戲諸侯 |
第三回 犬戎主大鬧鎬京 周平王東遷洛邑 |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 |
| 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宋 |
第七回 公孫閼爭車射考叔 公子翬獻諂賊隱公 | |
第九回 齊侯送文姜婚魯 祝聃射周王中肩 | 第十回 楚熊通僭號稱王 鄭祭足被脅立庶 |
第十一回 宋莊公貪賂搆兵 鄭祭足殺婿逐主 | 第十二回 衛宣公築台納媳 高渠彌乘間易君 |
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亹君臣為戮 | 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 |
第十五回 雍大夫計殺無知 魯莊公乾時大戰 | |
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 楚王杯酒虜息媯 | |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復國 殺子頹惠王反正 | 第二十回 晉獻公違卜立驪姬 楚成王平亂相子文 |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兒 齊桓公兵定孤竹 |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兩定魯君 齊皇子獨對委蛇 |
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 齊桓公興兵伐楚 | |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 窮百里飼牛拜相 |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認妻 獲陳寶穆公證夢 |
第二十七回 驪姬巧計殺申生 獻公臨終囑荀息 | 第二十八回 里克兩弒孤主 穆公一平晉亂 |
第二十九回 晉惠公大誅群臣 管夷吾病榻論相 | 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
| 第三十二回 晏蛾兒逾牆殉節 群公子大鬧朝堂 |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齊納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眾 齊姜氏乘醉遣夫 |
第三十五回 晉重耳周遊列國 秦懷嬴重婚公子 | 第三十六回 晉呂郤夜焚公宮 秦穆公再平晉亂 |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 太叔帶怙寵入宮中 | |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詞卻敵 晉文公伐衛破曹 | 第四十回 先軫詭謀激子玉 晉楚城濮大交兵 |
第四十一回 連谷城子玉自殺 踐土壇晉侯主盟 |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陽受覲 衛元咺公館對獄 |
第四十三回 智寧俞假鴆復衛 老燭武縋城說秦 | 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 弦高假命犒秦軍 |
第四十五回 晉襄公墨縗敗秦 先元帥免胄殉翟 |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宮中弒父 秦穆公崤谷封屍 |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簫雙跨鳳 趙盾背秦立靈公 |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 召士會壽余紿秦 |
第四十九回 公子鮑厚施買國 齊懿公竹池遇變 | 第五十回 東 門遂援立子倭 趙宣子桃園強諫 |
第五十一回 責趙盾董狐直筆 誅斗椒絕纓大會 |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黿構逆 陳靈公衵服戲朝 |
第五十三回 楚莊王納諫復陳 晉景公出師救鄭 |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縱屬亡師 孟侏儒托優悟主 |
第五十五回 華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結草亢杜回 | 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 逢醜父易服免君 |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晉 圍下宮程嬰匿孤 | 第五十八回 說秦伯魏相迎醫 報魏錡養叔獻藝 |
第五十九回 寵胥童晉國大亂 誅岸賈趙氏復興 |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軍肆敵 逼陽城三將鬥力 |
第六十一回 晉悼公駕楚會蕭魚 孫林父因歌逐獻公 | 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 晉臣合計逐欒盈 |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 小范鞅智劫魏舒 |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欒盈滅族 且於門杞梁死戰 |
第六十五回 弒齊光崔慶專權 納衛衎寧喜擅政 | 第六十六回 殺寧喜子鱒出奔 戳崔杼慶封獨相 |
| 第六十八回 賀傂祁師曠辨新聲 散家財陳氏買齊國 |
第六十九回 楚靈王挾詐滅陳蔡 晏平仲巧辯服荊蠻 | 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齊魯晉昭公尋盟 |
|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軀奔父難 伍子胥微服過昭關 |
第七十三回 伍員吹簫乞吳市 專諸進炙刺王僚 | 第七十四回 囊瓦懼謗誅無極 要離貪名刺慶忌 |
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臨陣斬美姬 蔡昭侯納質乞吳師 |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屍 |
| 第七十八回 會夾谷孔子卻齊 墮三都聞人伏法 |
第七十九回 歸女樂黎彌阻孔子 棲會稽文種通宰嚭 | 第八十回 夫差違諫釋越 句踐竭力事吳 |
第八十一回 美人計吳宮寵西施 言語科子貢說列國 | 第八十二回 殺子胥夫差爭歃 納蒯聵子路結纓 |
第八十三回 誅羋勝葉公定楚 滅夫差越王稱霸 | 第八十四回 智伯決水灌晉陽 豫讓擊衣報襄子 |
| 第八十六回 吳起殺妻求將 鄒忌鼓琴取相 |
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 辭鬼谷孫臏下山 | 第八十八回 孫臏佯狂脫禍 龐涓兵敗桂陵 |
第八十九回 馬陵道萬弩射龐涓 鹹陽市五牛分商鞅 | 第九十回 蘇秦合從相六國 張儀被激往秦邦 |
第九十一回 學讓國燕噲召兵 偽獻地張儀欺楚 | 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脛 莽赴會楚懷王陷秦 |
第九十三回 趙主父餓死沙邱宮 孟嘗君偷過函谷關 | 第九十四回 馮諼彈鋏客孟嘗 齊王糾兵伐桀宋 |
| 第九十六回 藺相如兩屈秦王 馬服君單解韓圍 |
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計逃秦國 假張祿廷辱魏使 | 第九十八回 質平原秦王索魏齊 敗長平白起坑趙卒 |
| 第一百回 魯仲連不肯帝秦 信陵君竊符救趙 |
第一百一回 秦王滅周遷九鼎 廉頗敗燕殺二將 | 第一百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 胡盧河龐煖斬劇辛 |
| 第一百四回 甘羅童年取高位 嫪毐偽腐亂秦宮 |
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諫秦王 李牧堅壁卻桓齮 |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間殺李牧 田光刎頸薦荊軻 |
| 第一百八回 兼六國混一輿圖 號始皇建立郡縣 |
點評鑑賞
春秋末期,由於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進一步發展,各諸侯國的階級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長期兼併戰爭的結果,改變了大國爭霸的形勢,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以後又形成了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個大國稱雄的局面,史稱“
戰國七雄”。劇烈的
統一戰爭自此開始。頻繁的兼併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和痛苦。
《東周列國志》與其他史書一樣,以國家的興亡成敗為主題,致力探討氣運盛衰、人事成敗之間轉化變遷的因果關係。作者通過人物命運的沉浮,形象地告訴人們,能否注重道義,任用賢能是判斷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最根本的依據。得民心者得天下。道義是對天意的闡發,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舉,民心亡,其政息。這種人本主義的觀點,是有進步意義的。
《東周列國志》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群星燦爛,千百年後,雖不乏其人,但這一時期的人和事,在歷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幾乎是後世是非成敗的理論源頭,更是後人行世為人的標準和榜樣。小說通過豐富而生動的故事情節,讚揚了
從善如流、
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有勇有謀的將相,也讚揚了那些
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
列國之中,上至君王,下至卿士,守信立身,不惜功名生命的事例,比比皆是。
程嬰犧牲自己的兒子,救出
趙氏孤兒,忍辱偷生,終於復國。
豫讓因
智伯以國士待之,決意以國士報答,在智伯死後,幾次為智伯復仇,就義之前,仍請求將智伯仇敵的衣服用劍斬過,以了心愿。
田光向燕
太子丹舉薦
荊軻,圖謀刺殺
秦始皇,為守機密,自刎而死。當時的忠義之士,往往如此,千百年後仍使人感吧敬慕。
勾踐身負滅國之恥,心懷復國大志,剛強、勇毅,不計榮辱生死,克制私慾,禮賢下士,以非凡的耐力和恆心,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以少勝多,摧毀強敵,稱霸天下。像這樣反敗為勝、變弱為強的事例,還見於晉文公重耳,吳大夫伍子胥等段落之中。人生立志,應該放眼至高至遠之處,當以造福蒼生、
澤及萬世為念,這樣的榜樣有孔子、管仲、子產。他們的思想以仁愛為根本,他們擁有安定天下、惠及萬民的志向,對真理永無止境地追求,引導君王走向內聖外王的正途,施行的政令,富民強國,成為後世政治參照的法則。
與這些正面人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說也塑造了一些昏聵、殘暴、荒淫無恥的帝王、諸侯等統治者,和貪婪、奸詐、陰險的佞臣小人。作者對他們揭露與鞭撻的態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節的進展之中。
創作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時期,列國之間戰爭的故事歷代被人傳誦。到了
宋元年間,
話本小說興起,這些散亂流傳的故事,便成為話本小說創作者進行加工創作的好題材。故而在宋元的講史話本中,出現了《
七國春秋平話》、《秦並六國平話》等。歷史延續至
明朝嘉靖、
萬曆年間,時值
歷史小說創作的高潮時期,春秋戰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又成為歷史小說創作者看好的題材。
明代
嘉靖、
隆慶年間,
余邵魚始起發軔,根據先代歷史書籍的記述,吸取話本成果加工寫成《
列國志傳》,使列國故事初具規模。全書共226節,不計回數,每節隨事立題。從
商紂起,到
秦皇統一天下,較為全面、生動地記載了列國歷史。但其中穿插許多與史實嚴重不符的部分,如
秦孝公臨潼鬥寶等,也充斥著封建倫理道德和天命論的說教。
後由馮夢龍憑據史傳,把《列國志傳》改編為108回的《
新列國志》,於明末刊行。清代
乾隆年間,
蔡元放(名界,號七都夢夫、野雲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並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注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
作者簡介
馮夢龍(1574一1646),明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耳猶,別號龍子猶、顧曲散人、茂苑野史、無礙居士、墨憨齋主人等。長洲(今蘇州)人,少為諸生,晚年以貢生歷官丹徒縣訓導、壽寧知縣。倡導言情文學,抨擊偽道學。
馮夢龍雖工詩文,但主要致力小說、戲曲及其他通俗文學的研究、整理與創作。小說方面,除編撰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外,還增補
羅貫中的《
平妖傳》為《新平妖傳》,改寫余劭魚《
列國志傳》為《新列國志》。戲曲方面有《墨憨齋定本傳奇》,其中自撰《雙雄記》、《萬事足》二種,改訂
湯顯祖、
李玉、
袁於令諸人之作十餘種。另編有時調集《掛枝兒》、《山歌》,散曲選集《太霞新奏》,筆記小品《智囊》、《智囊補》、《笑府》、《古今談概》、《情史類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