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
互利共贏是指必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把既符合我國利益、又能促進共同發展,作為處理與各國經貿關係的基本準則,一是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積極發展對外貿易,最佳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努力實現進出口的基本平衡、二是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加強對外資的產業和區域投向引導,三是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到境外投資。要進一步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促進生產要素跨境流動和最佳化配置的體制和政策,在擴大對外開放中,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故事
大家都知道
龜兔賽跑。這個故事講它乾什麼,幼稚園的時候老師就講過。要知道,這個故事體現出現代管理中的雙贏原則。首先問:龜兔賽跑難道只賽這一次嗎?不對。第一次,兔子驕傲,半路上睡覺了,烏龜贏了。賽完以後,兔子不服,於是進行第二次賽跑。第二次,兔子吸取經驗教訓,不睡覺了,一口氣跑到終點。所以,第二次,兔子贏了,烏龜輸了。烏龜不服。它說,咱們比第三次吧。前兩次都是你指定路線跑,這次得由我指定路線跑。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快,你愛指定就指定吧。第三次賽跑,兔子按烏龜指定的路線跑了,兔子又跑在前面,快到終點時,被一條河擋住了,兔子過不去。烏龜慢慢爬到,它下河游過去了,它又跑第一了。再賽第四次?它們說,幹嗎老這樣賽呢?咱們優勢互補吧,合作吧。於是,陸地上,兔子馱著烏龜跑,過河的時候,烏龜馱著兔子游,同時到達終點,是雙贏的結果。在現代市場中要記住,要雙贏。
這個故事在現代管理中有什麼啟示?
第一次龜兔賽跑的啟示是:當你處在劣勢的時候,不要氣餒,不要鬆懈,要堅持到底,等待對手犯錯誤。一定要這樣。烏龜處在劣勢的時候,不氣餒,不鬆懈,堅持到底,等待對手犯錯誤,果然,兔子睡覺了,烏龜跑了第一。
第二次龜兔賽跑的啟示是:要善於把潛在的優勢轉化成現實的優勢。你看,兔子能跑,但這是它的潛在優勢。第一次,潛在的優勢沒有轉化,兔子睡覺了。第二次,兔子之所以贏,是把潛在的優勢轉化成了現實優勢。所以,現名片在有的單位老是說自己的潛在優勢在哪兒,但只有把潛在優勢轉化成現實優勢才行。
第三次龜兔賽跑的啟示是:當你發現原來的策略不管用了,要及時調整策略,改變策略。第二次跑完後,烏龜懂了:假如順著原來的路線跑,只要兔子不睡覺,我就永遠不會贏。及時調整策略。就換條路線跑,一條河把你擋住了,到時候你過不去了,我可以過去。
第四次龜兔賽跑的啟示:優勢互補、雙贏,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的。假如不是互相信任,陸地上,兔子馱著烏龜跑,兔子一扭身把烏龜甩個半死;或者過河的時候烏龜往下一沉,把兔子淹死了。這怎么辦?所以,雙贏必須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
我曾經看到一本漫畫書,書名是《新龜兔賽跑》。我一看,不行,內容是:龜兔賽跑前,烏龜耍滑頭,它要自己的弟弟埋伏在終點,兔子快跑到了的時候,龜弟弟就出來了。烏龜長得差不多,兔子怎會分清誰是龜哥哥,誰是龜弟弟。烏龜就贏了。這個故事是不好的。誠信為本,教人耍滑,不行。
兩個販子背著酒簍走在去集市販酒的路上,他倆竟打起賭來:贏者飲對方一勺酒。一路上,他們不斷地賭,也不停地飲,到達集市時,各自的酒幾乎全盡了。兩個人都感到高興,因為贏盡了對方的酒。(摘自《
套用寫作》2004年第2期第64頁)
總之,在市場經濟中,今天的對手說不定明天就是合作夥伴。一定要懂得雙贏效應。
近年來,很多學者提倡“合作競爭”,提出了有“競合” 概念的“雙贏”模式,旨在說明企業之間團結合作,在競爭中共同創造價值,才能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共同取得前所未有的盈利能力與市場競爭力。雙方都得利、都得好處。
講解
全球意識
樹立全球意識,實施互利共贏戰略
互利共贏是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是科學發展觀關於“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目標的具體體現。互利共贏戰略以經濟全球化時代為實施背景,以深化國內經濟體制改革為實現基礎,以開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為實踐途徑。互利共贏是中國政府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理性選擇,是中國在新世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的智慧之路。
二戰後,國際關係的靜態以“和平共處”為主旋律,動態則經歷了民族獨立到相互依存再到全球化的歷程。世紀交替,人們驀然發現,全球化使地球變得狹小,資源變得稀少,南北差距拉大,國際關係複雜。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在全球化的機遇中和平崛起,必須作出正確的國際戰略抉擇。中國共產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依據科學發展觀,中央提出了要“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目標,要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發展的能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不同的發展觀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根據科學發展觀,“十一五”規劃具體設定了我國要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實施“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互利共贏”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中國對外經濟交往的指導思想。“互利共贏”既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項能夠付諸行動的主張。它包含著對利益的追求,但並不止於對利益的追求,它的著眼點是通過國家之間經濟合作的路徑,更好地促進國內發展和改革,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互利共贏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理性選擇
經濟全球化無論是歷史之必然,還是二戰後大國齊心協力促成,它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席捲了世界。如果把加入WTO作為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標誌,那么世界上3/4的國家,包括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和不已開發國家,都已投身到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但我們對全球化不能盲目樂觀,“在未來五至十年中,全球化是否能夠繼續推進,取決於主要國家能否有效的開展合作,取決於它們能否克服彼此之間的利益衝突,取決於它們能否有效地解決全球化帶來的負面效應。”中國政府基於對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認識,秉承“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作出了對外經濟實施互利共贏的務實的選擇,這也是促進經濟全球化良性發展的理性選擇。
經濟全球化秉依互利共贏實現良性發展
經濟學早已從理論上論證了經濟全球化使各國受益的可能。19世紀末的古典經濟學認為“比較優勢”下的貿易關係會給貿易國創造生產力,原因在於自由貿易使每個國家可以集中生產最有優勢的產品,通過交換獲得最大利潤。如果政府限制貿易就會導致本來可以進口的產品在國內生產,既比進口成本高,也浪費資源。20世紀80年代的“新貿易理論”提出:一個國家的開放度不僅影響到國內生產總值的實際水平,而且會長久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因為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經濟交往程度高,將加快對前沿技術和全球先進管理經驗的吸取速度,促進創新,降低成本,減少壟斷的消極影響。國際貿易實例也許更具說服力。
南北合作
南北合作恪守互利共贏促進共同富裕
二戰之後,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有三種模式:南南合作、北北合作和南北合作。較早的南南合作應首推1967年成立的東南亞聯盟和1969年成立的安第斯集團,至今東協成員國之間尚未完全取消關稅,安第斯集團成員之間的經濟合作也僅達到關稅同盟階段。三十多年的合作進展緩慢,原因在於南南合作成員都是開發中國家,經濟結構相近,都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導,比較優勢不能充分發揮,難以出現經濟互補的狀況,被稱為“只開花不結果”的經濟合作模式。幾十年的實踐表明,南北合作對於世界的共同富裕更有成效,通常給開發中國家帶來更為可觀的效益,因為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往往成為貧窮國家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源。南北合作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優越性主要體現為可以利用已開發國家的龐大消費市場擴大本國產品的出口,快速引進已開發國家的資本、技術和經濟管理制度,可以通過建立經濟合作和援助機制,減輕經濟危機的影響,保持本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穩定。美、加、墨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是南北合作的典範,三國在能源、製造業、農產品等領域經濟互補,其中墨西哥受益最大。尤其是1994年墨西哥爆發嚴重金融危機時,美國向其提供了500億美元國家援助貸款,並大量購買其產品,使其經濟迅速恢復。
南北合作的意義
中國在改革開放中所需要的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經驗等生產要素的70%~80%來自於已開發國家,中國的出口貿易順差也主要來自已開發國家。對於南北合作的意義,鄧小平早有睿識卓見:“已開發國家十一、二億人口的繼續發展,不可能以第三世界國家三十多億人口的繼續貧困為基礎”,“南方得不到發展,北方的資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繼續貧困,北方就沒有出路。”
經濟貿易
自由貿易通過互利共贏給各國帶來最大利益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從對外貿易中受益匪淺,尤其是2001年入世後,外匯儲備從2121億美元上升到2005年8189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同時,中國的貿易對手也從中獲利。例如,據美國摩根斯丹利統計,美國人由於使用中國製造的商品,在過去10年給美國節約了6千億美元。新貿易理論在新加坡也得到了有力印證。緬甸的領土比新加坡大一千多倍,但緬甸是一個封閉的國家,開放度幾乎為零,而新加坡的開放度值將近100%,開放度導致新加坡的收入水平比緬甸高出100%。在全球化時代,民族國家仍然是世界的主要角色。只有當自由貿易通過互利共贏的途徑,給各國帶來各自最大的國家利益時,才能激發各國開放國際貿易的積極性,推進經濟全球化的良性發展。
WTO致力互利共贏構建世界經濟秩序
WTO的誕生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成果。如果說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國互利共贏具有自發性,那么WTO通過推進自由貿易全球化追求互利共贏則是一種自覺的行動。WTO的一個專家委員會,對自由貿易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諸如貿易開放的好處是否被誇大了?自由貿易是否損害了窮國的利益?WTO是否使貧富差距拉大等。專家們通過縝密的調查分析,對上述問題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專家的研究表明:國際上不平等已經減少,而不是在發展。貿易的確刺激增長,而且只要有足夠時間,增長就會或多或少地消除貧困。
WTO提供給各國互利共贏機會
WTO制度設計的出發點是:任何國家只要選擇將自己的市場能量納入多邊體制的規則內,就能從中受益,它追求的是共贏的目標。它的宗旨是期望通過達成互惠互利的協定,使各國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和最不已開發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需要相當的份額。勿庸諱言,經濟全球化雖給參與國帶來了好處,但是利大利小,贏多贏少各國並不相同,這取決於各國自身的競爭力。因為“WTO提供的是機會——它即不提供保證,也不提供參與全球化經濟的全部條件。”一個國家只要對這種機會作出反應,則“自由貿易已使一些低收入的人口大國普遍獲得了比高收入國家更迅速的增長。”中國和印度就是很好的實例。
互利共贏 國際經濟合作的明智選擇
“十六大”提出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是中國政府審時度勢的抉擇。“從經濟理論上看,企業一般按商品出口、許可證交易和對外投資這一路線進入國際市場。當企業在國外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通過對外投資實施企業縱向一體化經營戰略,往往成為一種合理的選擇。”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貿易大國和外匯儲備大國,這兩個條件使我國具備了實施對外投資戰略的前提。企業“走出去”,就是要到其它國家去投資辦廠、承包工程、開發資源、勞務輸出、參股上市、併購重組等,在這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經濟活動中,堅持“互利共贏”的戰略意識,將使中國對外開放之路越走越寬,企業收益越來越大。
經貿合作形式多種多樣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的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俱榮俱損。例如,2005年美國對中國的逆差為1000億美元左右,其中900億是由美在中國的投資企業及其美方在中國的加工貿易造成的,這些加工貿易2004年給美國企業帶來了約600億美元的利潤。12另一方面,美國波音飛機的許多部件是由設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生產的,中國購買波音飛機實質上是對本國企業的間接支持。這種局面決定了若一國單方面採取貿易保護、貿易制裁措施,則變成了雙刃劍,在制裁別國的同時也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因此,各國間解決貿易摩擦的上策是通過談判,達成互惠互利的協定,取得“共贏”。
我國遭受的貿易摩擦數量連續11年居全球之首,每年約有400至500億美元的出口貨物受影響,即使中國貨物最終被裁決不構成傾銷,但中國出口商屢遭調查本身就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惡劣的影響。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的抱怨或悲情無濟於事,只有靠“互利共贏”這種積極的思維尋找出路。憑藉這種積極的心態,中國企業已經開始了“各顯其能”的突圍行動。包括變“中國製造”為“中國創造”;海外設廠貼近市場;國內接單境外加工,改變原產地;收購國外現有銷售渠道;直接在境外興建商城,專營中國產品等。變商品輸出為資本輸出,不受貿易救濟措施的約束,可以將貿易摩擦降到最低。這種方式雙方受益,還可能給當地帶來超期利益。
深化改革
深化國內經濟體制改革的戰略選擇
市場經濟時代,政府制定的發展戰略和巨觀經濟政策,仍然對本國的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奇蹟歸功於他們採取了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中國能從亞洲金融危機中逃脫,得益於我國選擇了正確的巨觀經濟政策。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已初步建立並正在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關鍵時期,選擇合理的經濟成長方式,保持可持續發展就尤為重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推進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十一五”規劃從富民強國這一根本國家利益出發,具體設定了通過互利共贏對外戰略促進國內發展與改革的兩條途徑:一是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二是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最佳化出口結構是共贏的經濟基礎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充分發揮了輕紡工業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優勢,依靠大量出口物美價廉的輕紡產品,快速躋身於貿易大國的行列。但貿易大國卻不必然是貿易強國。輕紡工業產品資源消耗大、附加值低,我國主要靠出口數量獲得利潤,“八億件襯衫換一架空客”正是上述狀況的真實寫照。其次,我國很多企業的加工模式是“兩頭在外”,原料和銷售高度依賴國際市場,這樣無法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再從長遠考慮,我國勞動力要素的稟賦優勢也不會一層不變。現代製造業是通過競爭產生國際產業分工或產品分工的。面對國際競爭壓力,“十一五”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了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具體途徑:一是最佳化出口結構,由初加工為主向深加工為主轉變,變數量型貿易為價值型貿易;二是實現出口產品的產業結構升級,由輕紡工業品為主向高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和高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轉變。只有實現了這兩種轉變,我國才可以變世界加工廠為世界工廠。
實現產業升級是共贏的經濟基礎
產業升級不僅能使中國通過國際貿易獲得更大的利益,同時也會給其他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帶來好處。中國實行產業升級可以減少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競爭,增強相互的合作性、互補性。例如許多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不已開發國家的紡織業不僅是出口大戶,也是就業的主渠道,他們對中國紡織品的競爭力感到恐懼,在紡織品出口上對我國有牴觸情緒。化解這種矛盾的方式之一就是實現我國紡織業的結構升級。目前我國已具備升級的條件,升級後的紡織業除在技術、品牌上更上一個層次外,還可以把技術含量較低的生產逐步向外轉移,既提升了產業水平,也為其他國家的紡織業騰出國際市場空間。
中國的產業升級也為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尤其是大跨國公司的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只能使跨國公司把中國作為其全球戰略的銷售地或加工地,只有當中國具備了相應的技術條件、市場條件和制度性條件後,跨國公司才會把中國作為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跨國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加工中心、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等一系列機構,既為已開發國家帶來了財富,也促進了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
提高質量
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是互利共贏的長久保障
中國從1992年開始,利用外資的方式已從對外借款為主轉變為接受外商投資為主。2005年中國引進外資數額居世界第三。持續不斷的外資輸入,極大地彌補了國內市場資本的短缺,多樣化的投資方式也帶動了國內經濟的發展,為我國帶來了先進技術和企業管理經驗,保持了金融項目的盈餘。但對於我國利用外資的現狀,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國曾經期望“以市場換技術”,但這一思路並不很成功,市場換來的只是一些局部技術,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外方手中。跨國企業靠技術在中國市場“跑馬圈地”,獲得高額的技術使用費。研究表明,國內企業創新能力未能按構想的那樣隨外資的引進同步提高,關鍵技術自給率低,對外技術依存度在50%以上。其癥結在於我們自己缺乏理性的頭腦。
開展自主創新是互利共贏的長久保障
從世界科技發展史看,英國發明蒸汽機,德國進行二次革命,美國率先發明電話、飛機、火箭,他們都是依靠本土自主創新趕超別國。當代東南亞、拉美的一些國家,僅靠廉價勞動力和消耗資源發展經濟,忽視自主創新,發展勢頭不能持久,甚至衰退。經濟活動必然遵循經濟規律。對外資問題,我們應有正確的認識,即國際資本的流動目的是獲得高額的投資收益。外資在中國市場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所以願意來華投資。但是我國社會和企業對外來技術崇洋媚外、盲目跟風、重引進輕吸收、依賴引進,缺乏自主創新的動力和長遠眼光。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即使企業自主開發了技術及產品,也沒有或缺乏套用機會。科學發展觀為我們打開了思路:不同的國家很可能會找到實現同一目標的不同發展軌道,在這一過程中,創新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十一五”規劃及時確立了自主創新的科技戰略,為我們今後利用外資指明了方向。只有讓搞研發謀創新的企業“有利可圖”,才能為整個社會的科技創新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走出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思想是最重要的因素,思想觀念的變革決定著行為取向的選擇,行為取向的選擇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保護環境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食糧,環境是人類生存的要素。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且處於危機之中。中國政府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與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中國是領土和人口大國,也是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是世界上單位生產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對糧食、肉類、煤炭、鋼鐵和石油五大基本商品的消耗居世界前列,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名列前茅。因此,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源挑戰和生態環境已經不僅僅是國內問題。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僅關係到民族的振興,也影響著世界的經濟。“中國威脅論”、“美中必戰論”反映了世界對中國的關注,有敵意也有疑慮。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的演講中承諾,“我們將依靠科技進步,發揮市場機制和經濟槓桿的作用,增強節約能源的能力,全面促進能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十一五”規劃確定了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表明中國不僅考慮自身的經濟發展,而且要為世界經濟健康作出貢獻的決心。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表示,要用技術降低中國的碳排放,同時把石油和天然氣進口限制在占消費的30%。根據《京都議定書》,中國作為開發中國家沒有減排義務,但中國在蒙特婁會議上宣布願意承擔削減溫室氣體的責任。中國願意立足國內、依靠自身力量解決這些問題,但自身力量遠遠不夠,中國需要與國際社會合作,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使資源和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和解決。
共同開發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資源
在資源開發上,我國主要在南海地區和東海地區與周邊國家存在爭議。南海地區自60年代中期發現石油資源以來,對經濟亟待起飛的南海周邊國家不啻為上帝的福音,他們未經疆界的雙邊或多邊談判,紛紛單方面宣布劃界主張或實施武裝占領,相繼宣布“礦區法”或“石油法”劃出大大小小的礦區。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有60多個外國石油公司參與南沙海域的油氣勘探開發。東海海底基本由大陸架構成,同樣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涉及中日、中韓等國的海洋劃界問題。在南海疆界重疊,東海劃界各執一詞的狀況下,鄧小平從實際出發,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策略,這種先從分享經濟利益入手,提倡以和平協商、求同存異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應該是“互利共贏”戰略的最早實踐。事實證明,新的思路已經帶來了新的效果,2004年至今,中日已舉行了三次東海油氣開發問題的高級別會談;2005年中國與東協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與菲律賓、越南在南海地區共同開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中菲越三國石油公司簽署了《南中國海協定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定》。中國正在踐行自己的諾言,“在亞洲地區不尋求排他性的戰略利益,不排斥其它有關大國在地區內的合理存在和利益,尋求共存共贏”。
積極承擔
積極承擔國際責任
中國的和平崛起,要走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既要超越舊式工業化道路所必然帶來的爭奪資源大拚殺的舊路,又要超越由於意識形態差異而拒絕和平、發展、合作的冷戰思維。”13中國在參預的國際經濟合作中,注重將本國利益與世界人民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單純追求自身利益,更不以損害他國利益來滿足自己的利益,既講愛國主義也講國際主義,樹立新國際主義觀。過去我們經常無私援助第三世界國家很多項目,不僅耗費巨大,且無力持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國提出的“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就體現了新國際主義的思想。中國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國際社會,中國積極承擔國際義務,先後15次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共派出3000多名維和人員。2004年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政府和民間都迅速做出反應,開展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外救援行動。作為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國盡力為國際社會多作貢獻。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從亞洲國家的共同利益出發,堅持人民幣幣值的穩定,並向有關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亞洲國家最終戰勝危機發揮了重大作用。至2005年,中國給亞非最不已開發國家提供了優惠關稅待遇,並減免了38個亞非國家137億多人民幣的債務。中國政府堅持以平等互利為核心的新發展觀,願意盡己所能支持開發中國家,也願意積極採取措施推動南北合作,促進世界經濟的平衡有序發展。
人際交往
在為人處世方面:不僅為自己著想,也為別人謀福利 。通過互賴合作加強人際關係。在勇氣與體諒之間實現平衡,以尋求共同利益 。
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如下6種思維和類型,希望溝通與合作中能夠區分,最終來實現雙贏的效果。
獨贏——獨善其身:一心求勝,不顧他人。以自我為中心。
贏/輸——損人利己:攀比、競爭、追求地位、權力欲。
輸/贏——損己利人:委曲求全,討好他人。
輸/輸——兩敗俱傷:總是嫉妒或批判別人。
贏/贏——利人利己:為自己謀利也不忘他人。
不贏——好聚好散:尋求雙贏,接受分歧。
結論
中國依靠改革開放,取得了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中國也在思考……如何通過自身的發展繼續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的共同繁榮做出貢獻。”歷史告訴我們,戰爭的結局是兩敗,合作的結果是雙贏。現實告訴我們,一國在著眼於本國利益的同時,只有尊重對方的利益,只有將歷史的恩怨、社會制度的異同和意識形態的差別放在求同存異、尋找利益交匯點的大原則下去處理,才能實現國際合作最大化和國際爭議最小化。中國的經濟發展需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目前的兩大挑戰是國內需要和諧社會,國外需要和平發展。互利共贏是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和平的戰略選擇,是中國和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堅持國際經濟合作的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