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人工放流)

增殖放流

人工放流一般指本詞條

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灘涂江河湖泊水庫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漁業生物的卵子、幼體或成體,以恢復或增加種群的數量,改善和最佳化水域的群落結構。廣義的講還包括改善水域的生態環境,向特定水域投放某些裝置(如附卵器、人工魚礁等)以及野生種群的繁殖保護等間接增加水域種群資源量的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增殖放流
  • 外文名:Enhancement And Releasing
  • 理念:負責任增殖放流
  • 問題:重投放規模,輕效益評估
  • 亦名:人工放流、人工增殖放流
定義,性質,目標,效果評價,生態風險,負責任增殖放流,作用和效果,要點,優點,國內近況,中國增殖放流法律依據,開展增殖放流的重要意義,

定義

向海洋和內陸天然水域投放魚、、蝦、貝等水產動物苗種而後捕撈的一種生產方式。
增殖放流
廣義的講還包括改善水域的生態環境,向特定水域投放某些裝置(如附卵器、人工魚礁等)以及野生種群的繁殖保護等間接增加水域種群資源量的措施。

性質

是補充漁業資源種群與數量,改善與修復因捕撈過度或水利工程建設等遭受破壞的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的一項有效手段。
針對不同水域特性,以補充、修復原水體的水生生物鏈中缺失的種類和保護水生生物種質資源的作用,同時注重自然原始生態的保護和建設。防止發生外來物種侵襲造成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嚴重後果。

目標

恢復漁業資源,修復水域生態,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三效合一。

效果評價

“標記——放流——重捕”

生態風險

1.對增殖水域野生種群的影響
1) 種群台幾催規模
2) 遺傳多樣性
3) 生態適合度
2.對增殖水域生物群落的影響
1) 不同營養層次生物類群組成
2) 食物網結構
3.對增殖水域生態系統的影響
1) 影響能流效率
2) 影響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
3)影響生態系統的耐受性

負責任增殖放流

一、核心理念
增殖放流目標定位不能僅局限於提升增殖種類的資源量, 還應確保野生資源群體的環境適應性、遺傳資源多樣性不會因為投放人工繁育苗種而發生退化和降低;應充分考慮增殖水域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注重其結構和功能的維持和穩定,決不能以破壞增殖水域環境和原生自然生態系統平衡為代價,片面追求增殖放流可能帶來的漁業增產收益。
二、如何實現負責任增殖放流
(一)制定規劃和目標
1、合理的放流規劃
2、明確的預期目標
(二)構建漁業增殖放流策略
1、合理選擇增殖放流種類
2、科學制定放流策略
3、配套制定放流技術規程
(三)科學評估資源增殖效果
1、合理制定增殖放流效果評價體系
2、準確套用標誌手段跟蹤放流群體
3、增殖放流生態效果評價
(四)完善資源增殖管理措施
1、對增殖放流種類實施遺傳資源管理
2、嚴格實施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
3、有效實施適應性管理
4、增殖放流應與其他管理舉措並舉

作用和效果

增殖放流的效果應該說是非常好的,從幾個方面可以體現出來,第一個方面就是通過增殖放流可以補充和恢復生物資源的群體,因為現在,剛舟籃才說到的水生生物資源下降了,有的資源甚至很少或者沒有了,我們通過增殖放流,人工的來補充這些生物資源到水裡去,這樣就增加了資源,改善了生物的種群結構,同時也能夠維護生物的多樣性。有些瀕危的物種,就是現在水裡面很少的、受到保護的這些品種,我們通過增殖放流的方式可以增加它的數量,起到了對這些瀕危物種的保護作用。
第二個方面就是增殖放流同時可以改善水質和水域的生態環境。根據放流的品種不一樣,它的作用也不一樣,比如我們現在放流的一些濾食性的品種,如一些魚類、貝類,它們可以腿辯戲欠濾食水中的藻類和浮游生物,通過這種作用可以淨化和改善水質。近些年一些湖泊水庫,比如太湖前幾年爆發藍藻大家都知道,像北京市的密雲水庫是飲用水源地,通過開展增殖放流,對保證水的品質、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水生生物還有一種碳匯的作用,可能很多網友或者很多社會上的朋友不是特別了解,就是水裡邊的這些水生生物,包括魚類、貝類和藻類,可以吸收水中棵說料的二氧化碳,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可以分解到水裡面去,最近這幾年講減排,水生生物就可以間接起到減排的作用,這是水生生物非常獨特的作用。
第三個方面,可以說它增加了漁民的收入,促進了漁民增收。我們這幾年大規模放流水生生物經濟廈判采物種,放流之後,過一段時間它長大之後漁民再去捕撈,漁民捕撈的產量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說像對蝦、梭子蟹、海蜇這些品種,放流的效果都是非常明顯的,投入和產出比是很高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增殖放流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通過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擴大了社會影響,讓社會上的各方面人士都來關注這個事,使得大家能夠關心水生生物資源問題,以及它的生態環境問題,來支持幫助這件事情,提高了大家的資源環境保護意識,這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效益。

要點

這裡面有幾個要點,第一是採用人工的備淚笑方式來放流,第二,放流的苗種應是原種或是經過人工繁育的苗種,第三就是放流的水域應該是公共天然水域,如海洋、江河、湖泊和一些大型水庫,比如往養殖池塘裡面放苗種就不是增殖放流,而是人工養殖了。

優點

這是根據現在水生生物資源狀況和水域生態環境的狀況,我們採取的一種養護資源、恢復資源的一種措施。因為這些年來,水生生物的資源處於一種衰退的狀況,不但是海洋,包括內陸的江河湖泊,水生生物資源或者叫漁業資源,總淚盛求疊體處於衰退的狀態,甚至一些水域呈現荒漠化狀態,就是像陸地上的沙漠一樣,水裡面已經沒有魚了,沒有水生生物了,像是沙漠了,這么一種狀態我們形象地稱之為水域生態荒漠化狀態。

國內近況

我國增殖放流應該說開展的比較早,我們國家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有增殖放流這種做法,但是規模比較小,影響也比較小,應該說從最近這幾年開始規模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大,社會各方面對這件事的了解越來越多,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
最近這幾年,農業部和各地政府及漁業部門都非常重視增殖放流這項工作,每年都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我們有一個初步統計,從2007年到2009年,全國投入增殖放流的資金有11億多人民幣,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有630多億尾,特別是最近這幾年,每年全國組織增殖放流活動都要上千次,其中有一些是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並且這個規模還在不斷擴大。今年農業部已經與5個省級政府聯合組織開展了增殖放流活動,特別是今年6月6號這一天,農業部分別和廣東省政府、遼寧省政府聯合舉行了增殖放流活動,這一天全國有106個地方同時開展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

中國增殖放流法律依據

1.《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1979年)第六條規定,“各地應當因地制宜採取各種措施,如改良水域條件、人工投放苗種、投放魚巢、灌江納苗、營救幼魚、移植馴化、消除敵害、引種栽植等,增殖水產資源”。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82年)第二十條規定,“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對具有重要經濟、社會價值的已遭到破壞的海洋生態,應當進行整治和恢復”。
3.《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1986年發布,2000年修訂)第二十八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其管理的漁業水域統一規劃,採取措施,增殖漁業資源。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向受益的單位和個人徵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專門用於增殖和保護漁業資源”。
4.1995年,《中國環境保護21世紀議程》,將海洋環境和生物資源保護列為重要內容。
5.2003年,農漁發(2003)6號“關於加強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
6.《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綱領性檔案。提出了我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將採取三大行動,力爭到2010年,水域生態環境惡化、漁業資源衰退、瀕危物種數目增加的趨勢得到初步緩解。

開展增殖放流的重要意義

針對目前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水域荒漠化日益顯現的嚴峻形勢,在強化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管理的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一是可以積極主動地恢復已經衰退的水生生物資源,改善魚類的群落結構,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為漁業和漁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可以直接為捕撈漁民增加收益,為百姓提供優質水產品,同時帶動相關產業(如海水育苗、運輸等)的發展;
三是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東海區海洋伏季休漁等管理制度的成效,提高社會各界資源、環境保護意識;
四是探索以政府為主導、各部門相互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水生生物資源保護長效機制;

作用和效果

增殖放流的效果應該說是非常好的,從幾個方面可以體現出來,第一個方面就是通過增殖放流可以補充和恢復生物資源的群體,因為現在,剛才說到的水生生物資源下降了,有的資源甚至很少或者沒有了,我們通過增殖放流,人工的來補充這些生物資源到水裡去,這樣就增加了資源,改善了生物的種群結構,同時也能夠維護生物的多樣性。有些瀕危的物種,就是現在水裡面很少的、受到保護的這些品種,我們通過增殖放流的方式可以增加它的數量,起到了對這些瀕危物種的保護作用。
第二個方面就是增殖放流同時可以改善水質和水域的生態環境。根據放流的品種不一樣,它的作用也不一樣,比如我們現在放流的一些濾食性的品種,如一些魚類、貝類,它們可以濾食水中的藻類和浮游生物,通過這種作用可以淨化和改善水質。近些年一些湖泊水庫,比如太湖前幾年爆發藍藻大家都知道,像北京市的密雲水庫是飲用水源地,通過開展增殖放流,對保證水的品質、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水生生物還有一種碳匯的作用,可能很多網友或者很多社會上的朋友不是特別了解,就是水裡邊的這些水生生物,包括魚類、貝類和藻類,可以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可以分解到水裡面去,最近這幾年講減排,水生生物就可以間接起到減排的作用,這是水生生物非常獨特的作用。
第三個方面,可以說它增加了漁民的收入,促進了漁民增收。我們這幾年大規模放流水生生物經濟物種,放流之後,過一段時間它長大之後漁民再去捕撈,漁民捕撈的產量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說像對蝦、梭子蟹、海蜇這些品種,放流的效果都是非常明顯的,投入和產出比是很高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增殖放流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通過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擴大了社會影響,讓社會上的各方面人士都來關注這個事,使得大家能夠關心水生生物資源問題,以及它的生態環境問題,來支持幫助這件事情,提高了大家的資源環境保護意識,這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效益。

要點

這裡面有幾個要點,第一是採用人工的方式來放流,第二,放流的苗種應是原種或是經過人工繁育的苗種,第三就是放流的水域應該是公共天然水域,如海洋、江河、湖泊和一些大型水庫,比如往養殖池塘裡面放苗種就不是增殖放流,而是人工養殖了。

優點

這是根據現在水生生物資源狀況和水域生態環境的狀況,我們採取的一種養護資源、恢復資源的一種措施。因為這些年來,水生生物的資源處於一種衰退的狀況,不但是海洋,包括內陸的江河湖泊,水生生物資源或者叫漁業資源,總體處於衰退的狀態,甚至一些水域呈現荒漠化狀態,就是像陸地上的沙漠一樣,水裡面已經沒有魚了,沒有水生生物了,像是沙漠了,這么一種狀態我們形象地稱之為水域生態荒漠化狀態。

國內近況

我國增殖放流應該說開展的比較早,我們國家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有增殖放流這種做法,但是規模比較小,影響也比較小,應該說從最近這幾年開始規模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大,社會各方面對這件事的了解越來越多,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
最近這幾年,農業部和各地政府及漁業部門都非常重視增殖放流這項工作,每年都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我們有一個初步統計,從2007年到2009年,全國投入增殖放流的資金有11億多人民幣,增殖放流各類水產苗種有630多億尾,特別是最近這幾年,每年全國組織增殖放流活動都要上千次,其中有一些是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並且這個規模還在不斷擴大。今年農業部已經與5個省級政府聯合組織開展了增殖放流活動,特別是今年6月6號這一天,農業部分別和廣東省政府、遼寧省政府聯合舉行了增殖放流活動,這一天全國有106個地方同時開展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

中國增殖放流法律依據

1.《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1979年)第六條規定,“各地應當因地制宜採取各種措施,如改良水域條件、人工投放苗種、投放魚巢、灌江納苗、營救幼魚、移植馴化、消除敵害、引種栽植等,增殖水產資源”。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82年)第二十條規定,“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對具有重要經濟、社會價值的已遭到破壞的海洋生態,應當進行整治和恢復”。
3.《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1986年發布,2000年修訂)第二十八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其管理的漁業水域統一規劃,採取措施,增殖漁業資源。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向受益的單位和個人徵收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專門用於增殖和保護漁業資源”。
4.1995年,《中國環境保護21世紀議程》,將海洋環境和生物資源保護列為重要內容。
5.2003年,農漁發(2003)6號“關於加強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
6.《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綱領性檔案。提出了我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將採取三大行動,力爭到2010年,水域生態環境惡化、漁業資源衰退、瀕危物種數目增加的趨勢得到初步緩解。

開展增殖放流的重要意義

針對目前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水域荒漠化日益顯現的嚴峻形勢,在強化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管理的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一是可以積極主動地恢復已經衰退的水生生物資源,改善魚類的群落結構,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為漁業和漁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可以直接為捕撈漁民增加收益,為百姓提供優質水產品,同時帶動相關產業(如海水育苗、運輸等)的發展;
三是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東海區海洋伏季休漁等管理制度的成效,提高社會各界資源、環境保護意識;
四是探索以政府為主導、各部門相互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水生生物資源保護長效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