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工業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文簡稱:航空工業,英文: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Ltd.,英文縮寫:AVIC),是中國國家出資設立,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也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於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

航空工業設有航空武器裝備、軍用運輸類飛機、直升機、機載系統與汽車零部件、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航空供應鏈與軍貿、資產管理、金融、工程建設、汽車等產業,下轄100餘家成員單位、近27家上市公司,員工逾45萬人。

2017年12月27日公司完成工商變更手續,航空工業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企業名稱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019年7月,《財富》發布的2019世界500強,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位列151位。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航空工業排名第4位。2019年9月,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發布,航空工業排名第11位。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外文名稱: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AVIC)
  • 所屬行業:機械製造業
  • 總部地點: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128號
  • 成立時間:2008年11月6日
  • 經營範圍:軍用和民用飛機、航空發動機、航電系統等製造、銷售和系統服務
  • 公司類型:國有獨資 
  • 公司口號:航空報國、強軍富民、敬業誠信、創新超越
  • 年營業額:602.52億美元(2015年) 
  • 員工數:542,236人(2016年) 
  • 註冊資本:640億元人民幣
  • 企業簡稱:航空工業
  • 世界排名:第151位(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
  • 官    網:http://www.avic.com.cn/
發展歷程,組織沿革,歷史紀要,企業信息,發展戰略,研究開發,軍用航空,民品製造,世界排名,企業文化,企業願景,社會責任,品牌形象,企業組織,集團領導,組織架構,研發機構,上市公司,企業產品,殲擊機,殲轟機,轟炸機,強擊機,預警機,運輸機,教練機,直升機,通用飛機,發動機,機載武器,國際合作,空客項目,波音項目,歐直項目,GE 項目,巴西項目,企業榮譽,

發展歷程

組織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航空工業管理體制幾經變化。
1951年4月-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
1952年8月-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機械工業部四局
1954年9月-1958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四局
1958年2月-1960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四局
1960年9月-1963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四局
1963年9月-1982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
1982年4月-198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部
1988年4月-1993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航天工業部
1993年6月-1999年6月,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
2008年11月-2017年12月27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2017年12月27日起,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歷史紀要

1950年
1月5日 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代部長何長工與中國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聯名向中共中央提出《關於航空工業建設的意見》,建議成立航空工業建設委員會、航空工業管理局以及設立研究院等。
1951年
4月17日~29日 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頒發《關於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宣布成立航空工業管理委員會,以聶榮臻、李富春劉亞樓何長工段子俊、馬文為委員。聶榮臻為主任、李富春為副主任。
4月29日,周恩來總理簽發中央人民政府檔案,正式批准航空工業局成立,局址在瀋陽。
1954年
7月3日 新中國生產的第一架飛機----南昌飛機廠試製的初教-5雅克-18)教練機首飛成功,通過國家鑑定。8月1日,毛澤東主席為此親筆簽署了嘉勉信。
8月18日 株洲航空發動機廠試製愛姆-11(M-11)發動機成功。10月25日,中國毛澤東主席也給該廠親筆簽署了嘉勉信。
1956年
9月8日 中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殲-5米格-17)由瀋陽飛機廠試製成功,經中國國家鑑定驗收,成批生產交付部隊使用。該機試製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跨入噴氣時代。
1958年
7月26日 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架噴氣教練機殲教-1,首次試飛成功。8月4日,葉劍英元帥參加了在瀋陽飛機廠舉行的慶功大會。
12月14日 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架直升機,7噸級直-5直升機在哈爾濱首飛成功。
1959年
超音速噴氣式飛機——殲-6試製成功。
1963年
9月23日,中國製造的第一種超音速噴氣式殲擊機--殲-6,首飛成功。殲-6是1960~70年代中國空軍主力戰鬥機。
1964年
第一代霹靂-1空空飛彈,經國務院特種武器定型委員會批准定型,投入小批生產。
1965年
6月4日,南昌飛機廠自行設計的超音速強擊機--強-5飛機,首飛成功。
1966年
1月17日,瀋陽飛機廠製造的第一種兩倍音速殲擊機--殲-7,首飛成功。
1968年
中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飛機首飛成功。
1969年
7月5日,中國自行設計、瀋陽飛機廠製造的第一種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首飛成功。
1970年
12月25日,西安飛機廠試製的運-7飛機,首飛成功。
1974年
12月25日,西安飛機廠製造的運-8飛機,在閻良機場首飛成功。
1980年
9月26日,中國自行設計的運-10大型客機首飛成功。這也是第一架飛越世界屋脊的中國製造飛機。
1998年
3月23日,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飛機首飛成功。殲-10於2004年7月19日被批准設計定型。
1999年
7月1日,在國家原五大行政性軍工總公司基礎上組建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等十個軍工集團公司正式成立。
10月3日,由中美合作生產上海飛機製造廠製造的MD-90-30幹線客機在上海首飛成功。10月28日通過FAA適航審查。
12月,中國製造的殲-11(J-11A,為進口俄羅斯蘇-27散件組裝)戰鬥機,首次試飛成功。
2000年
3月12日-14日,新舟60飛機給國家領導人做了匯報表演,被認為是適合中國支線航空運輸的飛機。
6月,中國民航適航部門批准新舟60(MA-60)飛機型號合格證,同時正式批准將改進後的運7-200A飛機定名為“新舟60“(MA60),列為產品型號。8月3日,首架“新舟60”飛機交付四川航空公司,8月12日正式投入運營。
2003年
12月26日 成都飛機廠製造的殲-10雙座戰鬥機,首飛成功。
2007年
2月27日,在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殲-10飛機獲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2月21日 ,ARJ21-700新支線飛機首架試飛機按計畫如期完成總裝下線。
2008年
6月29日,中國製造新型渦槳支線飛機新舟600飛機在西安總裝下線。
10月10日,新舟600飛機在西安首飛成功。
2009年
8月31日,中國設計研發、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製造的第一種艦載重型殲擊機--殲-15,首飛成功。
2011年
1月11日,中國自行設計研發、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製造的第一種隱形重型戰鬥機--殲-20工程驗證機,首飛成功。
2013年
1月26日,中國自行設計研發、航空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製造的第一種重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
從1951年起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0多年,研製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與已開發國家在役航空裝備性能相當的航空器。以殲-10為代表,軍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跨越;以“太行”發動機為代表,軍用航空發動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從渦噴向渦扇、從中等推力向大推力跨越;以預警機等特種飛機裝備為代表,航空裝備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跨越。
2016年
11月1日,兩架殲-20飛機在剛剛開幕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進行了短短兩分鐘的飛行展示,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首次亮相公眾視野。
2017年
12月27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改制及名稱變更完成,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工商變更手續。
2018年
10月10日,航空工業集團與中國一汽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在新移動出行、虛擬現實、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實現雙方共贏。
11月11日,四架殲-20戰機編隊飛臨第12屆珠海航展會場上空,其中兩架戰機在繞場盤旋時開啟主、側彈倉,展示了戰機內載掛飛彈,殲-20首次公開展示其內載彈藥能力。
12月,中國航空工業被確定為新一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企業。
2019年
2019年7月,《財富》發布的2019世界500強,航空工業位列151位。

企業信息

發展戰略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提出了“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的發展戰略。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辦公大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辦公大樓
兩融:即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圈。
三新:即努力實現集團核心競爭力從資本、技術、管理的老“三位一體”,向品牌價值塑造、商業模式創新、集成網路構建的新“三位一體”轉型升級。
五化:即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專業化整合、資本化運作、國際化開拓、產業化發展”。
萬億:即到2020年挑戰銷售收入一萬億元人民幣的奮鬥目標。

研究開發

研發實力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擁有由中國航空研究院等33個科研院所組成的高水平科研體系,擁有一大批院士和國家級專家;擁有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大科研試驗設施;擁有中航網聯通國內所屬成員單位,具備異地協同設計製造能力和現代化信息傳輸能力。
研究成果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以健全的智慧財產權三級管理機構,完善的科技獎勵制度、措施和激勵獎酬機制為保障,取得了數百項核心技術成果。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自2000年以來,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9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2項。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智慧財產權工作深入開展,專利數量持續增長,專利申請年度增長率達到30%,截至2010年底,中航工業累計擁有專利3830件,其中發明專利806件,在重點航空產品和支柱民品、關鍵技術領域和核心技術形成了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

軍用航空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系列發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偵察機、直升機、強擊機、通用飛機、無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空空、空面、地空飛彈,強力塑造運-20“鯤鵬”大型運輸機、“鶻鷹”戰鬥機、“飛鯊”艦載戰鬥機、殲10系列飛機、殲11系列飛機、“霹靂火”直-10武裝直升機、“黑旋風”直19武裝直升機、轟-6系列轟炸機、空警200和空警2000等系列預警機、“飛豹”殲擊轟炸機、“梟龍”飛機、“翼龍”系列無人機、“獵鷹”和“山鷹”高級教練機、“霹靂”系列和“閃電”系列飛彈等品牌,為中國軍隊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使中國躋身於研製多種先進航空裝備少數國家行列。
中國航空工業飛機圖譜中國航空工業飛機圖譜

民品製造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按照“寓軍於民、軍民融合”原則,大力發展民用運輸機產業,研製生產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渦槳支線飛機,運-8飛機、運-12飛機,直-9直升機等多種機型,是ARJ21新支線客機的主要研製者和供應商,是大飛機重大專項的主力軍。
中國航空工業直升機圖譜中國航空工業直升機圖譜
航空工業按照“只有合作夥伴、沒有競爭對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業領域進行廣泛合作與交流,在開展梟龍飛機、K-8飛機、EC-120直升機ERJ145渦扇支線客機等國際合作項目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重大航空項目的開發。大力開展航空轉包生產業務;將航空高技術融入汽車、機車及其發動機、零配件等領域,大力發展燃氣輪機、製冷設備、電子產品、環保設備、新能源設備等機電產品,並提供飛機租賃、通用航空、交通運輸、醫療服務、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建設、房地產開發等第三產業服務項目。

世界排名

2009年7月8日,美國《財富》雜誌公布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航空工業首次申報並成功入選,排名第426位,成為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航空製造企業和中國軍工企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標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標識
2013年航空工業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489億元,同比增長16%;利潤140億元,同比增長6%;資產總額6760億元,同比增長19%。
2015年航空工業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02.5億美元、利潤8.8億美元。
2016年航空工業第八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躍升至第143位。
2016年12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了2015年度全球軍工百強企業排行榜,由於SIPRI缺少足夠數據對中國軍備貿易進行可靠的評估,因此中國企業並沒有在軍工百強名單中。不過報告稱,航空工業集團和北方工業公司應能擠進10強。
2017年11月,航空工業在“2017年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榜單”中位列梯級Ⅰ。

企業文化

企業願景

企業秉承宗旨:航空報國,強軍富民
企業踐行理念:敬業誠信,創新超越

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理念: 航空工業是國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強大的航空工業是一個國家建立獨立自主穩固國防的重要基礎,是保持一個國家國際社會地位的重要基石,是衡量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尺。中航工業將為推動中國航空工業的做大做強、促進強大國防力量的建設、助力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繼續做出了重要貢獻。

品牌形象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司徽由地球和變體飛行器組成。飛行器指向右上方,象徵著航空工業“富國、強軍、富民”的志向。藍色環形表明航空工業有深厚的航空高科技基礎,也象徵著集團公司所屬單位圍繞航空工業,緊密團結,有著強大的凝聚力。飛行器下方“AVIC”,則代表了航空工業。通觀整體構圖,表現了航空工業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國軍委的領導和關懷下,實施“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的戰略。弘揚“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集團宗旨和“敬業誠信,創新超越”的集團理念,為建設新航空、大航空、強航空而不懈努力。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標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標識

企業組織

集團領導

譚瑞松
譚瑞松譚瑞松
譚瑞松(黨組書記、董事長),男,漢族,1962年2月27日出生於吉林,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83年8月本科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發動機設計專業,2002年3月獲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碩士學位,2006年6月獲哈爾濱工程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
曾先後在哈爾濱三個大型國有企業任副總工程師、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黨委書記。2008年7月至2012年3月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2012年3月起,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羅榮懷
羅榮懷(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男,漢族,1961年12月生,湖南永州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系高空設備專業本科、四川省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羅榮懷羅榮懷
曾任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副總工程師,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副總經理,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常委,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兼上海航空工業集團董事長),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
李玉海,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
吳獻東,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張新國,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陳元先,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李本正,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楊偉,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中航工業組織架構中航工業組織架構
李耀,黨組成員;
張民生,黨組成員、總會計師;
張希,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外部董事:王建強劉德恆李萬餘

組織架構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組織架構圖:

研發機構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把自主創新放在首位,構建創新導向的研發體系,大力加強探索研究、基礎研究、預先研究,夯實技術基礎,探索新概念新技術,推進原始創新,不斷推出更新更好的產品,並為C919大飛機研製提供技術全方位支持。
航空工業現有航空科技研發院所:
303所 北京航空精密機械技術研究所(北京)
601所 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瀋陽)
602所 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景德鎮)
603所 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原西安飛機研究所)(西安)
605所 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荊門)
606所 瀋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瀋陽)
607所 中航雷達與電子設備研究院(原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蘇州)
610所 中國航空救生研究所(襄陽)
611所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都)
612所 中國空空飛彈研究院(洛陽)
613所 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洛陽)
614所 中國航空動力控制系統研究所(無錫)
621所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
622所 北京航空工藝研究所(北京)
623所 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西安)
624所 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綿陽/成都)
625所 中國航空工業製造工程研究所(北京)
626所 瀋陽空氣動力研究所(併入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瀋陽)
627所 哈爾濱空氣動力研究所(與626所合併成立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哈爾濱)
628所 中國航空信息中心(北京)
629所 結構熱強度研究所(長安)
630所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西安)
634所 北京長城航空測控技術研究所(北京)
637所 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濟南)
640所 上海飛機研究所(隸屬中航第一飛機研究院)(上海)
648所 貴州飛機設計所(貴陽)
649所 貴州航空發動機設計所(貴陽)
650所 南昌飛機設計研究所(南昌)
原國防部第六研究院 中國航空研究院

上市公司

中航機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動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中航精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飛亞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天馬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產品

從1950年以來航空工業60多年,軍用飛機和航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取得了長足進步,累計生產飛機和直升機2萬多架、發動機6萬多台、飛彈2萬多枚,出口和援贈飛機總計2400多架,研製出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與世界已開發國家在役飛機性能相當的航空裝備,使中國躋身於研製先進戰鬥機、戰鬥轟炸機、直升機、教練機、特種飛機等多種航空裝備的少數幾個國家之列。

殲擊機

殲7戰鬥機
殲7戰鬥機殲7戰鬥機
殲-7(J-7),是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製造的一種單座、輕型、2倍音速晝間噴氣式殲擊機。1964年初投入試製,1966年1月17日首飛成功。在殲7原型機的基礎上,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貴州航空集團又作了多次改型,其中主要的改型飛機有殲7I、殲7II、殲7M、殲7III、殲7P、殲7E、殲7PG、殲教7等。
殲8戰鬥機
殲-8(J-8),是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和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自行設計、研製的中國第一種高空高速殲擊機。1969年7月5日首飛成功,1980年3月設計定型。而後又在其基礎上研製出了殲8I、殲8II殲8IIM等新型戰鬥飛機。
J-10戰鬥機J-10戰鬥機
殲8是中國高性能戰鬥機由引進仿製向自行研製發展的過渡,也是中國空軍武器裝備體系中的重點型號。該系列戰鬥機不但為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提供了性能較為先進的作戰機型,也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科研系統培養了兩代航空技術人員。
殲10戰鬥機
殲-10(J-10)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多用途第三代戰鬥機,具有高可靠性、高生存力和高機動性能,作為新一代多用途戰鬥機,其作戰半徑大,起降距離短,攻擊能力強。
J-11B重型戰鬥機J-11B重型戰鬥機
殲-10飛機工程曾獲得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殲-11戰鬥機
殲-11(J-11)是俄羅斯蘇-27SK國產版戰鬥機,由瀋陽飛機公司建立生產線,俄羅斯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生產與組裝。
殲11B(J-11B)是立足於國內航空科技研製生產的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經過改進的殲-11B機體壽命提高,換裝綜合火控系統、全玻璃化座艙、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渦扇10“太行”渦輪風扇發動機等核心部件。
殲-15艦載戰鬥機
J-15重型艦載戰鬥機J-15重型艦載戰鬥機
殲-15(J-15)飛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鬥機,它具有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載彈量多等特點,可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飛彈、空空飛彈、空地飛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實現全海域全空域打擊作戰能力,各項性能可與俄羅斯蘇-33、美國F-18等世界現役的主力艦載戰鬥機相媲美,因此被譽為兇猛強悍的空中“飛鯊”。
梟龍FC-1
梟龍(FC-1戰鬥機),是中航工業組織成都飛機設計所、成都飛機製造公司和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等主要參研單位,本著“共同投資、共同開發、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原則,針對國際國內市場需求,與巴基斯坦合作,引進外資,自主研製開發的新一代先進單發、單座輕型多用途戰鬥機。
梟龍FC-1輕型戰鬥機梟龍FC-1輕型戰鬥機
該機具有突出的機動能力,較大的航程、留空時間和作戰半徑,優良的短距起降特性和較強的武器裝載能力,是突出中低空和高亞音速機動作戰能力,有較好的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的全天候、單發、單座、新一代輕型戰鬥機。

殲轟機

殲轟-7
殲轟-7(JH-7)“飛豹”,對外名稱FBC-1,是西安飛機製造集團與603研究所合作設計製造的第一種超音速戰鬥轟炸機,用以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該機於1973年開始研發,至1988年首次試飛,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其改良型殲轟-7A(JH-7A)則在2004年公布。該機主要裝備海軍航空兵
殲轟-7A殲轟-7A

轟炸機

轟-6
轟-6(H-6),是西安飛機製造集團參照前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開始仿製,隨後自行研製、生產並裝備空軍部隊的中型轟炸機。轟-6發展出核彈載機、巡航飛彈載機、空中加油機的多種型號,並有出口。
H-6K新型轟炸機H-6K新型轟炸機
轟-6K(H-6K)戰略轟炸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新型轟炸機,它在原轟6系列轟炸機的基礎上改進發展而來,掛載6枚射程2000公里的CJ-10A空射巡航飛彈的轟6K,已經具備了戰略轟炸機的某些特點,與作為戰術轟炸機研製而成的轟6家族基礎型號相比,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雖然從航程和載彈量上講,轟六K與世界先進戰略轟炸機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但轟6K具備對美國關島、中途島和夏威夷群島實施航空突襲的能力,這也使得中國成為繼美、俄、英之後第四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
水轟-5
水轟-5(SH-5),是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研製的水上反潛轟炸機。主要用於在中、近海域執行海上偵察、巡邏警戒、搜尋反潛等任務,也可用於對水面艦艇的監視和攻擊。除海上起降外,可在江河湖泊和水庫中起降。SH-5的研製始於1968年,1971年10月完成靜力試驗和總裝,1973年12月試飛原型機首次地面滑行,1975年5月首次下水,1976年4月3日首次水上起降試飛成功。1986年開始交付使用。
水轟-5水轟-5
SH-5經改裝後能用於森林滅火,1988年SH-5改裝成的森林滅火機在湖上進行了吸水和在森林進行投水試驗。

強擊機

強-5
強-5(Q-5),是洪都飛機製造公司研製生產的單座雙發超音速強擊機,其主要任務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對地攻擊,也可進行對空自衛作戰。
強-5強-5
強-5於1958年8月開始研製,1965年6月首次試飛成功並設計定型,1968年11月開始批量生產。強-5發展了基本型、加大航程型和I出口型,其中A-5M是與義大利航空公司合作改進型。強-5出口多國。

預警機

空警-2000
空警2000預警機空警2000預警機
空警-2000(KJ-2000)預警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種大型預警指揮機。該機安裝了相控陣雷達,碟形天線,超級計算機、控制台及軟體。其固定三片式雷達,呈三角姿態安裝,從而達到360度全方位覆蓋,特別擅長探測速度較高的空中或海上目標,擴充偵察能力,加強對電子情報、電磁情報、無線電情報收集,提高戰鬥機效能60%以上。
空警-200
空警200(KJ-200)預警機,是運-8AEW的改進型。最初,該機被命名為”平衡木AEW”(5號方案)。隨後,又被命名為運-8/F200。是中國的搭載的“平衡木”式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早期空中預警機。後來採用運八型運輸機升級版運-9的機體作為載機,空警-200的主要設備為中國製造。
空警-500
空警-500(KJ-500)預警指揮機,是在運-9基礎上研製的。該機的機載預警雷達系統,採用世界先進的數字陣列雷達技術,相較於現役大型預警雷達,在重量、雷達天線口徑大幅下降基礎上情報處理能力、抗干擾能力大幅提升。空警-500成功實現了“小平台、大預警、高性能、新一代”的研製目標。

運輸機

運-7
運-7(Y-7)飛機是中國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參照蘇聯安-24型飛機研製、生產的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運-7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運-7原型機於1984年完成試飛,1984年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正式頒發運-7飛機適航證,1986年投入服務。民用型運-7屬於50座級支線運輸機。運-7的出現結束了中國民航全部使用外國飛機的歷史。
運-8
運-8(Y-8)運輸機,是陝西飛機製造公司參照蘇聯安-12型飛機研製、生產的四發渦輪螺槳中型多用途運輸機,該機可用於空投、空降、運輸、救生及海上作業等多種用途。1969年開始由西安飛機工業公司設計,1971年投入生產,在1974年12月25日首次試飛成功。1980年1月國家批准設計定型後轉入小批生產。
Y-8飛機在中國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的許多領域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於1985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Y-8價格是國際市場上同級運輸機價格的1/3。一些國家已對購買Y-8飛機發生興趣,至2008年已出口13架。
運-8系列
運-8(Y-8)飛機,用途廣泛,具有空投、空降、空運、救生及海上作業等多種功能。
Y-8飛機現有如下型別:
Y-8 基本型,典型軍用運輸機,具有戰術運輸機的各種特點。尾段為氣密艙,裝兩門自衛機炮,設有射擊員座席。
Y-8X 海上巡邏機,在基本型上改裝。
Y-8A 直升機載機,用基本型改裝而成。
Y-8C 氣密艙型,1985年完成方案論證。1990年12月首飛,1992年12月設計定型。
Y-8D 民用出口型。
Y-8 貨機型 1985年根據北京騰龍貨運航空公司的訂貨要求改裝,比基本型空機重量減少,增加貨物或增加航程。
運-8F-600
運8F-600型飛機,是中航工業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安東諾夫設計局聯合研製的載重20噸級的民用貨機。主要用於運送集裝貨物、車輛等大中型設備以及各種鮮活物品。運8F-600型飛機完全按CAAC的要求進行研製和生產,滿足CCAR-25、CCAR-33、CCAR-35、FAR-36的要求。
新舟-60
新舟60(MA-60)型飛機,是Y7系列的最新改進型,以Y7-200A型飛機為基礎,部分採用了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空技術和成品,旅客座位由原來的50個增加到60座。
ARJ-21
ARJ21,是中國第一種自主智慧財產權噴氣支線客機,正在完成國內外適航取證,準備投入民航運營。
ARJ21民用客機是70~90座級的中、短航程渦扇發動機新支線客機,擁有基本型、加長型、貨機和公務機等四種容量不同的機型,適應以中國西部高溫高原機場起降和複雜航路越障為目標的營運要求。
ERJ-145
ERJ-145,是中國-巴西合作的成果,世界範圍內性能優異的先進渦扇支線飛機。ERJ-145為50座級別客機,ERJ145系列的最大特點是均採用相同的駕駛艙配置,這意味能降低運營成本,減少對飛行員的培訓。
運20大型運輸機運20大型運輸機
運-9
運-9(Y-9)運輸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軍用運輸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陝西飛機製造公司研製。運-9運輸機,具有貨艙寬敞,貨物裝卸方便,機場適應性強,用途廣泛的特點,運-9的戰術技術指標比運-8有了較大的提高,達到或者接近C-130J的水平。
運-20
運-20(Y-20)大型運輸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代號“鯤鵬”,由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研發。2013年開始進行試飛。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運-20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的改進,載重也有提高。

教練機

K-8(教練-8)
K8飛機(JL-8),是中航工業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國際設計標準研發的基礎教練機。該機採用串列座艙、下單翼、兩側進氣、前三點式起落架布局、配裝渦輪風扇發動機,具有飛行品質優良、可靠性高、維護性好、全壽命費用低等特點。
K-8飛機主要用於飛行員的基礎培訓和部分高級培訓,是新一代噴氣式基礎/高級教練機,近十年占全球同類機型出口貿易總額的80%以上。
教練-9
JL9教練機(JL-9),是中航工業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中高級教練機,結合部隊訓練需求和中國航空武器裝備發展需要,從外形設計到綜合系統配置,都達到了較高水平。特別是飛機氣動平台的設計,有效地提高了飛機中低空亞音速狀態下的機動性和起降性能。
L-15獵鷹高級教練機L-15獵鷹高級教練機
L-15”獵鷹“
L-15”獵鷹“(JL-10),是中航工業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製的高級教練機。該機是性能先進、技術複雜、質量要求高、達到國際同類飛機先進水平,體現第三代先進戰鬥機的使用特點和訓練要求,有良好的可靠性、維修性和綜合保障性。

直升機

直-8(Z-8),是中國研製的大型直升機,由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昌飛公司等單位共同研製。1976年開始研製,1985年12月11日在景德鎮首飛成功,1989年4月通過技術鑑定,1994年11月完成設計定型。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直8運輸直升機直8運輸直升機
直-8運輸直升機
直-8通用運輸直升機是由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昌飛公司2002年開始研製,2004年8月28日實現首飛。該型機適應高溫、高原環境的使用要求,是一種多用途、民用的大型運輸直升機。
直-9
直-9(Z-9) :是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輕型多用途直升機,其系列化改型滿足了軍民各種不同用途和需求。直-9飛機可用於人員運輸、近海支援、海上救護、空中攝影、海上巡邏、魚群觀測、護林防火等,並可作為艦載機使用。
Z9WE武裝直升機
Z9WE型武裝直升機,是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出口型武裝直升機。
H425
H425直升機,是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製開發的新一代具有國際水準的多用途直升機。H425的各項指標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際上同類直升機水平,是國內最先進的民用直升機。
直-15
直-15(Z-15)先進中型多用途直升機,法國代號EC175,由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負責設計、中方與歐洲直升機公司採用項目合作的形式聯合研製的6噸級直升機。中法雙方基於“共擔風險、共同投資、共同研製、共同受益、共享市場”的原則,開展的風險合作。根據研製契約,雙方各自分擔相應的研製工作份額,按50%對50%的比例進行投入。該機總體技術水平達到21世紀初國際先進水平,滿足歐洲航空管理局(EASA),美國FAA和中國CAAC最新適航條例要求。
EC-120
ECl20B直升機是單發、1.5噸級、滿足JAR/FAR適航條例要求的輕型直升機,由法國、中國和新加坡三國合作研製,2004年在中航工業哈飛公司建立總裝生產線,並開始在中國組裝,國內稱HCl20。
在該合作項目中,中方占24%(法方占61%,新方占15%)的股份,負責機身機構、複合材料的前艙罩、防火牆、上下整流罩、燃油系統、飛行操縱系統、輔助操縱系統的設計和製造及合格驗證等。
ECl20直升機自取得型號合格證以來,已生產銷售近500架機,分布在全世界40多個國家。
武直-10
武直-10(WZ-10,綽號”霹靂火“),是由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生產的五噸級(EW)中型專用武裝直升機。
武直-10武裝直升機武直-10武裝直升機
武直-10,全機淨重約5543公斤,配紅外熱像儀,具備夜間作戰能力。其主要任務為樹梢高度戰場遮斷,消滅敵地面固定和機動的有生力量,兼具一定的空戰能力,綜合性能可與美國主力機種“阿帕奇”媲美。武直-10的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填補了中國解放軍戰力的一個空白。
武直-19
武直-19(WZ-19,綽號:”黑旋風“),是由中航工業哈飛和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研製的武裝偵察直升機。武直19原型機於2010年7月成功首飛。

通用飛機

運-12
運-12(Y-12),屬於輕型多用途飛機,可用作客貨運輸、空投空降、農林作業、地質勘探,還可改裝成電子情報、海洋監測、空中遊覽和行政專機等。
運-12採用常規的小型多用途飛機布局:雙發、上單翼單垂尾、固定前三點起落架。可在簡易跑道上順利起降。
小鷹-500
小鷹-500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石家莊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參與研製的輕型多用途飛機。該機是中國獨有按CCAR-23-R2進行設計、生產、試驗試飛和適航取證並開始交付用戶的4~5座輕型多用途飛機,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該機可作為軍、民用初級教練機、商務機、旅遊用機、農林牧漁業、環保監測用機,也可作為航空探測、攝影、航空俱樂部、私人及軍、警用機等。
海鷗-300
海鷗-300飛機,是中航工業石家莊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單發六座輕型水陸兩棲飛機,總體上採用單船身、懸臂式中上單翼、常規十字型單垂尾的布局型式。具體採用長寬比較大的細長機身、單斷階船體、梯形機翼加上翹式翼尖小翼的組合式機翼、十字型尾翼、發動機/螺旋槳組合件按推進式布局安裝在機身上部的支架上、前三點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
A2C超輕型水上飛機
A2C超輕型水上飛機是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根據市場需求,自行研製開發成功的一種雙座、半敞開式座艙,蒙布構架式結構的超輕型多用途水上飛機,填補了中國超輕型水上飛機領域的空白。該機型已獲得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批准書和生產許可證。
該機裝有高性能的ROTAX912A2航空發動機,具有良好的飛行品質和水上起降性能;功率推重比大、載重量大、使用經濟性好;安全可靠、拆裝維護方便。可廣泛用於飛行表演、遊覽觀光、空中攝影、農林飛播、滅蟲、公務飛行、飛行員培訓、環境監測等。 A2C超輕型水上飛機已銷售44架,在全國各地累計作業面積達到了兩百餘萬畝。

發動機

秦嶺發動機
秦嶺渦扇發動機(WS-9),是中航工業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以英國羅·羅公司引進生產專利的斯貝MK202渦輪風扇發動機為基礎,研製的國產化型號,是飛豹系列飛機選用的動力裝置。
太行渦扇發動機太行渦扇發動機
太行渦扇發動機
太行發動機(WS-10),即渦扇10系列發動機,是中航工業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設計、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聯合研製的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太行發動機的研製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2005年12月28日完成設計定型審查考核,歷時18年。太行發動機是中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它結束了國產先進渦扇發動機的空白,實現了我國軍用航空發動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從渦噴向渦扇、從中等推力向大推力的跨越。
崑崙系列發動機崑崙系列發動機
崑崙系列發動機
崑崙發動機(WP-14),是中航工業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設計、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聯合研製的軸流式雙轉子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屬第二代發動機。崑崙發動機是我國 第一個全面貫徹國軍標,嚴格按照型號規範自行設計研製的航空發動機,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2002年7月10日,國家正式批准崑崙發動機設計定型。
渦噴13系列發動機渦噴13系列發動機
渦噴13系列發動機
渦噴13(WP-13)系列發動機是軸流式雙轉子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屬二代發動機。1988年2月批准渦噴13發動機設計定型。199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渦噴13發動機由貴州航空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單位)和42O廠設計所設計,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公司和420廠聯合研製和生產。

機載武器

霹靂-5E
PL-5EII空空飛彈屬於改進型第三代近距格鬥型空空飛彈,具有優異的抗干擾能力、全向攻擊能力和較好的探測能力。
霹靂-9
霹靂-9(PL-9),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新一代空空飛彈,是具有大過載機動能力的格鬥型空空飛彈,以滿足新一代戰鬥機的作戰使用要求。由洛陽光電技術發展中心和西安東方機械廠於1986年開始研製,1989年投入批生產,1991年首次在巴黎國際航展上亮相。
霹靂9霹靂9
霹靂-10
霹靂-10(PL-10)近距格鬥彈,採用先進的紅外成像制導,能區分真正的敵機和假目標誘餌,還可由飛行員佩戴的頭盔瞄準具控制發射,實現“看哪打哪”。為有效打擊高機動性目標,該飛彈採用了推力矢量技術,具有極高的使用過載。
霹靂-12
霹靂-12空空飛彈(外貿型稱SD-10),是中國空空飛彈研究院研製的新一代中距空空飛彈,可在雷達導引下進行視距外攻擊。 PL-12採用正常氣動布局,具有全向攻擊能力和很好的下視下射能力。
SD-10A中距空空飛彈SD-10A中距空空飛彈
閃電10A
閃電10A(SD-10A )空空飛彈,是中國空空飛彈研究院研製的第四代先進中距攔射空空飛彈,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無線電近炸引信,具有超視距發射能力、多目標攻擊能力、發射後不管能力以及全天候作戰能力,能夠先敵發現、先敵發射、先敵摧毀、先敵解脫。可選擇複合制導模式、發射後不管模式和被動跟蹤模式等多種制導模式,具有多種抗干擾能力,適用於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的作戰環境。能夠在複雜多變的作戰環境中精確有效地攻擊各種有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飛機。

國際合作

空客項目

轉包生產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沈飛哈飛成飛西飛承擔了A320機翼、機翼後緣、機翼前緣、客艙應急門、尾段零件、機頭部分組件、後登機門、四項艙門,A319中央翼盒, A330/340前、後貨艙門、尾段零件的轉包生產。雙方在A350項目上進行探討,中航工業將作為供應商承擔飛機結構件5%的製造工作。
合資公司
2007年11月26日,原中航二集團與空客簽署成立複合材料製造中心的框架協定。2008年7月15日,哈飛集團與空客(中國)公司,就在哈爾濱合資成立複合材料飛機零部件製造中心簽署了框架契約。根據契約,合資複合材料飛機零部件製造中心將於2009年初建成,哈飛集團將擁有80%的股權,空客中國擁有20%的股權。製造中心將為空客A320系列飛機生產零部件,同時參與空中客車A350XWB寬體飛機工作包的產業化和批量生產。製造中心將按照空中客車公司的標準和工藝進行生產。
工程中心
原中國一航、哈飛股份、洪都航空和空客中國合資成立空客北京工程技術中心-Airbus (Beijing)Engineering Center-ABEC。
A320總裝線
空客提出在中國建立A320總裝線的建議,2006年5月總裝線正式定點天津濱海新區。中方聯合體與空客2006年10月26日簽署合作框架協定,成立A320飛機總裝公司,計畫2009年6月份首件交付,2011年達到月總裝4架。
製造中心
2009年1月30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中方合作夥伴與空中客車中國公司在西班牙馬德里簽署了《哈爾濱哈飛空客複合材料製造中心有限公司合資契約》,雙方將共同在哈爾濱建設複合材料飛機零部件製造中心。正在西班牙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共同出席了簽字儀式。
A320機翼總裝線
2009年2月2日,中航工業西飛公司與空中客車公司在英國倫敦簽訂了A320系列飛機機翼總裝項目合作協定,西飛公司將承擔空客A320系列飛機的機翼製造任務,並將成為A320系列飛機機翼總裝項目歐洲以外地區的首家供應商。正在英國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英國首相布朗共同出席了簽字儀式。
高層交流
2002年建立了年度高層交流機制,雙方高層和項目執行層及時溝通,評價現有合作並解決問題,同時探討新合作機會和合作模式。

波音項目

轉包生產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沈飛、哈飛、成飛、洪都、西飛、陝飛、昌飛承擔了B737NG垂尾、48段、前登機門和翼上應急門,787方向舵、垂尾前緣、翼身整流罩、短艙扭距盒,747-8內襟翼、副翼、擾流板、767-300客改貨,波音系列鈑金件部件的轉包生產,其中部分項目為專屬供應商。
工程合作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波音公司的合作主要在製造領域,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是雙方合作發展的大趨勢,雙方高層領導積極推進開展工程合作。雙方已開始了工程合作的初級階段MRB培訓。
波海合資公司
1998年在天津成立了波海航空複合材料部件有限公司,生產民用飛機機艙內飾和輔助結構的複合材料零部件,合資企業2002年投產。合資企業成立之初,中國一航持有三分之一的股份。2008年中國一航的所持股份調整為11.9%。
高層交流
原中國一航與波音公司建立了高層領導定期進行戰略與管理層面的交流機制,就現有合作的問題,未來合作的發展方向和機會進行具有長期戰略意義的討論。從2001年起波音高層與中國航空工業進行了研討式高層管理培訓-EDP,雙方在價值工程、財務管理、IT、戰略管理、精益製造、價值流、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多次的建設性的交流,產生了很好的高層溝通,交流先進管理經驗的作用。

歐直項目

Z15/EC175直升機
2005年12月,原中航二集團和歐洲直升機公司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研製、共同受益、共擔風險、共享市場的原則簽署了中型多用途直升機Z15/EC175項目合作研製契約。該項目進展順利,已進入原型機試製和試驗階段,計畫2009年首飛。
HC120直升機
中、法、新三國1993年簽約共同投資開發EC120直升機。中方承擔機體結構、液壓/燃油/操縱系統等研製,占24%份額。法方占61%份額,承擔總體、升力/航電/發動機/傳動系統等研製。新方占15%份額,承擔尾槳、艙門等研製。2003年三國簽約同意在哈爾濱建立EC120第二條總裝生產線,並於2004年底建成了具備年產20架機能力的總裝生產線。改名為HC120的國產機型現已交付用戶使用。

GE 項目

轉包生產
航空工業的南方動力、黎明、成發、西航、黎陽與GE公司開展轉包生產合作,最長的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產品包括CF6、CF34、CF56、GE90、LM2500、LM6000、GP7200、GEnx等各型發動機的盤、葉片、軸、機匣、安裝邊、過渡段等的製造和軸承機匣、高壓渦輪機匣工程技術開發等。
合資企業
一航世新與GE簽署合作協定,由世新公司為GE在中國銷售的核心機提供成套服務,已有產品售出。
CF34-10A項目
CF34-10A發動機是由美國GE公司為ARJ21配裝的航空動力,2003年成功競標,被指定為ARJ21飛機的配套動力裝置。
一航黎明在此合作項目中承擔CF34-10A發動機零部件的加工、裝配和試車工作。

巴西項目

合資公司
哈爾濱安博威飛機工業有限公司是由巴西航空工業公司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哈飛集團共同組建的合資企業,為50座級ERJ145噴氣飛機整機生產製造廠商。該合作項目是中國首次與國外民機製造企業以合資形式進行的整機合作,項目協定於2002年底簽訂,合資公司於2003年1月13日掛牌成立,在投產當年實現了首架飛機的下線和首飛,在中國航空製造史上尚屬首次。截至2009年1月底,合資公司已經向中國市場交付ERJ145噴氣飛機27架。
轉包生產
合作項目中的轉包生產計畫分兩步走:第一步為機身大部件轉包生產,包括ERJ145噴氣飛機Ⅱ、Ⅳ段機身國產化,首架份國產機身Ⅱ、Ⅳ段於2006年4月交付;第二步為機翼機身整流罩轉包生產。ERJ145噴氣飛機零部件的國內轉包生產由哈飛集團負責,第一步已成功完成。
  
獲AS9100B證書
2006年5月,哈爾濱安博威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獲得了AS9100B證書,成為國際航空質量組織(IAQG)成員,被列入該組織的網路航空供應信息系統(OASIS),同時成為亞洲首家通過美國NQA公司認證的商用飛機製造商。
獲ISO14001證書
2009年初,哈爾濱安博威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獲得ISO14001國際環境質量體系認證。

企業榮譽

2013中國企業500強名單第28名。
殲十飛機_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殲十飛機_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殲十飛機工程”獲得了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首次進入《財富》500強。
一項獲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10項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得“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獎”。
“改革開放30年企業文化傑出品牌組織獎”。
2016年8月,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32位。
2017年7月12日,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2017年11月,在“2017年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榜單”中位列梯級Ⅰ。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企業500強發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39;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4位;2019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榜單位列第21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