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非正規就業的形成機制與空間集聚研究》是依託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由黃耿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城市非正規就業的形成機制與空間集聚研究
- 依託單位: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 項目負責人:黃耿志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城市非正規就業的形成機制與空間集聚研究》是依託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由黃耿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城市非正規就業的形成機制與空間集聚研究》是依託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由黃耿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在我國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並未從農業部門直接進入城市正規部門,而是...
運用標準核密度模型、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等方法,對城市化進程中非正規部門就業規模的整體分布演化特徵、區域分布變遷、空間集聚模式及演化特徵進行刻畫;通過對非正規部門產出規模估算方法的綜述與評價,運用MIMIC模型對城市化進程中非正規部門...
《中國都市區就業空間演化研究:以南京為例》是2014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的都市區作為承載非農就業功能的主要載體,進入21世紀以來其就業空間的形態和結構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這部《中國都市區就業空間演化研究( 以...
《中國人才的空間集聚格局及形成機制》是2021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中國官方發布的《中國人才資源統計報告2010-2015》數據,採用ESDA探索性空間分析方法描述中國人才總體及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
《城市跨界融合發展的形成機制與空間效應研究》是依託河海大學,由李禕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西方學者認為全球已步入了“城市世紀”,城市空間的拓展和城市化的影響使城市邊緣地區正在發生一場“全球城市主義”的城市...
《城市攤販的社會經濟根源與空間政治》是20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八章。首先從現實問題出發,探討了城市化與非正規就業的關係與流動攤販作為一種非正規就業現象帶來的空間問題,由此提出了本書的研究問題。接著,對...
社區內空間分異、住房公平及和諧社區建設:對拆遷改造後北京市少數民族新聚居社區的分析 想像的社區:當代中國一個都會“同志”圈子的民族志研究 內源性發展視角:城鄉關係的障礙因素研究 勞作視域下的城市暴力、象徵與中國經驗 非正規就業...
《中國城市適宜性與創新型人才空間集聚研究》是一本2023年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丹\吳殿廷\李國平。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了吸引創新型 人才集聚的對策建議。增強 城市經濟活力,為加強創新 型人才集聚奠定基礎,重點 關注創新型...
6.2 生產性服務業協同集聚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 6.2.1 產業空間結構 6.2.2 城市居住空間 6.2.3 城市交通布局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生產性服務業協同集聚的空間輻射效應 7.1 空間輻射效應的產生 7.2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7....
利用GIS技術對新背景下城市就業與居住空間結構變化進行了模擬與空間分析,初步探討了其變化機制。伴隨著全球化與信息化的加速推進,城市跨國社會空間應運而生。課題研究了城市國際社區社會空間特徵及其形成機制,以南京典型國際社區為研究個案...
五 產業結構與空間結構——從“過度工業化”到“過度城市化” 六 收入分配結構:勞動報酬份額的下降趨勢何時才能逆轉 七 中國經濟的深層結構性問題 八 解決結構問題——政府轉型報告8中國城市化和第三產業就業關係研究 一 引言 二 綜述...
《從城市到城市群:集聚空間拓展及其經濟效應研究》是2023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在城市群日益成為要素集聚和區域發展戰略主體的背景下,圍繞城市群這樣一種空間組織形式的經濟運行規律及其形成的經濟效應展開。從...
該書梳理了中國省級單元的創業活動數量的時空演變,對要素稟賦和創業活動地區分異之間的關係進行實證研究,明晰了創業活動地區分異的形成機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社會資本造就差異化區域創業環境的機制,以及由此帶來的創業空間集聚現象。作品...
(6)在對成都市文化產業空間集聚的推進機制中,政府機制主要從政策規劃、財政金融和協調控制三個方面對文化產業空間集聚的形成產生影響,市場機制主要是從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三個方面對文化產業空間集聚的形成產生影響,社會機制...
非正規工作中的流動攤販、個體戶與私營企業主提高農民工與城市市民的接觸頻率,讓農民工多維度參與城市生活,也更容易與城市產生共鳴,認可自己的經營工作是城市社會的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非正規就業的正向社會功能,鼓勵和引導...
7.2 網際網路與二、三產業空間非一體化的作用機制研究 7.3 網際網路驅動下二、三產業空間非一體化演進軌跡分析 7.4 長三角城市群二、三產業空間非一體化演進研究 7.5 實證分析 7.6 小結 8 雙重集聚:互補效應還是擠出效應 8.1...
本書以京、滬、寧、常、錫、深等城市為例,分類涵蓋和解析了不同的特殊群體及其聚居空間:(1) 新就業人員聚居區——基於“預期現實”的多重比較,揭示了聚居區的預期落差和現存問題,探討了聚居區的改善策略;(2) 工人新村——基於轉型...
3.4.1 研究方法與過程 98 3.4.2 住房及人口因素 103 3.4.3 就業機會 104 3.4.4 交通條件 106 3.4.5 社會網路 106 3.4.6 城市規劃 106 3.5 小結 107 第四章 緣聚型農民工聚居區:空間演變及形成機制 110 4.1 黃...
其次,中國技術轉移中心(城市)在空間上高度集聚,表明技術轉移並不會在區域上形成空間塌陷效應,存在多個技術轉移中心在區域內部共存的現實證據。第三,地理鄰近性是中國城市技術轉移結構差異和網路連線的空間機制。(2)技術差距是中國城市...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城市非正規就業的形成機制與空間集聚研究,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全球化:過程,格局,動力與空間,參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新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力空間生產:過程、...
(6)薛德升、蔡靜珊、李志剛.廣州市城中村農民工醫療行為及其空間特徵-以新鳳凰村為例[J].地理研究,2009,28[5],1341-1351。(7)黃耿志、薛德升.中國城市非正規就業研究綜述-兼論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學視角的研究議題[J].熱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