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民國以前,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行政區劃,沿革變遷,政區劃分,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城市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金融事業,交通,鐵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輕軌,風景名勝,文物古蹟,主要景點,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民國以前
東漢末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
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鎮境屬
漢德縣(治今劍閣縣
漢陽鎮境內)。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於今下寺鎮境置
劍閣縣,治所在今雷鳴社區大倉壩,約於
晉孝武帝置
晉壽郡時廢。
晉安帝時,又於下寺鎮境置始平郡(僚郡)、始平縣(僚縣)。
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在下寺鎮境置
東洛郡,領魚盤縣(在今青川縣境內)。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廢
永歸縣(治今劍閣縣
店子鄉)併入劍門縣,劍門縣治所自下寺鎮境移治
劍門關。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劍門縣併入
普安縣,今下寺鎮境改屬普安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普安縣併入劍州,今下寺鎮境屬之。
清
同治十一年(1872年),劍州在下寺場設體仁保,是全州13保之一。此後以下寺場(今屬下寺鎮
下寺村)作為
治所持續至1966年。
宣統二年(1910年),設安平鄉,治下寺場,轄體仁保、雲平保2保。
民國時期
民國三年(1914年),體仁保改為體仁團,轄區仍舊。
民國十九年(1930年),體仁團改為體仁區,設體仁區辦事處。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建立下寺鄉
蘇維埃,自此始以“下寺”作為政區建制名稱沿用至今。是年秋,劍閣縣將16個區整理合併為6個區,體仁區併入第六區(治劍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推行新縣制,廢除聯保,設鄉鎮,設下寺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劍閣縣重新調整政區,下寺鄉屬劍閣縣第三指導區。
新中國時期
1952年8月,下寺鄉劃入
昭化縣。是年11月7日,昭化縣進行區、鄉行政區劃調整,設第六區(下寺),治地沙溪壩,轄沙溪鄉、大倉鄉、拐棗鄉、貓兒鄉、松蓋鄉5個鄉。
1953年,貓兒鄉分出五台、麻柳、石瓮3個村析置普廣鄉,屬下寺區,
白家鄉劃歸下寺區。
1955年12月13日,撤銷下寺區,所屬7個鄉劃歸
寶輪區。
1956年11月2日,撤銷寶輪區,所屬鄉鎮由昭化縣直屬,松蓋鄉併入白家鄉,拐棗鄉、上寺鄉、沙溪鄉合併更名為下寺鄉。
1957年,恢復下寺區,鄉的隸屬關係同前。復置上寺鄉,屬下寺區。
1958年,上寺鄉併入白家鄉,撤銷下寺區,恢復寶輪區,所屬各鄉劃歸寶輪區。同年,下寺鄉改置為下寺
人民公社;途徑下寺境內的
寶成鐵路全線通車,在境內的沙溪壩設定
沙溪壩站,沙溪壩場鎮至此逐漸興起。
1959年,昭化縣撤銷併入
廣元縣,下寺公社改屬廣元縣。
1966年初,下寺人民公社駐地由下寺場東遷至沙溪壩。
1984年,基層政權改制,實行政社分設,下寺人民公社恢復為下寺鄉。
1985年綿陽撤地設市後新設地級
廣元市,原廣元縣改為廣元市
市中區,下寺鄉改屬廣元市市中區。是年,下寺鄉改建為下寺鎮。
1991年,廣元市市中區寶輪區的上寺鄉、下寺鎮和竹園區的
普廣鄉3個鄉鎮劃歸劍閣縣管轄,以此3個鄉鎮新建
下寺區,
區公所駐下寺鎮沙溪壩。
1992年,劍閣縣撤區並鄉建鎮,撤銷下寺區公所,撤銷普廣鄉、上寺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下寺鎮。
1995年,下寺鎮析出原上寺鄉行政區域,復置上寺鄉。
1996年,中共廣元市委和中共劍閣縣委提出劍閣縣城搬遷計畫,設立劍閣縣下寺經濟開發區,相應成立
劍閣縣下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下寺新縣城的規劃建設,並領導下寺鎮、上寺鄉。
2003年9月28日,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正式遷至下寺鎮。
2003年,下寺鎮被列為四川省重點鎮。
2013年12月26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成立
四川劍閣經濟開發區,屬省級開發區。開發區範圍分為劍門片區和普安片區,其中劍門片區位於下寺鎮渡口社區和大橋村境內,東至劍閣縣污水處理廠,南至綿廣高速,西至清江河,北至清江河。
2014年7月,下寺鎮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鎮。
行政區劃
沿革變遷
明、清時場在清江河西岸(今下寺村下寺場)。
1985年,下寺鎮轄12個村。
1992年,上寺鄉和普廣鄉所屬村併入下寺鎮。
1995年,原屬上寺鄉的各村劃歸復置的上寺鄉。
2012年,下寺鎮轄4個社區、12個村,分別是修城壩社區、沙溪壩社區、渡口社區、雷鳴社區、下寺村、三江村、大橋村、友於村、石瓮村、窯溝村、風埡村、麻柳村、五台村、冠京村、硝廠村、空木村。
2014年1月,大橋村改設清江社區成立。
2017年,下寺村、三江村、友於村、窯溝村分別改為下寺社區、三江社區、翰林社區、窯溝社區。
政區劃分
截至2017年,下寺鎮轄9個社區、7個行政村。
劍閣縣下寺鎮人民政府駐地沙溪壩社區翠雲大道667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下寺鎮四山(空木山、冠京山、雲台山、大坪山)四壩(大倉壩、沙溪壩、修城壩、鄧竹壩)一條河(清江河)組成了特殊的地形地貌,最高海拔1243米,最低海拔460米。下寺鎮四山(空木山、冠京山、雲台山、大坪山)多松柏,陽山多青槓樹,廣出木耳。下寺鎮四壩(大倉壩、沙溪壩、修城壩、鄧竹壩)沿清江河流域左右分,地勢平坦,已列入劍閣縣城市規劃範圍。
水文
清江河發源於
平武縣摩天嶺下,從下寺鎮境內蜿延穿插,流經下寺境內20餘公里,天然落差116米。
氣候
下寺鎮屬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米,全年日照時間1142.7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85天,夏無酷署,冬無嚴寒,自然條件優越。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下寺鎮礦產資源豐富,截至2012年數據,有煤炭、水泥礦、鐵礦、
鋁礦、鋁土礦、矽石、石灰石、硫鐵礦、砂石等。
森林資源
下寺鎮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截至2012年數據,盛產天麻、細辛、杜仲、銀花、沙參,首烏等中藥材。山林中有猴、蛇類、山雞、
紅腹錦雞、野豬、兔、獾等野生動物。
水資源
截至2012年數據,清江河天然落差116米,年平均流量10.3億立方米,可建若干處梯級發電站。
人口民族
根據下2000年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00年,下寺鎮總人口 22216人,其中男 11729人,女 10487人;家庭戶戶數5570戶,家庭戶總人口21029人,其中男10809人,女10220人;0-14歲5879人,其中男3047人,女2832人;15-64歲15051人,其中男8014人,女7037人;65歲及以上1286人,其中男668人,女618人;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0162人。下寺鎮地處
漢族聚居地區,人口以漢族為主。
經濟
第一產業
下寺鎮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蔬菜、水果等,2010年,下寺鎮實現農業總產值7200多萬元。
第二產業
2009年11月16日,下寺鎮
劍門工業園區被認定為四川省第四批小企業創業基地,2011年3月被評為廣元市2010年度產值超20億元先進園區,4月被評為廣元市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10月被作為廣元市首批百戶中小企業信用培植及生態金融產業園。主要以食品醫藥、電子、機械和建材業為主。截至2011年,劍門工業園區完成投資8000萬元,被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入園工業企業28戶,已投產12家。投資4億元的川煤廣旺集團日產2500噸水泥項目建成投產。全年爭取國家項目資金8.7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7億元(其中省外資金7億元),新開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11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8個,億元以上項目7個。2012年5月3日,劍閣新材料產業園開工建設,占地400畝,累計投資9.2億元,建築面積達7.1萬平方米。2013年9月30日,四川興能新材料一期項目投產,該項目達產後,年產值可達50億元,稅收3億元,解決就業1000人。
截至2014年底,劍門工業園已入駐企業3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家,吸納就業4000餘人,201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5億元。
第三產業
2016年,下寺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089.9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19.17萬元,占29.3%;教育支出21.57萬元,占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7.86萬元,占2.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6.79萬元,占8%;醫療衛生支出30.84萬元,占2.8%;城鄉社區支出48.45萬元,占4.5%;農林水支出525.37萬元,占48.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4.15萬元,占1.3%;住房保障支出15.72萬元,占1.4%。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截至2014年末,縣城建成區總面積約7.51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2.79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22.5公里,公車48輛,計程車100輛,城市自來水普及率100%。
2014年,城市地標性建築、劍門關景區“新名片”——清江河景觀廊橋投入使用,劍門新區東濱大道建設加快推進,大型山水實景演藝項目進入實質推進階段。城市功能配套項目進一步完善,劍門關國際溫泉大酒店投入運營,蜀漢王朝、龍江漢城、佳源紫金城、天賜溫泉二期等高端星級酒店即將竣工。2014年7月,下寺鎮和同縣的普安鎮、
白龍鎮獲批為
全國重點鎮。
截至2014年,下寺鎮縣城區有經正式命名的街道49條。
大道:劍門關大道北段、劍門關大道南段、龍江大道、沙溪大道、東濱大道、翠雲大道、劍山大道、興業大道;
路:清江路、環山路、翰林路、濱河路西段、濱河路東段、濱河路南段、雍水路、香江路、劍中路;
街:臨津街、南華街、漢德街、隆慶街、武公街、普城街、南安街、市場街、文林街、大倉街、山水麗都步行街、驛站街、溫泉街、鄧竹街、清江街、香桂街、橋頭街、陽光街、百草園街、世紀廣場步行街、文藝街、清江花園步行街、天一名城步行街、翠雲小區步行街、福臨街;
巷:水利巷、火車站巷、橋頭巷、地稅巷、林業巷、金門巷、農行巷、上風閣巷、汽車站巷、金沙巷。
劍閣縣新縣城自來水公司改制完成,由四川川投水務集團收購,已新建成日供水2萬噸的高壓直供自來水廠一座。
劍閣天然氣氣源為四川石油局川西北氣礦中壩總配氣站,起點壓力11.6兆帕,熱值8400大卡/m3,劍閣新縣城配氣站設計日供氣量10萬立方米。
教育
截至2014年9月,下寺鎮有各類學校6所(含1所在建)。規劃在拐棗壩南端集中設定教育用地,配合產業園區發展積極發展職業技術培訓教育。結合居住區對縣城中國小進行布局,在下寺村布置國小(含幼稚園)一所;下寺村、沙溪壩布置服務區域的中學一所,國小(含幼稚園)一所;大倉壩布置國小一所、幼稚園一所;修城壩布置幼稚園一所;拐棗壩布置國小(含幼稚園)一所,上寺組團布置國小(含幼稚園)一所。規劃中國小用地22.69公頃。
2017年,劍閣縣將投資2億元建設教育園區,位於劍閣縣城下寺鎮高鐵片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91.95畝,包括1所城市幼稚園、1所城市國小、1所城市中學。學校將按照城市建設標準規劃設計,建築風貌要求符合中小學生、幼兒年齡特徵並具有特色。其中幼稚園為15個班(含3個學前班),總建築面積約6800平方米;國小為18個班,總建築面積約24100平方米,包括教學輔助用房、行政辦公樓、學術報告廳、後勤及生活用房、風雨操場、2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等相關附屬設施;中學48個班,總建築面積約62500平方米,包括教學輔助用房、行政辦公樓、學術報告廳、後勤及生活用房(2個食堂、學生宿舍、教師周轉房)、風雨操場、4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等相關附屬設施。
1 | | 公立高級中學 | 市級重點 | 沙溪壩社區 |
2 | | 公立職高、中專、技校 | 國家級重點 | 渡口社區 |
3 | | 公立完全國小 | 縣直屬國小 | 沙溪壩社區 |
4 | | 公立完全國小 | | 雷鳴社區 |
5 | 劍閣縣香江國際實驗學校 | 私立完全國小 | | 渡口社區 |
6 | | 私立幼稚園 | | 修城壩社區 |
醫療衛生
規劃在已有縣級醫療設施基礎上增設社區級醫療服務設施,各組團均衡布置醫療設施。規劃醫療衛生用地面積6.92公頃。
劍閣縣下寺鎮中心衛生院
文化體育
劍閣縣體育中心位於下寺鎮大倉壩劍門河與清江河匯合處的綿廣高速路以南,是劍閣縣規劃的縣城一綜合性體育設施用地,2014年7月,劍閣縣體育中心全面開放,包括有體育館、室內體育中心、健身房、游泳池和室外場地。其餘主要的運動場地和訓練館結合中國小和職業技術培訓等學校建設一併考慮,並向社會開放;同時結合住區活動中心建設,各類廣場綠地配套建設市民健身體育設施。規劃體育設施用地面積3.33公頃。
縣級文化娛樂設施布置在大倉壩和下寺村,布置青少年活動中心、影劇院等;沙溪壩安排縣級圖書館和老年活動中心。住區級文化娛樂設施結合其他公共設施用地在各組團均衡布置。規劃文化娛樂設施用地面積50.32公頃。
金融事業
中國工商銀行劍閣縣支行 | | 中國銀行劍閣支行 |
| | 劍閣縣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
劍閣縣農村信用聯社下寺信用社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沙溪壩營業所 | |
交通
鐵路
1958年寶成鐵路全線通車,設定
沙溪壩火車站,為國家三級站編制,1962年沙溪壩站建成啟用。截至2012年停靠客運快車兩列,貨運車可發全國各地,貨運吞吐量為20萬噸/年。
2009年5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同意”
西成高速鐵路客運專線設定
劍門關站,並於6月3日正式電告鐵道部設定“劍門關站”。
公路
高速公路
國道
縣鄉道路
航空
城市交通
截至2014年,下寺鎮城區運行公交線路4條。
截至2014年,下寺鎮城區計程車起步價2元,1元/公里。
輕軌
起於劍閣縣下寺鎮城區,止於昭化區元壩鎮城區,規劃線路為劍閣新縣城—寶輪—廣元機場—高速公路出口—國際會展中心—轉盤路—市政府—地稅大廈—利州廣場—廣元博物館—御錦灣—廣元國際大酒店—廣元婦幼保健院—通大道—港灣國際—雪峰—紅星公園—昭化區縣城。
風景名勝
文物古蹟
主要景點
茶園溝為廣元市著名風景區,地處下寺鎮西端,屬
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範疇,高峽平湖,森林蒼茫,流水潺潺,鳥獸成群,有“白人岩”、“熊人岩”、“翠蓋岩”、“金子溝”、“鐵圍城”、“牛腳石”、“牛腳寺”、“神仙境”及三國時期
鐘會伐蜀時的秘經和相關的“陷馬渠”等景點。加之蓄水300萬立主米,370畝水面積的人工湖泊,更為青山增韻致,15000畝常綠喬木裝點得茶園溝千溝萬壑生意盎然。
寶龍山森林文化公園位於下寺鎮城區中心,規劃總面積為2824畝,分兩期建設。第一期380畝公園核心區面積380畝,已基本建成,有瞭望樓、步游道、山頂廣場、寶龍寺、岳飛祠、風雨錄、觀景亭等人文旅遊景觀,集休閒、健身、避險於一體。在2014春節期間開園。
著名人物
李榕,字申夫,名甲先,世居劍州東南大涼山下(今劍閣
樵店鄉),曾祖父李葦始遷於劍州東北下寺場河馬溝(今劍閣下寺鎮下寺村),李榕生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農曆八月十八日。
同治三年(1864年),李榕中
舉人,鹹豐二年(1852年)中進士,時年34歲,授
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改禮部主事。步入仕途不久,便在
曾國藩的保薦下,開始了8年的戎馬生涯,在鎮壓
太平天國的戰爭中充當了
清王朝的幫凶,由此升官至湖北
按察使、湖南
布政使(相當於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