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鎮(四川劍閣縣漢陽鎮)

漢陽鎮(四川劍閣縣漢陽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陽鎮隸屬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劍閣縣北部,地處劍閣縣新老縣城之間,大縣城規劃區內,鎮境東與高觀鎮江口鎮相鄰,南與城北鎮聞溪鄉接壤,西與姚家鄉北廟鄉交界,北與下寺鎮劍門關鎮相連,幅員面積142.8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2010年總人口17369人。

東漢末年境內置當德縣,是劍閣縣境內最早的縣以上建制,蜀漢改稱漢德縣三國時即為古蜀道上重要驛站。清末設廣安保,民國時置漢陽鄉,1958年改為漢陽公社,1984年復置漢陽鄉,1989年改為漢陽鎮。

國道108線新舊線路貫穿全境並在該鎮中心村境內交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翠雲廊位於境內。

基本介紹

建置沿革,封建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醫療衛生,市政,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置沿革

封建時期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占據益州,分廣漢郡葭萌縣、梓潼縣、白水縣、涪縣設梓潼郡時,在今劍閣縣境內新置當德縣,隸屬梓潼郡,治地在今漢陽鎮境內,故城名為黃蘆城,是今劍閣縣境內最早的縣級以上建制。縣境東北接漢壽縣,西臨梓潼縣,東南界巴郡閬中縣,西北連陰平郡廣武縣,境域大體為今青川縣南部的竹園鎮馬鹿鄉一帶和今劍閣縣原龍泉、漢陽、劍門、下寺、江口區及鶴齡、白龍、開封、柳溝區部分地區。
三國時,當德縣更名為漢德縣,為蜀漢領地,屬益州梓潼郡。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縣為成漢領地。
南北朝劉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並於漢德縣境內僑置南安郡、南安縣,治所旋即遷至普安城區。劉宋大明(457-464年)年間,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
南齊建元初,漢德縣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今漢陽鎮境域改屬南安郡南安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南安改名普安,今漢陽境屬普安郡普安縣。
武周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治所位於今下寺鎮大倉壩,不久遷至劍門關,今漢陽鎮境域改屬劍門縣。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劍門縣併入普安縣,今漢陽鎮境域再次隸屬普安縣。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廢普安縣併入劍州,原普安縣境域改由劍州直轄,今漢陽鎮境域屬劍州。
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設劍義保,治劍門關(今劍門關鎮),今漢陽鎮境域屬之。宣統二年(1910年),於漢陽鋪設廣安保(治今漢陽鎮),屬安仁鄉(治劍門關)。

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廣安保改稱廣安團,同時廢安仁鄉,廣安團直屬劍閣縣(劍州1913年更名改制)。
民國十九年(1930年),廣安團改為廣安區,設區辦事處。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秋,廣安區與泰和區、隆禮上區合併為第五區(治江口),區下設聯保,全縣以序號定名,聯保下設保。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縮編聯保並更用新名,改序號命名為治地命名。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廢除聯保。民國30年(1941年)2月,劍閣縣調整行政區劃,置漢陽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全縣定鄉鎮編制,除普安鎮為甲等鎮外,包括漢陽鄉在內的其餘25鄉為乙等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劍閣縣調整行政區劃,漢陽鄉屬第三指導區。

新中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月,復置漢陽鄉,屬劍閣縣劍閣區。
1952年,劍閣縣調整行政區劃,第八區(劍閣區)公署遷治漢陽鋪並改為第十區。
1953年1月,漢陽區公署改稱漢陽區公所,後改稱第十區公所。
1955年10月,撤第十區公所,漢陽鄉及第十區所屬其餘各鄉改由劍閣縣人民委員會(劍閣縣人民政府更名改制)直轄。
1958年9月,漢陽鄉改為漢陽人民公社。
1963年9月,恢復漢陽區公所。
1966年11月17日,經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改制)、綿陽專區行政公署(地級綿陽市人民政府的前身)批准,以地名命名的區公所和人民公社改為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名稱,漢陽改稱永勝,次年恢復。
1968年5月11日,劍閣縣革命委員會(屬軍事建制,實際取代了縣人民委員會職權)成立後,區、公社、大隊均成立革命委員會,生產隊成立革命領導小組。
1984年初,恢復漢陽鄉建制,同時生產大隊、生產隊分別改為村、組;同年,漢陽區公所遷至劍門場(1989年復稱劍門區)。
1989年,撤漢陽鄉改建漢陽鎮。
1992年,劍閣縣撤區並鄉建鎮,撤銷劍門區小劍鄉併入漢陽鎮。
2006年6月,劍閣縣撤銷11個“縣轄區”督導辦公室建制,劍門督導室(劍門區公所改制)撤銷,漢陽鎮直屬劍閣縣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漢陽鎮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翠雲社區中街1號。
  • 社區:翠雲社區;
  • 行政村:新場村、登山村、壯嶺村、東風村、壯山村、陡咀村、燈煌村、永泉村、鎖溪村、青松村、二龍村、金星村、順風村、中心村、雲豐村、天橋村、七里村、青春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陽鎮位於劍閣縣北部,中心位置地處東經105度30分,北緯32度5分,東與高觀鎮江口鎮相鄰,南與城北鎮聞溪鄉接壤,西與姚家鄉北廟鄉交界,北與下寺鎮劍門關鎮相連。南距劍閣老縣城普安鎮20公里,北距縣城下寺鎮25公里,位於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內,距國家4A級翠雲廊景區僅1公里。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東西寬35公里,南北長7.5公里。
劍閣縣漢陽鎮地圖

地形地貌

漢陽鎮地處四川盆地北部丘陵山區,屬中山向低山過渡地帶。境內單斜中、低山地貌連山絕嶺,奇峰林立,峻岭橫空。地勢北高南低,山高坡陡,溝壑交錯,群峰林立。平均海拔798米,最高海拔896米,最低632米。

地質

漢陽鎮主要土壤有紫色土和黃壤沖積土。其中,黃壤土主要分布在劍門七十二峰以北及大小劍山主體的單面山,順斜坡的中上部,海拔500-750米,PH值4.5-6.5,偏酸,有機質含量豐富,保水性強,土壤肥沃。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劍山及其以南台梁狀饅頭低山區,PH值6-8,有機質含量較豐富,保水、保濕性較強,土質較肥沃,中、南部山上部到山頂PH值6-8,有機質含量少,肥力較差。

氣候

漢陽鎮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光照充足,年平均溫度16.0℃,境內最高溫度38.5℃,最低溫度-5.5℃,全年無霜期278天,無極高、低溫危害,年日照時數1450小時,年降水量1060毫米。

水文

漢陽鎮境內水資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077.5毫米,年平均徑流量372.0毫米,但實際豐枯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鎮域內主要河流為小劍溪,其餘為溪流。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漢陽鎮總幅員面積142.8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境內實有耕地面積26680畝。

森林資源

截至2010年,漢陽鎮有林業資源8906公頃105個品種,人均林地7.69畝,其中用材林72911畝,有5個品種,經濟林7117畝,有60個品種,灌木林6349畝,有35個品種。有草地47213畝,在全鎮18個村均有分布。全鎮森林覆蓋率57.5%。境內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在四川森林植被區劃中屬盆地內部亞熱帶松、櫟林區,盆地柏木、油桐馬尾松小區,森林垂直分布不明顯,水平分布主要是因為地理化性質的不同而異,形成南北中部不同的森林植被類型。其森林植被主要是馬尾松、映山紅、蕨類、芽草群落、櫟類。

水資源

漢陽鎮境內有小(一)型水庫一座,水域在20畝及以上的水庫13座。其中劍雄水庫位於順風村、中心村和雲豐村交界處,水庫總庫容450萬立方米,正常庫容300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00年,漢陽鎮總人口17390人,其中男9050人,女8340人;家庭戶戶數4447戶,家庭戶總人口17340人,其中男9020人,女8320人;0-14歲總4634人,其中男2464人,女2170人;15-64歲總11572人,其中男6025人,女5547人;65歲及以上總1184人,其中男561人,女623人;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6477人。
截至2010年,漢陽鎮總人口17369人,其中勞動力人口10969人。

民族

漢陽鎮屬漢族聚居地區,人口以漢族為主。

經濟

第一產業

漢陽鎮農業種植主要以菸葉、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油菜、水果為主,盛產優質糧油、生豬、肉羊、長毛兔獼猴桃等農副產品。

第二產業

漢陽鎮第二產業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主,規模較大的有華玉家具廠,其餘有豆製品加工、建築材料製造等以及建築業。

第三產業

漢陽鎮第三產業以旅遊業為主,由於漢陽鎮位於劍閣縣新縣城和老縣城之間,地處劍門蜀道旅遊線,毗鄰劍門關風景區翠雲廊風景區位於境內,距集鎮僅1公里,漢陽鎮的餐飲業、零售業、休閒娛樂等服務業在縣內較為興盛。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3年,漢陽鎮有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1所和幼稚園3所。
漢陽鎮主要學校
  1. 劍閣縣小劍國小校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漢陽鎮有公立衛生院1所,有18個村衛生站和各類私營診所。
漢陽鎮主要醫療機構
劍閣縣漢陽鎮衛生院

市政

截至2013年,漢陽鎮鎮區有廣場1處,街道5條,停車場1處。
  • 廣場:翠雲文化廣場;
  • 街道:上街、中街、下街、新街、市場巷;
  • 停車場:翠雲停車場。

交通運輸

國道108線南北穿越漢陽鎮全境,在境內長7.5公里。下普快速通道南北貫穿漢陽鎮境內,是國道108線劍閣縣境內下寺至普安新改建工程項目,起於劍閣縣城下寺鎮三江口,經兩河口、涼水溝、大吊岩、龍王潭、彌家灣、母家窩、文家岩、劉家河止於普安鎮三江大橋南岸橋頭,與國道108線相接,路線全長30.029公里,比原國道108線劍閣縣境內下寺至普安段縮短里程約14.9公里。公路設計標準為二級,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於2012年10月18日開工建設,2015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

歷史文化

  • 三國文化
漢陽鎮東漢時為漢德縣治地,三國即為重要驛站。三國文化的重要遺存翠雲廊由東北向西南穿越漢陽全境,是遊客尋根旅遊的重要目的地。

風景名勝

  • 翠雲廊
翠雲廊位於被譽為“天下第一古道”的劍門蜀道上,在古驛道兩旁分布著8000餘株高大挺拔的古柏樹,最大的胸徑達2米以上,據測定其樹齡已達2000年。相傳為當年張飛手植,故稱為“張飛柏”,又稱為“皇柏”,因而該段古蜀道隨之稱為“皇柏大道”。清人題為“翠雲廊”,現翠雲廊古柏樹保存完好的有大柏樹灣、石洞溝、攔馬牆、十里長廊四段。其中,在漢陽境內有大柏樹灣、石洞溝兩段。
位於漢陽鎮境內的翠雲廊景區位於漢陽鎮境內的翠雲廊景區
  • 小劍門關
小劍山、小劍門關位於劍門關鎮雙旗村和漢陽鎮鎖溪村,小劍門關之險,比之劍門關更具特色,山勢更險峻,山峰更奇崤。
  • 劍雄湖
劍雄湖人們習慣稱為劍門水庫,其位於順風村、中心村和雲豐村交界處,水域面積約900畝,總容量450萬立方米。劍雄湖附近地區為小劍溪源頭,湖水清澈,山水一色,儼然世外桃源。
  • 劍閣柏木
位於大柏樹灣的“劍閣柏木”軀幹挺拔,枝葉向上,樹冠緊小,遠看似松,近觀為柏,人稱“松柏長青樹”,後經中國林學會專家鑑定此樹為柏木屬中新品,為珍稀樹木,僅此一株,定名“劍閣柏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