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子鄉(四川劍閣縣店子鄉)

店子鄉(四川劍閣縣店子鄉)

店子鄉隸屬四川省劍閣縣,位於劍閣縣東南部,地處東經31°51′至31°57′,北緯105°30′至105°37′之間,東與樵店鄉楊村鎮為界,南與白龍鎮接壤,西與禾豐鄉龍源鎮為鄰,北與田家鄉柏埡鄉木馬鎮相連,距老縣城普安鎮31公里,白龍鎮17公里。截至2014年,總面積65.7平方公里,轄10個村, 68個組,3134戶,11444人,以漢族為主。產業結構形勢主要是以農、林、牧、副、漁業為格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店子鄉
  • 別名:店子口
  • 行政區類別:鄉(鄉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大河村新集鎮永興路109號
  • 電話區號:0839
  • 郵政區碼:628343
  • 地理位置:劍閣縣東南部
  • 面積:65.7平方公里
  • 人口:11444人(2014年)
  • 方言西南官話-四川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亭子湖
  • 車牌代碼:川H
建置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行政區劃,經濟,社會事業,交通,集鎮,人口民族,歷史文化,

建置沿革

南北朝劉宋大明(457-464年)中,置白水縣,治所在今店子鄉大河村八組舊場鎮,屬南安郡(治今劍閣縣普安鎮)。
西魏廢帝三年(554年),白水縣更名為永歸縣,屬普安郡(治今劍閣縣普安鎮)。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省永歸縣併入劍門縣(治今劍閣縣劍門關鎮),後不復置。今店子鄉境不再作為縣治。
至元二十年(1283年)劍門縣併入普安縣(治今劍閣縣普安鎮),今店子鄉境改屬普安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普安縣併入劍州(治今劍閣縣普安鎮),鄉境改屬劍州。
民國二年(1913年)劍州改為劍閣縣,鄉境仍屬之。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1935年),國民黨恢復舊制時,縣才下設區,區下設鄉。
1953年設店子鄉,屬白龍區。
1958年改店子公社,1984年復置店子鄉。2006年撤銷白龍區建制,店子鄉改為劍閣縣直屬。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店子鄉位於劍閣縣境東部,距老縣城普安鎮30公里。面積65.7平方公里,人口1.2萬。店子鄉屬丘陵深山區,位於劍閣縣東南部,地理坐標在東經31°51′至31°57′,北緯105°30′至105°37′之間,東與樵店和楊村為界,南與白龍鎮接壤,西以禾豐鄉龍源鎮為鄰,北以田家鄉柏埡鄉木馬鎮相連,距老縣城普安鎮31公里,白龍鎮17公里。

地形地貌

店子鄉屬低山、丘陵,以深丘為主,沿河有局部小沖積壩出現,地勢西北高,海拔為400~900米的低山帶,最高山天台山930米,東北、南部海拔為600~800米的丘陵,最低點東部邊緣登高村的黃家河口420米,鄉所在地店子口,地處大河村4組,海拔高程為440米,店子河自龍源進入北部,為西北東南流向納鄉內諸溪溝至東部邊緣流入木馬、楊村兩鎮連界處,境內流長8.9公里。由於屬深丘河谷,耕地多屬梯田坡地,除大河村、西至村、龍水村河槽隊,耕地最為平緩集中,面積最大的是大河村1345.23公頃,占19.89%;面積最小的村是盤龍村442.57公頃,占6.5%,境內森林植被較好,林地面積為4274.59公頃,占總幅員的63%,大河村為最多905.03公頃,占本鄉林地的21%。

氣候

店子鄉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5℃,最低溫一月均溫5.3℃,最高溫七月均溫26.6℃,年平均無霜期280天,年平均日照為1340小時,平均降雨量為1000毫米,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約占全年總雨量的65%。土壤大部分為紫色土,40%屬水稻土類,耕層以壤土為主,粘土次之,宜各範圍較廣,有利於農林牧業的發展。

行政區劃

全鄉轄10個村, 68個組,大河村10個組;天台村4個組;盤龍村5個組;聯盟村8個組;元豐村7個組;西至村6個組;龍水村6個組;尖山村8個組;登高村9個組;石岩村5個組。鄉政府駐店子新場鎮。

經濟

店子鄉產業結構形勢主要是以農、林、牧、副、漁業為格局。全鄉有耕地12378畝,有小(二)型水庫2庫,電灌站2處。2002年糧食總產量629.63萬公斤,人均432公斤,農村經濟主要以生豬、蠶桑、肉羊、小家禽、海椒、油料、花生、中藥材、燒炭等為主的畜牧業產業結構格式。形成了年出欄商品豬近1.9萬頭,小家禽21萬隻,產繭1110擔,肉羊出欄2863頭,毛兔出欄2500隻,產毛139公斤,2002年末人均純收入1292元。
店子鄉傳統農業為主導,重點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菸葉產業、林產品加工業為三大支柱產業。從2006年開始,主攻菸葉發展,培植了大批菸葉產業專業村組戶,2009年種植烤菸1500畝,實現產值300萬元,由於產業屬於計畫經濟,2010年任務下調,全鄉發展烤菸1350畝,切止目前已建烤房233間(其中普改密185間、密集式烤房48間),計畫2010年新建烤房10間,由於加強了烤菸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煙水、煙路配套建設,能基本能夠滿足全鄉規模發展烤菸2000畝,最終能走出菸葉和畜牧興鄉的經濟發展道路。
發展目標
2011年,工業總產值完成1300萬元,糧食總產值完成5100噸,財政收入完成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0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實現全鄉經濟持續增長,基礎設施條件有效改善,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社會事業

店子鄉有中心學一所,學齡兒童能就近入學,在校學近1000人,有醫院1所,村防保站10所,醫護人員17人,鄉鎮綜合文化站1個,內設電子閱覽室、圖書室、多功能活動室、鄉廣播室等。全鄉10個村,電視、電話實現“村村通”,每個村建有農家書屋1個,每個書屋有書架5個、圖書1500冊、音像製品100張、報紙雜誌27種等。

交通

鄉道公路實現了黑色化,村道公路正在規劃硬化中,基本實現了鄉聯村、村聯組、組聯戶的格局。新場鎮的兩座大橋已全面完工,新場鎮基礎建設及搬遷工程基本完成,連線店子鄉南北的白店公里正在全面改造,柏店公路已全面改造完成。

集鎮

店子場鎮所在地是一個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的山鄉小鎮,在這裡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壯士,流傳著動人的傳說,這裡的水源充沛,土地肥沃,人民勤勞、勇敢、善良好客,是有志之士投資建設的好地方。
店子鄉屬於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淹沒區,淹沒涉及8個村30個組,全鄉涉及戶數772戶,需搬遷安置人口2673人,其中線下移民戶數497戶1792人,集鎮180戶,406人,塌岸滑坡需搬遷戶數2戶9人,征地不征房需搬遷戶數69戶238人,專項占地涉及3戶10人,單位15個167人,淹沒房屋總面積205606.6平方米,淹沒耕地3926.64畝,淹沒林地3181.82畝,全鄉需生產安置2498人,鄉內新建居民安置點4個,可安置移民568人,縣內出鄉集中安置移民262人。
劍閣縣店子鄉集鎮集體搬遷竣工入住儀式劍閣縣店子鄉集鎮集體搬遷竣工入住儀式
店子鄉集鎮屬整體淹沒集鎮,集鎮新址位於店子鄉老場鎮河對岸大河村3組蒲家坪,集鎮新址占地需搬遷安置戶數21戶51人,新集鎮距店子鄉老鎮約1.5km,南距白龍鎮17 km,北距柏埡鄉8km。復建的柏白公路(縣道柏河路的一段)從新址下沿穿過,交道較便利。集鎮供水水源從店子河提取,水源充足,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條件較好。
二期圍堰涉及店子鄉4個村12個組和鄉集鎮,農村移民戶數115戶434人;規划進居民點46戶、171人;需遷建單位15個,涉及人口848人(含學生),“5.12”地震已提前啟動建設松樹坪居民點1處,可安置農村移民29戶126人,目前已基本完工,移民可望於2010年元月中旬前搬遷入住。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687
6227
5460
家庭戶戶數
2999
家庭戶總人口(總)
11629
家庭戶男
6185
家庭戶女
5444
0-14歲(總)
2852
0-14歲男
1486
0-14歲女
1366
15-64歲(總)
8051
15-64歲男
4349
15-64歲女
3702
65歲及以上(總)
784
65歲及以上男
392
65歲及以上女
39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1162

歷史文化

秦直古道從店子鄉子午嶺經過。中國古代的“高速公路”--- 雄奇險峻的子午嶺土脈之上,遺存著堪稱人類建築奇蹟的秦直古道。秦直古道是始皇35一37年(B.C212年——B.C210年)修建的鹹陽雲陽至秦九原郡(現內蒙古包頭市)的一條交通大道。據專家考證,秦直道全長1800里(約合今1400餘里),寬5米,“可並行二三輛車”。據丈量,秦直道在合水縣境內共有200多里。婉延在合水澗水坡嶺和黃草腰峴之間的秦直道路基遺蹟,其寬度均為4.5米,是和長城齊名的兩大國防工程之一。合水縣境內的直道,南起與寧縣接界的五亭子,北至和華池縣毗鄰的麻子崾峴,長約80公里,路面寬約5米。工程之浩大,令人嘆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