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區

陝州區

陝州區隸屬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三門峽市西部,東與澠池縣交界,西與靈寶市接壤,南依甘山與洛寧縣毗鄰,北臨黃河與山西省平陸縣隔岸相望,東西南三面環抱三門峽市區和湖濱區

2017年,幅員面積1609.73平方公里;轄4鎮、9鄉,總人口35.01萬人,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18.0億元。

陝州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南高北低,東峻西坦,黃金、鋁土、煤炭、地熱礦泉水被列為4大優勢資源。境內隴海鐵路鄭西高鐵連霍高速209國道310國道縱橫交錯。著名景觀有地坑院、石壕古道、空相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陝州區
  • 外文名稱:Shanzhou District
  • 別名:陝縣、陝州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省三門峽市
  • 下轄地區:大營鎮、菜園鄉原店鎮等13個鄉鎮
  • 政府駐地大營鎮
  • 電話區號:0398
  • 郵政區碼:472001
  • 地理位置:河南省西部
  • 面積:1609.73平方公里
  • 人口:35.01萬(2017年戶籍人口)
  • 方言:中原官話-汾河片(西半部)、洛嵩片(東半部)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安國寺空相寺地坑院陝縣溫泉崤函古道
  • 火車站三門峽西站三門峽南站三門峽站
  • 車牌代碼:豫M
  • 行政代碼:411222
  • 歷史名人姚懿上官儀上官婉兒
  • 常住人口:35.01萬(2017年)
  • 地區生產總值:218.0億元(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地熱礦泉,生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社會保障,文化,教育,衛生,交通運輸,公路,鐵路,風景名勝,地方特產,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在今陝州區境內,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生息繁衍。新石器時期(距今6000年前)就出現了較大的部族群落,主要分布在今陝州區西張村、菜園、窯頭、人馬寨、張汴、西王等地。
公元前21世紀至16世紀,今陝州地是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公元前16世紀至11世紀,陝地屬商朝。
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分封焦國、虢國於陝境,陝地先後屬焦、虢。爾後,陝地成為西周初期兩大統治區域的分界線。“自陝以東,周公主之;自陝以西,召公主之。”
公元前775年,“虢人滅焦”,陝地歸虢。公元前655年,虢國為晉國所滅,陝地屬晉。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陝地分歸魏國。
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陝縣。此後,秦國與魏國在陝地多次征戰,陝地時而屬,時而歸魏。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國滅亡,今陝州地域從此歸秦,隸屬三川郡
西漢時,陝縣歸弘農郡。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陝州,之後五代各代陝縣均屬陝州。
雍正二年(1724年),陝州改升為直隸州
民國二年(1913年)廢陝州置陝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管轄。民國廿一年(1932年),屬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管轄。其間陝縣均為行政公署駐地。
三門峽市陝州區掛牌三門峽市陝州區掛牌
1949年5月,陝縣解放,歸屬河南省陝州專員公署管轄,為陝州專署駐地。
1952年4月,陝州專區撤銷,併入洛陽專區,陝縣歸洛陽專區管轄。
1959年底,黃河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大壩動工興建,陝縣併入三門峽市。
1961年10月與三門峽市分開辦公。1962年3月恢復陝縣建置,縣委、縣政府設於三門峽市,隸屬洛陽專區。
1986年4月,撤銷洛陽地區,三門峽市升格為省轄市,陝縣歸三門峽市管轄。
1994年5月,陝縣政府遷至大營鄉溫塘村。
2016年1月6日,三門峽市陝州區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5年,報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營鄉和西張村鄉撤鄉設鎮。
陝縣地圖陝縣地圖
2000年,陝縣轄4個鎮、13個鄉:大營鎮、原店鎮、觀音堂鎮、西張村鎮;張汴鄉、張灣鄉、宜村鄉、菜園鄉、東凡鄉、張茅鄉、王家後鄉、硤石鄉、柴窪鄉、大延窪鄉、西李村鄉、宮前鄉、店子鄉。
2005年,陝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大延窪鄉併入觀音堂鎮,撤銷柴窪鄉併入王家後鄉,撤銷東凡鄉併入菜園鄉,撤銷宜村鄉併入西張村鎮。截至2005年12月31日,陝州區轄4個鎮、9個鄉:大營鎮、原店鎮、觀音堂鎮、西張村鎮;張汴鄉、張灣鄉、菜園鄉、張茅鄉、王家後鄉、硤石鄉、西李村鄉、宮前鄉、店子鄉,共有9個居委會、263個村委會,2232個村民小組。
2012年底,陝州區共轄4個鎮(大營鎮、原店鎮、觀音堂鎮、西張村鎮)、9個鄉(張汴鄉、張灣鄉、菜園鄉、張茅鄉、硤石鄉、王家後鄉、西李村鄉、宮前鄉、店子鄉)、256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止2012年底,陝州區轄4鎮、9鄉,263個村,2232個村民小組,9個社區。


KM
委員會名稱
民小
88.66
12
大營、黃村、南曲沃、五原、峪里、寺古窪、兀家窪、溫塘、呂家崖、辛店、城村、官莊。
253
19.73
5
原店、岔里、新建、寨根、郭家。
居委會名稱東一區、東二區、中區、西區、北區、市場(6個)
49
113.38
11
張汴、窯底、曲村、北營、廟後、西王、劉寺、盧莊、寺院、草廟、西過。
104
65.29
20
新橋、土橋、尤灣、蔡白、柳林、西罐、張趙、三元、七里堡、關溝、上陳東、新莊、蘆村、橋頭、紅旗、雷家灣、指望、大坪、下陳東;南關(現屬開發區)。
147
西張村鎮
281.89
41
張一、張二、張三、張四、陳村、趙村、水淆、石原、辛莊、凡村、廟上、南原、坡頭、東窯院、窯店、反上、廟窪、寺下、白草灣、澗里、澗西、人馬、前關、後關、溝東、西陽、人馬寨、窯頭、王村、豐陽、太陽、東陽、營前、南溝、東溝、宜村、西溝、五花嶺、丁管營、大安頭、小安頭。
363
146.24
34
菜園、北灣、南灣、南區、交林、石門、雙廟河、衛家莊村、草店、雁翎關、刁家、官村、桃王、中莊、過村、趙原、下莊、上窯、東寨、溝南、芬溝、田家莊、杜村、東凡、西凡、南陽、北陽、橋窪、槓廟、坳渠、崔家、東梁、連家窪、後架河。
235
84.85
22
東村、南頭、位村、宋王莊、貫耳溝、麻塘灣、韓家溝、西崖、張茅、後崖、丁家莊、蘇村、楊村、草地、清泉溝、竹園、白土坡、廟坡、西坡腦、瓦山溝、劉家河、山口。
147
王家後 鄉
123.04
19
老泉、王家後、燕山、趙里河、東莊、廟前、鹿馬、上莊、朝陽、龍潭、葫果、賀村、墳上、柴窪、趙莊、崖底、支社、劉家山、柏樹山。
178
70.39
13
石門溝、廟溝、王莊、硤石、車壕、王家寨、三教地、衛家溝、南坡、高崖、荊山、黃坡、東嶺。
107
115.04
25
觀音堂、南寨、韓岩、石堆、七里、張村、阮坪、段岩、石壕、段家門、江樹腰、葛條溝、下潮、鏵尖嘴、糯米溝、君王、蘆草、窯院、劉莊窪、韓窪、陽窪、大延窪、陳營、界岩、韓莊。
居委會名稱:觀音堂街、觀音堂煤礦、甘壕煤礦(3個)
193
133.17
27
李村、唐家溝、岩里、河窪、原村、泉溝、柳溝、陡溝、白埠、楊嶺、王彥、上斷、龍脖、吳家坑、王營、張溝、陳家莊、元上、訪禮、魏家窯、岳莊、下張、高溝、寨上、南岩、塔羅、古店。
213
197.87
25
宮前、岳家溝、池蘆、韓川、卸花池、蔡家灣、池頭、頭峪、五峪、黑山溝、青澗、馬圪瘩、杏花、葦元溝、劉家莊、鐵爐溝、太子溝、瓦窯溝、金鳳、三道院、明山、竹園、西坡、楊河、農場。
192
170.18
9
大石澗、店子、黃塘、灣子、栗子坪、白石崖、寬坪、陳家原、楊家河。
51
1609.73
263
2232
註:觀音堂鎮 “段家門”村的“門”字裡邊應加“外”字,但電腦打不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陝州區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隸屬於三門峽市;東與澠池縣交界,西與靈寶市接壤,南依甘山與洛寧縣毗鄰,北臨黃河與山西省平陸縣隔岸相望,東西南三面環抱三門峽市區和湖濱區。地處北緯34°24′至34°51′,東經111°01′至111°44′,東西長65.25公里,南北寬48.8公里。

地勢地貌

陝州區地勢南高北低,東峻西坦,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狀。地貌基本可分為山區、丘陵和原川3種類型。山區為中山和低山。中山分布於南部;低山分布於東北部。丘陵主要分布在東部,最高點馬頭山海拔為881.5米、熊耳山海拔為885.3米;西部為原川區,本區黃土層厚約20米至70米,地面由南向北呈階梯降落。海拔最低308米,最高為1466米,相對高差為1158米。

氣候

陝州區地處中緯度內陸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壓控制,氣候乾冷,雨雪稀少;春季氣溫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熱、雨澇;秋季氣候涼爽,雨水減少。以候溫(5天為一候,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大於22攝氏度為夏,小於10攝氏度為冬,介於10攝氏度至22攝氏度之間為春秋劃分季節。春季總天數為56天,夏季為103天,秋季為66天,冬季為140天,冬長春短、四季分明。

水文

陝州區河流屬黃河水系。陝州區共有大小河流33條,西部和北部流域面積1039平方公里,內有大小河流20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3條(蒼龍澗、青龍澗清水河),由南向北注入黃河;東南部為洛河水系,流域面積570.8平方公里,內有大小河流1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條(永昌河、大石澗),自西向東注入洛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止2013年7月,境內發現礦產地164個,其中中型礦床13處,已發現礦藏32種,探明儲量的3種,保有儲量居全市前三位的有2種,已開發利用的有8種。黃金礦主要分部在陝州區南部崤山腹地,礦產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市第二位,已探明儲量30餘噸,已知金礦床礦點、礦化點總計17處;鋁土礦已發現礦產地10處,總儲量約1億噸;煤炭有9個煤田,探明儲量近3億噸,保有儲量約為2.2億噸,年產量約200多萬噸,居全市第3位;石灰石礦探明儲量近2億噸,年產量近200萬噸。

地熱礦泉

陝州區地熱礦泉水是位列陝州區黃(黃金)、白(鋁土)、煤炭)、水(地熱礦泉水)4大優勢資源之一。境內地熱礦泉水分布區域面積約4.1平方公里,泉口水溫65℃左右。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水中富含鉀、鈉、鈣、鎂等對人體有益的宏量和微量元素,適宜飲用和洗浴。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七里古槐七里古槐
陝州區植物屬華北植被類型,境內有植物700餘種,分種植作物和樹木兩大類。種植作物為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食用菌、藥材等;樹木陝州區共有樹種400餘種,分用材林和果樹兩大類。用材林為泡桐、大葉揚、國槐、刺槐、椿樹、楸樹、箭桿揚等;果樹為蘋果、、杏、梨、柿、核桃、等。
動物資源
陝州區境內動物有400餘種,分家畜家禽和野生動物兩大類。家畜家禽2006年末大牲畜存欄14.49萬頭、豬12.34萬頭、羊15.39萬隻、家禽201.03萬隻;野生動物有珍稀鳥類白天鵝以及豹子、狼、山鹿、羚羊、山豬、獾、狐狸、啄木鳥、喜鵲等。

人口

截止2012年,陝州區總人口344910人。
人口一覽表
()
大營鎮
43733
原店鎮
37055
張汴鄉
12739
張灣鄉
25928
西 張村 鎮
54178
菜園鄉
37424
張茅鄉
20452
王 家後 鄉
18543
硤石鄉
15172
觀 音堂 鎮
36818
西 李村 鄉
23519
宮前鄉
15265
店子鄉
4084
合 計
344910

經濟

綜述

2014年,陝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0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5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14.1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83.4億元,增長10.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9.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2.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8.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1%。其中,食品菸酒價格下降0.9%。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1.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比上年上漲1.5%。
全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54.0億元,增長11.4%;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86.8億元,增長32.9%,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81.0%。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 17.7億元,比上年增長68.6%。其中,住宅11.3億元,增長71.2%。房屋施工面積98.3萬平方米,增長8.7%。其中,住宅53.8萬平方米,增長7.8%。房屋竣工面積1.04萬平方米,下降95.4 %。其中,住宅 0.8萬平方米,下降95.6.0%。商品房銷售面積23.9萬平方米,增長47.5%。其中,住宅 22.1萬平方米,增長43.5%。
全年全區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9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2.6%,其中,產業集聚區工業投資74.7億元,增長23.6%。

第一產業

2017年,陝州區糧食播種面積35898公頃,比上年增長32.6%。其中,小麥播種面積12692公頃,下降2.1%;玉米播種面積10584公頃,下降0.2%;棉花播種面積66公頃,下降18.5%;油料種植面積1739公頃,增長4.0%;菸葉種植面積1397公頃,下降23.5%;蔬菜種植面積4649公頃,下降1.8%。
陝州區農業陝州區農業
全年糧食產量105240噸,比上年下降4.6%。其中:夏糧產量54693噸,增長6.5%;秋糧產量50547噸,下降14.4%。小麥產量54693噸,增長6.5%;玉米產量40858噸,下降12.2%;棉花產量55噸,下降57.0%;油料產量3560噸,增長7.0%;菸葉產量3022噸,下降51.7%;蔬菜類產量143574噸,增長0.1%;豬牛羊禽肉總產量21847噸,增長3.9%;禽蛋產量8313噸,下降1.7%;牛奶產量27834萬噸,增長1.6%。

第二產業

2017年,陝州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3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輕工業增加值2.1億元,同比下降14.0%,重工業增加值55.2億元,同比增長10.4%,輕、重工業比例3.6:96.4,產品銷售率96.3%。
陝州夜景陝州夜景
規模以上工業20個行業大類中,從增加值占比看居前5位的行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占比22.4%,同比下降6.9%;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占比17.4%,同比增長49.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比15.7%,同比增長15.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占比15.2%,同比增長9.6%;汽車製造業占比9.4%,同比增長23.7%。
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5.4億元,比上年增長38.5%;利潤總額8.6億元,同比增長116.6%,稅金總額4.8億元,同比增長56.6%。
全年全區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3億元,比上年增長9.6%,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38.9%。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2.9億元,增長8.6%,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20.9%。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1.7億元,同比增長377.7%,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19.3%。
全年全區建築業完成增加值9.8億元,比上年下降4.0%。

第三產業

2017年,陝州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7億元,同比增長 12.3%。分行業看,批發業7.2 億元,同比增長1.8 %;零售業38.2億元,同比增長14.1%;住宿業0.7億元,同比增長18.6 %;餐飲業5.6億元,同比增長15.2%。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7221萬美元,同比增長1.6%;進出口總值15036萬元,同比增長90.5%。其中,出口12520萬元,同比增長58.9%。
2017年,陝州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0億元,增長13.2%。全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2億元,增長8.6%。
2017年年末,陝州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53.5億元,比年初淨增11.4億元,增長8.0%。其中住戶存款94.0億元,比年初淨增4.8億元,增長5.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10.7億元,比年初淨增11.1億元,增長11.0%。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43.2億元,比年初增長3.5億元,增長9.0%。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2014年,陝州區財政民生支出達15.7億元,比2013年增加2.2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9%。惠民政策全面落實。發放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9976萬元;發放庫區移民後期扶持資金1500萬元;新建、續建保障房940套;爭取扶貧資金2000萬元,完成8個整村推進項目和3個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任務,脫貧人口7200人。社會保障日益完善。陝州區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完成2.3億元;新增城鎮就業8816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8.9萬人次,實現收入13億元;新農合參合率達99%,補償醫療費9500萬元,受益民眾42萬人次;發放城鄉低保金2680萬元,受益民眾1.9萬人。

文化

2013年,陝州區崤函古道申遺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組驗收;陝州區廟上村地坑窯院、安國寺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電視專題片《人馬寨》獲得“河南省民間文藝金鼎獎”民俗影像作品獎;蒲劇《人間第一情》獲河南文華劇目一等獎。
2014年,陝州區獲得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稱號;紮實開展送戲下鄉、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實事,順利通過第三次“全國文化先進區”覆核驗收。

教育

截止2012年9月,陝州區有區直屬學校18所:陝州中學陝州區第一高級中學、陝州區第二高級中學、陝州區中等專業學校、陝州區教師進修學校、陝州區實驗中學、陝州區第一初級中學、陝州區第二實驗初級中學、陝州外國語學校、陝州國小、陝州區實驗國小、陝州區第二實驗國小、陝州區第三實驗學校、陝州區第四實驗學校、陝州區實驗幼稚園、陝州區第二實驗幼稚園、陝州區區直幼稚園、陝州區特殊教育學校
陝州中學陝州中學
鄉鎮中心校15所:大營中心學校、原店中心學校、張汴中心學校、張灣中心學校、張村中心學校、張村第二中心學校、菜園中心學校、菜園第二中心學校、張茅中心學校、王家後中心學校、硤石中心學校、觀音堂中心學校、李村中心學校、宮前中心學校、店子中心學校。

衛生

2014年,陝州區推進區級公立醫院改革,建設標準化村級衛生室20個、改擴建衛生室51個,不斷提高計生服務水平,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全省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區。

交通運輸

陝州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有黃河金三角地區的交通黃金“十字架”之稱,是三門峽市東進西出、南下北上的交通樞紐。

公路

連霍高速公路209國道310國道、314和318省道縱橫交錯,通往鄉(鎮)和各村的公路全部實現了瀝青或水泥硬化路面,構築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2011年底,陝州區農村公路通車裡程1343.8公里,縣道299.8公里,鄉道201.5公里,村道842.5公里。陝州區13個鄉(鎮)258個村全部通油砼路。即將開工建設的運城――三門峽黃河公路鐵路兩用大橋南接陝州區。

鐵路

陝州區境內有隴海鐵路鄭西高速鐵路,建有國家大二級鐵路樞紐編組站三門峽西火車站和鄭西高速鐵路三門峽南站

風景名勝

地坑院
地坑院,又名天井窯院,起源於人類早期穴居,據專家考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居中最有地坑院特色的生土建築之一。陝州區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轄區內張村塬、張汴塬、東凡塬,四周陡峭,頂部平坦,土質粘硬,地下水位較深,這種獨特的地理條件,加之少雨的乾旱氣候,是地坑院出現並延續千年的主要原因。據不完全統計,在陝州區集中連片的地坑院村落有100多個,分布在區內6個鄉鎮,有近10000座院子,遺存下來最早的院子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居住已有六代人。
地坑院
空相寺
空相寺古稱定林寺,俗稱西山寺、熊耳寺,又名達摩塔院。位於陝州區西李村鄉境內。寺院始建於東漢永平元年(公元58年),曾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被譽為中州四大名寺。
空相寺的得名,源自創立中國禪宗的達摩大師。公元536年,達摩大師講法時安然圓寂,葬於定林寺,壽150歲。粱武帝蕭衍為表彰達摩大師無量功績,親自撰文樹碑。其弟子出於對大師的崇敬之情,演繹出大師“西歸”之說:稱東魏使臣宋雲見大師於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一帶)攜只履西歸,定林寺只留下了另一隻鞋子。為此,魏孝靜宗特令,將定林寺改為空相寺
空相寺
石壕古道
石壕古道遺蹟位於陝州區硤石鄉車壕村東南。石坂坡上的車壕印痕全長約100餘米,路面寬約6至8米,轍寬1.06米。車轍壕深0.25米,系車輪在石坡長期壓輾而成。古道略呈西北、東南向。當年唐朝大詩人杜甫路過這裡,曾寫下著名的《石壕吏》。2014年6月22日,崤函古道石壕段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石壕古道
安國寺
安國寺位於陝州區西李村鄉,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稱琉璃寺。安國寺始建於隋,歷代均有修茸。寺院依山而建,以火牆為界分為前後兩處院落,包括山門、前、中、後佛殿三重及正殿,另有經房、禪房、鐘樓、東西蓮池和石碑經幢等。後院有佛殿一重,石碣兩塊。院內總面積2728平方米,其磚雕、木雕製作精美,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豫西地區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體之一。198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國寺安國寺
甘山國家森林公園
甘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三門峽市區南20公里處,總規劃面積78.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8%,森林蓄積量50餘萬立方米。已建成森林遊憩區、紅葉觀賞區、水上遊樂區、蝴蝶谷景區和甘山文化區五個景區。境內最高峰甘露峰海拔1886.6米;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18000個,最高可達80000個,是中心城市市區的100餘倍;設有戶外拓展訓練基地、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山地腳踏車驛站和甘山滑雪運動中心。2014年5月,甘山國家森林公園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公示,成為陝州區首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甘山四季
雪花谷景區
雪花谷景區位於陝州區店子鄉境內,距三門峽市50公里,距陝州區區城70公里,從連霍高速公路三門峽出口或隴海鐵路三門峽站下車,可直達景區,行程50公里。2004年8月經省旅遊局批准設立。
雪花谷景區雪花谷景區

地方特產

陝州區有菜園手工掛麵、大營麻花觀音堂牛肉、過村桃、二仙坡蘋果、清泉溝小米、菜園面豆等特產。
地坑院佳肴十碗席地坑院佳肴十碗席

城市榮譽

2005年獲“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等榮譽稱號。
2009年獲“中國投資環境工程試點城市”稱號。
2009年榮獲“中國綠色名縣”稱號。
2009年獲“全國平安建設工作先進縣”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