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兩坊

一城兩坊

一城兩坊,位於廣東省梅州城區江北,包括梅州古城,以及緊連古城東西延展的攀桂坊望杏坊,是濃縮梅州千年歷史文脈精華,被譽為梅江區城市人文地標。是梅州迄今保存最典型、最聚集、最完整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

一城兩坊內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0多處,不可移動文物20多處,名街古巷30多條,其中凌風東、西路歷史文化街區入選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城兩坊
  • 地理位置:廣東省梅州城區江北的梅州古城 
歷史沿革,歷史景區,古城區,攀桂坊,望杏坊,歷史文化,梅州古城,攀桂坊,望杏坊,

歷史沿革

梅州江北古城區,向稱梅城,別號:程鄉梅州敬州嘉應州嘉應府梅縣等,最早始於程鄉縣治所。
據《程鄉縣誌》載,程鄉縣的設定有兩說,一說自南齊永明元年(483年)海陽縣析出,另一說自南齊中興元年(501年)置縣,無論哪一說,已逾1500多年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邑。據考最初的程鄉縣轄境包括今之梅江區、梅縣區、蕉嶺縣、平遠縣全部及大埔縣、豐順縣部分。
南漢乾和三年(945年)升程鄉為敬州,領程鄉縣;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這是梅州一名使用之始,因避趙匡胤祖父趙敬之諱,《宋史》則避諱寫成“恭州”);熙寧六年(1073年)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宣和二年,賜郡名義安,所轄領地基本未變。
元朝仍為梅州,據《元史》載,至元十六年(1279年),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元貞元年(1295年),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年),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嘉應五屬”的名謂便由此而來。嘉慶十二年(1807年)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廷,州人議定廢嘉應州,復名梅州
民國三年(1914年)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定興梅專區,1950年1月26日,國務院發文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此後梅縣地區稱謂雖幾經變化,但轄區未變。
1988年新劃縣級區梅江區,自梅縣析出,梅州市即轄6縣1區1市(興寧市)。
到了2013年梅縣“撤縣設區”,梅州市即轄5縣2區1市。

歷史景區

古城區

在梅城江北老街,建於民國時期的騎樓林立,傳統老行當與現代新業態相得益彰,文化味與煙火氣在此相融,這是一個喚起“老梅城”鄉愁記憶,讓海外遊子牽掛的地方。
民國騎樓泰康路東湖路、中山路、油羅街、凌風東西路等13條主要街道。梅州學宮改建成梅江區博物館,紅軍名將朱雲卿事跡陳列室等。在煥然一新的老街,區政府先後舉辦古城鬧元宵、金山圩日等民俗文化活動,展示了老街古韻新顏,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重現了老街昔日盛況。
一城兩坊
民國騎樓

攀桂坊

攀桂坊、望杏坊位於嘉應古城兩翼,自古文風鼎盛、文人輩出,被學者比作一對“並蒂蓮花”。金山街道圍繞“一河一路四口塘”的布局,沿周溪河打造“十里梅花”長廊,以東山橋路段為軸修繕名人故(舊)居,並著力提升核心區“四口塘”周邊環境,提升水景觀,多措並舉再現“煙雨江南,尋韻攀桂”的美麗景象。
一城兩坊
攀桂坊
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坐落於梅州市區周溪河畔,是清代嘉應州(今梅州市)知州王者輔於1746年創建的清代梅州最高學府,是我國客家地區規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頂式書院建築。東山書院還開設了王者輔展室和黃遵憲葉劍英等辦學的事跡展室,成為校友、海內外人士和各級領導爭相參觀的勝地,每年都有幾萬人前往感受書院的古樸和四溢的書香。
一城兩坊
東山書院
李國豪故居
李國豪故居位於金山街道月梅村蓮塘片,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一代橋樑大師李國豪(1913-2005)的出生地。距離故居不遠處的祖屋“隴西堂”有李國豪事跡陳列室,陳列室將通過圖文、紀錄片、多媒體及橋樑模型等方式,展現李國豪傑出的愛國主義情懷、深遠的學術成就,讓李國豪對科學事業不懈追求的工匠精神發揚光大。
一城兩坊
李國豪故居

望杏坊

望杏坊將重點圍繞“名人名居四口塘、一街一巷三院落”的規劃布局,進行改造開發,當前重點在“塘、地、樓、房、溝、線”六方面推進工作,計畫未來引進商圈業態,將望杏坊打造成既有古代士大夫生活情趣,又有現代客家風情的文化旅遊高地。
一城兩坊
望杏坊
望杏坊牌坊
一城兩坊
望杏坊牌坊
望杏坊牌坊在時隔348年後在中華街揭幕重現,鶴和樓梁伯聰故居)、朝議第、司馬第、太史第等古民居啟動修繕保護工程,標誌著望杏坊提升改造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歷史文化

梅州古城

歷史區劃
老梅城是程鄉古邑最早的衙門所在地。程鄉從設縣開始至宋初設梅州的500多年間,縣署周邊是否建有城(牆),有心人不妨深入細究一下前輩們留下的史籍,筆者粗略查老梅城有城(牆)記錄的時間,在宋皇祐四年(1052年)。這一時期宋仁宗趙禎執政,西南地方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儂智高部隊每每竄擾梅州,州人遂築土城牆御賊,在今梅城江北築土城,周圍長450.3丈(約1499米);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拆西城垣,擴辟縣城,周圍長985丈(約3250米)。
一城兩坊
老城
民國教育家梁伯聰《梅縣風土二百詠》之《縣衙舊址》云:“梅縣在昔為程鄉縣……署在城中;程鄉縣署舊在西城外曾井之東,有隋始置,明洪武二年省(撤銷)梅州為程鄉縣,隸屬潮州府。十月知縣樊思明乃自舊縣治遷於州治(三桂坊,以州城為縣城,縣以下行政區設廂、都,廂都下轄圖里。全縣分為3廂9都,下轄19圖),今更樓下葉屋側、朱屋背,仍存一牆,厚二尺余,鄉人謂為舊程鄉縣之廢址雲。”由此不難推斷,南齊程鄉縣署的位置,並不在今江北的中心位置,而是在城西更樓下曾井附近。
嘉應州城的興建。據《客都梅州辭典》云:“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嘉應州城開建。州城設有四角城樓4個,窩鋪16個,女兒牆985丈,外為壕,繞東、北、西三面578丈,深1丈余,闊3丈。”該書在“始築磚砌城牆”條目又云:“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程鄉縣人葉文保捐資建築城西磚砌城牆。該城牆為程鄉用磚砌城牆之始。”顯然,這兩者記錄的都是用磚砌城牆,至於土城牆,同樣語焉不詳。
對照現有清代嘉應州州城示意圖可見:宋皇祐以來老梅城城廓東至水巷,西至仲元西路,南臨梅江河,北在元城路北端楊屋附近。又據有關資料記載:老梅城有五個城門,東城門在仲元路和泰康路或東湖路交叉處;西城門則是在元城路於民主路交叉處;南門有兩個,上南門當在“碧水明珠”樓盤(南門廣場)至泰劍路沿江路段,下南門在今義化路和凌風路交叉口;北城門在梅州崗,具體大約在梅州中學南校區的校門口。現如今以上“五門”均已蕩然無存,而老城牆遺存,也只能在金山頂北端,珠條街東側,可視長度僅有十餘米的殘牆了。
一城兩坊
金山公園
歷史文風
廣東古八賢之首程旼(約公元419—518年),這是距今1600多年前的東晉先賢,是客家民系首批大遷徙流入梅州的中原士族之一;因其處處以德化人,積極傳播中原文化,傳授先進耕作技術,興辦公益,改造山川,教化鄉里、移風易俗,使客地民風逐步由“尚氣輕生”轉變為“和鄰睦族”;他的德行獲得了南朝齊高帝蕭道成的讚賞——客家縣邑、客地河流遂以他的姓命名(程鄉縣程江)。現今老梅城梅江區政府門口的那條街是以“義化”命名,藉以紀念這位千古流傳的仁者,彰顯他以義教化鄉里的德舉善行。
被翰林李士淳形容為“紹昌黎公(韓愈)之芳,而開闢梅州之山川者”的劉元城(1048—1125年),原名劉安世,這是位距李士淳生活的明末早五百多年,被北宋黎民譽為“殿上虎”的“真鐵漢”。《宋史》上說劉安世是北宋魏人(今河北大名),北宋後期大臣,以直諫聞名,被梅州乃至廣東人列為古八賢之一。
“元城劉公謫官梅州,建書院於梅城之東南隅,日聚多士,講學其中,士習民風,翕然丕變。”從李士淳在《松江書院序》中的敘述可看出,劉元城是謫官來到梅州的,其創建書院對梅州讀書風氣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打開宋代江西籍進士周必大的《梅州貢院記》,文章記載劉元城來梅州之前,宋代梅州只有古革考中紹聖年間的進士,而劉元城於元符元年(1098年)來到梅州創辦元城書院後,使梅州一躍成為聞名嶺南的人文薈萃之地——元符三年(1100年)程鄉藍奎繼擢丙科的進士;政和二年(1112年)則有劉中考中進士;紹興十五年(1145年)又有羅振考中進士等。老梅城以“元城書院”為起點,此後書院、社學、祠堂、學堂、學宮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城鄉各地由此而形成的崇文重教的社會風尚。
一城兩坊
學宮
科舉考試盛事連連,不但掙足了客家人的面子,甚至連執政當局也感受到了“四齋弦誦之聲,不絕里巷”的力量:時間來到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河北通州王之正出任嘉應州官,特置“人文秀區”匾額立於衙門正門照壁,以志梅州文風之盛。南宋時期就有人在老梅城州城之東南,籌資立祠祭祀劉元城;怪不得明崇禎十一年,程鄉縣令陳燕翼會在古城北門城樓上,建兩層重檐的“鐵漢樓”,塑劉元城像供百姓崇祀;老梅城人會在老城區修一條元城路,永志紀念這位北宋時期開啟梅州文教先河的導師。現今老梅城建起了一座氣派的“元城國小”以紀念他。
牌坊
據相關資料統計,舊時梅城的牌坊共有20多座,除卻老梅城兩側的攀桂坊和望杏坊外,還有德澤坊、童魁坊、五馬坊、登雲坊、凌雲坊、朝天坊、文魁坊、古梅州郡坊、東社學坊、欞星門、聖域坊(太史開天坊)、賢關坊(元魁接武坊)、大成文廟坊、人文秀區、古程鄉邑、繡衣坊、鑄屋巷節孝牌坊、山川亭節孝牌坊,以及綸音寵錫坊、社稷坊、雷雨山川坊、厲坊等。由於歷史原因先後被毀,無一遺存。
歷史地名
老梅城每一條街道、老屋、地名,都有其完整的歷史文脈。騎樓林立的老城區街道,凌風路上有文天祥收復梅州的故事;泰康路(原名生才路)講述著其與革命志士溫生才的淵源;仲元路道明其與辛亥革命元勛鄧仲元的關係;義化路揭開南朝鄉賢程旼背後的故事;元城路講解著其與北宋諫議大夫劉元城的交集;文保路漫析其與明代重建老梅城有功的葉文保的藕斷絲連;中山路指明其與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到梅州的關聯;輔庭路白描著其與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饒輔庭的來龍去脈;周增路坦言其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周增的結緣;珠條街不避嫌疑,回憶起其與老梅城上南門城牆根賣豬條的演變;油籮街有條有理地細細分析,當年上南門碼頭的繁華。
一城兩坊
凌風路老街
留下有盤桓西箭角、忠孝里、更樓下、鼓樓下、曾井、麒麟巷、鳳尾巷、官井頭、城隍廟、馬石下、樹湖坪、蘿蔔坪、百花洲、十甲尾等地名。
歷史建築
老街深巷的老宅深院有進士第、資政第、大夫第、太史第、雙魁樓、刺史第、特恩選拔、學宮、崇實書院、培風書院、文英別墅、餘慶書屋、燦花館、雲台書室、選精館、梅花館、學詩堂等;各有“進士”“文魁”“經魁”“武魁”“解元”、舉人、秀才寒窗苦讀及第的故事;御書樓李象元祖屋,包藏著“公孫三翰院,叔侄四翰林”的傳奇;紹德堂新楊金山頂腳下的池上堂,珍藏著科舉時代楊氏一族考中進士10人考中舉人56人的高光時刻;安定書室、大安西藥行、大眾書店、裕安祥青果店、生活社米店、隆發米店,隱匿著土地革命時期中共梅縣團部委、中共南委梅城交通站、中共梅縣城區區委黨組織據點、中共梅縣中心縣委交通站、中共梅縣交通支部支點的紅色傳奇故事。

攀桂坊

攀桂坊位於梅江北岸老梅城東邊,與老梅城西邊的望杏坊互成犄角;科舉時代兩地均是翰林進士、舉人秀才成堆的地方,由此構成老梅城人文騰飛的左右雙翼。
以老梅城為軸心,地處梅江上游的望杏坊叫“上市”,地處梅江下游的攀桂坊叫“下市”。
攀桂坊坐落於梅江河畔,坊中擁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
一城兩坊
客家公園(攀桂坊核心區)
歷史來源
攀桂坊的鼎建,據考遠在距今已逾694年的元朝天曆三年。傳說那一年鄉貢進士楊圭在“東至周溪河小溪唇,西至老梅城東門護城河大溪唇,北至東教場原關帝廟及旺巷口”的風水寶地,豎立起一座“攀桂坊”坊表。此後這片地區便被喜歡探究史志的學者們稱為“狹義上的攀桂坊”,至於“廣義上的攀桂坊”,實際泛指老梅城江北東郊轄區。
歷史名人
攀桂坊的居民姓氏有黃、張、楊、李、謝、蕭、鐘、侯、古、卜、饒、梁、陳等20多個姓氏,留下的名人名居一幢挨一幢,令人眼花繚亂。除卻上文提到的科舉人才,攀桂坊湧現出大批各領域的傑出人物,如嘉應五大詩人中的李黼平、黃遵憲;嘉應五大書法家中的黃基、謝義謙;嶺東三大女詩人之一的葉璧華;當代中國著名文學家黃藥眠、世界著名橋樑學家李國豪、抗日名將國民黨第七兵團司令黃伯韜上將、現代言情小說鼻祖張資平、五獲世界羽毛球冠軍的侯加昌、中國著名音樂家張棣昌、提線木偶表演藝術大師謝發。
根據劉奕宏、黃智所著《尋韻攀桂坊》一書顯示,孕育了104位考取科甲功名的文武進士與舉人(其中進士17人、文舉人72人、武舉人15人,均為有名字可考的統計);黃基、黃遵憲、鐘動、葉璧華、李國豪、黃藥眠、張棣昌等16位文化名人;張芝田、黃墨村、黃枯桐、黃友謀、張建、張資珙、謝貞盤、黃海波、黃春英等21位杏壇名師;張淑皋、黃百韜、楊少穆、張簡孫、楊幼敏、張天野、侯志明、黃薦鶚、謝樞泗等25位軍政商驕子。
據《康熙程鄉縣誌》記載,南宋淳祐年間,福建寧化籍的鄉貢進士侯安國,來到梅州擔任教育官員,並定居攀桂坊。查《廣東通志》載,侯安國於寶祐二年任梅州教授(類似教育局長),掌管當地生員的教育、課試等,造就了眾多才俊;定居攀桂坊後,為培育“攀桂”之材,在“水打伯公”下游半里處建“攀桂書院”,日聚生徒講學。而《梅縣誌》記載:侯安國竭力倡辦教育,開經講學,以《春秋》大義教授門徒,並免除入學者一家的徭役,以鼓勵梅人讀書,自此梅州文風大興。祖籍松源家居曾井附近,12歲就考中進士,協同文天祥抗元的英雄志士蔡蒙吉,以及一批在元軍侵犯梅州之際,挺身而出捍衛百姓利益的義士,均是他的學生。可見侯安國作興文教,不但注重以春秋大義教授生徒,培養黎民忠勇報國義氣,亦是他倡學垂教的作風。後世稱讚侯安國堪比變蜀地辟陋蠻夷風的文翁。清順治十一年八月初一日,當時的程鄉縣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將侯安國神主奉入縣學(即今梅州學宮)鄉賢祠,春秋配祭。侯安國的裔孫後來搬到南岸的灣下,瓜瓞延綿繁榮昌盛,三角鎮灣下還建有紀念他的“安國國小”。
中國客家博物館為原點,向西跨過周溪,一座造型別致上書“人境廬”的磚木結構瓦房,便是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黃遵憲伏案揮毫妙筆生花的書齋。
梅州八賢之一的黃遵憲(1848~1905),一疊亮眼的銜頭,由不得你不正襟肅立:清朝大臣、愛國詩人、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民俗學家。
一城兩坊
黃遵憲故居
黃遵憲於光緒二年考中舉人,歷任駐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兼馬六甲總領事等職。戊戌變法期間,署任湖南按察使,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戊戌變法失敗後返還家鄉梅州。回到故鄉的黃遵憲依然熱心推進立憲、革命等工作,並潛心新體詩創作,被譽為“詩界革命巨子”;個人作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己亥雜詩》《己亥續懷人詩》《朝鮮策略》《治法》《人境廬集外詩輯》《黃遵憲與日本友人筆談遺稿》等。最難得的是他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創立嘉應興學會議所,並自任會長;創辦東山初級師範學堂,派出留學生赴日留學,推動與世界接軌的新式教育在梅州展開,對培育具有開闊視野的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1905年黃遵憲安然謝世,可以說他58載並不算長的人生,大半部分青春都是在出使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國中度過的,這讓他親身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站在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高度,他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國的國情,積極主張維新變法,在維新變法失敗後仍然矢志不渝,堅信“滔滔江水日趨東,萬法從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
私塾科舉
隔著周溪河,與黃遵憲故居相望,是與狀元橋並存已達277年的東山書院,是老梅城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書院之一(另兩座為培風書院崇實書院),亦是廣東名校東山中學的前身。這座嘉應州士子求學的高等學府,是當政州官王者輔倡建,建築面積2655.5平方米,結構為“三進二橫”。前正殿、後殿和右側橫屋為清代建築風格;後殿為3層重檐歇山頂建築形制,右側橫屋為歇山頂2層走馬樓式建築。其設計在當時首屈一指,一度曾作為黃遵憲返鄉倡導新學的學堂。
王者輔為安徽天長人,是被譽為“清朝女性天花板”的世界著名女科學家、數學家王貞儀的祖父。乾隆九年,任嘉應州知州。執政四年間,他提倡崇宗敬祖,建議各姓在城建立宗祠,方便本族子弟應試求學;先後遷建了“千佛塔”,整修了“狀元橋”,興建了城北窖溪、合溪壩二橋,是名副其實的“賢守”。清乾隆十一年,為了倡導重教、重文之風,延續南粵文脈,他在州城東山腳下以高規格精心籌建了一座“重檐歇山頂”式書院——“東山書院”,為梅州文教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翰林李象元曾作《狀元橋題名簿序》,歷述王者輔政績。
攀桂坊文脈肇造於宋,文風鼎盛於清。書院和私塾不單是老梅城士子改變命運的橋樑,也是攀桂坊士子實現蟾宮折桂的晉升階梯。據世居攀桂坊的長輩們回憶,其轄區內每一個姓氏都有各自的書屋和私塾,為了後代們的光明前途,甚至好些姓氏族人將祠堂活化利用為教化子弟的私塾。據不完全統計,僅黃氏族人的書屋或私塾就有桐花書屋、花萼居私塾、靜居堂書屋、汪波學堂、光黃學堂、恬生學堂、友筠別墅、餘居私塾、桂里學堂;張氏族人的書屋或私塾就有旋溪書室、詠花書屋、西農望歲之居、松雲精舍、肩一學堂、初思堂私塾;楊氏族人的書屋或私塾就有鋤經書室、拔元第(中將第)書室、周溪楊屋私塾、梅子樹下楊屋私塾、澄塘面上楊屋私塾、大夫第私塾;侯姓族人的書屋或私塾就有潤堂私塾、侯氏書院(友愛書院)、良訓堂私塾等。
隨著各種形式書屋或私塾教育的興起,攀桂坊在科舉時代培養出李仲昭(殿試中取嘉慶七年壬戌科二甲進士第一名,名曰傳臚,僅次於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李黼平、李載熙三位翰林;李汝謙、李載熙、李象斌三位解元;侯世華、蕭系尹、楊為舜、楊仲興、張雲翮、楊勛、張雲蒸、黃奎舉、楊奎猷、梁傑、黃萬全、李載熙、謝卿謀、黃基、楊沅等17名進士及黃遵憲等87名文武舉人。攀桂坊各姓氏祠堂門口,紛紛立起記載科舉榮耀的楣桿夾石。

望杏坊

歷史區劃
望杏坊”的建造雖然比攀桂坊晚344年,但同樣寄寓了讀書人奮發進取,在科舉考試中“諸生出狀元”這一美好願望。考“望杏坊”的坊表位置,當在今大覺寺前,不幸的是16年後,附近一場民居引發的大火,令這座坊表倒塌湮滅。不過,“望杏坊”作為地名,卻在當地沿用了200餘年,直至民國初期,才因某種緣故,改名“紅杏坊”。時過境遷,老梅城人依然習慣性地稱梅城西郊街道蘿蔔坪、十甲尾、長巷子、黃泥墩、月影塘、禾好塘、更樓下一帶為“望杏坊”。
一城兩坊
望杏坊核心區
歷史來源
“望杏坊”與“攀桂坊”像老梅城的雙子星。以老梅城為軸心,地處梅江上游的望杏坊叫“上市”,地處梅江下游的攀桂坊叫“下市”。
老梅城、攀桂坊文教的興盛人文的崛起,就像蝴蝶效應不斷向周邊擴展它的文化影響力,催促同在江北、作為老梅城西翼的另一個人文秀區——望杏坊(又名紅杏坊)應運而生。
據考,清康熙十二年癸丑歲,程鄉知縣王仕雲在老梅城西邊大覺寺前,籌資鼎建了“望杏坊”。查閱相關史志,王仕雲是江南江寧籍徽州歙縣(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人,於清康熙七年戊申歲任程鄉知縣。這是位雷厲風行又有擔當的執政官員:“甫下車,輒問民疾苦,革弊厘奸,振興士類,百姓戴若父母”。在程鄉任職6年,不僅鼎建“望杏坊”,還為程鄉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實事,先後主持籌資修築加固了東、西、北、西南城郭;“捐俸重修”了“北城樓”因“兵寇”“敝坭殆甚”的“鐵漢樓”;率紳士樂助鼎構了“文昌樓”;率紳士合力修葺了“東樓”;率紳士合力重建環城號鋪28間;修建了“社稷坊”“雷雨山川坊”“祝聖大覺寺”“厲坊”“忠孝公祠”“城隍廟”;還續修了《程鄉縣誌》。王仕雲從程鄉離任後,程鄉縣士民思念其政績功德,在南門城外河堤通衢立石坊“萬代瞻仰”,又在城西曾井祠、城東七賢祠側專門設神主祭祀。
老梅城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傳統,王仕雲履政程鄉之時,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個“讖語”:“百花洲尾齊洲前,諸生出狀元。”民謠雖短卻直抵科舉時代很多讀書人的心,為了改變命運,許多渴望“一朝高中,平步青雲”的讀書人,聞風涌至老梅城百花洲尾的西郊結群而居,一時間“多士祈瑞應”的現象促使城西文風空前鼎盛。
老梅城東邊的齊洲前已然立有一座“攀桂坊”,西邊的百花洲尾也需立座與之對應的牌坊,於是在任職程鄉5年後籌資鼎建了“望杏坊”,並在碑記中直言:“新造望坊,將以對待攀桂而鼓舞風雲,不僅肅觀瞻也”,更寄望“十年內”“左側桂乎是攀,右則杏焉在望”,“群英振翮,行將翩翩上黃金台”。
人文歷史
望杏坊在坊表樹立後的科舉時代,湧現出文武進士8人,舉人貢生秀才者更是人多勢眾。當然,若是從進士數量上看,還遠遠遜色於攀桂坊(進士17人),但此間出現的“一里同科三進士”(黃仲容林丹雲張敦道)、“兄弟三聯科”(葉新鑒、葉新蓮、葉新豐)“文武全才兄弟雙進士”(顏鳴皋顏鳴漢)等稀有現象,卻也被時人傳為美談。
在“望杏坊”有經典建築如:聯科第、醉經居、仁風樓、貽穀樓、鶴和樓、節操樓、如意堂、都察院、秋官第、太史第、朝議第等。有活泉、歲薦、儲才,慎博、慎從書屋,德明、鶴和樓、養正堂、思民、德民、友於堂、勤慎堂、梅峰居文武私塾,樂育務本中西學堂等。
這些書屋、書室、書齋、學堂的普及,造就出梁伯強梁立基梁伯聰、梁浣春、黃錫璆、孫波庵、鐘皎光、孫亢曾、孫睿曾、孫馥曾、孫雄曾等專家學者及教育名家;湧現出朱雲卿楊廣存黃芸等著名革命志士。
道場文化
“望杏坊”有大覺寺、西來庵、大帝宮、五顯宮、天后宮、漢帝宮等傳道弘法場所。
梅師附小內有已經1500歲高齡的大覺寺,民間流傳“未有潮州開元寺,先有梅州大覺寺”。據查考,這座千年古剎原名“祝聖大覺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普通三年,是梅州創建最早的寺廟;與廣州光孝寺、曲江南華寺和潮州開元寺齊名。原寺於元至正十三年毀於火,明洪武二十七年及永樂十四年曾兩次重建。清康熙九年,廟宇破舊不堪,程鄉知縣王仕雲捐俸銀倡議重建,僧性從法師募款建祝聖殿及三寶殿。清光緒三十年,寺廟改為城西學校,仍有寺僧,校寺並存。新中國成立後,設城西學校於寺內,已無寺僧(後城西學校改為梅州師範附屬國小);現大覺寺已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整體布局前低後高,寬敞大氣,風格古樸,對研究客家宗教信仰、宗教建築風格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故事
望杏坊有故事如:“瑪腰的傳說”、“五馬坊的緣起毀滅”、“十甲尾、伯公巷、百果圍、西來庵側、樹湖坪、月影塘、黃泥墩黃屋、東湖路等炮樓的來由”、“太平天國康王汪海洋仁風樓離奇消失的謎團”、“振威將軍第顏氏兄弟雙進士的傳奇”、“梅縣商會歡迎東征軍的內幕”、“朱雲卿故居百福堂的傳聞”、“三及第的傳說”等趣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