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漢樓(位於廣東梅州的古樓)

鐵漢樓(位於廣東梅州的古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鐵漢樓,位於廣東梅州元城路文保路之間的古樓,是為紀念北宋名臣劉安世而建造。北門(鐵漢樓)在元城路文保路交叉路口。

明崇禎十一年,程鄉縣令陳燕翼倡建州城北門樓,塑元城之像於上,被命名為“鐵漢樓”。民國二十一年(1932),鐵漢樓因拆城而被毀,樓旁的一條街被命名為“元城路”,以示紀念。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地理格局,文獻記載,

歷史沿革

北宋名臣劉安世(1048—1125)因新舊黨爭而遭到權相章惇蔡京迫害,於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被貶至梅州,後在梅城東南隅創設書院(後被稱為“元城書院”,又改名為“鐵漢祠”),親自招集士人講學,將中原興辦教育的做法引入嶺南,開啟了梅州文教的先河。
後世的梅州人民永遠懷念著這位梅州人文的開先河者,南宋就有人在州城之東南立祠祭祀他。
明崇禎十一年,程鄉縣令陳燕翼倡建州城北門樓,塑元城之像於上,每年春秋二仲,正印官致祭,此樓也被命名為“鐵漢樓”(在梅江區元城路文保路之間)。
明朝崇禎十一年(1638),程鄉知縣陳燕翼景仰劉安世,在倡建州城北門樓後,塑了劉安世的像安放在樓內,“鐵漢樓”之名於是傳開。每年春、秋仲月,正印官在此致祭。
後世對它多次維修,例如清康熙九年(1670),知縣王仕雲捐俸重修,並撰碑記載其事。
民國二十一年(1932),鐵漢樓因拆城而被毀,樓旁的一條街被命名為“元城路”,以示紀念。

地理格局

嘉應古城的五個城門(南門有兩個,上南門與下南門),東門仲元東路周增路交叉路口。下南門凌風樓)在義化路凌風路交叉路口,上南門(文瀾門)在學宮門口與凌風西路交叉路口。西門仲元西路與珠條街、月宮巷交叉路口。北門(鐵漢樓)在元城路與文保路交叉路口。仲元西路原稱西門路,民國時期稱西門大街。元城路原稱北門街,民國時期稱北門大街。仲元東路原稱東門路。

文獻記載

歷代詠唱該樓之作甚多,正如何昆《鐵漢秋月》:
登高懷士欲橫襟,遷客投荒此足音。大廈豈容委草莽,孤身自許老江潯。
一天秋色樓前月,八面寒光物外心。鐵脊回霜當鎖鑰,朔雲長護宋碑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