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印憲政初綱緣起

刊印憲政初綱緣起

《刊印憲政初綱緣起》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刊印憲政初綱緣起
  • 作者:夏曾佑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 編者:楊琥
作者簡介,編者簡介,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

編者簡介

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

作品原文

讀西方之史,其一篇之中三致意者,莫大於國會之立仆、憲章之舉廢,幾若此事之外,無一足以為國家之綱要者。即日人之言本國近世史,亦無不舉憲政之原委,以貫澈其他一切諸事。憲法之於國家,其關係不亦重哉!中國自古無憲法之制,亦未有憲法之說,僅有宗教訓辭稍以為全權君主之欄柙。歷史所書,一家之興替而已,無民族全體之史也。憲政之史,更無論矣。惟其己無憲法,所以亦不以人之立憲不立憲為重要。五口通商以後,西方各國,孰為有國會之國?孰為無國會之國?我固未為深考。即二十餘年前,日本以國民要求立憲之故,舉國騷然,泰西報紙,無不日為討論;而我與之咫尺,士夫顧寂然無所聞知。知尚不能,況於預備!雖然,此未可為中國病。蓋其為物也大,則感動必遲;抑其建國也古,則守舊必篤。積篤與遲,則其立憲居萬國之終,自然之理,無足怪者。天下之人,有奮起獨遲而成就獨早者,固不能謂中國之必非其人。我國之知立憲、專制之別,大約不過十餘年。甲午之後,論者驚嘆於日人之上下一心,相與推原,乃稍稍語及憲法。甲辰以後,則以小克大,以亞挫歐,赫然違歷史之公例,非以立憲不立憲之義解釋之,殆為無因之果。
於是天下之人,皆謂專制之政,不足復存於天下;而我之士大夫,亦不能如向日之聾瞶矣。輿論既盛,朝議亦不能不與為轉移。自五大臣出洋起,至下改官制之上諭止,其間相去才足一年,而世變已如此。自古立憲之遲,莫如中國;自古立憲之易,亦莫如中國。後奮起早成就之說,不其信耶!此中國之可一雪友邦之謗者也。然而,茲事體大,良不易言,以今日而觀,憲政之成,似較他國為易;而人事靡常,俄頃百變,將來之事,正不可測,安知不又較天下萬國為獨難?且即以近事觀,亦有足見其甚不易者。五大臣之受命也,有謂其實非考察政治者;及其歸也,有謂其實非主張立憲者。召對矣,公然有所論列矣,尚有謂反對勢強,改革必終無所成就者。即至明詔已下,官制已改,而舉國論者,不以為國民程度必不能堪,勉強行之,必有流弊;即以為黨人之局,已成水火,變滅之後,一切摧拉。今日吾人隨足之所至,傾耳之所聞,尚紛紛其不一致也。綜此諸時期間,諸所言說,固不免出於疑忌之懷與悠悠之口;然其所持,亦頗有實事實理,不得謂之全杳茫也。惟其非全杳茫,而吾人乃大覺其可慮。以前各節,幸而通過,不致折於半途。而來日大難,禍機已伏,其間有天事,有人事,能否排百難而達本旨,亦惟有俟中國之福命已耳!夫精深幽渺之理,固非盡人所當知,而其事實,則盡人所當聽聞;苟不知之,且有礙於世局。今年立憲一事,其草蛇灰線之跡,雖逐日見於各報。而各家所載,詳略互殊;一事所書,時日間隔;欲其貫澈原委,洞曉首尾,則非專留意於此事者不能。今日之勢,萬端蜂起,人生其間,日不暇給,豈能各輟其可寶貴之時間,以鑽研此過時之報紙哉!知此事之本末者少,則扞格與淡忘者多,而立憲之阻力逐日大。推其究竟,殆非細故。本社同人,有見於此,爰仿近世旬報通行臨時增刊之例,刊為《憲政初綱》一冊,凡此次立憲之事實論議,其犖犖大者,略具於是,開卷即得,無俟推尋。未知其事者,可以得其涯略;已知其事者,可以留備檢查:其諸立憲之一助乎?吾知此為中國憲法史之椎輪大輅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