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宜改革政體》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中國宜改革政體
- 外文名:The English name for
- 作品別名:《中國政治改革》+《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 作者:夏曾佑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文學體裁:中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國現情,非自強不能保存,而非變法不能自強。變法從何始?當對病發藥,變其根本為始。今觀於日俄之戰,有足令中國猛省者。中國向來軍士從征,即視為置身於死地,《詩》三百篇中,若《東山》、《採薇》諸什,大都發皇蹈厲之意少,而纏綿悽惻之意多,皆不足鼓盪其雄心、激勵其壯志。漢唐以後,若《從軍行》等曲,又無論矣。日人則不然,當未開戰以前,即日以與俄宣戰之說,向政府絮聒,及一聞宣戰之令,即踴躍奔赴如恐不及,以戰死相勵,以敗歸相戒,甚有因不得與於其役而憤激以自盡者,以較中國,何一勇而一懦也!
中國民人,向來視國家為兩橛,國家若有大軍旅、大征役,百姓若不聞知,而師行所至,或有藉資民力之處,糗糧芻茭,不能不征及民間,而百姓即嘖有繁言,以得免波及為幸,從無有願國家之開戰,而罄其所有以供公用者;更無有人人以毀家紓難為常事,國家若有所需用,無不咄嗟立辦者。而日本政府則能得此於民,初不聞其一國之中或慮開戰後,徵發之不已,科斂之無藝,而阻止主戰之說也;又不聞軍事所需,政府籌款之令既下,而民間不肯奉行也,以較中國,何彼齊心而此離散也!
中國歷來軍務,率由逼迫而起,故必賴大有為之君,其氣量能涵蓋一切,凌厲無前,而後可以言戰,而後可以期戰勝,否則大敵而不前,臨前敵而退縮,皆視為常事,非曰“未奉中旨”,即曰“須候軍令”,雖極之節節失機,著著落後,而皆不以為慚。問有能因利乘便置性命於不顧,遇有當下手之處即盡力向前者乎?問有能萬眾一心視軍旅之事如己事,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不復有所瞻顧者乎?以較日本,何彼忠勇而此退卻也!是則中國之與日本,其殊異之處雖悉數之,不能終也,而其大原因則由彼為立憲之國,而此為專制之國而已。
立憲之國,為國家與百姓所公有,國家之榮即百姓之榮也,國家之辱即百姓之辱也,故遇有外敵相凌,即人自為戰,期於戰勝而後已,不聞曰此為國家之事,非百姓之事也。若夫專制之國,則一切內政外交,皆皇帝一人獨任之,百姓非特不能與聞,抑且若不知有其事,故驅民與敵戰,即為置民於死地;征民之財賦以供軍事之用,即為竭民之身家、產業以供皇帝之一擲,是皆非民之本願,特以為政府之意如此,吾儕小人,不能不勉強遵從之云爾。至於因何而有軍務,有軍務後必如何而後為盡職,則皆非其所知矣。則夫勝敗之分,豈待決之於戰後哉?專制之極弊如此,則中國今日而言保存言自強,殆非改革政體不可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