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飽有過去、未來、現在三種》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中飽有過去、未來、現在三種
- 作者:夏曾佑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前日所登之論,既雲國家欲得巨款,必先興學與殖產矣,然論事之原理則如此,論事之形勢則不如此。今日國家危亡之機,既已間不容髮,惟有亟行新政,尚有萬一之望,勿曰新政不可即行也,行新政當自興學、殖產始。夫科學之精,實業之富,非旦夕之事,待如斯而行新政以求救亡,是猶轉東海之波以拯涸轍之鮒,將索我於枯魚之肆矣,必不待也。且學與財能造政,政亦能造學與財,不先革政,則所謂興學、殖財者,將於何而取之?此說於事之實理亦不合。故夫由前之說,非學與財不足以行政,由後之說,非政不足以致學與財,而論事之理窮矣。於是為國家真欲救亡者計,則必先籌得一不礙於民之巨款,以為力行新政之資本,而後由政而興種種之科學,殖種種之實業,以馴至備海陸之精兵,以達今日圖存之目的。此資本者,實為今日絕續之交之萬不可缺者矣。朝廷似已早明此意,故於近日上諭,屢言及中飽一層。蓋朝旨以為中飽者,小民既不得而有,則孰如貢之國家而得為此至急之需也?此義良是,然本報實有區區之私,一隙之見,而欲為國家陳者。
本報以為,中飽非不可提,惟中飽實有三種,有二種可提,有一種不可提。而今日之諭旨,似只言及其不可提〈者〉,而未曾言及其可提者。何謂中飽之三種?過去之中飽,一也;現今之中飽者,二也;未來之中飽者,三也。過去、未來之中飽,可提者也;現在之中飽,不可提者也。何謂過去之中飽?即由官致富者之家產也。若輩之財,在後雖妄稱之曰家產,而在當時,則確然由於中飽,故今正其名曰“過去之中飽”。何謂現在之中飽?即今各局所、衙署官吏之贏餘,取之於民而入之於己者也,是謂“現在之中飽”。何謂未來之中飽?即未至之款,而此法不變,即此款必來者,是謂“未來之中飽”。三種之界說既明,則所謂可提不可提之理亦可識。蓋提現在之中飽,是不啻以官吏為鸕鶿、獵犬,縱使搜括而益我囊槖,其事大非政體,且彼事權在手,必無自甘傾囊之理。奉上之外,將多方掊克以賞其所負,而民必重困,其弊無所底止矣。惟此由官致富之家財,其初皆取之於民,今主名已失,無歸之本主之理,而其物又皆為國法所不許,人道所不容,理無可以坐享者,彼其先皆起自匹夫,賴朝廷特達之知,使其有此,則今日朝廷有急,還以奉之朝廷,烏得謂之不可?且某家有產幾何,其鄉里必知之,使其鄉人指出,即以免鄉人之捐,其事萬不能匿;人居少數,且多煙色荒淫、尪羸不學之匹夫,其力又萬不足以反,所謂有百利而無一弊也,故曰可提者也。至提未來之中飽者何謂耶?即改革政體,使官永不能罔民之利而已矣。總之,籍沒諸由官致富之家產,其財必足為新政之資本,而於小民無傷。除此之外,無籌款之方矣。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