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各省學堂急宜整頓》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各省學堂急宜整頓
- 作者:夏曾佑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前者本報載學務大臣,奏請嗣後無論教員、學員,既在學堂,則京官準不扣資;候選人員,免其赴部投供,並不準兼他項差使云云。按:此節未知是否確實,然其所言,則固辦學堂之要務也。夫學堂之事體無窮,一人之精力有限。專意為之,猶恐不及,豈可復兼他項差使,致荒其本務?使其所司之事,本屬不多,足有餘力兼辦他事,則其事本可令他人兼辦,何必特用一人,致滋糜費?若其事非專用一人不可,則又何得聽其又兼他項差使,致有顧此失彼之虞?官場積習,外省候補道府之有奧援者,及其能逢迎上司者,與夫小有才能、長於敷衍者,即莫不一人而兼數差。上司委之,以示倚重之意;本人得之,藉以廣其入款。而其人之能否勝任,非所知也;其事之辦與不辦,非所問也。而政事之敗坏於其中者,固已甚多。此等陋習,豈可復施之學堂?宜管學大臣,有不準兼差之請也。竊謂各省學堂,開設至今才三四年,而其弊已漸次發露。今中國深以乏才為患,而學堂實為長育人材之地,豈可聽其敗壞,不早為之所,致令糜無數之款項,而不能獲一成效;聚無數之子弟,而不能造就一佳士,致為阻撓學堂者所藉口,而彼專意提倡學務者,亦無以自解哉!綜言其弊,蓋有數端:
一曰監督非人。各省學堂之監督,非道府即巨紳,有管轄全堂之權,則其仔肩自甚重。乃各處之監督,於辦理學堂之法,多所未曉。不過以得一差使,為容身之地。故其辦法,多不合宜。而可分為二類,其一好事者,率以壓抑學生為事,而不自知其束縛之太過,無以養成其高尚之志氣。故前兩年散學之事,屢有所聞。其咎實不盡在學生。至於去年,乃有反其道而行之者,則一以不得罪人為宗旨。雖學生所為,種種不合,亦皆置之不聞不見,聽其自然,適以養成其驕傲之性,而不能督責之,以期於有成。其於敗壞人材,實與專事壓抑者殊途同歸。此監督之弊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