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大德意志帝國)

納粹德國(歐洲國家)

大德意志帝國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納粹德國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由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所統治的德國。納粹德國先後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國(德語:Deutsches Reich)與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國(德語:Großdeutsches Reich)。“第三帝國”一詞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962–1806)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1871–1918)。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1938年與1939年被納粹德國吞併,其中捷克被直接吞併,斯洛伐克則是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第二共和國並與蘇聯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至1940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占領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挪威。其占領區內的“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迫害。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

在1944年紅軍發動十次史達林突擊,盟軍在諾曼第登入後,戰爭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國城市遭到盟軍大規模地轟炸,面臨著嚴重地資源短缺問題。1945年初,盟軍自西向東,而紅軍則自東向西不斷推進。4月,蘇聯紅軍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投降,並簽署投降書,納粹德國宣告滅亡。

基本介紹

自然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歷史沿革,納粹崛起,掌控政權,發動二戰,柏林會戰,行政區劃,國家象徵,國名,國徽,國旗,國歌,政治,政黨,政權,外交,思想,經濟,農業,工業,外貿,財政,人口,社會,軍事,成敗原因,錯失戰機,邱吉爾上台,進攻蘇聯,影視作品,

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納粹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納粹德國

地形地貌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北部低地的特徵是丘陵起伏的沿海岸高燥地和粘土台地與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前方向南伸展的黃土地之間有星羅棋布的湖泊。中等山脈隆起地帶則將德國分成南北兩片。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包括上萊茵低地及其邊緣山脈。南部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亞高原以及在南部的丘陵和湖泊,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亞丘陵地區和多瑙窪地。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則包括阿爾高伊的阿爾卑斯山、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和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在這些山區散落著風景如畫的湖泊。德國境內有六個山脈。
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

氣候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

水文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歷史沿革

納粹崛起

希特勒認為,他的第三帝國是繼“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一帝國”與威廉一世俾斯麥創立的“第二帝國”之後的第三帝國。
“第三帝國”一詞源於義大利末世神學家佛羅倫斯教派創始人尤阿興姆·菲奧雷斯(JoachimvonFiores)與其他中古世紀神學家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原初意義是指“聖父之國”(ReichdesVaters)、“聖子之國”(ReichdesSohnes)之後的“聖靈之國”(ReichdesheiligenGeistes),即上帝拯救世界後,完美、無盡止、由聖父聖子聖靈統治、以基督為王的第三階段神國(Reich,即三位一體。)。
到了近代,“第三帝國”的概念已脫離神學領域,而被運用在浪漫主義文學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
1923年阿圖·莫勒·凡登布魯克(ArthurMoellervandenBruck)在“第三帝國”一書中主張創建一個取代魏瑪共和國、同時在傳統上與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以及由普魯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一脈相承的新國家。這個概念在魏瑪共和國時代被反民主份子與激進右派團體(包括納粹)廣為引用。
根據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亞瑟(ArthurMoellervandenBruck)所寫的書,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1871-1918普魯士帝國為第二帝國。亞瑟認為魏瑪共和國在1919年的失敗後,德國人要為德國重奪榮耀,建立“第三帝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納粹運動在一些年輕的退伍士兵中間興起。他們反對1919年簽訂的《凡爾賽條約》以及魏瑪共和國的制度,認為需要復興雅利安民族並把猶太人當作導致德國諸多問題的原因。納粹宣傳利用“刀刺在背傳說”,即認為猶太人、共產主義者和柏林的顛覆者是導致戰敗的原因。
在1929年的全球大蕭條前,納粹運動並不具有很大規模。大蕭條使魏瑪共和國的民主制度受到壓力。納粹黨由於中產階級受到排擠而力量得以加強。許多德國人認為納粹黨可以恢復秩序、平息社會的不穩定並恢復德國的國際聲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魏瑪共和國的民主共和政府無法負擔,之後遭遇的經濟大蕭條和未能解決失業、其他社會問題(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動),使許多德國人轉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納粹黨則屬極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諾減少失業人口及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
在1932年的聯邦選舉後,納粹黨成為了國會最大黨,占有230席。
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掌控政權

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後,希特勒聲稱是國會的第二大黨德國共產黨(也是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逮捕了共產黨領袖,動員衝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占領並禁止共產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納粹黨贏得了44%的席位,聯合國家人民黨後又透過脅迫或賄賂的手段,強行通過了《授權法》,只有社會民主黨未贊同,是為德國踏入納粹時代的第一步,最終納粹黨利用《授權法》取締了所有非納粹政黨。
1933年5月10日,親納粹的學生回響納粹黨號召,在柏林市內,公開焚燒兩萬本被認為違背日耳曼民族精神的書籍。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指稱納粹統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
在1934年8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死後,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控制德國(宣布為第三帝國之帝國總理並代行總統職權),廢除總統制,立法成為德國元首,並派出100,000名間諜,監察國內的評論家及異見者。
1938年,薩茨的日耳曼人以納粹禮致敬德國士兵。
1938年3月,德國合併了奧地利(Austria)。希特勒首先對奧地利下手的理由是:奧地利與德國原本就有同民族的血統,可以說德軍入駐奧地利是伴隨著鮮花和掌聲的,加之奧地利有豐富的石油,是戰爭所必須的。就此而言,這也是“第三帝國”興盛的原因之一,巧妙地掌握民族間的情誼。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式宣布不再使用“德意志帝國”作為官方名稱,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Reich)取代。

發動二戰

1929年—1933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泱及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希特勒上台後,積極挽救經濟,並且大規模修建高速公路,並且成功舉辦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這使得納粹獲得了民意。
1939年9月,希特勒與蘇聯聯合對波蘭第二共和國宣戰,以閃電戰戰術聯合蘇聯迅速吞併了波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
據估計,從1935年至1945年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陸軍(以下簡稱德軍)士兵,總共約有1300萬人,約陣亡160萬人。截止至1945年2月19日,德國的總死亡人數在440—531萬人左右,另外在1942年邊界範圍內的有43.7萬平民死於英美聯軍的轟炸機機群的轟炸,還有220萬以上的平民在蘇聯紅軍於1944年1月—1945年2月的攻入奧得河—尼斯河以東的前德意志東部領土的西里西亞波美拉尼亞西普魯士、波森、東普魯士等地過程中被蘇聯紅軍殺害,並驅逐了該地的1200萬德意志人。
1940年4月9日,德國對挪威、丹麥宣戰,發動挪威戰役,丹麥在不到24小時之內便宣布投降,而挪威在國王哈康七世的帶領下堅決抵抗德國,但終因寡不敵眾,德國最終在6月10日完全占領挪威,國王哈康七世流亡英國。德國由此獲得了足夠的從瑞典運輸鐵礦石線路的保障。
1940年5月,法國戰役爆發,德軍集結141個師和3000多架飛機和3000多輛坦克在一個月內完成了法國戰役,到6月25日戰役結束,完全占領荷蘭、比利時和法國。
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失敗,起初德軍約100萬人兵分多路在1941年10月2日—11月30日向東逐步的突破蘇聯紅軍的防禦德軍的防禦線推進;南線到圖拉城下,北線到了卡林努,中線也就是莫斯科的正西面到了莫扎伊斯克和納羅—福明斯克,其中還有一個師到了離莫斯科24公里的希姆基。但是就是在這個之後這個約100萬人的德軍就再也無法突破蘇聯紅軍的防禦線了,只好在12月1日停止下來建造了幾道臨時的根本無效的防禦線,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此時蘇聯紅軍正在莫斯科附近集結起來了125萬(包括從遠東調遣來的25萬紅軍士兵)。
1941年12月5日,蘇聯紅軍的反攻到來了,125萬蘇聯紅軍的大反攻將這約100萬人士兵的德軍向西擊退了250—320公里。德軍失敗了,在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中德軍陣亡35757人,失蹤9721人;一共有45478人的陣亡和失蹤數,德軍在巴巴羅薩計畫未能成功,接下來要面臨著打長期戰爭的準備。
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的熱澤夫—瑟切夫卡—維亞濟馬戰鬥導致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一些集團軍付出傷亡慘重的代價,並且牽制住了中央集團軍群未能全力配合其他集團軍群的行動。
1942年1月8日—5月21日的德米揚斯克包圍戰,德軍最終成功突圍,並且第6集團軍在1942年5月12日—5月28日的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中成功的瓦解了蘇聯紅軍的謝苗·季莫申科的集團軍的進攻並成功的迂迴包圍了其進攻的紅軍。導致了參戰兵力有10個集團軍和131萬人的藍色行動的實施。
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投入了10個集團軍(A集團軍:第1裝甲集團軍、第17集團軍、第11集團軍、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和B集團軍:第2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2集團軍、義大利第8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第6集團軍)和131萬德軍和軸心國盟友軍隊的藍色行動開始階段,起初在沃羅涅日戰役中成功,但是接著由A集團軍擔任的在高加索戰役中沒能獲得預想中的成績,並在擁有4個步兵軍(有27萬人的組建規模和500輛坦克;平均每個步兵軍6.75萬人,一共12個師,平均每個師2.25萬人)組建規模的德軍第6集團軍於1942年9月13日之後進入史達林格勒的展開全市範圍內的戰鬥中未能迅速完全消滅蘇聯紅軍第62集團軍和第64集團軍而一再拖延並而失敗,是為東方戰線的戰爭轉折點。
納粹德國(大德意志帝國)
德軍第6集團軍在1942年9月13日後進入史達林格勒城區展開全市範圍內的戰鬥,最終被蘇聯紅軍在天王星行動(1942年11月19日—11月22日)的反攻給包圍和在土星行動的反攻中給打敗了其餘的外圍的德軍和軸心國盟友軍的9個集團軍,並且成功的在1943年12月12日—2月19日的土星行動中的收復了在藍色行動初期被德軍的10個集團軍占領的南部領土。是役超過30萬極富作戰經驗和有戰鬥力的德軍陣亡,之後德軍再也無力發動全線大規模的進攻,並使軸心國獲勝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之後蘇聯紅軍取得了戰爭的戰略主動權,開始不斷的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和收復了失地,在1943年—1944年兩年間發動了無數次大型進攻戰役消滅了大約100萬德軍,並迫使德軍不斷的向西敗退。
1943年2月8日—2月16日,蘇聯紅軍在土星行動中收復了哈爾科夫,在1943年2月9日—2月19日收復頓河畔羅斯托夫,這個導致了當時德軍面臨著全面大潰敗和被包圍的危險。於是埃里希·馮·曼斯坦因在1943年2月19日—3月15日的頓涅茨克戰役中成功收復了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等。成功阻止了蘇聯紅軍的進攻。使得德軍有了一次喘息之機。
導致了1943年7月5日—7月15日的庫爾斯克戰役爆發,但是由於蘇聯紅軍事先得知了德軍要在此地展開進攻並加強了該地的防禦線和增強足夠的3個方面軍(中央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草原方面軍)的一共191萬兵力準備因而未能成功的實現戰前預期的計畫。並在隨後的1943年7月16日之後的庫圖佐夫行動和魯緬采夫行動中被五個方面軍(中央方面軍、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草原方面軍)的一共262萬紅軍士兵的反攻中給擊退。由此完全喪失了戰爭的戰略主動權。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第登入,導致德軍不得不抽調兵力應對西線的壓力。

柏林會戰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100個師共150萬部隊,另配屬1000架飛機、3萬門火炮、120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當面之敵為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共100萬人。
戰役於1945年4月16日發起,先後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線。25日又對柏林形成包圍。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採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經激烈巷戰,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開始強攻國會大廈。30日下午3時30分希特勒和情婦愛娃·布勞恩在總理府地堡自盡。5月2日柏林衛戍司令H·魏德林將軍率部投降。8日德軍統帥部代表W·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
整個戰役,蘇軍共消滅德軍93個師,殲滅德軍近100萬人,其中俘獲官兵約48萬人,繳獲火炮86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餘輛、飛機4500架。蘇軍陣亡30.4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輛、火炮1220門和飛機527架。柏林戰役的結局,標誌著第三帝國的滅亡蘇德戰爭歐洲戰爭的終結。
  • 戰前準備
1945年春,蘇、美、英、法四國軍隊已在德國本土作戰。蘇軍距柏林僅60公里,準備給德軍以最後殲滅性打擊。美、英軍的先頭部隊則已前出到易北河,距德國首都100—120公里。4月中旬,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戈沃羅夫)在同德軍庫爾蘭集團作戰;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司令為巴格拉米揚大將)肅清了東普魯士集團(參見東普魯士戰役);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徹底殲滅了格丁尼亞地域德軍集團殘部,其一部兵力在但澤(格但斯克)西北前出到波羅的海沿岸;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抵達奧得河,在屈斯特林地域奪占數個登入場,並於粉碎德軍波美拉尼亞集團後著手變更部署,以占領施韋特至大加斯特羅澤一線,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大加斯特羅澤至彭齊希間逼近尼斯河,並在諾伊施塔特、拉蒂博爾地段逼近捷克斯洛伐克邊境;烏克蘭第4方面軍(司令為葉廖緬科大將)進抵拉蒂博爾、日利那一線,烏克蘭第3(司令為蘇聯元帥托爾布欣)、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馬利諾夫斯基)於4月13日攻占了維也納(參見維也納戰役)。
德軍主力此時仍集中對付蘇軍。至4月16日前,在蘇德戰場作戰的共有167個師(其中18個裝甲師,23個機械化步兵師,6個山地師,3個騎兵師)。而當時對美、英軍作戰的只有60個德國師,包括6個坦克師,僅有約7200輛坦克。防守柏林方向的是G.海因里希上將指揮的“維斯瓦”集團軍群(轄坦克第3集團軍、第9集團軍),舍爾納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所屬坦克第4集團軍、第17集團軍(總計27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4個坦克師,以及許多其他部隊和兵團,共約100萬人、火炮和追擊炮120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4800輛、作戰飛機400架)。
德軍在柏林方向的防禦是重兵密集的縱深防禦,包括奧得河—尼斯河地區及柏林防禦地域:奧得河—尼斯河地區構築三道防禦地帶,縱深20—40公里;柏林防禦地域包括外層、內層和市區三道環形圍郭。在屈斯特林登入場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禦工事尤為堅固,這裡集中了最強的軍隊集團。屈斯特林登入場當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個師,每1公里正面60門火炮、17輛坦克。德軍統帥部採取了各種措施,阻止蘇軍奪取柏林。而盟國也想搶占柏林,儘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國就柏林劃歸蘇軍作戰區已達成有協定。英、美兩國政治軍事首腦急欲使其軍隊先於蘇軍進占柏林。但英、美軍要完成此項任務卻力不從心,於是盟軍統帥部放棄了這項行動計畫。
蘇軍最高統帥部在準備對德軍的最後一戰——強擊柏林時,嚴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國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國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無條件投降的政策。參加柏林戰役的有: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波羅的海艦隊(司令為特里布茨海軍上將)一部,空軍遠程航空兵第18集團軍(飛機800架,司令為空軍主帥戈洛瓦諾夫),國土防空軍及第聶伯河區艦隊。此外,還有波蘭第1、2集團軍。蘇軍集團共有162個步兵師和騎兵師,21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4個空軍集團軍,250萬人,火炮和追擊炮約4.2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餘輛、作戰飛機7500架。這樣就造成了數倍於德軍的優勢:人員比德軍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飛機多1.3倍。
各方面軍主要突擊方向的對德軍優勢更大。柏林戰役目的是,粉碎防守柏林方向的德軍集團,攻占德國首都柏林,並於戰役結束前使蘇軍前出易北河與盟軍會師。戰役企圖規定,在寬大正面實施數個猛烈突擊,合圍柏林集團,同時予以分割,逐一消滅。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特別重視時間這一因素,要求戰役高速度進行,在12—15晝夜內結束。各方面軍司令根據大本營的企圖定下了決心。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朱可夫)奉命以第47集團軍(司令為佩爾霍羅維奇少將)、突擊第3集團軍(加強有坦克第9軍,司令為庫茲涅佐夫上將)、突擊第5集團軍(司令為別爾扎林上將)和近衛第8集團軍(司令為崔可夫上將)的兵力從屈斯特林登入場實施主要突擊,於戰役第一日突破第一、第二防禦地帶,保障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加強有坦克第11軍,司令為卡圖科夫坦克兵上將)、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司令為拉濟耶夫斯基少將)進入交戰(在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攻占塞洛高地支撐點後)。至戰役第六日,方面軍主要集團應攻占柏林,爾後,突擊第3集團軍轄坦克第9軍務於第八晝夜進至柏林以西地域;第47集團軍則於第十一日前出易北河一線。第61集團軍(司令為別洛夫上將)和波蘭第1集團軍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北,而第69(司令為科爾帕克奇上將)、第33集團軍(司令為茨韋塔耶夫上將)和近衛騎兵第2軍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南分別實施輔助突擊。第3集團軍(司令為戈爾巴托夫上將)為方面軍第二梯隊。近衛騎兵第7軍擔任預備隊。步兵和坦克應利用夜暗於拂曉前1.5—2小時,在30分鐘炮火準備之後發起衝擊。為了衝擊時對地面照明,共準備了140多部探照燈。
蘇軍計畫以三路進擊柏林:以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作為最強大的集團和攻擊的先頭部隊突破奧德河東、西兩岸防線和附近若干地段,從東面攻擊。以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前出到尼斯河東岸的南部直到蘇台德山麓,從南面攻擊。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前進到奧德河下游,從北面攻擊。
  • 進逼柏林
1945年4月16日凌晨5時整,朱可夫下達了攻擊命令,140多個探照燈一下子全部亮了起來,把德軍陣地照得通明,德軍士兵們目旋眼花,20分鐘後,蘇軍炮彈呼嘯著傾泄到德軍的防禦陣地上,轟炸機轟鳴著向德軍頭頂投擲下大量炸彈,整個大地都在可怕的顫抖之中。蘇軍乘機向對方陣地衝去。很快,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突破了德軍在柏林外圍的第一道防禦地帶。與此同時,南面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亦於晨時在尼斯河畔發起進攻,迅速渡過了尼斯河。
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防禦地帶後,當天中午即進抵到德軍第二道防禦地帶,但是,當蘇軍推進到該防禦地帶的樞紐澤洛夫高地時,卻遭到德軍的頑強抵抗,德軍憑藉有利地形,頑強扼守每一條戰壕,每一個散兵坑,給予蘇軍很大的殺傷。朱可夫不斷增加突擊力量,並將兩個坦克集團軍投入戰鬥,但幾次進攻都被德軍打退。4月17日晨,朱可夫集中了方面軍的幾乎所有炮火,在猛烈的炮火準備後,近千輛坦克排成一列縱隊向前推進,前面的一批坦克被擊中起火,後面的頂走它繼續前進。蘇軍士兵高喊著口號向前衝擊,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接著往上沖。此時防守在高地上的數師德軍已是傷痕累累,最終經受不住蘇軍狂潮般的衝擊,開始向柏林市區方向退卻,4月18日晨,蘇軍終於攻占了澤洛夫高地,殲滅守敵近3萬人,並繼續向柏林城挺進。20日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先頭部隊第3突擊集團軍在庫茲涅佐夫上將的率領下,抵達柏林近郊,使整個柏林城市區處於其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射程之內。20日下午1時30分,蘇軍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內轟擊。
南面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強渡了尼斯河後,突破了德軍在尼斯河的防禦地帶,爾後強渡了斯普雷河,前進了30公里。當朱可夫的部隊在澤洛夫高地受阻時,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各坦克集團軍首先從南面向柏林突擊,第3坦克集團軍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團軍也突進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發起進攻,至19日強渡了東奧德河,牽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區的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群”的兵力。
至此,德軍在奧德河——尼斯河的防禦體系被蘇軍突破,蘇軍3個方面軍晝夜不停地向前突進,開始對柏林實施合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左翼部隊與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柏林東南會合,切斷了德軍第9集團軍與柏林的聯繫,併合圍了該集團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從北面迂迴柏林的部隊與烏克蘭第1方面軍第4坦克集團軍在柏林以西會合,從而完成了對柏林的合圍。柏林以北地區的德軍集團,也遭到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部隊的夾擊,處境十分困難。同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所屬近衛第5集團軍西進到易北河,在托爾高地與西線美軍第1集團軍會師。
  • 市區激戰
鑒於蘇軍已兵臨柏林城下,希特勒決定德軍統帥部撤離柏林,他本人則留下“與柏林共存亡”。他下令軍事機關的所有參謀和文職人員都毫無例外地參加戰鬥,並決定對按兵不動的指揮官要在5小時內處決,對退卻的官兵不僅要處死,還要在他們的屍體上掛起“逃兵”、“膽小鬼”、“他背叛了國家、玷污了德意志民族”的牌子示眾。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編制內的第3突擊集團軍第79軍的遠程炮兵首先向柏林開炮。經過近一天的戰鬥,柏林接近地的德軍防線被突破。德軍防禦部隊在先前的戰鬥中遭到慘重損失,已極度疲憊,無法阻擋占據優勢的蘇聯紅軍的強大突擊。
4月21日,近衛第2坦克集團軍和第47集團軍突破到柏林城下,由於道路狹窄,蘇軍調整戰術,將坦克集團軍和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協同起來準備肅清殘敵。同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坦克部隊也接近柏林防禦圈。科涅夫將炮兵第10軍、突擊第25師、高射炮第23師加強給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殲擊航空兵第2軍擔任空中掩護。同日,蘇軍從後方調來了大口徑要塞炮用於摧毀德軍堅固據點,每發炮彈重量達到500公斤,在後面13天的戰鬥中,要塞炮共發射約180萬發炮彈,戰鬥到了空前慘烈的地步。
4月26日清晨,在柏林上空,蘇軍數千架飛機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萬噸的炸彈和汽油彈。在地上,平均每英里已部署到近千門的各種火炮集中射擊,柏林轉眼間成了一個昏暗的世界。轟炸和射擊結束後,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派出無數個突擊群和突擊分隊,從四面八方向市區突進。由於有了史達林格勒的經驗,蘇軍戰士們知道如何去攻占一個城市。蘇軍在進攻前首先用火炮和飛機對目標地域進行轟擊,步兵在坦克和配有噴火器和爆破器材的工兵掩護下,一小段一小段的前進,從後院、地下室甚至地下鐵道和下水道滲透進去,攻占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樓房。但柏林是德軍精心設防的城市,防禦體系完整,工事非常堅固。越是接近市中心,蘇軍前進越艱難。堅固的樓房、隱蔽的地下室、地下鐵道、排水溝壕等等,都為德軍提供了發揚火力的支撐點。因此,蘇軍不得不逐棟樓房爭奪,逐條街道攻取,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此時希特勒仍在做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對柏林守備司令魏德林說“局勢會好轉的,我們的第9集團軍即將到達柏林,同第12集團軍一起,對敵人實施反突擊,俄國人將在柏林遭到最慘重的失敗。”一向對希特勒“報喜不報憂”的德軍將領,使他們的元首不了解,部署在柏林東南的布施將軍指揮的第9集團軍已被蘇軍分割包圍了,無法向柏林運動。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12集團軍,由溫克將軍率領拚命向柏林靠近,但終因受到美軍的牽制和蘇軍的阻擊,在進至費爾希地域後就再也前進不了了。幾乎與世隔絕的希特勒,呆在總理府的地下暗堡里不清楚上述情況,仍不斷地發出由他簽署的無線電報,調兵譴將。實際上,一些將領已不再那么堅決地執行他的命令了。
蘇軍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區,凱特爾才給柏林打來一個道出實情的電報,電報承認第12集團軍不能繼續前進,第9集團軍也無法突出合圍。希特勒最後一線希望破滅了。柏林守備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軍從首都突圍的計畫,並保證“國家元首安全撤離柏林”,他還報告說,彈藥只夠2晝夜了,糧食和藥品幾乎告罄。陸軍總參謀長克萊勃斯將軍支持魏德林的突圍建議,認為從軍事的觀點看,這個計畫是有可能實現的。但是,希特勒意識到他已徹底輸掉了到這場由他發動的戰爭,他拒絕離開柏林,他要在這裡堅持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所屬的第3突擊集團軍和近衛第8集團軍逼進了柏林的蒂爾花園區,這個花園區是柏林守軍最後一處支撐點,由於該陣地有政府辦公廳、國會大廈、最高統帥部等象徵第三帝國權力的最高首腦機關,所以,柏林守備司令部把黨衛軍最精銳的部隊部署在這裡。崔可夫上將指揮的近衛第8集團軍首先向該陣地發起了進攻,當天下午跨過了蘭德維爾運河,占領了德軍的通訊樞紐,掐斷了柏林與外界的主要通訊聯絡。深夜,第3突擊集團軍在庫茲涅佐夫上將的指揮下向國會大廈外圍的內務部大樓發起強攻,德軍進行著絕望卻又是最頑固的抵抗,戰鬥一直持續到29日深夜,在守敵幾乎全部陣亡的情況下,這座大樓才被蘇軍攻占。
29日凌晨1時,希特勒宣布與等了他12年的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婚禮之後,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遺囑,指定海軍元帥鄧尼茨為他的接班人,他決定自殺並希望他們夫婦的遺體在總理府進行火化。30日下午3點30分,希特勒與結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寢室里雙雙服毒自殺,並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時,還舉槍對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接著,戈培爾等人將希特勒和愛娃的遺體抬到總理府花園的一個彈坑裡,澆上汽油進行火化。
蘇軍攻占國會大廈的戰鬥還在激烈地進行著,第3突擊集團軍第150步兵師是最接近國會大廈的部隊。30日下午6時,蘇軍士兵又一次向這座大廈發起衝擊。盤踞在這裡的近2000名德軍,不愧是第三帝國的“御林軍”,他們的頑強抵抗,使蘇軍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血戰中,即使蘇軍占領了大廈下面的樓層,在上面樓層守備的德軍也不肯投降,蘇軍只好一層樓一層樓地與守敵搏鬥,在大廈的任何一角,都在進行激戰。蘇軍靠著源源不斷湧進大廈內的強大兵力,才逐一粉碎了守敵的抵抗。21時50分,蘇聯英雄米哈伊爾.耶果羅夫中士和麥利唐.坎塔里亞下士將蘇聯的紅旗插上了國會大廈主樓的圓頂。
30日深夜,德軍通過廣播請求臨時停火,要求與蘇軍進行談判。5月1日凌晨3時55分,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克萊勃斯將軍打著白旗鑽出帝國辦公廳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蘇近衛第8集團軍的前線指揮所談判,克萊勃斯對崔可夫說:“我想告訴您一件絕對機密的事,您是我通報此事的第一位外國人,希特勒已於昨天自殺了”。克萊勃斯接著要求蘇軍先停戰,然後等到德國組成新的政府後再進行談判。崔可夫立即用電話將情況向朱可夫做了報告。十幾分鐘後,史達林莫斯科發來了最高指令:“德軍只能無條件投降,不進行任何談判,不同克萊勃斯談,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談”。9時45分,朱可夫根據史達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蘇軍向柏林德軍發出最後通牒:德軍必須徹底投降,否則蘇軍將在10時40分對德軍實施最後強攻。崔可夫讓克萊勃斯把這份通牒帶回給戈培爾等人,戈培爾見到通牒後,知道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了,便令妻子用氰化鉀膠囊毒死自己的六個孩子,傍晚戈培爾夫婦在總理府的花園內自殺身亡。
二戰之後的德國被各國瓜分占領區二戰之後的德國被各國瓜分占領區
德軍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將前往崔可夫的前沿指揮所,簽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時分,柏林剩餘守軍約15萬人全部投降。至此,蘇德戰爭最後一次決戰——柏林會戰結束。此役蘇軍共殲滅德軍10萬人,俘虜48餘萬人,摧毀和繳獲坦克和自行火炮1.2萬餘輛,摧毀和繳獲飛機6000餘架,摧毀和繳獲各種火炮2.3萬門。而蘇軍也付出了30萬人傷亡的代價。
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繼承人鄧尼茨的委託,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什圖姆普弗上將、弗雷德堡海軍上將在柏林軍事工程學院的食堂大廳內,向蘇聯及其盟國正式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從此第三帝國也就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曾經飄揚的代表納粹種族主義與戰爭的“”字旗也不復存在了。
二戰之後的歐洲國家行政劃分二戰之後的歐洲國家行政劃分

行政區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低地三國(荷比盧)、挪威芬蘭義大利、除蘇聯外的斯拉夫民族國家這時間接的在第三帝國的傀儡政府或軍官之下,整個歐洲只有蘇聯和英國保持主權獨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瑞士保持中立。

國家象徵

國名

納粹德國(Nazi-Deutschland),1933.1-1945.5正式國名為德意志帝國(DeutscheReich)和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Reich),又稱第三帝國(DrittesReich)。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間的德國,當時它處於阿道夫·希特勒的獨裁和民族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社會主義的變體)的意識形態的堅固統治之下。
國家社會主義一般又稱作納粹主義,“納粹”(Nazi)是德語“民族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稱,原意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DeutscheArbeiterpartei,NSDAP,簡稱國社黨)的黨員與擁護者。今天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則泛指一般極右法西斯主義者。

國徽

德國國徽的淵源可追溯到12世紀曾經統治過普魯士、後成為德國王室的霍亨索倫家族。自古以來,德國人對雄鷹的崇敬都是虔誠而深沉的。早在古羅馬時代,雄鷹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上帝的象徵,它保護著上帝的子孫和信徒不受侵害。上帝把自己比作雄鷹,誰相信它,誰就可以像雄鷹一樣展翅高飛,不斷獲得新的生命活力。同時它又是太陽之鳥,它的銳眼能經受住太陽神的照射。在封建王朝時代,雄鷹是皇權的象徵,帝王們希望以此使皇位永固。以雄鷹入圖,早在九世紀就已經出現。據說,該圖案是由法蘭克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從羅馬帝國傳入德國的。
納粹國徽納粹國徽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黃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三色旗的來歷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帝國,在後來16世紀的德國農民戰爭和17世紀的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飄揚在德意志大地上。1918年德意志帝國跨台後,魏瑪共和國也採用黑、紅、黃三色旗為國旗。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依然採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也採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錘子、量規、麥穗等國徽圖案,以示區別。1990年10月3日,統一後的德國仍沿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三色國旗可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國歌

《德意志高於一切》。納粹黨衝鋒隊頭目霍斯特·威塞爾生前所作的進行曲《威塞爾倒下了》,由納粹德國時期的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Goebbels,1897年10月25日—1945年5月1日)定為納粹黨黨歌,從此該歌曲被作為納粹黨儀式的正式歌曲,1934年後作為非正式的納粹德國國歌。

政治

政黨

納粹黨(NSDAP),實際是盟軍對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稱呼。所謂的“納粹主義”其實就是民族社會主義,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法西斯主義。迪特爾·拉甫的《德意志史—從古老帝國到第二共和國》中的介紹比較好。
利用國會縱火案,“在選舉之前就把政治上的左派排除掉。”“通過一個新的緊急法令,即‘總統關於保護人民和國家法令’,實際上暫時取消了所有的基本權利。”在國會獲得微弱多數,得以上台。
德國國會德國國會
修改憲法,向國會提出《授權法》,“把為期四年的立法權授予政府。”《授權法》通過後,希特勒公布法令,“取消各州議會,使各州政府完全服從中央。這樣,德國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禁止政黨和工會,“剩下的只有‘唯一的政黨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及其附屬團體。並公布法律,這個黨被宣傳為‘同國家不可分地連在一起’”。
集權,用希特勒的話說:“一個人身兼黨、國家、行政數職已成為迅速得以實現的民族社會主義統治原則。”
納粹黨組織了一個混雜各種職能的“精英組織”——黨衛隊(Schutzstaffel,縮寫SS,其標誌為兩個閃電型的字母S,代表勝利與太陽),其中包含準宗教職能、情治單位職能、準警察職能和一支武裝力量(稱作“武裝黨衛隊”)。這支部隊原本由經過嚴格挑選具有雅利安血統的人組成(但後期隨著局勢惡化而成分混雜,甚至大街上的流氓也能參加。),號稱納粹武裝力量中的精英,在戰爭後期常常充當戰場消防員的角色。

政權

納粹政權的特點是政治上控制社會的一切方面(一體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種族(雅利安人,北歐白種人)、社會和文化的純淨。納粹黨通過迫害被認為是不純的事物來達到他們的目的,特別針對少數人群如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政治敵人(這一時期的政治反對派,參見德國抵抗運動)。這種迫害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了高峰。大約六百萬猶太人、一千萬斯拉夫人及各種各樣的其他人被有組織地殺害。這種滅絕種族的罪行在英語中稱為Holocaust(意為“大屠殺”),在希伯來語中稱為Shoah,納粹委婉的在德語中稱其為“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一般將猶太人殺死就叫“最終解決”)。

外交

納粹主義的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與軍國主義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貝尼托·墨索里尼)結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同盟集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策動國和主要參與國之一。

思想

納粹德國崇尚的民族社會主義一般又稱納粹主義,是法西斯主義的一種。“納粹”(Nazi)是德語“民族社會主義者”(Nationalsozialist)直譯的簡稱,原意是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DeutscheArbeiterpartei,NSDAP,簡稱納粹黨)的黨員與擁護者。今天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則泛指一般極右翼法西斯主義者。右圖為納粹德國國旗,二戰後被視為血腥、殺戮與恐怖的標誌,在大多數場合下(除教育科研、拍攝反納粹主義的影視作品、抨擊批判等用途)被禁用,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與歐洲國家交往時要儘量迴避出現該旗幟。
納粹主義認為德意志民族日耳曼人)是優秀民族,把猶太,斯拉夫等民族視為劣等民族(這也就是極端民族主義中的Pan-Germanism);又說猶太人是劣等民族中最危險的,必須滅絕。希特勒還許諾納粹黨上台後立即廢止凡爾賽和約,重整軍備,收復失土,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大帝國即第三帝國(公元962年—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為第一帝國;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為第二帝國)。就這點而言是第三帝國的興盛原因之一,希特勒《我的奮鬥》這本書從思想上感染了大多數德國熱血青年,使他們踴躍參軍,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的確使整個德國團結在了一起,為今後的戰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從另一方面而言,當初德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沒有經過資產階級革命的洗禮,因而政治上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勢力從而間接導致了希特勒在推行對外擴張政策時的如此順利。
希特勒說:“民族社會主義既不把個人也不把人類作為其考慮問題、發表意見和作出決定的出發點。它有意識地把民族當作它整個思想的中心。這個民族對它來說是一種由血緣決定的現象,它認為這是上帝授予的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個人是會消亡的,民族是永存的,自由主義世界崇拜個人,必然導致民族的毀滅。相反,民族社會主義則要求保護民族,必要時犧牲個人為代價。必須使每個人逐漸認識到,他的自我同整個民族的存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經濟

納粹德國經過兩個四年計畫的發展,經濟基本得到了復甦:1933年國民生產總值(以1928年價格計算)約為737億帝國馬克。以不變價格計算,1938年的德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64億帝國馬克。但是,納粹德國1913一1938年的經濟年均增長2.6%低於1870一1913年的平均水平2.9%,更遠遠低於1950一1960年的7.6%或1950一1970年的6.2%。所以,納粹德國的經濟只能叫復甦。

農業

農業領域在納粹黨上台前的1932年,德國農、林、漁業的總產值為87.13億金馬克,納粹統治的第一年增加到102.9億,1934年為95.53億,1935年為92.06億,1936年一躍為105.98億,1937年降為95.15億,1938年又達到102.59億。糧食自給率由1932年的75%上升到1933一1934年的80%和1938一1939年的83%。1928年消耗的食品熱量“出自本身”供給的占68%,1932年占75%,1936年占81%。1937一1938年,德國的糧食有89%、牛奶製品有90%、肉類品有95%、魚消費量有74%、蛋消費量有79%是本國生產的。

工業

公園工業領域1936年,德國工業生產恢復到了1929年的水平;1937一1938年,仍持續上升。德國工業的發展速度令美、英、法等國望塵莫及。根據英國學者湯因比的數據,德國在1938年占世界製造業產量的14.3%,超過法國和聯合王國生產的總和。到1938年,德國的鋼產量達2330萬噸,居歐洲第一位。到1939年,德國的鋁產量為19.9萬噸,占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位。德國控制了資本主義世界顏料生產的2/3和顏料輸出的90%。在30年代,德國控制了全世界鉀輸出額的70%。德國是世界上人均擁有收音機數量最多的國家。
1933年一1939年,德國的軍工生產增加了7倍。以軍用飛機生產為例,1934年的產量是840架,而1939年達到了4733架。德國大批的機場、國防公路和防禦工事等工程都己投入運行。這些都為希特勒軍隊在戰爭初期階段取得節節勝利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外貿

德國通過推行“劃撥清算制度”,在中歐和東南歐日益建立起了自己的經濟優勢。1938年,在匈牙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保加利亞以及希臘的進口貿易中,德國所占比例已經分別達到了30%,35%,33%,48%和29%。1933一1938年,德國通過易貨貿易、限額制度等手段加大了對巴西、智利、墨西哥和秘魯等拉丁美洲國家的出口。至1939年,德國己經占到了上述拉美國家出口份額的1/4。德國在這些國家的進口額中所占的比重雖然仍低於美國,但其出口增長幅度卻明顯高於美國。
德國的輸出品主要是工業成品,而輸入品則主要是原料和食品。1937年,德國工業成品在輸出總額中占82%(1929年占73%),而原料和半成品只占16.5%。在德國輸出的成品當中占最重要地位的是機器設備、光學儀器以及精密機械設備。化學工業製品是德國輸出重要部分,曾占全世界第一位,這種製品在德國輸出總額中占12一13%。德國輸出的原料主要是煤和焦炭,輸出的半成品主要是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
德國的國外投資在1938年僅為6.76億美元。如果把專利權、隱蔽資本和其它財產頁計算在內,德國的國外資本在二戰將近結束時約為62億美元。德國在亞洲各國(中國、日本伊朗等)的投資也很大。1937年,德國在中國的投資達1.37億美元。

財政

德國外債由1932年的200億馬克下降為1938年的90億馬克,銀行利率由6%降到了3%,國民收入由430億馬克上升到800億馬克。
就業領域希特勒上台兩年後,使德國的失業人數從600萬降至了400萬,到1936年基本達到了充分就業。以9月30日為每年統計截止期限,德國1933年的失業率為20%;1934年為20.5%;1935年為9.6%;1936年為5.7%;1937年為2.5%;1938年僅為0.95%。德國失業人數1933年為550萬,1935年為200萬,1937年不到100萬,1939年只有幾萬了,基本上“消滅”了失業現象,並且出現了勞動力短缺。
其他領域1933一1939年,德國的鐵路營運里程由5.8185萬公里增至6.1940萬公里;興建了被稱作“autobahn”的四車道高速公路系統,公路在德國中心地區蜿蜒了2000英里,司機可以以每小時50英里的驚人速度持續直線行駛好幾個小時。這可以說是現代高速公路的先驅。普通的德國人只要有了車就可以享受高速公路系統帶來的便利,而希特勒允諾給每一個勞工家庭都配車。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運動、閱兵、火炬遊行等,甚至還有奧運會這項崇高的賽事。
德國商業銀行存款由1933年的69.53億馬克增長至1938年的82.98億馬克;政府歲入及主要稅收由1933年68.50億馬克增長至1938年的235.75億馬克;而物價指數如以1913年為100,1933年到1939僅由68變為了78。城鎮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德國在1933一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總數的67.2%上升為69.9%,據估計,從1933到1939年有100多萬德國農民搬遷到城裡。尤其能充分展示德國成就的是第十一屆奧運會在柏林成功舉辦,希特勒以一種王者之風在耗資7700萬馬克壯麗的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宣布開幕,這一刻,柏林成了“世界之都”。

人口

根據《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中得到的數字是1933年,德國人口大約為66030000,被德國合併時,奧地利有近700萬人口,蘇台德區有300萬人口,薩爾區(我不知這個地區是否已經算在前述德國人口統計中)75萬人口,梅梅爾區應該還有若干萬,波蘭200萬德意志人,羅馬尼亞90萬,義大利25萬,阿爾薩斯――洛林150萬。總人口人口一般認為是8000萬。
1945年底,德國被劃分為二區,東德人口為一千五百萬、西德人口為三千五百萬,合計5000萬人口。然而,在二戰前:“德國8000萬人口”是包括了奧地利、捷克蘇台德地區、波蘭的波屬西里西亞、波屬但澤等區域的“德意志人口總數”。單論“德國”的人口,是6600萬。按照戰後人口的統計,德國在二戰至少損失了1600多萬人(其中士兵死亡530多萬人,平民約死亡985萬人),從1944年開始,只是短短的2個月之內,蘇軍攻入德國後,就屠殺了300多萬平民,在盟軍的空襲下也造成了約200萬平民的傷亡。1945年5個月以來,蘇軍占領德國後,屠殺辱殺平民高達500多萬。

社會

納粹德國(1933-1934年)用於興辦公共工程的開支共約50億馬克。其中最大的是建築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16.1億馬克,其次是修建公共建築物與住宅(後來不少成為兵營)約7億馬克,開墾荒地與改良土壤等約7億馬克,整治河道、開鑿運河和架設橋樑等3.5億馬克,修復和更新鐵路設備約5億馬克;對參加公共工程的私人發放補助金和減免稅金約6-7億馬克。
貨幣新經濟政策,拒絕接受國外借款,以生產為德國貨幣的基礎,而不以黃金為本位。用直接易貨的方式來進行進出口貿易。停止所謂“外匯自由”,即準許在貨幣方面實行賭博並按照政治情況,把私有的財產由國移到彼國。當有了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資時,就製造貨幣,而不向外國借債。
社會福利政策。大力推行社會保險制度,增加和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擴大職工的有薪休假制度,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使工人享有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
這些措施對於起動處於危機最低點的德國經濟,減少龐大的失業人數,起了很大作用。客觀評價希特勒,不能抹殺他對德國經濟的貢獻,就經濟發展而言,從1932年到1937年,德國國民生產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納粹創造了德國經濟恢復的奇蹟。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使得二十年前失敗的德國,又重新崛起成為歐洲大國。

軍事

納粹德國前後動員兵力大約在1700萬左右(占全國男性人口的40%左右)。此外德國還有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等眾多僕從國,總計有300多萬人的僕從軍。即使是在情況急劇惡化的1944年後期,第三帝國的軍隊仍然有900多萬。在入侵蘇聯之前,1941年德國武裝部隊8484000人,其中125萬文職人員,空軍168萬,海軍40萬4000,黨衛軍15萬,陸軍500萬(其中一線陸軍380萬人,後備軍120萬人)。

成敗原因

在英、法的壓迫與希特勒的威脅下於1938年9月29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這一軍事要區劃分給了德國,這便是《慕尼黑協定》,史稱“慕尼黑陰謀"但德國並不罷休1939年3月吞併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既而希特勒的矛頭指向了波蘭,1939年4月希特勒發布了“永遠消滅波蘭”的作戰計畫。9月1日德國出動了62個師、160萬人,二千多輛坦克和二千多架飛機,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的倉促應戰加之武器落後、裝備又差,且一味的依賴英、法兩國。而英、法指望德國擊潰波蘭後進攻蘇聯。由於波蘭是英、法的盟國,所以對德宣戰其實是宣而不戰。那時候德軍在西線只有二十三個師,而英、法擁有一百一十個師的龐大兵力,卻不出擊,出現了所謂“奇怪的戰爭”、“靜坐戰”、“滑稽的戰爭”的狀態。而其實,德國與蘇聯已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德軍進攻波蘭同時,據內幕訊息,蘇聯也正式從東線進攻波蘭.蘇聯希望德國能與英法作戰。而英法也希望能"引水他流",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蘇這一心理,從中抓住機遇,不斷對周邊國家進行侵略擴張。但對波蘭的戰爭中我們也已看出,除了這個原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德軍自身的戰鬥力很強,德軍的戰鬥力、士兵素質、戰略、戰術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這一點從對法國戰爭中實力展露無疑。

錯失戰機

當英、法軍隊錯失良機的時候,德國卻做好了西線進攻的準備.丹麥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羅的海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又是瑞典鐵礦輸往德國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軍空襲丹麥和挪威,四小時占領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軍占領整個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國計畫繞過馬其諾防線,然後迫使法國投降.盧森堡國小力弱,不戰而亡.荷蘭抵抗了四天后,於14日宣布投降比利時同一戰時一樣英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樣的是沒有能挽救法國.德軍裝甲兵團開始發揮其優勢,前進速度之快讓人瞠目結舌。然而正當眾人都開始認為德軍將橫掃六合之時,希特勒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5月24日在比利時境內的英、法盟軍有四十餘萬人,被迫退到一塊狹小的三角形地帶敦刻爾克。而正當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屬第二裝甲師挺進之時,希特勒卻突然下達了坦克部隊停止前進的命令。得以讓盟軍將33.8萬人運到英倫三島。這些人後來成為了反攻歐洲大陸的中堅力量。對這一命令有兩種說法可以解釋:一是不列顛民族是希特勒認為的僅次於日爾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國人一條生路為今後留有後路;二是因希特勒擔心自己心愛的裝甲部隊過於深入會陷入孤立。即使這樣,6月5號德軍兵不血刃的占領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極具諷刺的是,希特勒挑選的簽字地點正是當年“一戰”德國簽字投降的地點。這也進一步表明了英法推行的綏靖政策使法國葬送在希特勒的鐵蹄之下。

邱吉爾上台

1940年5月1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被迫辭職,保守黨首領袖邱吉爾上台執行,決心挫敗希特勒。邱吉爾在政期間做了件罕為人知卻對“二戰”有著巨大影響的事件。他將政府在瑞士銀行里的資金用於買通西班牙政界人士,這才使西班牙在“二戰”時保持了中立。在1936年西班牙內戰中,由於德國的大力幫助使西班牙法西斯專政推翻共和國。所以憑此關係,西班牙一定會加入到德國這一邊來的,這樣以後的戰局就很難預測了。所以這算是一個“第三帝國”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時又犯了一個重大錯誤,他命令空軍司令戈林對不列顛進行空襲,但只持續了兩、三個星期,英國的主要軍用設施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相反使英國人的鬥志更加堅強。德國空軍沒有實現沉重打擊英國的目標,而德國海軍又難以與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抗衡。在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下德軍無法對英國實施登入。沒有完全解決英國,也就沒有完全解決德國腹背受敵的危險。希特勒便準備進攻蘇聯

進攻蘇聯

希特勒進攻蘇聯恰恰又是他犯的一個毀滅性錯誤。在沒有完全消滅英國之前,他對蘇聯的戰爭無疑是將自己的戰線拉得更長。此乃軍事上的大忌,但他別無選擇。納粹德國的戰爭機器一旦發動就無法停止下來,因為納粹德國的軍備擴張和財政擴張是無止境的,這種無限度的軍備擴張和財政擴張已經摧毀了納粹德國的造血能力,迫使他們必須一次又一次的發動戰爭獲取其他國家的收益和財富,並徹底從經濟上掠奪猶太人以及各個占領區,用掠奪到的財富來支付他們天文數字一樣的財政開支和軍費支出。假如這個過程一旦停止下來,那么等待著他們的就是必然的經濟崩潰和軍事失敗!換句話說,納粹德國從發動戰爭起就注定會失敗。
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30分,第一批德軍轟炸機飛越了蘇德邊境,把炸彈投在白俄羅斯境內,三分鐘以後,烏克蘭的城市遭到空襲,十分鐘以後,波羅的海沿岸的考那斯和其它城市也落下了炸彈,緊接著,德國陸軍及其盟友共190個師,約350萬人,一舉越過了長約2000公里的邊境線,向蘇聯發起了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了……
納粹德國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軍事強國,至今其作戰戰術都被後人津津樂道。

影視作品

由於納粹德國對西方世界造成的震撼以及為了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苦難,有大量的影視作品來表現納粹陰影下的苦難歐洲。而二十一世紀以來,由於有大量的年輕人崇拜法西斯主義,便有了“納粹死灰復燃”的流言;而“納粹殭屍”的概念,也在此時產生了。
名稱國家年份
德國
1934年
法國
1952年
蘇聯
1962年
美國
1965年
瑞士
1973年
義大利
1976年
美國
1993年
法國
1995年
英國
1997年
義大利
1997年
德國
1999年
德國
2001年
法國
2002年
歐美
2003年
法國
2004年
德國
2004年
英國
2004年
德國
2004年
法國
2005年
德國
2006年
荷蘭
2006年
德國
2007年
波蘭
2007年
美國
2008年
美國
2008年
法國
2008年
英國
2009年
美國
2011年
俄羅斯
2011年
德國
2012年
荷蘭
2012年
美國
2013年
德國
201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