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諾防線(馬其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

馬其諾防線一般指本詞條

馬奇諾防線 (Maginot Line) 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1930、1940年代貨幣),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A.-L.-R.馬奇諾的姓氏(1877~1932)。防線主體有數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國東部的蒂永維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且比利時反對在法比邊界修建防線,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克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奇諾防線
  • 外文名:Maginot Line
  • 法語::Ligne Maginot
  • 德語::Maginot-Linie
  • 建築時間:1928——1940年(二戰期間)
  • 建造國家:法國
  • 建築地點:德法邊界線
  • 引申義:看似表面堅固,實際毫無價值。
歷史沿革,地理及結構,作用與含意,作用,引申義,防線背後,二戰過後,

歷史沿革

1919年,法國開始對邊境工程設防問題研究。
1925年,法國制定了在邊境構築獨立築壘地域配系的計畫。
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
1927年,法國決定先在其東北邊境構築梅斯、勞特爾和貝爾福3個獨立的築壘地域(前兩個築壘地域在有的文獻資料中也分別稱為洛林、阿爾薩斯築壘地域),並於1928年開始施工。由於德國重振武裝,法國朝野強烈要求加強法德邊境設防。
1929年12月馬奇諾任陸軍部長,經他努力,法國國會於1930年通過了沿東北部邊境修建綿亘防線的巨額撥款。於是,防線即全面展開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
1937年,法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E.達拉第決定從馬奇諾防線北端,沿整個法國、比利時邊境直至北海邊,構築達拉第防線,並對馬奇諾防線進行加強,工程一直進行到1940年5月德軍對法國發起進攻時為止。

地理及結構

馬奇諾防線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貝爾福,全長約390公里。包括梅斯築壘地域、薩爾泛濫區、勞特爾築壘地域、下萊茵築壘地境和貝爾福築壘地域。整個防線由保障地帶(縱深4~14公里)和主要防禦地帶(縱深6~8公里)組成。工程構築以梅斯和勞特爾兩個築壘地域最強。薩爾泛濫區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礙和沼澤地構成的,1935年以後才開始構築工事,設防最為薄弱。下萊茵築壘地境以萊茵河、羅訥河、菜茵河運河為天然屏障,僅在萊茵河沿岸地區構築了由永備射擊工事組成的支撐點。在梅斯和勞特爾築壘地域的最重要地段構築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結合、適於環形防禦的綜合工事群。其地面部分為裝甲或鋼筋混凝土的機槍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數層,包括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電站、過濾通風室等。工事之間都有通道連線,通電動車。射擊工事內的武器都是專門設計安裝的。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防步兵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定了通電鐵絲網。

作用與含意

作用

馬奇諾防線規劃與設計目標:
  • 避免敵軍的突然襲擊,並發出警報
  • 為法國軍隊的動員爭取時間(兩三個星期)
  • 節省人力
  • 保護阿爾薩斯和洛林(1918年回歸法國)和其工業基地
  • 應對突然襲擊時,作為反攻的基地
  • 同樣防禦由瑞士和比利時方向進攻的敵人
  • 延緩敵人的進攻,等待主力部隊的增援
  • 顯示非進攻而和平的軍事態勢,並在德國入侵比利時的情況下,迫使英國幫助法國
  • 阻擋德國先期進攻後,推動比利時參戰(比利時在馬奇諾防線德國一邊)
馬奇諾防線的建成,使德國軍隊不得不避開德法邊境正面,另選進攻法國的方向。1940年5~6月,德國主力通過阿登山脈,從馬奇諾防線左翼迂迴,在蒙梅迪附近突破達拉弟防線,占領了法國北部,接著進抵馬奇諾防線的後方,使防線喪失了作用。

引申義

此法國戰役過後用來意指看似表面堅固,實際毫無價值的東西。

防線背後

普法戰爭後遺症---“大規模進攻”理論的慘敗
有人說,法蘭西民族自從拿破崙之後就再也沒有出過一個軍事奇才,此話雖有偏頗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法國自拿破崙王朝潰滅之後一直處於一種較為動盪的社會狀態之下,普法戰爭的慘敗曾給了法國人一個重整軍事理論和思想的契機,在背上沉重的民族恥辱的十字架後,法國人一心為了復仇將“大規模進攻”理念奉為經典的軍事思想,同時將軍人的榮譽感上升到了一個不切實際的高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法軍不但輕視野戰炮兵的火力掩護,還迂腐的認為步兵在德軍機槍和大炮的打擊下跑步前進都是對軍人榮耀的一種侮辱。在付出了數以十萬計的生命為代價後,法國人終於逐漸務實,摒棄了那些可笑的理念。最終,在盟友的幫助下艱難地打敗了宿敵德國。
缺乏軍事理論創新----“克隆”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
由於一戰初期法國鼓吹“大規模進攻”帶來的慘重損失,以及後來數次防禦戰役中的巨大成功,使大多數人都認為未來的戰爭形態不會脫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種類型,因此一戰中取得的經驗被法國人完全保留下來——“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日後法國人利用現代技術對其進行改進並發揚光大,最終將這一“完全防禦”的軍事思想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一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法國人的軍事思想從一個極端跳到了另一個極端——從“完全進攻”變成了“完全防守”。馬奇諾防線便是這種軍事思想的最佳實踐。說到法軍的這種軍事思想,不能不提凡爾登戰役,這場戰役是法國人面對強敵勇於犧牲、堅持到底獲得勝利的民族精神的象徵,是法國人在一戰中最大的驕傲。從這場戰役中得來的“熾盛火力結合堅強防禦”的經驗在日後的戰鬥中被屢屢實踐,並從中得出“炮兵開路、步兵占領的進攻新方式”,日後為法軍奉為教條,並在二戰爆發後被不折不扣機械式的執行到底。“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成為法軍最新軍事思想和行為準則後,所有的一切皆圍繞其展開作業。法國人特別注重火力掩護下的固定防禦,野戰條件下的部隊機動被忽視,作戰條令和訓練大綱都不鼓勵部隊進行冒險性進攻,儘可能在戰場上“避免與敵人發生遭遇戰”,在預定防禦陣地上用“旺盛”的火力對來犯之敵進行打擊成為法軍的作戰原則。
軍事領導層的短視----保守派的勝利及新武器作用的弱化
當政治家們準備給德國強加一個懲罰性和平條約以阻止他再度威脅法國時,法國軍隊開始考慮採取何種軍事措施在未來可能的入侵中保衛法國。當時軍隊高層分成兩派。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福煦元帥--- 一戰結束時的盟軍最高指揮官,他認為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德國一旦再次威脅法國,法國應該立刻發起一場跨過萊茵河的進攻。另一派則宣稱上次大戰中特別是凡爾登會戰的經驗證明了堅固的永備防禦工事和要塞的優越性,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它們能給攻擊部隊造成巨大的損失。他們認為法國最好能有一系列要塞構成的戰略防線抵禦入侵直到盟國能提供援助,以聯合封鎖來扼殺德國。法國卻選擇了後者,結果使法國走上了亡國之路。這也再一次說明了,將自己國家的安全交給別人是靠不住的,是多么荒唐可笑。
法國軍事領導層的短視還體現在對新式武器的使用上。恩格斯指出:“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而一戰中嶄露頭角的新兵器坦克和飛機,被法國人可笑的定義為步兵和炮兵的支援工具,有些法國將領固執的認為飛機的作用就是給炮兵指示目標,而坦克的活動範圍必須圈定在己方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內,進攻只能在炮兵完全摧毀敵方防禦之後才能由步兵發起,坦克必須掩護進攻的步兵。這些在日後成為笑柄的概念,在當時被深深鐫刻在法軍官兵的頭腦中,以至於當他們突然面對超越自己認知度的一種全新概念的戰爭時才顯得茫然不知所措。凡爾登的英雄貝當元帥,也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坦克和飛機不能改變戰爭的形態和進程,法國的安全,主要建立在邊境上連綿不斷的要塞工事上”。
“完全防禦”軍事思想形成的民眾基礎---法國人民對和平的渴望
一戰結束後,法國這個名義上的戰勝國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軍隊傷亡超過600萬人,北部省份被戰爭摧毀,國家背上沉重的戰爭債務,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另外,人口因素上的考慮也為防禦學派增添了砝碼。一戰戰後的人口統計表明法國只有4000萬人口,德國有7000萬,而且德國的出生率更高。因為戰爭的影響,法國在1930年後5年將面臨嚴重的兵役人員短缺現象。殘酷的一戰令普通法國人渴望和平穩定的生活,既然國恥已雪,不願再戰的民意也令保持一支“完全攻勢”的軍隊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和平是那么可貴,誰還願意主動發起戰爭呢?正是在這種“過和平日子”思想的驅使下,消極防禦的思想也在軍隊中蔓延開來。
“完全防禦”軍事思想的標誌----馬奇諾防線的形成
在戰爭爆發前,馬奇諾防線的修建是法國人的一個驕傲,這個歐洲最為龐大的工程項目將築城技術發揮到了極至,法國人將國家安全完全寄託其上並非毫無道理。如此一條堅強的防線,完全斷絕了敵人從側翼迂迴的可能性,只有在付出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才可能達成突破,法軍在使用少量兵力守備防線的情況下可以調集儘可能多的預備隊對來犯之敵進行痛擊,這是多么快意的事情啊!很顯然,法國人也並不完全認為馬奇諾防線牢不可破,也有用機動預備隊對來犯之敵在突破後進行反突擊的準備,貝當元帥就認為“必須要有高度機動之兵力準備封閉突破口,或對突破防線之敵進行兩翼夾擊的作戰”。在法國人的理念中,突破馬奇諾防線的敵軍必將遭到慘重的損失,在法軍機動兵力的打擊下,敵軍的進攻必定會遭到失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么樂觀,英國陸軍的一位軍長,艾倫·布魯克爵士在1939年末和1940年初曾經兩度參觀馬奇諾防線,在日記里寫下了他的感想:“不用懷疑,馬奇諾的整個觀點是天才的構想。但是!它只給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認為法國本來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錢花在機動防禦的裝備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飛機和更多的裝甲師,而不是把錢扔進地下……馬奇諾防線最危險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給人造成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鋼鐵防線後面的感覺,一旦這種感覺被打破,法國的戰鬥意志將一起被粉碎。”不幸的是這名英國人的擔憂恰恰成了事實:1939年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之後,布置在前線的法國部隊根本沒有臨戰前的緊張氣氛,從前線到後方的法國人一致認為德國人必然會在馬奇諾防線面前撞得頭破血流,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輕鬆的戰爭”。他們整日裡無所事事,既不作戰,也幾乎不訓練,更不用提操練那些聽都沒聽說過的步坦協同、空地協同戰術。法國士兵每天的工作就是挖一些毫無用處的野戰工事,以及享受後方提供的豐富全面的娛樂設施,直到被德軍突如其來的攻勢打得一敗塗地。
馬奇諾防線(馬其諾防線)
應該說,馬奇諾防線有其存在的價值,它完成了預先的目標,保護了其負責的邊界。它的存在是德國決定通過比利時和荷蘭進攻的重要原因,阿爾卑斯山區的工事群也很容易的擋住了義大利的進攻。另一方面,儘管防線發揮了作用,但法國和其盟友遭到了決定性的失敗。公眾將馬奇諾防線沒能拯救法國視作失敗,但真正失敗的原因是法國最高統帥部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軍事思想已經嚴重落伍的結果。

二戰過後

二戰結束後,法國先後幾次重整過馬奇諾防線以應不時之需。20世紀70年代以後,馬奇諾防線的軍事意義已喪失殆盡。法國政府通過拍賣的方式將馬奇諾防線還之於民。一些工事成了旅遊的景點,另一些變成了蘑菇養殖的農場,而其中的大多數則靜靜地埋伏在法德邊境,目睹著歷史的變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