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襲“荷蘭要塞”

奇襲“荷蘭要塞”,是一件歷史事件,發生於1939年10月的德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奇襲“荷蘭要塞”
  • 人物:希特勒
  • 時間:1939年10月
  • 國家:德國
背景,臨戰受命,海牙受挫,

背景

早在1939年10月德國就開始策劃對西歐的進攻,希特勒為此下達了第6號指令,陸軍總司令部擬制了行動計畫,代號為"黃色方案"。這個作戰計畫實際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施里芬計畫"的翻版, 即通過比利時的中部向法國首都巴黎實施主要突擊。1940年1月10日,一名攜帶西線作戰計畫的德軍軍官因座機迷航在比利時期降,使該計畫落入英、法手中。有鑒於此,德軍"A"集團軍群參謀長曼施坦因認為,如果再執行這一計畫,勢必難以達成戰略突然性。他在各種場合不斷強調:法國陣地的弱點位於馬奇諾防線的西北端,即馬奇諾工事與盟軍機動地段的接合點。因此,進攻部隊的大部分兵力應直奔這個方向。曼施坦因不顧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等高級將領的反對,建議改向阿登山區實施主要突擊。希特勒對此建議非常感興趣。1940年2月24日,德軍最高統帥部發布了一道指令,正式採納了曼施坦因的意見。經過修改後的作戰計畫,主要進攻方向將通過阿登山區,首先攻占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的北部,擊潰法國北部之英、法軍隊,爾後再從西、北兩個方向進攻巴黎;在馬奇諾防線正面,開始只以佯動進攻牽制,待主力攻占巴黎繞至該防線側背時,再進行前後夾擊,圍殲該線法軍主力。

臨戰受命

德國占領丹麥並在挪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以後,認為進攻西歐的時機已經成熟。到1940年5月初,德軍已在從北海到瑞士一線集中和展開了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坦克師、6個摩托化師)、坦克3000多輛、飛機4500多架,編為3個集團軍群。具體部署如下:
"A"集團軍群,由博克上將指揮,轄第6和第18集團軍,共28個師,由第2航空隊支援,配置於荷、比國境線直至亞琛地區,任務是突破德、荷邊境上的防線,占領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
"B"集團軍群,由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轄第4、第12和第16集團軍,共44個師,由第3航空隊支援,配置在亞琛至摩澤河一線,是主要突擊集團,任務是經過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山區向聖康坦、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方向實施突擊,割裂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軍隊;
"C"集團軍群,由萊布上將指揮,轄第1和第7集團軍,共17個師,配置在馬奇諾防線正面,進攻開始時先實施佯動,牽制該線法軍。
德軍戰略預備隊共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
英法等盟國在戰前均無充分準備。法國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可能會繼續向東進攻蘇聯,即使要進攻法國,也要在四五年以後。英國則指望地面作戰由其盟國承擔,自己只負責海上封鎖和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荷、比、盧三國則抱有嚴守中立可免遭侵略的幻想。盟軍的作戰計畫直到1940年3月才確定。該計畫規定,如德國向比利時實施主要突擊,則以兩個法國集團軍和1個英國集團軍向比利時機動,在比利時軍隊的協助下,將德軍阻止在代爾河一線;如德軍向馬奇諾防線實施正面進攻,則以1個集團軍群堅守防禦,以另1個集團軍群進行增援;英國海軍從海上封鎖德國。
荷、比、盧、法和英國遠征軍共有135個師(其中包括3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3000餘輛坦克、1300多架飛機,還可利用英國本土1000多架飛機。荷蘭的10個師、比利時的22個師,均配置在本國東部邊界線附近。英、法軍隊共103個師、編為3個集團軍群,分別配置於法國北方各省和德、法邊境的馬奇諾防線及其以東地域。
1940年5月10日,德軍向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展開了全線進攻。荷蘭首當其衝。德軍在進攻荷蘭時,再次使用了空降部隊,進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戰役規模的空降作戰。
進攻荷蘭的德軍為"A"集團軍群第18集團軍,共10個步兵師和1個傘兵師、1個機降師,指揮官是庫赫勒將軍。德軍對荷作戰的企圖是:以空降兵的突然襲擊保障地面部隊快速越過荷蘭邊界, 突破哥雷比-皮爾防線的防禦,向鹿特丹、海牙兩地進擊。
保持中立的荷蘭是1939年9月歐洲首批進行戰爭動員的國家之一。在波蘭被入侵的第二天,荷蘭政府就下達了戰爭動員令,此後一直保持著防禦作戰準備狀態。荷蘭的防禦計畫是根據英、法、荷、比四國聯合抗擊德軍進攻的協定而制定的。計畫規定荷蘭軍隊在英、法陸軍到達前,只在邊界線上和縱深內的築壘地域進行防禦,遲滯德軍進攻,保障英、法軍隊展開。
荷蘭軍隊兵力有限,不足以防守由馬斯特里赫特到北海的400公里長的邊界,為防禦德軍入侵,他們設有3道防線:在邊境地區構築有一般的築壘陣地,只部署少量兵力; 而後是哥雷比-皮爾防線,荷蘭的10個步兵師主要依託這一防線組織防禦;最後是"荷蘭要塞",即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烏德列支和海牙地區,這一地區有海灣、河流和大面積水域,構成了良好的天然障礙,而且東有北臨艾瑟爾運河的格雷伯築壘地域,南有從瓦爾河到鹿特丹的防禦工事做屏障,"荷蘭要塞"是荷蘭中樞神經所在地。 為了能在哥雷比-皮爾防線遲滯德軍,儘量拖延時間,必要時可把下萊茵河、馬斯河和瓦爾河的防洪壩打開,以大水在這一地區構成障礙,並有利於主要港口城市的防禦。
德軍對於荷蘭可能利用水障防禦這一點是清楚的。當時有一個辦法可以打破荷軍的計畫,使德軍的裝甲部隊避免遭受洪水的威脅,這就是在地面部隊突破主要防線的時候,同時攻占上述三條主要河流上的要害橋樑,以保障德軍迅速通過。這就是空降作戰的主要任務。
早在1939年10月27日,德軍第7空降師師長斯圖登特將軍就被希特勒召到柏林的帝國辦公廳密談。希特勒說,在波蘭戰役中,我們有意不使用空降部隊,為的是避免過早地暴露秘密。但是現在準備立即展開西線的大規模攻勢,該是使用空降部隊的時候了。斯圖登特奉命著手制定作戰計畫。
斯圖登特把這次空降作戰行動分為奪占海牙和鹿特丹兩個重要地域。在海牙,空降作戰的部隊為第22機降師的兩個團和第7傘降師的1個營,由第22機降師師長斯龐尼克將軍指揮。其任務是首先以傘降的方法奪占海牙周圍的瓦爾肯堡、奧肯堡和伊彭堡3個機場,然後機降兩個步兵團,攻入荷蘭首都海牙,俘獲荷蘭皇室、政府機關和高級指揮部成員,癱瘓其中樞神經,同時阻止這一地區的荷蘭部隊向受威脅的哥雷比-皮爾防線增援, 並使荷蘭空軍不能使用"荷蘭要塞"的軍用機場。在鹿特丹,空降作戰的部隊為第7傘降師的4個營和第22機降師的1個團,由第7傘降師師長斯圖登特指揮,主要任務是奪取瓦爾港機場和鹿特丹的維列姆大橋、多爾德雷赫特大橋、 默爾迪吉克大橋,為正面進攻的第18集團軍打開進入"荷蘭要塞"的通路。 為保證奪取和扼守這些橋樑,除使用傘兵直接在大橋附近傘降外,在瓦爾港機場還將機降1個步兵團,作為預備隊,以支援各橋的戰鬥。參加空降作戰的兵力為1.6萬人,其中傘降部隊4000人,機降部隊1.2萬人,由第2航空隊約500架容克-52運輸機運送。德國西部的威塞爾、明斯特、利普施塔特、帕德恩博等9個機場為空降出發機場。空降縱深為40.100公里。為了達成最初空降的突然性,規定運輸機從北海上空繞道飛行,從西北方向由海上進入目標。
斯圖登特的計畫在後來的6個月中雖然經過修改,但其基本構想並無大的改動。希特勒一方面觀察西歐事態的發展,與英、法保持著和平信件的往來;一方面又尋找實施突然襲擊的良機。在此期間,斯圖登特曾11次接受了準備襲擊的命令,每次命令都是在臨起飛之前被撤銷。第12次接到襲擊的命令是在5月9日,這一次空降作戰計畫終於得到了實施。
荷蘭當局根據其駐柏林武官從德國最高統帥部諜報局搞到的情報,預料到德軍將要進攻。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中將對德國空降部隊突擊"荷蘭要塞"的威脅了如指掌,他不斷提醒起部下注意防範。因此,從5月7日期,荷蘭採取了一些反空降措施:在各機場的跑道上和公路的重要地段上準備了載重汽車、設定了地雷和其他障礙物;加強了機場、城市的警戒和偽裝;加強了值班飛機和增加了高射火器;在沿海組織了猛烈的對空火力。但荷軍大多數軍官對此並不重視,他們過於相信哥雷比-皮爾防線、洪水的威力和法國實施支援的諾言。

海牙受挫

5月10日凌晨,德軍航空兵襲擊了荷蘭、比利時、法國的40多個機場,奪取了制空權。對荷蘭之戰來說,最激烈的戰鬥並不是後來地面軍隊的突破,而是隨後德軍和荷軍在“荷蘭要塞"內的空降和反空降作戰。
凌晨3時30分,德軍對荷蘭的瓦爾港、海牙、阿姆斯特丹、希爾維薩姆等地實施航空火力準備。在轟炸海牙兵營時,由於荷軍未及時發出空襲警報,約800名士兵被炸死在床上。航空火力準備一直持續到運輸機進入空降地區。
4時,運載第一批空降突擊部隊的運輸機開始起飛。5時30分,第18集團軍向哥雷比一皮爾防線發起正面進攻。
在海牙方面,第7傘降師第2團第1營乘坐65架容克-52運輸機,在戰鬥機護航下, 從夜航機場起飛。機群在越過荷蘭國境線,掠過平原,通過哥雷比-皮爾防線以及在飛向海岸時,把飛行高度降到30米作超低空飛行。當飛到海牙以西的河流交織地區時,飛機爬升到180米,並分成3個突擊分隊,分別飛向海牙周圍的瓦爾肯堡、奧肯堡、伊彭堡3個機場。飛臨海牙北邊瓦爾肯堡機場的傘兵突擊分隊看到了德軍空軍對機場實施航空火力準備時投下的最後一批炸彈,正當轟炸機向後轉彎返航的時候,容克-52運輸機開始進入目標。傘兵降落在跑道上,很快集合完畢,與荷軍機場警衛分隊展開戰鬥,把荷蘭軍隊驅逐出機場。7時30分左右,德軍傘兵完全控制了機場。降落在海牙南邊奧肯堡機場和海牙西邊伊彭堡機場的兩個傘兵突擊分隊也同時占領了這兩個機場。這樣,德軍傘兵為即將到達的機降部隊準備了3個良好的著陸場。
但是,德軍雖然占領了機場並清除了跑道上的障礙,可是在每個機場上只有一個輕裝傘兵連在進行迎接機降的準備和堅守機場。當德軍第一批機降部隊的100架飛機運載1個步兵營飛抵瓦爾肯堡和另外1個步兵營飛抵伊彭堡,並於7時30分左右著陸的時候,荷蘭軍隊正準備向這3個機場實施反衝擊。伊彭堡周圍的高射炮火一直很猛烈,因而運載步兵的飛機有12架被擊中。有的飛機帶著熊熊烈火著陸,倖存的士兵鑽出飛機,立即與反擊的荷軍激戰起來。在瓦爾肯堡機降的步兵從正在滑行的運輸機中跳出來進入攻擊,沉重的容克-52運輸機有的在鬆軟的跑道上陷了下去,直陷到輪軸,因而無法再起飛,結果被炮火擊中燃燒起來。
下午,荷軍組織了6個步兵營、1個炮兵旅又1個炮兵團向3個機場進行大規模反擊。機場周圍燃燒的德軍飛機殘骸使荷軍士氣大振,他們以優勢兵力發起猛烈的反衝擊。
在瓦爾肯堡,荷蘭步兵第4旅的3個營,在1個炮兵團的火力支援下,對據守在機場上的德軍傘兵和步兵實施了反衝擊,並將德軍從西北方向趕出機場。德空降部隊第二批運輸機到達機場上空的時候,飛行員看到雙方在跑道周圍進行著激烈的戰鬥。飛行員與地面部隊沒有無線電聯繫,只能目視發現一些德國旗幟標示的陣地,並據此判明德軍的位置。地面的混亂局面使飛行員不敢冒險著陸,只好在空中盤旋。看著機場上到處是第一批被擊毀的破爛不堪的運輸機,他們心裡明白,第一批攻擊部隊遇上了不小的麻煩,在這樣的機場上已無法繼續著陸。空中指揮官下達了取消在機場著陸的命令。帶隊長機率領機群飛向附近的海岸,在卡特威吉克附近選了一塊海灘當做備降場。然而,這塊場地的土質實際上比他預料的要鬆軟得多,因此在這裡先著陸的14架飛機當中,有7架接地失事無法再起飛,著陸場頓時一片混亂。帶隊飛行員本人也被困在這裡。他用無線電命令空中的其餘飛機,要他們在通往海牙的公路上找地方著陸。由於戰前曾預想過發生在公路上著陸的情況,所以德國空軍的運輸機飛行員曾在德國古特爾斯洛赫附近的公路上練習過在公路上著陸的飛行技術。於是整個編隊向西南轉彎,圍繞這個城市盤旋飛行,最後試圖在德爾夫特至鹿特丹的公路上著陸。但荷軍在此段公路上事先已設定了障礙物,因而在降落的30架容克-52運輸機中,有幾架由於在著陸時損壞得過於嚴重而不能起飛,一些飛行員和大量機降部隊因此而喪生。陷在卡特威吉克附近海灘上的7架飛機和機上人員,遭到荷蘭步兵第4旅第2營的攻擊,被趕出著陸場。第一批在瓦爾肯堡機場著陸的部隊,被荷蘭軍隊趕出機場後,退至瓦爾肯堡村莊裡的防禦陣地。荷軍炮兵對這些陣地連續轟擊了一個下午,但是德軍據壕死守,拚死抵抗荷軍的反擊。
在奧肯堡和伊彭堡,荷軍從中午發動的反衝擊也非常積極。荷蘭近衛旅派出該旅的第1營,在1個炮兵旅的支援下對奧肯堡機場實施反衝擊,德軍傘兵1個連在那裡孤立無援,被驅逐出機場,向西南方向退卻。荷蘭近衛旅第2營和第3營,在海牙倉庫守衛部隊的支援下攻擊伊彭堡機場,經過激烈的戰鬥之後,奪回了該機場。荷軍經過在海牙周圍的一系列協同良好的反衝擊之後,將主動權從德軍手裡奪了過來。
下午4時,第三批運載預備隊及補給物資的運輸機飛臨海牙上空,但是這些飛機只能在海牙幾個機場的上空無能為力地盤旋,因為地面仍在進行激烈的戰鬥,飛機不可能找到一塊安全的地方著陸。鑒於這種情況,斯圖登特通知第三批所有飛機統統在德軍已占領的鹿特丹南面的瓦爾港機場降落。於是這些飛機從下午5時到6時相繼進入瓦爾港機場機降,並在那裡領受了在鹿特丹作戰的新任務。
第22機降師師長斯龐尼克是隨著第二批機群飛到伊彭堡機場上空的,由於無法著陸,便飛往奧肯堡機場。這裡的情形也跟那裡差不多,防空炮火很猛,跑道上儘是飛機殘骸。突然,斯龐尼克乘坐的那架容克-52運輸機也被荷軍的高炮擊中。受了傷的運輸機在空中盤旋著,尋找著陸的地點。機上的人看到有的飛機在海岸的沙灘上迫降在鬆軟的沙地里,也有的飛機降落在鹿特丹至海牙之間的公路上。這架飛機的飛行員費了好大勁才降落在靠近森林的一塊空地上。海牙周圍到處是被迫降落的運輸機和德軍空降人員,大部分人員被分割在4個地方,他們大都是從自己的目標地域被趕出來的。天黑前,斯龐尼克把各小股部隊集中起來,約數百人,在海牙郊外的奧弗賴斯希構築了"刺蝟陣地"。因為兵力太弱,無法向市區進攻,又沒有任何控制住的簡易機場,斯龐尼克所受領的攻占荷軍統帥部的任務無法完成。5月10傍晚,他通過攜帶式無線電台設法和第2航空隊取得了聯繫,後來接到庫赫勒的命令,讓他放棄原來的計畫,停止對海牙地進攻,向鹿特丹北部挺進。
荷軍在海牙方面贏得了作戰的勝利。在海牙落地的德軍空降部隊在荷軍的反攻下大部被殲,有1500被俘,運輸機損失90%。
在鹿特丹方面,5月10日凌晨3時,刺耳的汽笛聲就開始響徹街頭和港口,這是空襲警報。瓦爾港機場附近的荷軍步兵都躲進了機場的戰壕和地道里,守在機槍和迫擊炮旁,而這時卻有兩個預備連的士兵仍在機庫的臨時宿舍里蒙頭大睡。正在他們做著美夢時,死神降臨了。無數顆炸彈從天而降,落到機場邊緣的戰壕里和高炮陣地上爆炸。有一顆重磅炸彈正好命中了那座預備隊正在裡面酣睡的大機庫。機庫中彈後,馬上燃燒起來,頃刻便倒塌了,不少士兵被壓在裡邊。瓦爾港機場的防衛骨幹力量就這樣被消滅了。這次極為準確的轟炸是德軍向鹿特丹方面實施空降突擊的序幕。
就在瓦爾港的爆炸聲停止、對空炮火寂靜下來的同時,天空中又傳來了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德軍第1特殊任務轟炸航空兵團第3大隊的運輸機,運載著傘兵第1團第3營和第2營的1個連,於5時準時地進入了鹿特丹的南部。炸彈坑遍及瓦爾港機場,燃燒著的機庫冒出的濃煙使他們在空中很快認出了目標。傘兵們跳出了機艙,只見在機場和機場周圍的天空中出現了一個接一個的小白點。他們在空中飄蕩了15到20秒鐘,慢慢地接近地面。這時,荷軍才發現這是德軍空降傘兵。接著,地面響起了機槍的射擊聲。荷軍的防空炮火開始也一度打得很猛,可後來逐漸減弱,並且火力也不集中了。傘兵遭受的最大損失是由自己的過錯造成的:1架載著傘兵的容克-52運輸機竟然在大火熊熊的機庫正上方實施空降,結果,絲綢做的降落傘見火就著,許多傘兵就這樣被活活地摔死了。但大部分傘兵是在瓦爾港機場兩側著陸的,並立即投入了戰鬥。這樣一來,荷軍就不得不分散火力對付機場外圍的傘兵。經過約1小時的激戰,傘兵控制了瓦爾港機場。
德軍在做好迎接機降部隊的準備後,第16機降步兵團開始機降。首先,一個運輸機中隊試圖在機場著陸,但遭到小口徑高炮的射擊。有1架容克-52運輸機的油箱被打漏,兩台發動機起火。這架飛機好歹著陸了。還沒等飛機停下來,艙門便打開了,士兵們從裡面跳了出來。他們是施維貝克中尉指揮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9連的兩個排,是機降部隊的先遣分隊。緊接著,容克-52運輸機陸續在燃燒著的飛機旁著陸。 該團第3營營長霍爾蒂茲中校事後曾這樣寫道:"不出所料,這裡是一片驚人的轟響。發動機的轟鳴聲、機庫里彈藥的爆炸聲和重起擊炮彈的爆炸聲交織在一起。敵人的機槍在阻止飛機降落。但我們的士兵早已敏捷地跳出機艙,開始了攻擊。 "在德軍機降過程中,荷軍以密集炮火猛烈抗擊搭載步兵的運輸機,有幾架運輸機被地面炮火擊中,其中1架墜地著火。荷蘭海軍的幾艘小型艦艇也企圖轟擊著陸的機降部隊,但被德國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所驅逐。此時,荷步兵第3營在重迫擊炮火力和鹿特丹北部炮兵火力支援下,正在進行反擊,但糟糕的是德軍突然發出了綠色信號彈--這是荷軍停止重火器射擊的信號,荷軍無從得知德軍是怎么知道他們的信號的--結果荷軍炮兵誤認為這是自己發出的信號,因此停止了射擊。機場守軍失去了炮火支援,經不住德軍傘兵和機降步兵的攻擊,最後的抵抗陷於崩潰,殘部舉起雙手當了俘虜。這時,德軍運輸機還在一架接一架地著陸,瓦爾港機場徹底落到德軍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