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
189年——(漢靈帝
中平六年八月庚午)張讓等劫持少帝與
陳留王出走,
尚書盧植等追及,張讓投河而死。
1852年——法國人
亨利·吉法爾駕駛世界上第一艘由蒸氣驅動的煤氣硬式飛艇試飛成功,飛行航線是法國
巴黎——
特拉普斯,航程約為28公里。
1901年——清政府與日本簽定
重慶日租界協定書,30年為期。
1911年——革命團體文學社、
共進會舉行聯合大會,商定起義計畫,組織起義領導機關,推
蔣翊武為總指揮,
孫武為參謀長。10月10日發動
武昌起義。
1931年——“
九·一八”事變後,上海三萬五千名碼頭工人爆發了反日大罷工,要求抗日,反對
蔣介石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
1937年——日本廢除西部標準時,統一使用日本標準時間。
1956年——中國和葉門王國(現稱
阿拉伯葉門共和國)政府就兩國關係和互派公使級外交代表事項發表聯合公報。
1957年——年僅9歲的英國皇儲
查理斯王子入讀公立學校。
1958年——在
金門炮戰中,AIM-9響尾蛇飛彈首次參戰。
1958年——中國台灣國民黨空軍F-86F飛機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機發射飛彈,這是世界空戰史上首次實戰使用空空飛彈。
1971年——英國外交部宣布,驅逐105名
蘇聯駐英外交人員,因為這些蘇聯人員在英國進行間諜活動。
1979年——
瑞士聯邦法務部在
伯爾尼宣布,蘇聯
花樣滑冰運動員奧列格·普羅托波波夫和柳德米拉·別
盧索娃要求在瑞士政治避難。
1982年——
鄧小平會見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闡述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立場。這篇重要談話《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1993年9月23日由新華社全文播發。
1985年——中共十二屆五中全會在京舉行。
1988年——
加拿大運動員
本·詹森在第24屆夏季奧運會上獲得男子100米跑冠軍並刷新世界紀錄,卻在事後被發現服用興奮劑。
2002年——Canon專業頂級機EOS 1Ds發布。
2006年——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免職並立案偵查。
2006年——孔子標準像發布。
2007年——“熊貓燒香”網路病毒製造者一審被判刑。
2009年——
英國一名探金愛好者於日前在
英格蘭斯塔福德郡的一家私人農場發現了總數達1500多件的英國最大的
盎格魯-撒克遜黃金製品文物群。
2018年——一輛長途客車在秘魯東南部與一輛卡車相撞後墜下200米深山崖,該車禍造成至少18人死亡、15人受傷。
出生人物
1886年——
奧爾蒂斯,阿根廷總統(1942年逝世)。
1889年——馬肯森,德國將軍(1969年逝世)。
1896年——美國小說家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
1898年——澳大利亞病理學家、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獲得者
弗洛里。
1981年——タニザワトモフミ(
谷澤智文),日本歌手。
1980年——泰國女星沃拉娜特 旺薩莞(noon)
1986年——
莉亞·迪桑, 日本女歌手及模特。盧寧,天津薊縣人。
逝世人物
1541年——巴拉賽爾斯,瑞士醫學家、化學家。。
1905年——吳樾,中國革命家 。
1988年——楊光被,中國天主教人士。
2002年——
鮎川哲也,日本的推理小說作家(1919年出生)。
2003年——
愛德華·薩義德,文學理論家與批評家,也是
巴勒斯坦立國運動的活躍分子(1935年11月1日出生)。
2005年——汪大蘭,中國京劇名票。
2016年——
楊忠民,台資深藝人楊忠民24日因病去世,享壽71歲。
節日風俗
簡介
1446年,葡萄牙人在幾內亞比索登入,建立了第一個貿易站。1879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951年葡萄牙把幾內亞比索改為“海外省”。1956年幾內亞和維德角非洲獨立黨成立,該黨領導的游擊隊,解放了全國三分之二的土地。1973年9月24日,在幾內亞和維德角非洲獨立黨領導下,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宣告成立並頒布憲法。幾內亞比索民族和宗教問題突出,1974年獨立後,軍事政變頻發,局勢長期不穩,社會持續動盪。
黨史記錄
1930年9月24日至28日 中共六屆三中全會在上海舉行
1930年9月24日至28日 中共六屆三中全會在上海舉行。會前在
瞿秋白、
周恩來等主持下,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已糾正了部分“左”的錯誤。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批評了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的錯誤,停止了
李立三等組織全國總起義和集中全國
紅軍進攻中心城市的冒險行動。這樣,就在中共中央結束了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的錯誤的統治。
1957年9月24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今冬明春大規模地開展興修農田水利和積肥運動的決定》
1957年9月24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今冬明春大規模地開展興修農田水利和積肥運動的決定》。《決定》指出:為了更好地迎接第二個
五年計畫的到來,實現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的需要,一定要在今年冬季,集中大力開展一個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運動和積肥工作。10月27日,《
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號召:“有關農業和農村的各方面工作在十二年內都按照必要和可能,實現一個巨大的躍進”。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 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 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作關於階級、形勢、矛盾和黨內團結問題的講話,把社會主義社會中仍在一定範圍記憶體在的階級鬥爭作了擴大化和絕對化的論述,指出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中資產階級都將存在,並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強調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還錯誤地批判所謂“單幹風”(指包產到戶)和“翻案風”,並嚴厲指責所謂“黑暗風”(指對當時嚴重困難形勢作充分估計的觀點)。這個講話標誌著政治思想上“左”傾錯誤的嚴重發展。會議指出,全國人民當前的迫切任務是貫徹執行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把發展農業放在首要地位,堅決把工業部門的工作轉移到以農業為基礎的軌道上來。
毛澤東接受
劉少奇等的建議,提出:“不要因強調階級鬥爭放鬆了經濟工作,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這樣,就使全會結束後,經濟調整工作能夠基本上按照原來的計畫繼續進行。
1982年9月24日 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夫人時,闡述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
1982年9月24日 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夫人時,闡述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指出:第一,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第二,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後,繼續保持香港繁榮。香港仍將實行資本主義。第三,中國和英國兩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從現在到1997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現大的波動。
2001年9月24日至26日 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江澤民作重要講話
2001年9月24日至26日 中共十五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江澤民作重要講話。全會全面分析了進入新世紀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認為這次會議著重研究黨的作風建設是適時和必要的。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提出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繫民眾,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加強對作風的領導。全會指出,要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就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圍繞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會通過《關於召開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確定中共十六大於200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