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年
759年,唐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乾元二年,乾支紀年為己亥豬年。
歷史大事
乾元二年(七五九)正月一日,
史思明築壇於
魏州城北,自稱大聖燕王,以周摯為行軍司馬。
史思明稱王后,遂於
魏州按兵不動,
李光弼說:思明據有魏州而按兵不進,是想乘我軍疲憊時,再集結精銳攻我。請許我帥兵與
朔方軍同逼魏州,求與其戰,思明必不敢輕易出兵救鄴。如我攻克鄴城,慶緒已死,思明就難以統領叛軍。但
觀軍容使魚朝恩不用光弼之計。
鎮西(即安西,今新疆庫車)
節度使李嗣業帥兵攻鄴城,被流矢射中,
乾元二年(七五九)正月二十八日卒。鎮西兵馬使荔非元禮代將其眾。當初嗣業駐懷州,上表請
段秀實為懷州(今河南沁陽)長史,知留後事。其時因諸軍圍鄴城日久,財竭糧盡,秀實出運芻粟,募兵買馬以供奉鎮西行營之兵,所以元禮代帥其眾。
郭子儀等九
節度使圍
安慶緒於相州
鄴城(今河南安陽),築壘兩重,穿壕三道,並壅漳河水灌城。以至城中
井泉皆溢,滿城是水,人們只好構棧而居。自
乾元元年(七五八)冬至
乾元二年春,
安慶緒堅守以待思明援兵。城中糧食吃盡,以至一隻老鼠值錢四千。人們都以為
鄴城危在旦夕,早晚必克。但唐諸路軍沒有統帥,進退沒有統一指揮,城中人雖想投降,但因水深不能出城,而城又久攻不下,
唐軍疲憊,上下解體。果如
李光弼所料,
史思明這時才從
魏州帥兵進軍
鄴城,離城五十里,然後紮營,每營中擊鼓三百面,遙相威脅。又使每營挑選精銳騎兵五百,每天至城下抄掠
唐軍,唐軍如果出擊,即散歸營中。諸軍人馬牛車每天都有喪失,以至樵採都艱難。官軍晝備之,則思明兵夜至;夜備之則晝至。當時因天下饑荒,官軍糧餉來自
江淮地區,或來自并州、汾州,船車相繼於道。思明則多派壯士竊去官軍服裝,督促運糧者,責備其緩慢,並亂殺運者,以至人心驚駭。又於官軍船車所聚之處,派人縱火焚之。這些人自有標記辨識,但官軍巡邏士卒卻捕捉不到。因此唐大軍屯于堅城之下,日久缺糧,士氣全無,人思自潰。思明這時親帥大軍直抵城下,與官軍定好時日決戰。三月六日,官軍步騎六十萬陣於
安陽河北,
史思明親帥五萬精兵來戰。唐諸軍望見,以為是少量
游兵,未曾介意。思明則帥兵直衝陣前,
李光弼、
王思禮、
許叔冀、
魯炅先與之交戰,殺傷各半,魯炅被流矢射中。
郭子儀帥兵在後,還未及布陣,忽然大風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咫尺之內不相辨識。兩軍大驚,官軍向南潰敗,叛軍向北潰敗,所棄甲仗輜重委積於路。
郭子儀帥
朔方軍斷河陽橋以保東京。戰馬萬匹,僅存三千;甲杖十萬,遺棄殆盡。東京士民驚駭,散逃奔于山谷中。留守
崔圓與河南尹蘇震等官吏南逃奔
襄州、鄧州。諸
節度使各敗歸本鎮。士卒所過剩掠,將領不能制止。只有
李光弼與
王思禮整敕部隊,全軍以歸。
郭子儀潰奔河陽,將謀守城,但將士相驚,又奔闕門。諸將相繼而至,還有數萬之兵,大家都說應該放棄東京,退兵確保蒲州、陝州。這時都虞侯張用濟說,蒲、陝二州由於連年災荒,無糧食儲備以供軍用,不如守河陽,如果叛軍來攻,就併力拒之。子儀從其議。遂派游弈使
韓游瑰帥五百騎為先鋒進軍河陽,用濟帥步兵五千隨後。
史思明行軍司馬周摯帥兵爭河陽,因先被官軍搶占,不得入而去。用濟即役使所部兵築南北兩城而守之。段秀實帥將士妻子及公私輜重從野戍渡過黃河,待命於
河清(今河南盂津北)之南,荔非元禮也帥兵而至。諸軍各自上表謝罪,
肅宗皆不問,惟削
崔圓官階爵封,貶
蘇震為濟王府
長史,削其銀青階。按:
相州之役是唐王朝平定
安史之亂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由於
唐軍不設統帥,貽誤戰機,結果被叛軍打得大敗,六十萬大軍潰敗而不可收拾。
史思明得以藉機擴充勢力,與唐王朝爭奪天下,重陷東京洛陽,增加了平叛的困難。
相州之役後,
史思明知官軍全線潰敗,遂自沙河(今河北邢台南)收整士卒,還軍屯於鄴城南。
安慶緒則收官軍營中糧食,得六萬餘石,與部將
孫孝哲、
崔乾佑謀閉城以拒思明。諸將說:“史王救了我們,我們怎么能背棄他呢!”思明卻不與慶緒通聞,也不南追官軍,只是每天于軍中大饗士卒。
張通儒、高尚等對慶緒說:“史王遠道而來增援,擊敗官軍,我們都應該前往迎謝。”思明見了通儒、高尚等假裝涕泣,並厚加賞賜而使歸。慶緒計窮,不知所為,乃派安太清上表稱臣于思明,並請解甲入城,奉上璽綬。思明見表後,說:“何至於這樣!”因出表遍示軍中將士,將士皆呼萬歲。思明這才以手疏安慰慶緒,說:“願我們為兄弟之國,作藩籬之援,鼎足而立。”並封表還慶緒。思明藉此迷惑慶緒。慶緒見思明手疏後,大為高興,因請與思明歃血為盟,思明假裝許之。慶緒遂率隨從三百騎至思明營中,思明則令士卒擐甲執兵以待。自引慶緒及諸弟來到庭中,慶緒稽首拜思明說:“臣力不能勝,棄失兩都,久陷重圍之中,不料大王因太上皇之故,遠來救援,使臣得以死而復生,摩頂至踵,難以報答大王恩德。”思明聽後忽然大怒說:“棄失兩都,是區區小事。但你身為臣子,殺父奪位,實為天地所不容。我當為太上皇報仇,難道聽信你這些佞媚之言嗎!”說完,即命左右人拉慶緒出,並其四弟及高尚、
孫孝哲、
崔乾佑等皆殺之。
張通儒、
李庭望等皆授以官。然後思明帥兵入鄴城,收慶緒兵馬,開府庫賞將士,慶緒所有的州縣及兵員皆歸思明麾下。思明又派安太清帥兵五千攻取懷州(今河南沁陽),因留太清鎮守。思明想帥兵向西進軍攻略,但恐後方不穩固,乃留子史朝義守相州,自己帥兵回
范陽。
太子詹事宦官李輔國,自從肅宗在
靈武判元帥府行軍司馬,遂侍值禁中,宣傳詔命,四方文奏,寶印符契,以至晨夕軍號,皆委任之。及還京師,則專掌
禁軍,常居禁中內宅,制敕必須經其押署,然後才能施行。宰相百司不時奏事,皆因其稟白、承旨。輔國又常於銀台門決天下大事,事無大小,輔國口宣為制敕,寫好後付外施行,事完後再奏聞肅宗。輔國又設定察事數十人,潛令於民間偵察細事,然後即行按審。如有所追索,諸司無敢拒絕者。御史台、大理寺重刑囚犯,有的審訊未完,輔國即追至銀台,全部釋放。三司、府縣刑獄,都要先稟告輔國,輕重隨其喜怒,然後稱制敕而行,無敢違其意者。宦官皆稱之為五郎。
李揆是山東甲族,見輔國也執弟子禮,稱之為五父。及
李峴為相,於
肅宗前叩頭論制敕應該由
中書省出,並具陳李輔國專權亂政之狀,肅宗感寤,賞其正直。於是輔國行事,有所收斂,罷其察事之人。輔國又辭行軍司馬官,請歸本官為
太子詹事,肅宗不許。
乾元二年(七五九)四月六日,下制說:近來因軍國事務繁忙,有時宣口敕處分。諸色取索及杖配囚犯,從現在起一切並停。如果不是由
中書省宣命,不能施行。中外事務,各歸有司負責。英武軍
虞候及六軍諸使、諸司等,近來有因論競,懸自追攝,從今以後,一切須經御史台、
京兆府。如果所由處斷不公平,聽任寫狀奏聞。諸律令除十惡、殺人、奸盜、造偽外,其他煩冗全部刪除,仍委中書、門下與法官詳定後奏聞。
李輔國因此忌恨
李峴。
乾元二年(七五九)四月,回紇毗伽闕可汗卒,其長子
葉護先遇殺,國人遂立其少子,被稱為登里可汗。回紇國中想以
寧國公主殉葬,公主說:回紇仰慕中國習俗,所以娶中國女為婦。如果想從你們的本俗,何必從萬里之外娶女而婚呢!遂不殉葬,然公主也為之割面而哭。後回紇因
寧國公主無子,八月聽其歸唐。
鳳翔馬坊押官因搶劫犯罪,天興(今陝西鳳翔南)縣尉謝夷甫捕而殺之。其妻訴冤,
李輔國系飛龍廄小兒出身,遂敕監察御史孫鎣審訊,鎣稱無冤。又使
御史中丞崔
伯陽、
刑部侍郎李曄、大理卿權獻審訊,結果與鎣同。押官之妻仍不服。於是又使
侍御史毛若虛審訊,若虛善於奉迎,按照
李輔國意圖,歸罪於夷甫。
伯陽大怒,召若虛責問,欲劾奏之。若虛先至肅宗所,肅宗藏之於簾下。
伯陽至,申說若虛附合
宦官,審訊獄案不公平。肅宗大怒,叱斥
伯陽出去。遂貶
伯陽為高要(今廣東肇慶)縣尉,貶權獻為桂陽(今湖南連縣)縣尉,
李曄與鳳翔尹嚴向都被貶為嶺南屬下縣尉,孫鎣被除名,流放播州(今貴州遵義)。
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李峴上奏
伯陽等人無罪,責罰過重,肅宗認為是朋黨。
乾元二年(七五九)五月十六日,貶峴為蜀州(今四川崇慶)刺史。右
散騎常侍韓擇木入對,肅宗說:
李峴想要專權,現在被貶蜀州,我還覺得用法太寬。擇木回答說:
李峴是直言,而不是專權。如果陛下能夠寬宥,只能益增聖德。於是若虛被命為
御史中丞,威震朝廷。
觀軍容使魚朝恩惡
郭子儀,因相州之敗,乘機進讒於
肅宗。
乾元二年(七五九)七月,肅宗召子儀還京師,以
李光弼代為朔方
節度使、兵馬元帥。
朔方軍士卒痛哭流涕,攔住中使請留子儀。子儀遂假稱說:“我餞送中使。”因躍馬而去。光弼希望以
親王為元帥,已副之。七月十七日,遂以
趙王係為
天下兵馬元帥,以光弼為副元帥,仍以光弼知諸節度行營。光弼以隨從河東騎兵五百馳赴東都,夜入
朔方軍。光弼治軍嚴厲,始至,號令一施,士卒、壁壘、旌旗皆變。所以
朔方將士樂子儀之寬,畏光弼之嚴。左廂兵馬使張用濟屯於河陽,光弼以檄召之。用濟說:“我們
朔方軍又不是叛軍,而光弼乘夜入,為什麼這樣不信任我們呢!”遂與諸將謀帥精兵突入東京,逐
李光弼,請回
郭子儀。命其士卒皆被甲上馬,銜枚以待。都知兵馬使仆固
懷恩說:“鄴城之敗,郭公帥軍先退,朝廷責帥,所以罷其兵權。現在逐李公而強請郭公,違抗朝命,就是反叛。”右
武鋒使康元寶說:“你以兵請留郭公,朝廷將疑郭公使你為之,這是害了郭公。郭公何負於你!”用濟遂罷其謀。光弼帥數千騎東出汜水(今河南
滎陽西北),用濟來謁見。光弼遂責用濟不按時至,斬之,命部將
辛京杲代領其兵。
僕固懷恩後至,光弼引坐與語。諸蕃、渾五百騎已至,光弼臉色大變。
懷恩即走出,召部將責備說:“告汝勿來,何為又至!”光弼說:“士卒隨將,他們無罪。”命給牛酒慰勞之。八月二十九日,又以
李光弼為幽州長史、河北
節度使,使之收復河北。
乾元二年(七五九)七月二十三日,以潞沁節度使
王思禮兼太原尹,充北京(即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以代
李光弼。當初潼關之敗,思禮馬中箭而死,有騎兵
張光晟以馬授與思禮,問其姓名,不告而去。思禮乘馬得以逃走。雖不知其姓名,伹暗中識其像貌,訪求而不得。及為河東
節度使,有人進讒欲害
代州刺史
辛雲京,思禮大怒,雲京恐懼,光晟時在雲京部下,說:我曾有德於
王公,之所以從來不敢說,是恥以此來取賞。現在你有急難,我請往見王公,一定為你解難。雲京高興地托光晟去求情。光晟謁見思禮,未及說話,思禮已認出光晟,說:你不是救過我的人嗎?為何相見如此之晚!光晟以實相告,思禮大喜,握其手流涕說:我能有今天,全是因為你救了我。我一直在找你。遂同榻而坐,約為兄弟。光晟因從容言說雲京之冤。思禮說:雲京罪過不小,現在特因你而免他。即日擢光晟為兵馬使,並贈以金帛田宅。
乾元二年(七五九)八月十二日,
襄州將
康楚元、張嘉延據州城作亂,刺史王政棄郡逃奔荊州。楚元自稱南楚霸王。二十五日,肅宗使將軍曹日升往
襄州慰諭
康楚元,貶王政為
饒州(今江西波陽)
長史,以司農少卿張光奇為襄州刺史,而楚元不從。九月一日,張嘉延攻陷荊州,
荊南節度使
杜鴻漸棄城而逃。灃州(今湖南灃縣)、
朗州(今湖南常德)、
郢州(今湖北京山)、
峽州(今湖北宜昌)、歸州等州官吏聞之,紛紛逃竄山谷。
康楚元等兵至萬餘人。十一月,商州刺史充荊、襄等道
租庸使韋倫發兵討之。駐軍於
鄧州境內,招諭降者,厚加撫慰,乘其懈怠,進軍擊之,俘獲楚元,其兵遂潰敗。並得其所掠租庸二百萬緡。十二月十三日,
韋倫送
康楚元至京城,斬之。
史思明殺安慶緒稱帝,遂使其子朝清守
范陽,命諸郡太守各帥兵三千從已南下河南。分兵四道,使部將
令狐彰帥兵五千從
黎陽(今河南淇縣東北)渡黃河取滑州。思明從濮陽,
史朝義從白皋(今河南
滑縣西北),周摯從
胡良(今河南滑縣西北),分別渡河,會於
汴州。
李光弼正在巡視防守黃河的諸營部隊,聽說思明帥兵南下,遂還
汴州,對汴滑
節度使許叔冀說:“你如果能為我守汴州十五天,我就帥兵來救。”叔冀許諾。光弼即還東京。思明帥軍至汴州,叔冀與交戰,兵敗,遂與
濮州(今山東
鄄城)刺史
董秦及其部將梁浦、
劉從諫、
田神功等降于思明。思明即以叔冀為
中書令,與其部將李詳守汴州。並厚待
董秦,收其妻子,置於長蘆為人質,使其部將南德信與梁浦、
劉從諫、
田神功等帥軍南侵江淮,並以田神功為平盧兵馬使。不久,
田神功又殺南德信。從諫逃走,神功帥眾歸順朝廷。思明又乘勝帥兵攻陷鄭州,光弼帥軍西退,至洛陽,對留守
韋陟說:“叛軍乘勝而來,我們利在堅守,不利速戰。如果洛陽守不住,你看應該怎么辦?”陟請留兵於陝郡,退守潼關,據險以挫叛軍銳氣。光弼說:“兩軍相逢,貴進忌退,現在無故放棄五百里地,則叛軍之勢就會更加猖狂。不如移軍河陽,這樣可以北連澤潞(今山西長治),利則進取,不利則退守,表里相應,使叛軍不敢西侵,這猶如是猿臂之勢,可伸而長,可縮而短。辨朝廷之禮,我光弼不如你;若論軍旅之事,你可不如我。”陟沒有話說。判官韋損說:“東京洛陽是兩都之一,你為何棄之不守?”光弼說:“如果要守東京,則汜水(今河南滎陽西北)、崿嶺(今河南登封)、龍門都要派兵,你是兵馬判官,看此形勢能守得住嗎?”於是光弼遂移牒留守
韋陟使帥東京官屬西入潼關,牒河南尹李若幽使帥吏民出城避難,空其城,光弼則帥軍運油、鐵等物至河陽為堅守之備,另以五百騎兵殿後。時思明游兵已到石橋,諸將請示光弼說:“現在應該從洛城北退卻,還是應該當石橋而進?”光弼說:“應該當石橋而進。”到了天黑,光弼帥軍手持火炬而行,隊伍堅整,叛軍雖然帥兵追趕,但不敢逼近。光弼夜至河陽,共有兵二萬,糧食才夠十天。光弼巡視守備,部署兵力,命令堅守。
乾元二年(七五九)九月二十七日,
史思明帥兵入洛陽,一看城空無所得,又害怕光弼從後邊襲擊,不敢入宮,遂退出城,屯於白馬寺(洛陽北)南,並築月城於河陽南以拒光弼。於是鄭州,滑州等州相繼陷沒,
韋陟、李若幽等都避於陝郡。十月四日,肅宗欲親帥兵討
史思明,因群臣上表諫阻乃止。
史思明帥叛軍占領洛陽後,遂領兵攻河陽,使驍將
劉龍仙至城下挑戰。龍仙恃勇輕出,舉右腳於馬鬣上,漫罵光弼。光弼對諸將說:“不知誰能為我取此人之首?”
僕固懷恩請行。光弼況:“這不是大將的事。”左右說:裨將
白孝德可往。光弼召問之。孝德請行。光弼問道:需要多少兵?孝德說:“我一人即可。”光弼雖壯其志,但仍要派兵保護。孝德說:“希望選五十騎兵出壘門作後援,並請大軍擂鼓助戰以壯士氣。”光弼遂撫其背而遣之。孝德懷挾兩矛,拍馬而出。剛出,
懷恩即賀道:“此行必克。”光弼說:“還未交鋒,何以知之?”
懷恩說:“觀其攬轡安然,知其萬全。”龍仙見孝德獨來,心存輕視。待稍靠近,將要交鋒,孝德搖手示意,龍仙不明其意,相距十步,龍仙仍罵不止。孝德則停馬稍息,然後怒目問道:“叛賊識我否?”龍仙說:“你是誰?”孝德說:“我乃
白孝德。”龍仙大罵說:“是何豬狗!”孝德突然暴呼,揮矛躍馬奮進。城上大軍鼓譟助戰,五十騎從後繼進,龍仙來不及發箭,退走堤上。孝德追及,斬首以歸,叛軍大為驚駭。思明有良馬千餘匹,每天在黃河南洗浴,來回往返,以示其多。光弼即命搜尋軍中母馬,得五百匹,而圈其駒於城內。等到思明馬至水邊,即盡放母馬出,母馬嘶鳴不休,思明馬皆浮水過河,官軍全數驅之入城。思明大怒,又列戰船數百艘,泛火船於前,想要燒掉浮橋,光弼則以百尺長竿,用氈裹鐵叉置其頭,迎火船而叉之。船無法前進,皆被焚燒。又以叉拒戰船,發炮石擊之,被擊中皆沉沒。思明又出兵
河清(今河南濟源南),想斷光弼糧道,光弼則帥軍於野水渡而備之。趁天黑,還河陽,留部將雍希顥帥兵守柵。思明知光弼善於守城,不善野戰,遂派部將
李日越半夜渡河來攻,並說:“不生擒光弼,不要回來見我。”日越帥五百騎於次晨至柵下,知光弼已回河陽,不敢回去復命,遂降於官軍。光弼厚待之,委以重任。叛將高庭暉聞之,也來降。乾元二年(七五九)十月六日,以庭暉為右武衛
大將軍。思明又帥兵攻河陽,光弼使鄭陳
節度使李抱玉堅守南城二日。城將陷落,抱玉騙叛軍說:“糧已盡,明天當降。”次日,抱玉繕完城備,又請戰。叛軍怒,急攻城,抱玉出奇兵,里外夾擊,殺傷眾多。叛軍大將
董秦夜帥騎兵五百降於光弼。當時光弼自帥兵守中潬。城外置柵,柵外挖壕深兩丈。十月十二日,叛將周摯舍南城,全力攻中潬。叛軍逼近城,以車載攻具,督眾填壕。光弼命荔非元禮帥勁兵拒敵。待塹壕填平,元禮即帥敢死隊突出,擊潰叛軍。周摯又收兵來攻北城,光弼立刻帥兵入北城,選擇叛軍陣地最強的西北角和東南角,命部將郝廷玉、論惟貞帥騎兵出擊。並命諸將,以軍旗掠地三下,全軍出擊,退卻者殺。並以短刀置靴中,說:“萬一戰不勝,諸將前死於敵,我自殺於後,因為我是國之
三公,不能死於敵手。”諸將遂出戰,光弼在後督戰,諸將稍退者,光弼即命使者提刀斬首,於是諸將皆奮不顧身,並力奮擊,呼聲動地,叛軍大潰,殺千餘人,俘虜五百,溺水而死者千餘人,周摯逃走,擒其大將徐璜玉、李秦授。思明正在攻南城,知周摯敗,也帥叛軍奔逃。
通鑑記載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之上
乾元二年(己亥,公元七五九年)
春,正月,己巳朔,
史思明築壇於魏州城北,自稱大聖燕王;以周摯為行軍司馬。
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進,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銳掩吾不備也。請與朔方軍同逼魏城,求與之戰。彼懲
嘉山之敗,必不敢輕出。得曠日引久,則鄴城必拔矣。慶緒已死,彼則無辭以用其眾也。”
魚朝恩以為不可,乃止。
戊寅,上祀九宮貴神,用王璵之言也。乙卯,耕藉田。
鎮西
節度使李嗣業攻鄴城,為流矢所中,丙申,薨;兵馬使荔非元禮代將其眾。初,嗣業表
段秀實為懷州長史,知留後事,時諸軍屯戍日久,財竭糧盡,秀實獨運芻粟,募兵市馬以奉鎮西行營,相繼於道。
二月,壬子,月食,既。先是百官請加
皇后尊號曰“輔聖”,上以問
中書舍人李揆,對曰:“自古皇后無尊號,惟
韋後有之,豈足為法!”上驚曰“庸人幾誤我!”會月食,事遂寢。後與
李輔國相表里,橫
于禁中,乾豫政事,請託無窮。上頗不悅,而無如之何。
郭子儀等九
節度使圍鄴城,築壘再重,穿塹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
井泉皆溢,構棧而居,自冬涉春,
安慶緒堅守以待
史思明,食盡,一鼠直錢四千,淘牆及馬矢以食馬。人皆以為克在朝夕,而諸軍既無統帥,進退無所稟;城中人慾降者,礙水深,不得出。城久不下,上下解體。
思明乃自
魏州引兵趣鄴,使諸將去城各五十里為營,每營擊鼓三百面,遙脅之。又每營選精騎五百,日於城下抄掠,官軍出,即散歸其營;諸軍人馬牛車日有所失,樵採甚艱,晝備之則夜至,夜備之則晝至。時天下饑饉,轉餉者南自江、淮,西自並、汾,舟車相繼。思明多遣壯士竊官軍裝號,督趣運者,責其稽緩,妄殺戮人,運者駭懼;舟車所聚,則密縱火焚之;往復聚散,自相辨識,而官軍邏捕不能察也。由是諸軍乏食,人思自潰。思明乃引大軍直抵城下,官軍與之刻日決戰。
三月,壬申,官軍步騎六十萬陳於安陽河北,思明自將精兵五萬敵之,諸軍望之,以為游軍,未介意。思明直前奮擊,
李光弼、
王思禮、
許叔冀、
魯炅先與之戰,殺傷相半;
魯炅中流矢。
郭子儀承其後,未及布陳,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兩軍大驚,官軍潰而南,賊潰而北,棄甲仗輜重委積於路。子儀以朔方軍斷河陽橋保東京。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東京士民驚駭,散奔山谷,留守
崔圓、河南尹蘇震等官吏南奔襄、鄧,諸節度各潰歸本鎮。士卒所過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惟
李光弼、
王思禮整勒部伍,全軍以歸。
子儀至河陽,將謀城守。師人相驚,又奔缺門。諸將繼至,眾及數萬,議捐東京,退保蒲、陝。都虞候張用濟曰:“蒲、陝荐饑,不如守河陽,賊至,並力拒之。”子儀從之。使都游弈使
靈武韓游瑰將五百騎前趣河陽,用濟以步卒五千繼之。周摯引兵爭河陽,後至,不得入而去。用濟役所部兵築南、北兩城而守之。段秀實帥將士妻子及公私輜重自野戍渡河,待命於
河清之南岸,荔非元禮至而軍焉。諸將各上表請罪,上皆不問,惟削崔圓階封,貶
蘇震為濟王府
長史,削銀青階。
史思明審知官軍潰去,自沙河收整士眾,還屯鄴城南。
安慶緒收子儀等營中糧,得六七萬石,與
孫孝哲、
崔乾祐謀閉門更拒思明。諸將曰:“今日豈可復背史王乎!”思明不與慶緒相聞,又不南追官軍,但日于軍中饗士。
張通儒、高尚等言於慶緒曰:“史王遠來,臣等皆應迎謝。”慶緒曰:“任公暫往。”思明見之涕泣,厚禮而歸之。經三日,慶緒不至。思明密召安太清令誘之,慶緒窘蹙,不知所為,乃遣太清上表稱臣于思明,請待解甲入城,奉上璽綬。思明省表,曰:“何至如此!”因出表遍示將士,鹹稱萬歲。乃手疏唁慶緒而不稱臣,且曰:“願為兄弟之國,更作籓籬之援。鼎足而立,猶或庶幾;北面之禮,固不敢受。”並封表還之。慶緒大悅,因請歃血同盟,思明許之。慶緒以三百騎詣思明營,思明令軍士擐甲執兵以待之,引慶緒及諸弟入至庭下。慶緒再拜稽首曰:“臣不克荷負,棄失兩都,久陷重圍,不意大王以
太上皇之故,遠垂救援,使臣應死復生,摩頂至踵,無以報德。”思明忽震怒曰:“棄失兩都,亦何足言。爾為人子,殺父奪其位,天地所不容!吾為
太上皇討賊,豈受爾佞媚乎!”即命左右牽出,並其四弟及高尚、
孫孝哲、
崔乾祐皆殺之;張通儒、
李庭望等悉授以官。思明勒兵入鄴城,收其士馬,以府庫賞將士,慶緒先所有州、縣及兵皆歸於思明。遣安太清將兵五千取懷州,因留鎮之。思明欲遂西略,慮根本未固,乃留其子朝義守
相州,引兵還
范陽。
甲申,回紇骨啜
特勒、帝德等十五人自
相州奔還西京,上宴之於紫宸殿,賞賜有差。庚寅,骨啜
特勒等辭還行營。
甲午,以
兵部侍郎呂諲同平章事,乙未,以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苗晉卿為太子太傅,王璵為刑部尚書,皆罷政事。以京兆尹
李峴行吏部尚書,中書舍人兼禮部侍郎李揆為中書侍郎,及戶部侍郎第五琦並同平章事。上於峴恩意尤厚,峴亦以經濟為己任,軍國大事多獨決於峴。於是京師多盜,
李輔國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以備巡邏。
李揆上疏曰:“昔西漢以南北軍相制,故
周勃因南軍入北軍,遂安劉氏。皇朝置南、北牙,文武區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變,將何以制之!”乃止。
太子詹事
李輔國,自上在
靈武,判元帥行軍司馬事,侍直帷幄,宣傳詔命,四方文奏,寶印符契,晨夕軍號,一以委之,乃還京師,專掌禁兵,常居內宅,制敕必經輔國押署,然後施行,宰相百司非時奏事,皆因輔國關白、承旨。常於銀台門決天下事,事無大小,輔國口為制敕,寫付外施行,事畢聞奏。又置察事數十人,潛令於人間聽察細事,即行推按;有所追索,諸司無敢拒者。御史台、大理寺重囚,或推斷未畢,輔國追詣銀台,一時縱之。三司、府、縣鞫獄,皆先詣輔國咨稟,輕重隨意,稱制敕行之,莫敢違者。
宦官不敢斥其官,皆謂之五郎。李揆山東甲族,見輔國執子弟禮,謂之五父。
及
李峴為相,於上前叩頭,論制敕皆應由中書出,具陳輔國專權亂政之狀,上感寤,賞其正直;輔國所行事,多所變更,罷其察事。輔國由是讓行軍司馬,請歸本官,上不許。壬寅,制:“比緣軍國務殷,或宣口敕處分。諸色取索及杖配囚徒,自今一切並停。如非正宣,並不得行。中外諸務,各歸有司。英武軍虞候及六軍諸使、諸司等,比來或因論競,懸自追攝,自今一切須經台、府。如所由處斷不平,聽具狀奏聞。諸律令除十惡、殺人、奸、盜、造偽外,餘煩冗一切刪除,仍委中書、門下與法官詳定聞奏。”輔國由是忌峴。
甲辰,置陳、鄭、亳節度使,以
鄧州刺史魯炅為之;以徐州刺史尚衡為青、密等七州節度使;以
興平軍節度使李奐兼豫、許、汝三州節度使;仍各於境上守捉防禦。
九節度之潰於相州也,
魯炅所部兵剽掠尤甚,聞
郭子儀退屯河上,
李光弼還太原,炅慚懼,飲藥而死。
史思明自稱大燕皇帝,改元順天,立其妻辛氏為皇后,子朝義為懷王,以周摯為相,李歸仁為將,改范陽為燕京,諸州為郡。
回紇毘伽闕可汗卒,長子
葉護先遇殺,國人立其少子,是為登里可汗。回紇欲以
寧國公主為殉。公主曰:“回紇慕中國之俗,故娶中國女為婦。若欲從其本俗,何必結婚萬里之外邪!”然亦為之剺面而哭。
鳳翔馬坊押官為劫,
天興尉謝夷甫捕殺之。其妻訟冤。
李輔國素出飛龍廄,敕
監察御史孫鎣鞫之,無冤。又使御史中丞崔伯陽、刑部侍郎李曄、大理卿權獻鞫之,與鎣同。妻猶不服。又使
侍御史太平
毛若虛鞫之。若虛傾巧士,希輔國意,歸罪夷甫。伯陽怒,召若虛詰責,欲劾奏之。若虛先自歸於上,上匿若虛於簾下。
伯陽尋至,言若虛附會中人,鞫獄不直。上怒,叱出之。
伯陽貶高要尉,獻貶桂陽尉,曄與鳳翔尹嚴向皆貶嶺下尉,鎣除名,長流播州。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李峴奏
伯陽等無罪,責之太重;上以為朋黨,五月,辛巳,貶峴蜀州刺史。右散騎常侍
韓擇木入對,上謂之曰:“
李峴欲專權,今貶蜀州,朕自覺用法太寬。”對曰:“李峴言直,非專權。陛下寬之,只益聖德耳。”若虛尋除
御史中丞,威振朝廷。
壬午,以滑、濮節度使許叔冀為
汴州刺史,充滑、汴等七州節度使;以試
汝州刺史
劉展為
滑州刺史,充副使。
觀軍容使魚朝恩惡
郭子儀,因其敗,短之於上。秋,七月,上召子儀還京師,以
李光弼代為朔方節度使、兵馬元師。士卒涕泣,遮中使請留子儀。子儀紿之曰:“我餞中使耳,未行也。”因躍馬而去。
光弼願得親王為之副,辛巳,以
趙王係為
天下兵馬元帥,光弼副之,仍以光弼知諸節度行營。光弼以河東騎五百馳赴東都,夜,入其軍。光弼治軍嚴整,始至,號令一施,士卒、壁壘、旌旗、精彩皆變。是時
朔方將士樂子儀之寬,憚光弼之嚴。
左廂兵馬使張用濟屯河陽,光弼以檄召之。用濟曰:“朔方,非叛軍也,乘夜而入,何見疑之甚邪!”與諸將謀以精銳突入東京,逐光弼,請子儀;命其士皆被甲上馬,銜枚以待。都知兵馬使
僕固懷恩曰:“鄴城之潰,郭公先去,朝廷責帥,故罷其兵柄。今逐李公而強請之,違拒朝命,是反也,其可乎!”右
武鋒使康元寶曰:“君以兵請郭公,朝廷必疑郭公諷君為之,是破其家也。郭公百口何負於君乎!”用濟乃止。光弼以數千騎東出汜水,用濟單騎來謁。光弼責用濟召不時至,斬之,命部將
辛京杲代領其眾。
僕固懷恩繼至,光弼引坐,與語。須臾,閽者曰:“蕃、渾五百騎至矣。”光弼變色。懷恩走出,召麾下將,陽責之曰:“語汝勿來,何得固違!”光弼曰:“士卒隨將,亦復何罪!”命給牛酒。
丁亥,以潞沁節度使王思禮兼太原尹,充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
初,潼關之敗,思禮馬中矢而斃,有騎卒盩厔
張光晟下馬授之,問其姓名,不告而去。思禮
陰識其狀貌,求之不獲。及至河東,或譖
代州刺史
河西辛雲京,思禮怒之,雲京懼,不知所出。光晟時在雲京麾下,曰:“光晟嘗有德於
王公,從來不敢言者,恥以此取賞耳。今使君有急,光晟請往見王公,必為使君解之。”雲京喜,即遣之。光晟謁思禮,未及言,思禮識之,曰:“噫!子非吾故人乎?何相見之晚邪!”光晟以實告,思禮大喜,執其手,流涕曰:“吾之有今日,皆子力也,吾求子久矣。”引與同榻坐,約為兄弟。光晟因從容言云京之冤。思禮曰:“雲京過亦不細,今日特為故人舍之。”即日擢光晟為兵馬使,贈金帛田宅甚厚。
辛卯,以
朔方節度副使、殿中監
僕固懷恩兼太常卿,進爵大寧郡王。
懷恩從郭子儀為前鋒,勇冠三軍,前後戰功居多,故賞之。
八月,乙巳,
襄州將康楚元、張嘉延據州作亂,刺史王政奔荊州。楚元自稱南楚霸王。
戊午,上使將軍曹日升往襄州慰諭康楚元,貶王政為饒州長史,以司農少卿張光奇為襄州刺史;楚元不從。
九月,甲午,張嘉延襲破荊州,
荊南節度使
杜鴻漸棄城走,澧、朗、郢、峽、歸等州官吏聞之,爭潛竄山谷。
丁亥,以
太子少保崔光遠為荊、襄招討使,充
山南東道處置兵馬都使;以陳、潁、亳、申節度使王仲升為申、沔等五州節度使,知淮南西道行軍兵馬。
史思明使其子朝清守范陽,命諸郡太守各將兵三千從己向河南,分為四道,使其將
令狐彰將兵五千自黎陽濟河取滑州,思明自濮陽,
史朝義自白皋,周摯自胡良濟河,會於汴州。
李光弼方巡河上諸營,聞之,還入汴州,謂汴滑節度使
許叔冀曰:“大夫能守汴州十五日,我則將兵來救。”叔冀許諾。光弼還東京。思明至汴州,叔冀與戰,不勝,遂與濮州刺史
董秦及其將梁浦、劉從諫、
田神功等降之。思明以叔冀為
中書令,與其將李詳守汴州;厚待
董秦,收其妻子,置長蘆為質;使其將南德信與梁浦、劉從諫、
田神功等數十人徇江、淮。神功,南宮人也。思明以為平盧兵馬使。頃之,神功襲德信,斬之。從諫脫身走。神功將其眾來降。
思明乘勝西攻鄭州。光弼整眾徐行,至洛陽,謂留守
韋陟曰:“賊乘勝而來;利在按兵,不利速戰。洛城不可守,於公計何如?”陟請留兵於陝,退守潼關,據險以挫其銳。光弼曰:“兩敵相當,貴進忌退,今無故棄五百里地,則賊勢益張矣。不若移軍河陽,北連澤潞,利則進取,不利則退守,表里相應,使賊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勢也。夫辨朝廷之禮,光弼不如公;論軍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無以應。判官韋損曰:“東京帝宅,
侍中奈何不守?”光弼曰:“守之,則汜水、崿嶺、龍門皆應置兵,子為兵馬判官,能守之乎?”遂移牒留守韋陟使帥東京官屬西入關,牒河南尹李若幽使帥吏民出城避賊,空其城。光弼帥軍士運油、鐵諸物詣河陽為守備,光弼以五百騎殿。時思明游兵已至石橋,諸將請曰:“今自洛城而北乎,當石橋而進乎?”光弼曰:“當石橋而進。”及日暮,光弼乘炬徐行,部曲堅重,賊引兵躡之,不敢逼。光弼夜至河陽,有兵二萬,糧才支十日。光弼按閱守備,部分士卒,無不嚴辦。庚寅,思明入洛陽,城空,無所得,畏光弼掎其後,不敢入宮,退屯白馬寺南,築月城於河陽南以拒光弼。於是鄭、滑等州相繼陷沒,韋陟、李若幽皆寓治於陝。冬,十月,丁酉,下制親征
史思明;群臣上表諫,乃止。
史思明引兵攻河陽,使驍將
劉龍仙詣城下挑戰。龍仙恃勇,舉右足加馬鬣上,慢罵光弼。光弼顧諸將曰:“誰能取彼者?”
僕固懷恩請行。光弼曰:“此非大將所為。”左右言“裨將
白孝德可往。”光弼召問之。孝德請行。光弼問:“須幾何兵?”對曰:“請挺身取之。”光弼壯其志,然固問所須。對曰:“願選五十騎出壘門為後繼,兼請大軍助鼓譟以增氣。”光弼撫其背而遣之。孝德挾二矛,策馬亂流而進。半涉,懷恩賀曰:“克矣。”光弼曰:“鋒未交,何以知之?”
懷恩曰:“觀其攬轡安閒,知其萬全。”龍仙見其獨來,甚易之;稍近,將動,孝德搖手示之,若非來為敵者,龍仙不測而止。去之十步,乃與之言,龍仙慢罵如初。孝德息馬良久,因瞋目謂曰:“賊識我乎?”龍仙曰:“誰也?”曰:“我,
白孝德也。”龍仙曰:“是何狗彘!”孝德大呼,運矛躍馬搏之。城上鼓譟,五十騎繼進。龍仙矢不及發,環走堤上。孝德追及,斬首,攜之以歸。賊眾大駭。孝德,本安西胡人也。
思明有良馬千餘匹,每日出於河南渚浴之,循環不休以示多。光弼命索軍中牝馬,得五百匹,縶其駒於城內。俟思明馬至水際,盡出之,馬嘶不已,思明馬悉浮渡河,一時驅之入城。思明怒,列戰船數百艘,泛火船於前而隨之,欲乘流燒浮橋。光弼先貯百尺長竿數百枚,以巨木承其根,氈裹鐵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得進,須臾自焚盡。又以叉拒戰船,於橋上發炮石擊之,中者皆沉沒,賊不勝而去。
思明見兵於
河清,欲絕光弼糧道,光弼軍於野水渡以備之。既夕,還河陽,留兵千人,使部將雍希顥守其柵,曰:“賊將高庭暉、
李日越、喻文景,皆萬人敵也。思明必使一人來劫我。我且去之,汝待於此。若賊至,勿與之戰。降,則與之俱來。”諸將莫諭其意,皆竊笑之。既而思明果謂
李日越曰:“李光弼長於憑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汝以鐵騎宵濟,為我取之,不得,則勿返。”日越將五百騎晨至柵下,希顥阻壕休卒,吟嘯相視。日越怪之,問曰:“
司空在乎?”曰:“夜去矣。”“兵幾何?”曰:“千人。”“將誰?”曰:“雍希顥。”日越默計久之,謂其下曰:“今失
李光弼,得希顥而歸,吾死必矣,不如降也。”遂請降。希顥與之俱見光弼,光弼厚待之,任以心腹。高庭暉聞之,亦降。或問光弼:“降二將何易也?”光弼曰:“此人情耳。思明常恨不得野戰,聞我在外,以為必可取。日越不獲我,勢不敢歸。庭暉才勇過於日越,聞日越被寵任,必思奪之矣。”庭暉時為五台府果毅。己亥,以庭暉為右武衛大將軍。
思明復攻河陽,光弼謂鄭陳節度使
李抱玉曰:“將軍能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過期何如?”光弼曰:“過期救不至,任棄之。”抱玉許諾,勒兵拒守。城且陷,抱玉紿之曰:“吾糧盡,明旦當降。”賊喜,斂軍以待之。抱玉繕完城備,明日,復請戰。賊怒,急攻之。抱玉出奇兵,表里夾擊,殺傷甚眾。
董秦從思明寇河陽,夜帥其眾五百,拔柵突圍,降於光弼。時光弼自將屯中氵單,城外置柵,柵外穿塹,深廣二丈。乙巳,賊將周摯舍南城,並力攻中氵單。光弼命荔非元禮出勁卒於羊馬城以拒賊。光弼自於城東北隅建小朱旗以望賊。賊恃其眾,直進逼城,以車載攻具自隨,督眾填塹,三面各八道以過兵,又開柵為門。光弼望賊逼城,使問
元禮曰:“中丞視賊填塹開柵過兵,晏然不動,何也?”元禮曰:“司空欲守乎,戰乎?”光弼曰:“欲戰。”
元禮曰:“欲戰,則賊為吾填塹,何為禁之?”光弼曰:“善,吾所不及,勉之!”元禮俟柵開,帥敢死士突出擊賊,卻走數百步。
元禮度賊陣堅,未易摧陷,乃復引退,須其怠而擊之。光弼望見
元禮退,怒,遣左右召,欲斬之。
元禮曰:“戰正急,召何為?”乃退入柵中。賊亦不敢逼。良久,鼓譟出柵門,奮擊,破之。
周摯復收兵趣北城。光弼遽帥眾入北城,登城望賊曰:“賊兵雖多,囂而不整,不足畏也。不過日中,保為諸君破之。”乃命諸將出戰。及期,不決,召諸將問曰:“向來賊陣,何方最堅?”曰:“西北隅。”光弼命其將郝廷玉當之。廷玉請騎兵五百,與之三百。又問其次堅者。曰:“東南隅。光弼命其將論惟貞當之。惟貞請鐵騎三百,與之二百。光弼令諸將曰:“爾輩望吾旗而戰,吾颭旗緩,任爾擇利而戰;吾急颭旗三至地,則萬眾齊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斬!”又以短刀置靴中,曰:“戰,危事。吾國之三公,不可死賊手。萬一戰不利,諸君前死於敵,我自剄於此,不令諸君獨死也。”諸將出戰,頃之,廷玉奔還。光弼望之,驚曰:“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廷玉曰:“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馳報。光弼令易馬,遣之。
僕固懷恩及其子
開府儀同三司瑒戰小卻,光弼又命取其首。
懷恩父子顧見使者提刀馳來,更前決戰。光弼連颭其旗,諸將齊進致死,呼聲動天地,賊眾大潰,斬首千餘級,捕虜五百人,溺死者千餘人。周摯以數騎遁去,擒其大將徐璜玉、李秦授,其河南節度使安太清走保懷州。思明不知摯敗,尚攻南城,光弼驅俘囚
臨河示之,乃遁。
邛、簡、嘉、眉、瀘、戎等州蠻反。
十一月,甲子,以
殿中監董秦為陝西、神策兩軍兵馬使,賜姓李,名忠臣。
康楚元等眾至萬餘人,商州刺史、充荊襄等道
租庸使韋倫發兵討之,駐於鄧之境,招諭降者,厚撫之;伺其稍怠,進軍擊之,生擒楚元,其眾遂潰;得其所掠租庸二百萬緡,荊、襄皆平。倫,見素之從祖弟也。發安西、北庭兵屯陝,以備
史思明。
第五琦作乾元錢、
重輪錢,與開元錢三品並行,民爭盜鑄,貨輕物重,谷價騰踴,餓殍相望。上言者皆歸咎於琦,庚午,貶琦忠州長史。
御史大夫賀蘭進明貶
溱州員外司馬,坐琦黨也。
史思明遣其將
李歸仁將鐵騎五千寇陝州,神策兵馬使
衛伯玉以數百騎擊破之於礓子阪,得馬六百匹,歸仁走。以
伯玉為鎮
西四鎮行營節度使。
李忠臣與歸仁等戰於永寧、莎柵之間,屢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