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義項名:工作報告
  • 發表日期:2021年3月4日
2020年及“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經濟下滑帶來的嚴重衝擊,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搶抓“雙區”建設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重大機遇,紮實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的路子,突出“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重點工作,形成了穩中有進、不斷向好態勢,奪取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國內一流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在珠三角率先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動態清零。堅持把人民民眾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第一時間築牢聯防聯控網,調集最強專家團隊和優質資源,中西醫結合全力救治患者,3月初62例本土確診病例全部治癒出院,做到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
  ——經濟經受住空前考驗實現正增長。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因時因勢精準施策,推動經濟逐月企穩回升。地區生產總值一季度下降8.7%(同比,下同),上半年收窄至-4.3%,前三季度扭負為正、增長0.3%,全年完成4222億元,增長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12.2億元,增長2.8%。
  ——大項目逆勢集聚迸發新動能。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新引進6宗百億級引領性產業項目,新開工項目920宗、竣工投產660宗。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完成2440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分別增長23.6%、32.6%。
  ——“豐”字交通引領開放發展大格局。啟動“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金山新城,推動城市向海向外發展。各縣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圍繞“豐”字交通各展所長,形成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國土空間規劃省級試點工作紮實推進,“3+7”工業園區提質增效,產城融合發展空間實現新拓展。
  ——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標誌性勝利。創新全民治水,七大江河108條主要一級支流水質持續好轉,城市建成區27條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15個國省考斷面水質100%達標。淡水河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潼湖水由Ⅴ類改善為Ⅳ類,沙河由Ⅲ類改善為Ⅱ類,淡澳河由劣Ⅴ類改善為Ⅳ類,吉隆河由Ⅴ類改善為Ⅲ類。
  ——脫貧攻堅任務圓滿完成。強化精準幫扶、兜底保障,全市46個省定貧困村及15188戶3554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3萬元,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七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科學精準施策、嚴格閉環管理,迅速遏制疫情擴散蔓延,織密扎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網。第一時間成立7個市領導帶隊的復工復產組,下沉縣區一線開展“一對一”幫扶服務,以最快速度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及時出台暖企10條、穩外貿發展8條等措施,做好人文關懷,幫助企業保訂單、穩產能。新登記設立市場主體12萬戶,其中企業4.7萬戶、增長7%。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雙雙突破7000億元,分別增長10.3%、22.8%。大力實施援企穩崗,城鎮新增就業6.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4%;減稅降費超100億元,惠及企業10.1萬戶。加大受疫情影響的城鎮低收入家庭和困難民眾救助,有力有效兜住了民生底線。
(二)堅持擴大有效投資,全力促進項目落地、開工、投產,以重大項目建設牢牢穩住經濟基本盤。出台推進重大項目建設12條措施,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機制、一抓到底”的模式,成立20個重大項目工作專班,實現扁平化管理,創新項目服務機制的改革經驗全國推介。埃克森美孚乙烯項目“雲開工”、中海殼牌三期“雲簽約”。兩大科學裝置場平工程完成,太平嶺核電一期、省能源實驗室建設提速。惠東、龍門的6個大數據中心項目簽約、動工,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二期等項目投產。恆力、正威等一批百億級大項目實現當年引進、當年動工,項目扎堆搶灘成為“惠州現象”。
  (三)堅持發展實體經濟不動搖,推動資源要素向產業園區集中,堅定不移走產業集群化發展路子。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土地、資金、砂石料等向重點項目、向產業園區集中。全年盤活存量用地4.38萬畝,通過收回閒置低效用地、向上“掙”指標突破用地瓶頸,新增建設用地指標85%用於工業項目。金融支持“增量擴面、提質降本”,製造業貸款較年初增長50.3%,小微企業貸款增長42.8%。爭取新增專項債券100.2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17.9億元支持項目建設。出台園區項目快速落地措施,7個千億級園區新動工項目74宗、投產項目37宗。中韓(惠州)產業園全面開工建設,累計引進項目116宗,計畫總投資1546億元。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起步區基礎設施啟動建設,首個產業項目動工。
  (四)堅持打基礎利長遠,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品質形象持續提升。按照“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思路,謀劃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各類道路5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6公里、市政道路139公里、國省道改擴建66公里、“四好農村路”233公里。贛深、廣汕高鐵惠州段進展順利,“豐”字交通1號公路先行段動工。惠清高速、河惠莞高速惠州段、惠州北互通建成通車。惠州千萬級幹線機場確定“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打通中心城區東江二路東延段等14條連線路,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全線貫通,江南大道、小金河大道、四環南路(惠南立交至惠台立交段)建成通車,中心城區連線仲愷的快捷通道增至5條。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完工,建成具有國際領先技術水平的烏東德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龍門換流站。做優“兩江四岸”、金山新城區域城市設計,惠城南站高鐵新城“站展融合”規劃建設穩步推進。深入開展“1+8”環境提升專項行動,完成東江公園、中心城區四大出入口品質提升,西湖、東江亮化工程得到市民廣泛認同。鐵腕整治“兩違”建築2040萬平方米,完成80個“惠民空間”老舊小區微改造。建成智慧公共停車場10座,新增停車位5000個;升級改造地面公共停車位1.6萬個。市生態環境園正式運行。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提升,優良率97.8%。
 (五)堅持發展富民興村產業,著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明顯成效。大力提升農業質量效益,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園3個,新認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8家,家庭農場達6047家,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動工。新認定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個,惠州荔枝首次實現自主出口。國家林藥科技示範園區建設紮實推進,種植中藥材1.66萬畝。聚焦打贏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戰,累計建成農村公廁824座,完成戶廁改造55萬戶,所有村莊基本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強化審計問題整改,盤活資金8.6億元用於扶貧項目、新農村建設。龍門列為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初步建立農村宅基地和農房建設管理制度體系。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五清”專項行動,累計整改入河排污口2200個,清淤河道316公里,新建碧道20.7公里,昔日黑臭河涌變成市民日常休閒的幸福河。
  (六)堅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民眾和企業辦事更便利。注重簡政放權,向鎮街下放行政執法許可權200項、公共服務事項43項,同步下沉編制1800餘名。政府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實現線上辦理,建設工程項目“信用快審”承諾制全面推行,工業項目施工圖審查實行容缺承諾辦理。繼續開展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活動,獲評“粵治-治理現代化”優秀案例。“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第三方評估躍升至全省第5,“惠服務”實現1021個“一件事”線上導辦、158個“智惠批”無人干預審批、788個免證辦。市民服務中心正式啟用,1200多宗事項實現“一窗辦理”。成功獲批全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首個跨境電商分揀清關中心啟用並開通B2B業務。新設立外資企業421家,實際利用外資55.7億元。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駐韓國經貿代表處掛牌。
  (七)堅持民眾利益無小事,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繼續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比7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增速居珠三角第一。新增幼稚園70所、學位超過2萬個,超額完成學前教育“5080”攻堅任務。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2.78萬個、普通高中學位5000個,義務教育大班額由7.8%下降到1.75%。市中心人民醫院仲愷院區、市第一人民醫院擴建工程建成啟用。惠東、博羅、龍門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全部掛牌運作,縣域內住院率提高到80%。開展藥品集中採購,藥價綜合下降14%。積極開展長者支醫行動,老年大學實現縣區全覆蓋。龍門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東湖旅店獲評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東坡紀念館、合江樓對外開放。完成48個體育場地設施改造,建成26片社會足球場。5個鄉(鎮)、50個村獲評全省鄉村治理示範鄉(鎮)、示範村。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雙擁模範城“六連冠”。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颶風2020”專項行動,系列行動綜合考核排名全省前列;推行“一村(居)一警”警務機制,刑事、治安警情分別下降19.6%、26%,“兩搶”零發案超300天。信訪形勢平穩可控,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獲評全國先進,法治惠州建設獲評省優秀。紮實推進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九項重點工程,組建市森林消防機動大隊等8支專業隊伍。科學調度、有效化解“6·8”強降水災害風險,成功處置龍門永漢河合口村段決堤等險情。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面完成大亞灣石化園區安全規範化建設,全市生產安全事故宗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5.7%、6.4%,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我們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過去一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64件、政協提案148件。協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用好新設立的建議提案辦理專項資金,切實提高了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水平和質量。人大代表圍繞“豐”字交通主框架、三大攻堅戰、“十四五”規劃編制等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高水平報告;積極回應民眾關切,推動解決了修橋、灌溉、照明及公共設施完善等25個民生事項。政協委員集中圍繞衛生健康事業和生命健康產業廣泛深入調研,就培育壯大中醫藥、花卉等產業建言獻策,為惠州發展凝聚了共識、貢獻了智慧。
  各位代表,2020年最令人難忘的是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戰鬥。在這次大戰大考中,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守土有責,醫護人員、政法公安幹警、交通外事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不辭辛勞、日夜奮戰,愛心企業家踴躍捐款捐物、積極復工復產,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特別是全市醫護人員白衣為甲、大義逆行,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76名勇士義無反顧馳援湖北,湧現出感動國人的最美“00後”,市中心人民醫院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偉大抗疫精神引領我們奮力向前、戰之能勝,是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來,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國內一流城市目標振奮人心,深化改革開放釋放澎湃動力,以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幹事創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過去五年,惠州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突破4000億元、400億元大關。三次產業比重由4.7∶56.5∶38.8調整為5.2∶50.5∶44.3。來源於惠州的財政總收入突破1400億元,年均增長14.3%。稅收占比72.2%,提升了11.4個百分點。新增百億級工業企業4家,總數達10家。民營經濟戶數達67.1萬戶,累計增長85%。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00家、高新技術企業1376家,R&D經費占GDP比重從2.05%提高到2.7%,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比提升5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占比提升至3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全省第9躍升至第5。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躍居全國第一,11家企業上榜全省電子信息製造業100強,4K電視機產量占全國1/3,惠州製造展現硬核競爭力,兩大產業集群基礎更加紮實。
 過去五年,惠州城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惠州機場開通47條航線,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第55位。新投產6個萬噸級以上泊位,港口吞吐量9700萬噸。新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264公里,總里程達851公里,居全省第2。改擴建國省道193公里,建設“四好農村路”3200公里。新增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201萬千瓦,新投產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29座,500千伏線路長度居全省首位。建成5G基站3939個,光纖入戶率155%。加固堤防147公里、治理河道400公里,中心城區抵禦外江洪水能力達到百年一遇標準。成功抵禦“8•30”廣東歷史最強降雨和強颱風“山竹”,無一傷亡。新增高標準農田39.5萬畝,總量達到120.4萬畝。行政村集中供水實現全覆蓋,廣大民眾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
  過去五年,惠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獲評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成功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環境保護責任暨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獲評省優秀。供排污一體化改革全面推進,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0.5萬噸/日,新建污水管網1815公里,改造老舊管網440公里,東江幹流水環境質量保持優良。整治“散亂污”企業7000多家,完成321家VOCs重點監管企業綜合治理,淘汰16台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修復海岸線70公里,種植紅樹林4166畝。完成造林與生態修復60萬畝,森林蓄積量增長14.6%。空氣品質穩居全國重點城市前10位,“惠州藍”時常刷爆微信朋友圈。
  過去五年,惠州社會民生事業穩步發展。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5%。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8%以上,城鄉低保標準增長49.8%。新增各級各類學校389所,增加學生25.48萬人,在校生總數達134.2萬人,16萬多名惠州學子圓了大學夢。新增三甲醫院4家,升級改造各類醫療機構45間,新增住院床位3773張。建成社區體育公園160個,公共文體設施實現村居全覆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8歲提高到79.1歲。5A級景區、省級旅遊度假區數量居全省第1。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69萬戶。志願者突破120萬人,新獲評“中國好人”24人。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奪取全國綜治最高榮譽“長安杯”,城市更安全、民眾更滿意、社會更文明。
 五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增強了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工作全面鋪開。強化審計監督,一級預算單位實現審計全覆蓋。樹牢“過緊日子”思想,持續壓減財政一般性支出,騰出更多財力支持重點項目、保障民生。大力“精文簡會”,積極為基層減負,廣大幹部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做實事、抓落實。
  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間,在市委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在“危”與“機”的轉換中找準了正確路徑,在“穩”與“進”的開拓中提振了發展信心。廣大幹部主動擔當、創新方法,啃硬骨頭、打攻堅戰,有效破解了“兩違”整治、項目用地、水污染防治等長期困擾發展的難題,紮實推動了“豐”字交通、“3+7”園區建設、重大項目引進等一批大事要事。惠州加速轉型、逆勢上升的強大動能不斷累積,建設一流、競逐一流的底氣更足了!
 站在新起點上回望過去,我們深刻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保證和力量源泉。只要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一定能把準前進方向。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只要我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出於公心幹事,摒棄私心雜念,涵養風清氣正氛圍,就一定能形成強大合力,應對各種困難挑戰。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既要胸懷理想也要腳踏實地。我們只有與時俱進,以更高站位謀劃未來,才能以前瞻視野抓牢時代機遇;只有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衝鋒在前、乾在一線,較真碰硬、鍥而不捨,才能攻堅克難、幹事成事。“十三五”的發展成果,是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實幹擔當,用辛勤汗水、一步一個腳印乾出來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為惠州發展作出不懈努力的廣大幹部民眾、駐惠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以及港澳台同胞、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惠州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發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經濟總量不大,城市核心競爭力有待增強;穩增長促發展壓力持續加大,外部環境錯綜複雜,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山區縣與中心城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仍然較大,農業農村發展基礎還不夠牢固;社會民生事業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公共服務水平亟需提升,發展教育、衛生醫療、養老托育等事業任重道遠;統籌發展和安全任務艱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體系還不健全,抵禦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服務型政府建設還需加強,“放管服”改革的系統性協同性不夠,一些幹部服務意識、擔當精神、專業能力不能適應一流城市建設的需要。對此我們一定高度警醒,始終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盡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決不辜負全市人民重託。
“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及2021年工作安排
  “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惠州加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的關鍵時期。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按照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的部署要求,全面分析研判形勢,審議通過了《中共惠州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惠州要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的“硬任務”,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的“軟目標”。市政府據此編制了《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提請大會審議。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要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省的決策和市委的部署,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人民更加幸福上,加快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到2025年,惠州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地區生產總值超6000億元,來源於惠州的財政總收入突破200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600億元。經濟結構更加最佳化,經濟發展韌性進一步增強,現代產業體系更具競爭力,工業總產值達到1.5萬億元,基本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產值達50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穩居全省前三,產值達6500億元。前瞻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先進能源等未來產業,產業數位化、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百億級工業企業累計超30家、千億級企業3家以上。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建成“豐”字交通主框架、千萬級幹線機場和現代化港口體系。歷史文化名城軟實力愈發增強,民生福祉日益豐厚,民眾住房更有保障,出行更加便捷,就業更加充分、更有質量,收入增長和經濟成長同步,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加快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顯著最佳化,社會更加文明進步,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強,加劇了經濟平穩運行的風險,給我們帶來了困難和挑戰。同時,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新機遇,惠州逆勢而上,發展呈現明顯上升態勢,重大項目紛紛落戶、動工、投產。我們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產業集群、交通體系、城市品質、民眾生活都有大起色,實現大提升。
  綜合各方面因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5%,稅收收入占比75%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工業投資增長25%以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以上;
  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2.8%;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8件;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城鎮登記失業率2.6%以內;
  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97%以上;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主要污染物排放、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完成省下達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