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惠州市人民政府
  • 發布時間:2016年
各位代表:
2016年,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十二五”時期工作回顧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跨越發展的五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發展形勢,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儘快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改革創新、率先跨越,大力實施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六大計畫”,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了“十二五”主要目標任務。
“十二五”期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相繼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年均增長12%,2015年達3140億元,增長9%,增速居全省第2位。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年均增長10.7%,2015年達6.62萬元,增長8.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繼突破200億元、300億元,年均增長21%,2015年達339.99億元,增長13.1%。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躍居全省第五位,實現了爭先進位。立體交通大格局基本形成,先後邁進“高鐵時代” “航空時代”,又將迎來“城軌時代”。成功奪取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成功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品質大幅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五年來,我們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始終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主動作為、綜合施策,促進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充分發揮項目帶動效應,實施重點項目455宗,建成投產220宗,2013年以來新立項億元以上項目動工建設647宗,累計固定資產投資7105.8億元,是“十一五”的2.3倍。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1863.9億元,增長16%。著力擴大內外需求,成功舉辦4場惠州產品海外展覽會、8場國內展銷會、4屆雲博會、3屆中國手機創新周活動,累計簽訂銷售貿易契約2238.9億元。房地產、汽車等大宗消費穩步上升,電子商務、信息消費、旅遊休閒等成為消費新增長點。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36.2億元,是“十一五”的2倍。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0.7億元,增長10.5%。積極推動外經貿發展,新引進外資項目1584宗,實際利用外資82億美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6宗。對外貿易依存度降至107.5%,比“十一五”末下降26.5個百分點。“委託設計+自主品牌”出口占加工貿易出口比重從41.3%提高到69%。累計進出口總額2594.7億美元,是“十一五”的1.9倍。2015年,進出口總額3376.1億元,下降7.5%。大力實施“企業成長計畫”,新培育千億元企業2家,新增上市企業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2家、天交所掛牌企業19家。累計在境外設立企業72家,對外投資3.4億美元。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累計完成“個轉企”1614家、“小升規”912家,新增註冊商標12587件、馳名商標18件。制定實施“惠28條”“惠42條”,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42.7%,五年提高7.2個百分點。
五年來,我們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體制機制更有活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20項國家級和54項省級改革試點有序推進,獲評中國改革最具投資潛力城市。行政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實施“三張清單”管理制度,行政審批事項減少67%,行政許可事項減少43%。市政府工作部門由35個精簡為32個,食品藥品、工商、質監部門調整為地方政府管理,市水投、交投、城投、港投集團相繼掛牌運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基本完成。政府全口徑預算管理啟動實施。政府公共服務滿意度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經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實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投資項目審批提速80%,2015年市場主體37.3萬戶,五年新增21萬戶。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獲評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十佳典型案例。網上辦事大廳實現鎮街、村居全覆蓋。率先在全省建成市縣一體化“中介超市”,獲評全省政府治理創新優秀案例。城鄉綜合改革成效明顯。在全省率先開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提前兩年實現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十二五”目標。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成為首批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順利推進。建成農村產權流轉管理市級服務平台。探索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社會治理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兩建”考核連續3年綜合排名全省前列。全國仲裁“兩化”試點和反走私誠信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深入推進。村(居)委“法制副主任”制度實現全覆蓋,經驗全省推廣。實行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制度,2015年每萬人社會組織數6.87個,每萬人持證社工人數5.45個。獲評全國首批社會治理創新優秀市。
五年來,我們深入推進轉型升級,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大力實施“產業培育計畫”,推動產業向高端集聚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5.9∶58.6∶35.5調整為4.8∶55∶40.2。2015年,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為59.2%和43.6%,達到全省先進水平。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中海油樂金ABS、TCL移動網際網路智慧型終端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中海油惠煉二期、信利AMOLED一期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2015年石油化工、電子信息兩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2.1%。汽車和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東風本田汽車一體化項目(一期)、比亞迪鋰電池項目建成投產,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列入省重點支持對象。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啟動,風力、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穩步推進。現代服務業優質發展。羅浮山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南崑山入選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新增4A級景區2家。2015年,接待旅遊總人數4076.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30.2億元,分別是五年前的1.6倍、2.3倍。累計組建或引進銀行機構15家、證券保險機構32家,縣區農信社全部改制為農商銀行。201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為3836.1億元、2701.6億元,存貸比達70.4%,五年提高11.8個百分點。特色農業穩步發展。耕地保護走在全省前列,基本農田保有量195.94萬畝,建成標準農田100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園6個,“十二大”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達214.5萬畝。成功舉辦兩屆農博會,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60家、專業合作社1856家,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2.5%。
五年來,我們突出抓好創新驅動,經濟成長內生動力不斷提升。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1+6+N”創新政策紅利加快釋放。創新投入持續增長。全市財政一般預算科技支出累計達55.8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11%提高到2.4%。設立創投基金11家,建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成立首家科技銀行。2015年工業技改投資332.2億元,五年增長6.4倍。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15年高新技術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分別達255家、203家,五年分別增長1.6倍、2.1倍,技術自給率達70%。建成新型研發機構4家、在建9家,建成孵化器10家,其中國家級3家。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大力推動協同創新,實施產學研項目523項,組建產學研聯盟8個、院士工作站3個、產學研示範基地7個,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深入實施“人才雙高計畫”,加快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累計引進創新團隊18個、領軍人才38名。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7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優秀獎6項,2015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21408件、9797件,五年分別增長6.29倍、5.14倍,獲評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市,連續五次獲評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五年來,我們著力統籌城鄉一體化,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圍繞國家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綜合改革試點,深入實施“平台構建計畫”“縣區趕超計畫”,推動城鄉區域一體化。城市建設擴容提質。編制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市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基本實現全覆蓋。打通47條市區連線路,“一城三組團”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54平方公里,達3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61.84%提高到68.15%。智慧城市建設穩步推進,智慧政務全面實施,數字城管系統投入運行,無線寬頻網路覆蓋率、網際網路普及率分別達75.7%、73.9%。清理閒置土地2396.9畝,實施“三舊”改造3922畝。“兩違”整治深入推進,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平台建設加快構建。環大亞灣新區上升為省重大區域發展平台,三大起步區35宗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8億元。仲愷高新區納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潼湖生態智慧區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列入省重大創新平台。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七個縣區人均GDP全部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縣域經濟總量占全市比重由35.2%提高到39%。博羅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地位更加穩固,博羅、惠東進入全省縣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龍門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連續五年居全省十強。基礎設施水平全面躍升。廈深高鐵通車,惠州機場通航,莞惠城軌惠州段建成。7條高速公路建成,實現縣縣通高速,新增高速公路208公里,通車總里程達587公里,居全省第三。國際貨櫃碼頭投入使用,新增5萬噸深水泊位2個,惠州港吞吐能力突破億噸。完成國省幹線公路改造建設554公里、農村公路硬底化4433公里。建成江海堤圍113公里,治理河道146公里,完成20宗水庫除險加固。變電站規模達139座,新增輸電線路1867千米。建成天然氣管道248.6公里,油氣管道達514.6公里。兩輪扶貧“雙到”任務圓滿完成。累計投入11億元,131個省重點幫扶村年集體經濟收入平均10萬元以上,8.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完成105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74宗省級貧困村通自來水工程,解決了28.8萬農村民眾飲水問題。
五年來,我們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生態優勢日益凸顯。在全省率先出台低碳生態規劃,連續8年全省環保責任考核優秀等級,連續三次獲評中國最美麗城市,連續四次獲評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空氣品質不斷改善,2015年排名全國74個重點監測城市第三,市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97.5%。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工作紮實有效。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鎮6個、省級生態鎮53個、生態村748個。龍門縣獲評全省首個省級生態縣。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48座、截污管網800公里,新增日處理能力64.9萬噸,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96%。新一輪綠化惠州大行動成效明顯。新增生態景觀林帶783.4公里、碳匯森林50.4萬畝,新建濕地公園4個、森林公園32個,森林覆蓋率由59.6%提高到62.34%,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11.01平方米提高到17.75平方米。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穩步推進。完成淡水河、潼湖流域污染整治階段性任務,東江幹流惠州段保持國家二類水質標準,城市飲用水源達標率100%。考洲洋美麗海灣建設進展順利,近岸海域水質全省最優,成功創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實施市區河涌整治總體規劃,打造金山河、青年河水環境綜合整治樣板工程,金山河水清岸綠工程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美麗鄉村·三大行動”深入開展。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477個、垃圾收集點2萬多個、森林村莊285個,配備農村保潔員9333名;博羅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投產,惠陽區、惠東縣垃圾焚燒發電廠順利推進,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大幅改善。節能減排成效突出。清退重污染項目177宗,完成減排項目269宗。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4.68萬輛,推廣套用新能源汽車超2000輛。預計萬元GDP能耗五年累計下降17%,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24.8%、22.5%、16%,全面完成省下達污染減排任務。
五年來,我們加快發展社會民生事業,人民民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堅持把市級新增財力的75%、縣級新增財力的60%以上投入民生。每年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五年累計民生支出1088億元,年均增長27.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2%,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6∶1縮小為1.9∶1。獲評全國首批民生改善典範市,連續六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新增城鎮就業34萬人、創業2.5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增長99.1%。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孤兒和城鎮“三無”人員保障標準達到全省先進水平。全面免除殯葬基本服務費用。改造農村危房18832戶,建設保障性住房33482套,解決24148戶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教育文體事業優質發展。新增普通中國小學位6.7萬個,獲評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實現全覆蓋。惠州學院人才培養和科研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步。職教新城、技師學院投入使用,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職業學院申辦成功。引進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落戶博羅。建成4所標準化特殊學校。國家、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及示範區創建順利推進,發放文化惠民卡14.2萬張。14個縣級、73個鎮級和1249個村級文化設施實現達標升級。市數字圖書館上線運行。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新增省級“文保”單位17處、“非遺”名錄8項,獲評省歷史文化街區5條。龍門縣、惠東平海鎮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成功舉辦一大批文化體育賽事活動,參加省十四屆體育運動會取得優異成績。鄉鎮農民健身工程實現全覆蓋。衛計事業加快發展。全面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任務,建成市中醫醫院新院、中大惠亞醫院和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惠博醫院,完成150間村衛生站標準化建設。有效防控H7N9禽流感、登革熱等疫情,成功應對全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徵。獲評全國首批創建幸福家庭活動示範市,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考核連續兩年全省第一。文明創建實現“滿堂紅”。博羅、龍門入選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城市,惠東獲評省文明縣城,新增全國文明單位5個、全國文明村鎮3個,建成道德講堂800個、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209所,註冊志願者超41萬人,湧現中國好人12人、省級以上道德模範及身邊好人43人。平安創建卓有成效。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進一步健全,綜治信訪維穩網路加快完善。“雷霆掃毒”“6+1”“3+2”專項綜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禁毒百城會戰獲全國地級市第一名,禁毒工作經驗全國推廣。連續四次獲評中國最安全城市,連續兩次獲評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市。食品藥品監管進一步強化。建成全國首個國家級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獲評全國首批法治城市創建先進市、全國“五五”普法先進城市、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成為《立法法》修訂後全省第一批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市。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通過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考評,所有縣區成為省級雙擁模範城。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審。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一期項目投入使用。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9家、農村幸福院97個。對外合作水平不斷提升,與澳大利亞、韓國、以色列、烏克蘭、薩摩亞等國家合作務實推進。對口支援四川丹巴縣、道孚縣工作進展順利。國防動員、人民防空、老區建設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取得新發展。台務、口岸、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統計、物價、供銷、糧食、移民、氣象、三防、消防、應急、防震、科普、檔案、方誌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