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丹東市政府工作報告

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組織和帶領全市人民進一步搶抓機遇,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和任務,經濟社會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年丹東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3年1月6日
  • 地點丹東市
  • 會議: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基本信息,工作回顧,

基本信息

2013年1月6日在丹東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長 石光
各位代表:
我代表丹東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各位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一)經濟加快發展,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022億元,首次突破1000億元,比上年增長15%,比2007年增長1.4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8%,比2007年增長2.2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際完成127.6億元,比上年增長23%,比2007年增長2.6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920億元,比上年增長30%,比2007年增長2.9倍,五年累計完成314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億元,比上年增長17%,比2007年增長1.4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比2007年增長7.2倍,五年累計完成37.3億美元;外貿出口總額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比2007年增長73%;引進內資項目到位資金810億元,比上年增長31.9%,比2007年增長9.7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5元,比上年增長14.2%,比2007年增長99%;農民人均純收入11640元,比上年增長16%,比2007年增長1.1倍。
工業經濟不斷壯大。通過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工業經濟占全市經濟比重由2007年的37.6%提高到43.6%。2012年底,全市規模以上企業850戶,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1280億元,比2007年增長2.5倍。其中億元以上企業310戶,有2戶企業成長為百億元企業,骨幹企業對工業經濟的牽動力不斷增強。工業投入五年累計完成1600多億元,比前一個五年翻了三番。本鋼不鏽鋼冷軋、丹東港大豆深加工、哈曼音響等一批工業大項目成功引進並實現竣工投產,黃海新能源汽車等項目開工建設。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2012年規模以上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102億元,無水印染等11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截至目前,擁有“欣泰”等6枚中國馳名商標。汽車及零部件等支柱產業、儀器儀表等優勢產業、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業已確立,2009年以來啟動建設的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環保產業園、再生資源園等重點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且發展勢頭良好。2012年,面對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出台並實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進了工業經濟企穩回升。
農村及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五年來,農業全面豐收,糧食產量2011年創99.6萬噸歷史新高后,2012年達到95.2萬噸,成為第二個高產年。東港、寬甸分別被省政府確定為草莓、人參“一縣一業”示範縣。東港梭子蟹等8種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堅持科技興農,建設優質稻米等9個特色農產品基地,培育了丹東藍莓等10個特色品牌。設施種植業、設施漁業、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快速發展。農業出口創匯能力不斷增強,2012年農產品出口額預計達到6.9億美元,增長20%,出口增量位居全省首位。農村水利、生態建設加快實施,五年投入農田基本建設資金約30億元,有望連續四年奪得省政府農建“大禹杯”,“青山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連續三年經受住了特大洪水襲擊和強颱風威脅的考驗。農村扶貧和海洋環保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有效落實,伏季休漁和漁船管控得到加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縣域超百億元產業集群達到2個,佰山木業等5個10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大項目開工建設,東港市、鳳城市躋身全國百強縣行列。5個邊境縣(市、區)均被列為全國興邊富民行動重點縣。
城區經濟和服務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服務業增加值五年翻了一番多,連續兩年超過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商業流通服務網路覆蓋城鄉,錦山中央商貿商務服務業集聚區等14個重點集聚區已形成規模,萬達廣場等城市綜合體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沃爾瑪等國際連鎖商業企業進駐丹東,皇冠假日等五星級賓館投入使用,極大提升了我市服務業的檔次和水平。會展業逐步培育起來,旅遊節、台灣周、儀器儀表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擴大、提高了丹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特別是去年舉辦的首屆中朝經貿文化旅遊博覽會進一步鞏固了丹東對朝鮮各項合作交流的重要地位。旅遊業發展迅猛,假日經濟持續火爆,天橋溝、鳳凰山等精品景區建設已見成效,榮獲了中國“溫泉之城”、“十大宜居中小城市”、“十大養老勝地”等稱號,丹東已經成為遼寧重要旅遊城市和赴朝旅遊集聚區。房地產業保持了健康發展的態勢。城區經濟完成了第一個“三年倍增”計畫,通過向城區下放管理許可權等舉措,城區發展潛力逐步釋放出來。
財政金融支持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五年累計完成410億元,稅收累計完成300億元,收入質量穩步提高。財政支出結構趨於合理,用於農業、教育、科技等民生方面支出增長超過20%。有效盤活政府資產,建立融資平台,成功發行兩期城投債券,支持了城市建設。2012年,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245億元,比上年增長17%;貸款餘額682億元,比上年增長18%,新增貸款連續三年突破百億元。欣泰電氣上市獲得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即將上市。五年引進和組建了近60家金融機構。
(二)對外開放實現重大突破,各項改革不斷加快
沿江沿海重點區域開發開放成效顯著。抓住2009年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一批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有深遠影響和牽動力的重大項目得以實施,五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45個。城市發展空間有效拓展,實現丹東新區、東港、大孤山多點布局,點線面聯動發展。丹東新區迅速崛起,累計實施了市民服務中心、丹東二中、體育館等城市功能項目21個,科技五金城、西湖城農貿大市場等商貿地產項目53個,7個重點產業園區初具規模,九縱九橫主幹路網等基礎設施基本完成,新區正在從建設開發向管理職能提升轉變。大孤山經濟區總體發展規劃通過省專家組評審,濕地調整方案獲國務院批准,港口、疏港路、精密加工園區等各項建設全面鋪開。啟動了翡翠灣開發,香港佳兆業房地產項目率先開工,標誌著新老城區開始對接建設。中朝共同開發和共同管理黃金坪經濟區實現突破,中方配套區啟動建設並正在積極推進。
外向型經濟實現新跨越。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經貿往來,五年完成外貿出口總額近100億美元,出口商品結構趨於最佳化,對朝貿易集散地地位日益顯現。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利用外資連續兩年突破10億美元,引資質量有效提高,生產型、高技術型、出口創匯型項目占80%以上,與哈曼、SK、希爾頓等國際大公司實現了合作。境外投資領域不斷拓寬,思凱電子、曙光集團等11戶企業實現了海外併購。東北東部(12+2)區域合作納入《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和國家發改委“十二五”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城市間經貿、文化、旅遊合作進一步深入。
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政府機構新一輪改革任務順利完成,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新整合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服務。全市90%以上的事業單位推行了聘用制。財政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實行基本藥物制度。林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
(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
城市環境煥然一新。啟動並積極開展“四城聯創”活動,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和省級“衛生城市”、“環保模範城”稱號,在全省城市文明指數測評中獲得第二名。城市規劃更注重於現代化、人性化理念。人均占有綠地面積10.6平方米,比2007年增加4.3平方米,城市綠化美化亮化檔次和品位不斷提升。改造完成並免費開放了城市三大公園。積極實施“藍天工程”,僅去年推行城市集中供熱就廢棄煙囪近百個,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45天以上。完成了國家“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淘汰關閉污染企業900多家,建成並運行城鎮污水處理廠5座,鴨綠江下游水質明顯改善。
基礎設施更加完備。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金山熱電等重大電力設施項目實現併網發電,三灣水利樞紐土建主體工程竣工。東北東部鐵路建成通車,沈丹客專、丹大快速鐵路建設加快推進。丹海、丹通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實施了一號、三號幹線貫通,二號幹線續建,四號幹線啟動建設等道路工程。中朝兩國合力推進的新鴨綠江公路大橋主橋、引橋施工全面展開。丹東港五年投資300多億元,18個泊位建成投入使用,20萬噸級礦石泊位開工建設;2012年吞吐量達到9600萬噸,比2007年增長2.7倍,躍居全國港口第14位。規劃中的另一個億噸大港——海洋紅港區實現開工。丹東機場改擴建工程基本完工。如此密集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國同等規模城市中極為少有。
(四)民生工作得到加強,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繁榮
民生工程惠及城鄉。五年來,用於民生工程的財政支出增量占全部財政支出增量的80%,解決了一批百姓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各項惠民實事如期完成。對城市近200條街路進行大修改造,實施了120多條民眾最關心的小巷路改造工程,更換了100台環保公車,極大改善了民眾出行條件。僅去年就封堵垃圾通道4000多個,新投放垃圾收集車70多台,增加果皮箱6000多個,解決了困擾百姓生活幾十年的二次污染問題。五年建設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及棚戶區改造住房4.4萬套230萬平方米。下大氣力解決供暖問題,僅最近兩年,市財政就拿出1.5億元用於供暖保障,特別是2012年實施了550萬平方米7萬戶金山熱電集中供熱聯網改造工程,供暖質量進一步提高。基本養老等5項社會保險擴面均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城鄉低保戶救助、新農合補助標準不斷提高。五年累計實現實名制就業32.3萬人次。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完成了義務教育“雙高”普九任務,建成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60所,新二中、新四中、新職專投入使用,提前完成了74萬平方米的校舍安全三年改造任務。初步實現了城鄉基本醫療衛生全覆蓋,完成了一院、三院、中醫院、縣級醫院等醫院改擴建工程。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不斷加強。低生育水平繼續保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丹東大劇院、新圖書館等文化設施開工建設,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免費對外開放。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連續承辦鴨綠江國際馬拉松賽、中國女籃甲級聯賽等國家級品牌賽事,百公里山水相連健身步道部分路段建成。實施了“百千萬”人才引進工程和高端人才引進活動,設立院士工作站10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省級博士後科研基地15個,引進海外研發團隊項目37個。耕地、礦山、地下水等各類自然資源得到了合理保護和利用。實現了全國雙擁模範城“六連冠”和全省“七連冠”,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等工作取得新成果。
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堅持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和向市政協常委會通報工作情況,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個方面的意見。五年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2863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9.9%。依法行政紮實推進,普法教育有效實施。政務公開穩步向基層延伸,基層政權建設進一步加強,村委會和社區居委會辦公、活動場所條件明顯改善。審計監督職能得到發揮。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委託代理全面鋪開,“五大系統”建設深入開展,在全省率先實行行政問責,嚴厲查處了損害民眾利益的違法違紀問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著力排查、化解信訪積案和各類社會矛盾,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得到加強,應急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邊海防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保持了邊境地區的和諧穩定。
外事、口岸、僑務、台務、民族、宗教、統計、物價、保密、檔案、接待、地方志、人防、氣象、防震減災、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本屆政府正值遼寧沿海經濟帶全面開發建設的重要階段。五年來,我們牢牢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和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雙重機遇,逐步實現了發展重點由江向海的轉身,發展方式向高質量、快速度的轉變,發展成果向更多惠及人民民眾的方向集聚。這些成就是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取得的,是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在本屆政府任期屆滿之際,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丹中省直單位和駐丹部隊、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經濟總量偏小的狀況沒有得到改觀,在全省仍處於靠後位置;二是工業主導產業不突出,產業集聚不明顯,產業類型分散,工業項目引進、落地數量少,特別是缺少工業大項目,難以形成較強牽動力;三是現代服務業發展與沿海發達地區比還有很大差距,潛力和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四是財政困難狀況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債務負擔較重,致使社會保障、城市建設資金壓力巨大;五是一些部門和幹部作風不實,庸懶散現象依然存在,投資軟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這些問題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今後的發展中,將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發展思路和奮鬥目標
  
今後五年,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期。我市面臨著丹東沿江沿海經濟全面發展,黃金坪合作開發實質推進,新鴨綠江公路大橋、沈丹客專、丹大快速鐵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竣工並集中發揮作用等機遇,也面臨著現實困難與歷史遺留問題交織凸顯等壓力。因此,惟有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破解難題,才能保持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惟有心無旁騖、少說多做、狠抓落實,才能把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為此,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各項部署,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開放為主基調,以創新為驅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著眼點,堅持高質量、快速度發展理念,全力開發北黃海,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促進產業升級,持續壯大地區綜合實力,把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建設文明、生態、繁榮、富裕的國際化港口城市,努力構建大氣秀美新丹東。
依據上述總體思路,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奮鬥目標是:
——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經濟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發展方式轉變明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開放空間有效拓展。著力打造“一橋兩島”開放新格局,推動丹東新老城區、黃金坪配套區、前陽開發區、東港市區、大孤山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形成城市帶、產業群;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為核心的外貿出口競爭新優勢。海洋經濟開始崛起,港口牽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丹東港吞吐量力爭達到2億噸,海洋紅港區吞吐量超過2500萬噸,成為東北東部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產業結構合理最佳化。農業基礎性地位進一步鞏固;工業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具有丹東特色的工業體系基本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迅速壯大;信息、物流、會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生態環境極大改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可持續發展基礎進一步牢固,以“藍天、碧水、青山”工程為依託,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國家級生態市建設各項指標達到創建標準,生態、宜居的丹東激發出新的魅力。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力爭實現翻番,居住條件和環境進一步改善,民生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社會安定和諧,民眾安居樂業。
為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將在八個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一是以發展海洋經濟為引擎,形成北黃海開發新增長極。二是以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及核心競爭力為著力點,塑造丹東工業新輝煌。三是以打通東北東部出海大通道為契機,助推服務業新飛躍。四是以產業集群建設為帶動,促進縣域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五是以高水平建設新興區域為重點,邁出城市建設管理新步伐。六是以天藍地綠水淨為標誌,走出可持續發展新路子。七是以發展成果惠及民生為目標,實現人民民眾生活水平新提高。八是以為民服務為宗旨,樹立政府自身建設新形象。
三、2013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任務
  
2013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們既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又要堅定信心、不畏艱險,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丹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好,把人民民眾的事情辦好。為此,我們確定今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0億美元;外貿出口增長10%;引進內資項目到位資金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九項工作:
(一)全力抓好項目工作
把招商引資做強。強化主題招商,圍繞大孤山等重點區域,精細化工等重點產業,積極引進對我市產業結構調整有促進作用的優質項目。強化節會招商,通過舉辦中朝經貿文化旅遊博覽會等國內外關注的大型展會活動,增強丹東吸引力。強化重點區域招商,密切與日韓、香港、台灣、京津冀等國家和地區的聯繫,做好對總部或區域總部的招商,加強與東北東部乃至東北地區腹地的合作交流。強化以商招商,加大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招商力度,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入駐。
把項目落地做實。切實提高環評、規劃等項目審批效率,注重節約用地,做好土地徵用、動遷、收儲和招拍掛等工作,提高項目投資強度。抓好項目的跟蹤落實,積極主動地幫助投資者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各類問題,確保項目儘快竣工達產。確定三月、四月為項目開工月,確保再新開工一批有影響力的項目。
把項目儲備做精。圍繞環境保護、民生改善和社會發展,篩選、包裝、儲備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圍繞重點園區、重點產業集群,篩選、包裝、儲備一批技術含量高、牽動力強、投資回報率大的產業發展項目,促進項目儲備的常態化、系統化。
(二)進一步加快以北黃海和沿江沿海經濟帶開發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步伐
堅定不移地加快新區發展。切實提高新區管理水平,促進新區向新城轉變。以匯聚人流、物流,提升人氣、商氣為重點,採取市場化運作等方式,進一步完善新區城市功能和基礎設施建設。居然之家等商業設施加快實施,新區醫院儘快啟動,體育場、大劇院等文體設施加快推進,不斷完善新區、繁榮新區。
快速推進大孤山經濟區建設。做好臨港產業園、精密加工園、東疏港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紅星開關、方元鑄造、錦鴻數控等精密加工園入駐企業年底前竣工達產。加快重化工業招商引資和發展,重點推進翔鷺騰龍集團煉化一體化等大項目建設。
全面實施翡翠灣開發。加快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路網建設,通過招商推介、媒體網站宣傳等方式,不斷擴大翡翠灣的知名度。以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跟蹤服務好佳兆業等開工項目,爭取新東方商貿城、中國供銷集團農商物流港等項目開工建設。
積極開展黃金坪中方配套區建設。爭取黃金坪中方配套區儘快獲得國家批准,並得到國家綜合保稅區等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儘快與黃金坪形成全面對接條件,全力推進恆力紡織工業園等項目建設。力爭使我市年內進入國家第二批沿邊地區開發開放試驗區行列,高起點做好規劃和產業布局。
進一步推動港航經濟發展。加快建設丹東港20萬噸級礦石泊位等港口基礎設施,實現億噸大港目標;積極推進丹東港與韓國大宇、現代,美國史密斯菲爾德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合作。抓好海洋紅港區防波堤、圍堰、航道等工程實施,啟動5萬噸級泊位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臨港工業,拉長臨港產業鏈條。大力發展港航物流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加快推進新鴨綠江公路大橋及口岸區、口岸物流園區、安民口岸區建設,帶動口岸經濟發展。高質量編制《東北東部經濟帶發展規劃》,推動和引領東北東部(12+2)區域合作務實深入開展。
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加強出口基地建設,積極培育出口品牌和新的出口增長點,不斷擴大對外合作領域和貿易規模,特別是進一步加強對朝合作交流、經貿往來。鼓勵和支持我市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併購和引進國外科技型企業及先進技術。
(三)不斷增強工業經濟支撐和拉動作用
保持工業回升態勢。建立和完善重點企業運行監測、用電情況分析和生產要素保障系統,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全力支持企業抓訂單、找市場、融資金。促進有潛力的停產半停產企業全面恢復生產;積極引進和落實工業項目,特別是工業大項目;千方百計破解難題,加快在建項目投產達產,形成新的增長點。
壯大工業企業規模。採取改造、併購、重組、引進、上市等措施,積極推進百戶骨幹企業提升、百戶億元企業培育、百戶小微企業成長“三百企業工程”的實施,促進現有工業企業發展壯大,確保年內新增10億元以上企業2戶、規模以上企業40戶。
做強產業集群。全力抓好汽車及零部件、儀器儀表和再生資源3個省級產業集群,力爭使防護紡織製品、增壓器2個專業產業集群跨入省級行列。促進電子信息及軟體外包、納米印刷製版等產業成長壯大,推動精細化工產業升級,逐步打造“大孤山石油煉化和精深加工一體化、寬甸鳳城硼鎂化工一體化和無水印染技術產業一體化”三大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抓好工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激勵機制和公共服務平台體系。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和平台建設,抓好重點領域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密切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套用,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確保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獲得省級批准,大力實施創新型和產業化項目,促進科技型企業向高新園區聚集。
(四)繼續保持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切實提升縣域經濟實力。完善縣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重點抓好東港再生資源、鳳城緊固件、寬甸非金屬新型材料等縣域重點產業集群建設,推動這些產業集群向百億元規模邁進。爭取實現10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大項目全部竣工投產。抓好“一縣一業”,不斷提高東港草莓、寬甸人參和鳳城板栗產業化發展水平,積極培育龍頭企業。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穩定糧食生產,提高種糧效益。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加強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增加標準化生產面積10萬畝,規模化畜禽養殖比重達到62%以上。抓好現代漁業示範小區建設,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0萬噸。著力推進設施農業、訂單農業發展,努力實現農產品出口創匯增長15%以上。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建設。對丹東市、縣城、小城鎮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效提高容納力和承載力。加快城市東部、北部地區開發建設,推動縣城向中等城市發展,完善小城鎮基礎設施,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農村人口向小城鎮聚集,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
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實施綠化造林,加快推進“青山工程”。抓好農村水利建設,實施大洋河等河流綜合整治,深入開展農建“大禹杯”競賽活動。進一步加大在科技、金融、醫療等方面對“三農”的服務力度,提倡開發式扶貧,著力促進農民增收。
(五)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
促進城區經濟繁榮活躍。城區經濟重點抓好服務業發展,萬達廣場等城市綜合體項目爭取部分交付使用,儘快形成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實施新安步行街地下商城、華美新天地、天賜國際金融中心和希爾頓、喜來登酒店等商業項目。積極發展會展、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等產業,打造一批新的服務業集聚區,推動老商業區實現現代服務業升級改造,抓好商業市場建設,培育發展好“夜經濟”,保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培育一批拉動力強的消費增長點。
推動旅遊業做大做強。實施精品旅遊戰略,豐富提升旅遊文化內涵,做大做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產品,陸續推出具有丹東民俗風情和地域特色的常態化演出節目。爭創鴨綠江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及創建國家級赴朝旅遊集聚區。發展溝域經濟,實施生態立縣,著力把寬甸打造成“遼寧生態旅遊第一縣”。儘快完成《全市溫泉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和評審,進一步整合溫泉資源,積極引進和實施高檔次的溫泉旅遊項目。大力開發觀光農業、觀光工業,鼓勵發展“農家樂”,不斷提高旅遊整體接待能力。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和區域合作力度,拓寬旅遊客源市場。
(六)積極發揮財政金融支撐作用
提高財政保障能力。不斷壯大現有稅源,培育後續稅源,提高稅收占公共財政的比重,增強財政可支配能力。強化部門預算約束,推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建立厲行節約的長效機制。加強財政監督檢查,規範財政收支秩序。
強化金融支持作用。積極爭取金融支持、信貸授信,切實縮小存貸差,有針對性地開展政銀企項目對接。尤其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支持、培育企業上市,發揮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村鎮銀行等新型金融機構融資作用。力爭全年實現各類融資220億元以上。
防範財政金融風險。規範資金籌集,強化支出約束,科學合理控制債務規模,加強對政府債務舉借、使用和償還的全過程管理,有效防範政府債務衝擊。強化國有資產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不斷改善金融生態環境,降低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堅決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
(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將全力抓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項民生工作,讓民眾生活得更加舒心、幸福。
1、實施菜籃子工程。抓好不低於30萬畝的菜籃子基地建設,進一步增加本地肉蛋奶、蔬菜的品種和產量;規劃建設好城區農貿市場,有效改善現有農貿市場購物環境;加強市場管理,嚴厲打擊欺行霸市行為,擴大肉蛋奶和蔬菜直銷覆蓋面,著力解決農民賣菜難和居民買菜貴的問題。
2、實施城鄉飲水安全工程。分期對城區近300座自來水二次加壓泵站及分支管網進行安全用水改造;解決好農村11萬以上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3、實施百姓健康工程。市中心醫院外科病房樓全面竣工;在全市範圍內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對民眾購買的假劣藥品實行“先行退付制度”,在社區開展家庭過期藥品兌換活動,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實施萬隆體育場等民眾健身場地改造,在城鄉投放100套健身器材,建設一批免費開放的電子閱覽室,讓民眾享受健康的文化、體育生活。
4、實施民眾溫暖工程。建設保障性住房1050套,實施棚戶區改造24萬平方米;繼續推進金山熱電集中供熱聯網工程,不斷提高供暖服務質量。
5、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逐步改造、維修、更換城市老舊小區居民樓燃氣、上下水、暖氣、用電線路等設施;繼續實施街巷路及延伸至小區內道路改造維修的“小巷工程”,有計畫地解決棄管樓問題。
6、實施城市暢通工程。改造、拓寬人民街、金海路、青年大街等重要路段;打通春四路與沿江路、新城區與201國道的連線路;實施主城區鐵路與公路平交路口改造,拓寬國楨路與鐵路隧道交叉路面,建設春五路與鐵路交叉人行地道;實施城區部分道路大修及北橋洞等橋樑維修工程;在花園立交橋等交通事故易發路段設定安全隔離帶;增加新老城區公車次,年內實現主要公交線路延長至新區;在城市人口密集和商業集聚區域啟動建設1000個以上停車位,規劃部分路段實行限時停車。
7、實施就業和社保體系完善工程。不斷拓寬就業渠道,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全年實現實名制就業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進一步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覆蓋面,將城鎮各類新增企業及職工納入社會保險範圍,認真落實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
8、實施特殊困難民眾關愛工程。全額資助城鄉近10萬名低保對象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為困難家庭提供減免收費的法律援助;對幼稚園中接受學前3年教育的經濟困難家庭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實施資助;對100個社區辦公場所及殘疾人活動場所實施無障礙改造;扶持54所民辦養老機構,改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水平。
(八)大力加強社會建設
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加大公辦幼稚園建設力度,推進基礎教育強縣(市、區)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積極發展繼續教育。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一步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開展大病醫療保障統籌,推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適時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不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全面落實《全民健身計畫》,做好十二屆全運會丹東賽區各項工作,籌備好2014年在我市舉行的十二屆省運會。實現丹東廣播電視節目在農村地區的全覆蓋。繼續實施“鴨綠江人才引進計畫‘311’工程”,著力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鼓勵全社會積極投身慈善事業。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抓好全民國防教育和雙擁共建,實施好在我市開展的國家邊海防基礎設施示範區建設和市級國防動員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四城聯創”活動,深入開展“文明使者在行動”,努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進一步激發廣大民眾共建文明城的熱情。做好國家級生態市創建的各項準備工作。實施地下水和空氣負氧離子監測,完成160家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強制審核。抓好城市綠化亮化美化,繼續開展內河整治。強化對城市交通、市場經營、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管理。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繼續開展生態村鎮創建活動。
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宣傳教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開展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傳銷和制假售假行為,加大邊海防管理力度,保持對走私、販毒、越界捕撈等違法犯罪打擊的高壓態勢。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繼續開展興邊富民行動。增強國家安全意識,保持邊境地區穩定。加強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確保村委會和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順利完成。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提高城鄉減災能力。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全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深入推進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和信訪積案攻堅,全面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和市場價格的監管,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九)努力建設高效務實責任政府
加強依法行政。圍繞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規範行政決策程式,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式。加強績效管理和考核。規範行政執法,強化行政複議。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項目建設等信息公開,讓老百姓擁有更多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切實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改進工作作風。堅持少說多做抓落實,注重到民眾中傾聽民聲、解決問題。市政府領導帶頭做到:經常深入基層調研、現場辦公;到基層調研、檢查工作不用警車開道,不迎送,隨行部門一般不超過3個,在市區調研不就餐,到縣(市)調研吃工作餐;嚴格控制以市政府名義召開的各類會議,一般性會議不超過1小時,領導講話一般不超過15分鐘;各級匯報會、座談會不懸掛歡迎橫幅,不擺鮮花、水果、香菸等;嚴格控制檔案簡報數量和發放範圍;經省、市政府批准的外出公務等活動,嚴格控制隨行人數;不參加下屬單位或企業安排的宴請和高消費娛樂活動。政府部門之間不搞相互宴請。堅決治理庸懶散、效能低下、工作不作為等現象,切實提高行政效率,讓民眾、企業辦事更加通暢和便捷,在全市形成良好的服務軟環境。
注重廉政建設。進一步完善懲防體系和“五大系統”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做好對改進工作作風的監督落實,嚴格行政問責。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加強對行政權力運行、財政資金使用、經濟責任履行等領域的監督,強化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全面推動政府廉政建設,樹立勤政、廉潔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一屆政府面臨著艱巨而繁重的任務,擔負著光榮而神聖的使命。讓我們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萬眾一心,開拓進取,埋頭苦幹,紮實工作,不斷推進大氣秀美新丹東建設,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